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岳阳楼记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岳阳楼记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9 23: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醉翁亭记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诗、词在北宋文坛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因此被公认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宋代古文运动的旗手。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所撰《六一诗话》,是最早以诗话名书的著作。
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时欧阳修年四十,贬滁州已经一年。他这次被贬,是由于支持推行庆历新政的诸君子,得罪了守旧官僚。这些人利用他外甥女张氏犯法一事,想把他牵连下狱。后来事虽大白,他还是被贬往滁州。
重点字音
环滁( ) 琅琊( ) 林壑( )
辄醉( ) 林霏( ) 阴翳( )
酒洌(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伛偻( ) 颓然( )
射者中( )弈者胜( ) 暝( )
yǔ lǚ
tuí
zhònɡ

mínɡ
chú


zhé
fēi

liè
yáo

ɡōnɡ
走进课文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居高面下。
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东部。
代词,它,指滁州城。
山谷。
尤其,特别。
茂盛的样子。
名词作状语,在山上,沿着山。
拟声词,形容水声。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取名,命名。
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所以。
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情趣。
在于。
领会。
寄托。
就。
译文: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取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却总是醉,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近似“像那”。
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昏暗。
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花。
开花。
茂盛。
浓郁的绿荫。
早晨。
乐趣。
穷尽。
译文: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野味野菜。蔌,菜蔬。
陈列,摆开。
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可不译。
背着东西的人。
在树下休息。
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尽兴地喝酒。
弦乐器。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管乐器。
投壶的投中了目标。
苍老的容颜。
倒下的样子。
这里相当于“于”。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面前,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在欢乐啊。苍老的容颜,白发苍苍,醉倒在地众人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用。
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共同。
为,是。
记述。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不久。
回。
跟随。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译文: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成阴,鸟儿到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欧阳修啊。
深入探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醉翁亭的位置、周边环境、建造者和亭名的由来。
第二部分(第2段),描写山间景色朝暮的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3段),写滁州人游乐和太守宴饮的场景。
第四部分(第4段),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总结全文。
走马识山亭
把握写景顺序
仔细读第一段。欣赏第一个景点——醉翁亭。
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
环滁皆山也。
①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鸟瞰)→酿泉之水(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②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写环境并点题
写亭子的得名
浮光略美景
研读第二段。欣赏第二个景点——琅琊山朝暮及四季美景。
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游览感受: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利用时间推移,以先分写,后总结说明的方式。
如果说第一段文字是从空间角度写景的话,本段就是从时间角度写景的。
官民同游
研读第三段,欣赏景点三——官民同游
诵读第3段,分析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场面,有什么特点?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前呼后应,扶老携幼,络绎不绝,热闹非凡,自由自在)
(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就地取材,应有尽有)
(投壶下棋,就筹交错,说说笑笑,轻松闲适,无拘无束)
(简笔勾勒,苍颜白发,酒醉醺醺)
写法:
有声——歌声、呼声、应答声
有态——登山态、小憩态、徒手态、负重态、搀扶态
有活动——有垂钓的、酿酒的、采菜的、弹奏的、投射的、下棋的
有年龄层次——年青人、老人、孩子
由景到人,场景描写,细节纷呈。
写法借鉴:
作者只是在写作者宴游之乐?
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和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滁州人的山水之乐,从侧面表现了滁州政治的清明。
归途解乐
1.“然而禽鸟……其乐也”一句中的几个“乐”含义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分别是什么?
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
禽鸟之“乐”源于自然条件的优越;人之“乐”不仅源于自然条件的优越,还因为能纵情山水,同时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乐;太守“乐其乐”太守之乐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有“同醉”之乐,又有独醒之思。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乐”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即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是与民同乐,含蓄地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解读醉乐
欧阳修被贬夷陵后,在给好友尹洙的信中曾说:“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成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
也就是说,欧阳修的身份是贬谪之人。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 “乐”贯穿全文,层层展开记叙: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但本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名句。“醉”是表象,“乐”是根本。全文结尾处,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地道出全文的主旨。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秀丽景色的描写和对宴游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位置: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亭名: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
醉翁亭记
亭之
所在
与民同乐
山水景色:朝—暮—春—夏—秋—冬
出游之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日暮
醉归
太守归—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主旨:醉—乐
结构脉络
醉翁亭记
课堂小练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名之者谁( )
太守宴也( )
酿泉为酒( )
临溪而渔( )
名词作动词,钓鱼,打鱼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名词作动词,设宴
名词作状语,用酿泉的水
词类活用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
山行六七里( )
杂然而前陈者( )
动词作名词,驼背弯腰的老人、
用手搀扶的小孩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解释蓝色的字词。
①.环滁皆山也。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云归而岩穴暝 。
④.至于负者歌于途。
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⑥.饮少辄醉。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
环绕
靠近
昏暗

陈列,摆放

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