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预习练(含答案)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预习练(含答案)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9 11:1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bēng kuì。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逢相对。但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正在于此。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襁褓   行将就木 ēng kuì 携手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行将就木”的意思是: 。
(4)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二、语言表达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完成下面小题。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王尘子
①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冬奥建设者倾力打造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办赛人员严谨专业完成赛事组织工作,医疗防疫人员守护参赛各方健康,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暖心服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奥赛场上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广大冬奥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的使命担当。
③自信开放,就是坚持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时刻,穿戴“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托起宛如同心圆玉壁的冬奥奖牌,古老文明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从服饰到配乐,从竞技到颁奖,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在冬奥赛场竞相绽放。从可爱憨厚的“冰墩墩”“雪容融”,到大街小巷处处装点的中国结、红灯笼,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折射出中国人民的自信,诠释着中华文化雍容大度、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
④迎难而上,就是坚持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面临疫情的严峻挑战,也面对国际格局演变带来的体育政治化逆流以及种种新问题、新情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广大参与者始终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
⑤追求卓越,就是坚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从申办、筹办再到成功举办,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在冬奥会中落地,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进现实。冬奥建设者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用中国智慧、中国速度打造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⑥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世界各国绝不是孤立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同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⑦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在北京冬奥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努力奋斗。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论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则材料作为②-⑥段中哪一段的论据最合适?为什么?
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而然就会来了
——史铁生写给盲童朋友
崔卫平
各位盲童朋友:
①我们是朋友。我也是个残疾人,我的腿从21岁那年开始不能走路了,到现在,我坐着轮椅已经度过了21年。残疾送给我们的困苦和磨难,我们都心里有数,所以不必说了。以后,毫无疑问,残疾还会一如既往地送给我们困苦和磨难,对此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想,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算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②譬如说,我们是朋友,但并不因为我们都是残疾人我们才是朋友,所有的健全人其实都是我们的朋友,一切人都应该是朋友。残疾是什么呢?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你们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却不能走。那么健全人呢,他们想飞但不能飞——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健全人也有局限,这些局限也送给他们困苦和磨难。很难说,健全人就一定比我们活得容易,因为痛苦和痛苦是不能比出大小来的,就像幸福和幸福也比不出大小来一样。
③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到幸福。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④我们残疾人最渴望的是与健全人平等。那怎么办呢?我想,平等不是可以吃或可以穿的身外之物,它是一种品质,或者一种境界,你有了,你就不用别人送给你,你没有,别人也无法送给你。怎么才能有呢?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而然就会来了。就是说,我们不因为身体有残疾而有任何特殊感。我们除了比别人少两条腿或少一双眼睛之外,除了比别人多一辆轮椅或多一根盲杖之外,再不比别人少什么和多什么,再没有什么特殊于别人的地方。我们不因为残疾就忍受歧视,也不因为残疾去摘取殊荣。如果我们干得好别人称赞我们,那仅仅是因为我们干得好,而不是因为我们事先已经有了被称赞的优势。我们靠货真价实的工作赢得光荣。
⑤当然,我们也不能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尊不意味着拒绝别人的好意。只想帮助别人而一概拒绝别人的帮助,那不是强者,那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残疾,因为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不需要别人帮助的人。
⑥我们既不能忘记残疾朋友,又应该努力走出残疾人的小圈子,怀着博大的爱心,自由自在地走进全世界,这是克服残疾、超越局限的最要紧的一步。
(有删改)
(1)信的开头介绍“我也是个残疾人”有什么作用?
(2)作者劝导盲童朋友要保持健康的心理,他有哪些建议?
(3)比较文中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
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
(4)有人认为,举办残奥会,让残疾人竞技是残忍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作文
8.请以“奥林匹克在我心中”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段, 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1) (qiǎng bǎo)  (xíng) (崩溃) (xié)
(2) “针逢相对” “针锋相对 (3)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4)拟人
2.(1)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2)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
3.中心论点: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引出中心论点。 4.举例论证。列举了冬奥建设者、办赛人员、医疗防疫人员、志愿者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事例,证明了“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的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应作为第⑥段的论据,因为这则材料表现了每个人都是构成整体的一部分,可以证明“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这一分论点。 6.联系生活实际,紧扣北京冬奥精神内涵,语句通顺。示例: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弘扬北京冬奥精神:要胸怀大局,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要自信开放,坚持雍容大度、开放包容;要迎难而上,坚持苦干实干、坚韧不拔;要追求卓越,坚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要共创未来,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比如,在800米的赛道上,为追求更好的成绩,突破自己的极限,我选择执着专注、一丝不苟一次又一次地训练,争取跑出比前一次更好的成绩;面对新冠疫情,我们的逆行者们敢于迎难而上,坚持苦干实干、坚韧不拔,大家一起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战胜疫情。这都是在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7.(1)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介绍,拉近与盲童朋友的距离;为下文写“我们是朋友,但并不因为我们都是残疾人我们才是朋友”做铺垫。
(2)①把一切人都看成朋友;②保持不屈的勇气;③不因为身体有残疾而有任何特殊感;④不拒绝别人的好意帮助;⑤怀着博大的爱心走出残疾人的小圈子。
(3)画线句子语言直白朴素,亲切自然,作者如同和盲童朋友面对面交流谈话一样,平实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珍贵的人生领悟;链接材料多用“喷涌”“萦绕”“绚丽”“诞生”等书面语,语言华丽典雅。
(4)示例:残疾运动员们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他们表现出的勇气、自信和平和的心态,与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致的;残奥会的举办给了残疾运动员们与常人一样的拼搏机会,这正是残疾人最渴望的平等,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8.示例:每当挑灯夜战到深夜,每当在题海中搜游到忘我,每当冥思苦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我从不烦躁,也从不气馁,而 是像高擎着火炬的运动员那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 万里”,用一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概去克服和战胜困难。我祝愿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给世界带来和平、欢乐、繁荣、希望,并祝愿奥林匹克精神永驻人间!让全世界人民团聚在高高飘扬的五环旗下,真正组合成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多一些和平,少一些涂炭;多一些纯洁,少一些阴谋;多一些参与,少一些征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