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2. 下列文明的传播,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传播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亚历山大东征 ④大英博物馆陈列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3. 小王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C.支持国家是意大利和英国 D.影响是开始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4. 吴老师从百度网上搜集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 华盛顿等资料做课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吴老师的课件内容应属(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5.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来克星顿的枪声
C. 萨拉托加战役 D. 约克镇战役
6.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采邑制的实行、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人类文明的开端 B.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C.亚欧的封建社会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7.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8.下面是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表。该表可用于研究( )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 亚历山大里亚 威尼斯 欧洲消费国
1—2 10—14 14—18 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B.殖民掠夺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D.世界市场的形成
9.下面的漫画说明( )
A.欧洲人口大量移居世界各地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C.殖民掠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殖民地人民不具有反抗意识
10.英国国王原来有权以国家的名义借债。“光荣革命”后,由议会取代国王掌握了此项权力。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王权受到限制 B. 君主制度废除
C. 推崇“君权神授” D. 实行联邦制度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③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④1918年德国投降,标志着大战的结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 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C.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 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13.科技发明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思考、实验和不懈追求的结果,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B. 达尔文----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相对论 D. 布鲁诺-----万有引力定律
14.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其代表作是下列哪一作品?
A. B. C. D.
15.比较概括能力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假如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四人进行比较,你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是
A.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B. 共产主义运动的引路人
C.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16.为二战埋下祸根和加速二战爆发的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和1942年的华盛顿会议
B. 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
C. 1942年的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1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其中,二战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促使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二战远离美国本土,对经济破坏较小,相反却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②积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注重科教兴国
③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宏观调控,创造比较有力的发展环境
④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济援助,使美国如虎添翼。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9.下列不属于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的是( )
A. 重视科技和教育
B. 二战中本土未遭战火洗劫
C. 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D. 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20.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两极格局 ②多极化趋势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③①② B. ②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②
21.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材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C.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D.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22.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得到了教权和王权的支持 B.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复苏
C.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23.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 )
A.有利于维护统治 B.能根除统治危机
C.能化解所有矛盾 D.能解除外部威胁
24.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拜占庭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原因主要在于他前所未有的文治和武功。这里的“文治”主要指( )
A.推动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B.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C.领导抗击奥斯曼帝国 D.对罗马法的保存与整理
25.日本成了“一个在法律、军事制度、土地所有形态和课税制度上都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B.遣唐使的贡献
C.日本大化改新的推动 D.幕府统治确立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三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
材料一: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 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材料二:“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权利;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
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四: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五: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颁布的什么文件?
(2)材料二选自哪部文件?这部文件的发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三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文件?
(4)材料四、五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5)材料五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6)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7.步入近代,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审判和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摘编自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 马赛曲最早是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义勇军高唱的一支革命军歌,1879年第三共和国众议院在共和派倡导下通过决议,将《马赛曲》定为国歌。1882年总理弗雷西讷概括了马赛曲对于第三共和国的意义:“马赛曲是祖国的颂歌”,它使人想起“我们父辈的英雄主义行为”,它是“力量的源泉,荣誉的象征”。在1880年至1914年的几十年间,共和政府在军队和学校中教法国士兵和学生们唱马赛曲,一时间高昂、雄壮的马赛曲响彻法兰西大地。
——摘编自顾杭《传统的发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前期对共和文化的塑造》
材料三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费城会议相对于独立战争高潮是政治上的倒退。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口号的实际理解。在独立战争高潮中,他们虽然接受了“自由、民主”的口号,并以此作为反英斗争的武器,但与下层民众对这些口号的理解有很大差别。他们始终力图把民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去实现所谓“共和制”……后来,由于民主派和下层人民的斗争,才在宪法中补充了人权法案的内容。
——摘编自张少华《论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的保守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反革命”的含义。你如何理解“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马赛曲》诞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对法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费城制宪会议的保守性表现,并指出推动美国政府“在宪法中补充了人权法案”的原因。
28.九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举办了“城市与科技”的主题研讨会,让我们一起研讨。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科技对英国伦敦哪些影响?根据图三、四反映信息思考东京变化的主要原因?两座东西方城市变化与什么事件有重大关系?
材料一 下表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
附表:近代城市人口变迁
时间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6 2618 4767 6581
东京 800 ﹣ 1050 1600
材料二
(2)上述材料一的表格几座城市人口出现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材料二图片反映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们生活的状况,他们将从什么理论得到启发,为改变现状而进行斗争?
材料三
英、德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
年份 1870年 1914年
英国 31.8% 14%
德国 13.2% 14.3%
图一 图二 图三
(3)图一是哪位德国人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出行?写出图二发明人. 图三中德国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跃居世界第二,超过了老牌帝国英国的原因?
(4)通过以上的研讨,说一说“科技与城市”的关系。
29、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丘吉尔“铁幕”演说 图二杜鲁门主义
图三北约的成立 图四《华沙条约》签字仪式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美苏“冷战”主题,请分别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和冷战局面形成的标志。
材料二 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数量很大……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这样做将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树立一个鲜明的榜样……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 ——《杜鲁门回忆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观察图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判断这是什么计划吗?依据宣传画分析当时欧洲人是如何看待这个计划的?
材料四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根据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答案
1-5BCCCC 6-10CBACA 11-15BCDAB 16-20BCDBA 21-25BCADC
26、(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
(2)文件《独立宣言》 ,意义: 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3)法国大革命 ;
(4)都促进(推动)资本主义发展,都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5)创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改革封建军制,创建近代化军队。
(6)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
27、(1)含义:在英国资产阶级和王权的妥协下保留了国王(君主)。理解: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2)背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人民反对专制王权和外来干涉的斗争。
意义:鼓励法国民众为维护民主、反对专制而战,巩固大革命成果;塑造法国民众对于共和国的国家认同,巩固共和体制。
表现:把民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派和下层人民的斗争。
28.(1)影响:①城市化;②人口膨胀;③环境污染;④住房拥挤;⑤工厂林立;
明治维新;工业革命.
(2)迅速增长;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
(3)卡尔 本茨;爱迪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科技开启了工业化的进程,使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社会过渡.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使大量人口通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科技也带来了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29、(1)杜鲁门主义出台;“北约”与“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
(2)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3)马歇尔计划;扶助欧洲经济的同时,又限制欧洲发展(控制欧洲)。
(4)评价:美苏争锋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彼此又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军备竞赛既付出了高昂代价;又推动了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