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用量角器测量角(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用量角器测量角(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1-17 16: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用量角器测量角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物品中找角,认识角、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
2.认识角,会读、写角;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39页比较大小的两个角复印在一张纸上,每人1份;量角器;三角板每人一套。
教学方案:
通用教案 个性化教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认识角的表示方法1.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尺,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三角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在图中找角的要求。并用课件出示各图。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三角板。师:观察这个三角板,你看到了什么?生1:三角板上有三个角,三个顶点。生2:有两个锐角,一个直角。生3:中间空的部分也是一个三角形,样子和三角板一样。
2.观察课件上的几幅图,找出各图中的角。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的时间。教师随学生交流,用课件显示找出的角。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找出了三角板上的角,我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找出图中大小不同的角。课件出示教材39页上面的图,学生说到哪儿,就点鼠标显示哪的角。学生会找出许多角。生1:抓扇的两个柄可以看作(或组成)一个角。生2:折扇中有两个小竹条也组成一个角。第五幅一个人看树的视线可以看作一个角,学生如果说出,教师可参与交流。并用课件演示。师:看这幅图,一个小朋友在估计一棵大树有多高,她眼睛的视线也可以看作一个角。
3.提出根据图中找到的角,自己任意画出两个角的要求。学生画完后进行交流,说一说画的哪个角,同学互相评价一下,画的怎么样。 师:刚才我们从图中找出了许多角,现在请你根据图中的角,自己画出两个角。学生画角,教师巡视、指导。师:把你画的角给大家展示一下,说一说你画的哪个角。学生展示、说出所画的角。师:哪个同学给他评价一下,画的怎么样。汇报、评价中,关注学生画出的角与图中的角是否一致。
4.教师示范画出两个角,然后介绍角的表示方法和书写符号“∠”和怎样读角。 师:同学们画了许多角,现在看老师画出一个角,同学们给老师出个主意,画哪个图中的角呢?教师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画角,边画边说明画角的方法步骤。师:我们已经画出了角,怎样把这些角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认识一个符号。教师板书:∠生:角的符号折过来的一笔是平的,小于号折过来的一笔是斜的。师:请大家伸出手在桌子上写一个角的符号,注意折过来后要写成平的。师:表示角的时候,可以请数字和字母来帮忙。如,黑板上的两个角可以记作∠1和∠ABC或∠B(板书),分别读作角1、角ABC或角B(板书)。
5.让学生在自己画出的角上标出字母或数字,并用符号表示出角。然后交流。 师:刚才大家都画了两个角,现在请你在角上写上数字和字母,再把角表示出来。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把你表示的角给大家看看?生:∠2读作角2。生:∠B读作角B。
二、角的大小比较1.让学生拿出复印纸上的两个角,读一读,并估计哪个角大。然后提出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估计结果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 师:我们知道了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纸,同学互相读一读上面的两个角。然后,估计一下哪个角比较大。学生说出估计结果。师:同学们估计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学生自主比较,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生比较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比较方法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化,看到∠2比∠1大。 师:谁愿意把你比较的方法演示给大家看看?学生可能说出不同方法。●把一个角用透明纸描下来……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把画着∠1和∠2的纸剪开,比……●可以用量角器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比较……用量角器测量的办法,学生说出来,教师给予表扬。学生不知道,教师参与交流,引出下一个环节。
三、认识量角器1.教师出示量角器,说明量角器的作用,再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量角器上有什么?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的时间。 师:这就是量角器,它可以准确地知道角的大小。请你认真地观察量角器,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有许多线,有长的,还有短的。●有两圈数或有许多数。●有两个0。●量角器正中间有一个点。
2.介绍量角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量角器。使学生知道:0刻度线、中心点、角的表示符号、1度的角等。 在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量角器。师:量角器上的这些线都是刻度线,中心的点叫中心点,0对着的这条线叫0刻度线。你们看一下,量角器上有几条0刻度线?同桌互相指一指。学生同桌交流后,请同学在全班指一指。师:谁知道这条0刻度线表示什么?生:从这条线开始量角。生:像直尺上的0一样,表示起点。师:对,这条0刻度线,就和直尺上的0的作用一样,表示测量角的起点。计量角大小的单位叫度。用这样一个符号表示。板书:°,并读一读。师:同学看测量器右边内圈的数,你看到什么?生:从0开始,然后,10、20、30、40……师:0对着的线叫0刻度线,10对着的线叫10度角的刻度线,同样的道理,20对着的线叫20度角刻度线……你再认真观察一下量角器的外边,从0到10有多少个小格?学生数完后回答,也可把量角器放大,师生一起数一数。师:从0刻度线,到10度角的刻度线中间有10个小格,那么每1个小格对着的角叫做1度角。教师在量角器指出并板书:1°。师:在你的量角器找出1°的角,同桌互相指一指。
3.师生讨论量角器外圈的数的作用。教师指出从量角器右边观察外圈的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师生交流中,了解外圈数的作用,进一步认识量角器。 师:刚才,大家都发现量角器上有两圈数,我们刚才从右边观察量角器,进一步了解了里边一圈数及刻度线、1度角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从量角器左边观察外圈的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能说出很多,但不一定确切,教师可与学生对话,完成认识过程。
四、量角1.提出量角的问题,教师示范测量∠1,边量边口述测量的方法,注意强调量角时使用的是内圈刻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那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呢?比如测量∠1的大小,可以这样做:先把量角器放在∠1的上面,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条边要与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重合,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指的度数(外圈从左向右读,内圈从右向左读)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现在∠1的另一条边对准了刻度50,就说明了∠1是50°。 教师边说边示范。
2.让学生尝试测量∠2。先讨论一下,怎样测量,再实际操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测量一下∠2有多少度?先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做?使学生了解要使用外圈刻度,学生测量时,教师注意个别指导。交流时,注意关注学习稍差的同学。
五、尝试练习1.出示试一试的三幅图,让学生自己测量。 师:同学们看试一试中的三个角,这几个角的位置比较特别,你能测量出它们的度数吗?试一试。
2.交流学生测量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测量方法的机会。 师:把你测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交流一下。肯定学生不同的方法,对测量有误的要给予指导。
六、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后,进行交流。 师:三角板是我们学习的工具,现在请同学用量角器测量一下三角板上几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学生测量后交流,并进行指角说度数的练习。
2.练一练第2题。如果测量时有困难,可指导学生先将角的两条边延长后再测量。 师:钟表上时针和分针构成了一个角的两条边较短,测量起来不方便,你认为可以怎么办?为什么?生:延长,因为角的边是射线可以延长。
3.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先折一折,测量后再交流。注意:学生折的角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看第3题,请你用一张纸试着折一折,量出角的度数。交流时,要使学生了解:无论怎样折,∠1+∠2=180°。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