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
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
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为出土于陕西省华阴市的仰韶时期文物一陶鹰鼎,该鼎的造型被网友
布
称为“肌肉萌”,它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陶鹰鼎的出土说
明仰韶先民
A.会锻造青铜器
B.会种植农作物
C.会制作陶器
D.开始饲养家畜
2.“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受到先圣后人的
欢迎,并树立起‘贤明君主'的形象。”材料反映了
A.禅让制的产生
B.分封制的实施
C.部落联盟的出现
D.周王室的衰微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物品中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相关的是
翔
0
A.骨耜
B耧车
C.利篮
D.铁制农具
4.《战国策》中评价秦国士兵:一听说要打仗,他们就急得顿足,甚至踩着烈火冲向敌人的刀
枪。这种氛围的形成得益于商鞅变法中的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鼓励耕织
D.严明法度
5.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其中
韩非提出的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6.“皇”作为“美大之称”的褒义词,原本是天神的称号,如“东皇太乙”。“帝”在春秋之前亦多
指上帝。“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从秦始皇开始。他的主要目的是
10000
华阴市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1-(共4页)
A.强调地方对中央的绝对服从
B.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C.提升对百姓思想的控制力度
D.推动刺史制度的实施
7.据历史学家推定,西汉初期,人口约有1500~1800万,而到了汉景帝末期,人口恢复到了约
3000万,这主要得益于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皇帝提倡锄俭治国
C:生态环境的显著优化
D.奴婢被释放为平民
8.汉武帝规定:胆敢私自铸铁、煮盐的人,左趾要戴上脚餘。由此可见,汉武帝
A.遏制商业贸易发展
B.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C.从经济上巩固统一
D.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9.东汉和帝十岁即位,窦太后临朝,大批窦氏族人都做了朝官或守令,连窦氏的随从都能杀人
越货,横行京师。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外戚势力膨胀
B.豪强地主横行
C.官僚机构臃肿
D.宦官把持朝政
10.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屯兵赤壁,以为可以一举平定江东。不料刘备、孙权合力
猛攻,曹军大败,退出荆州。下列关于这场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期间使用了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
②孙刘联军的兵力数量少于曹军
③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④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西晋武帝在位期间,分封了27个皇室宗室为王,这些王国中,大国军队超3000人,小国军
队达1500人,这一局面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材料中的“国家祸乱”指的是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黄巾起义
D.“国人暴动”
12.他通过天文观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
结果相比较,相差不到50秒:他还创制了《大明历》。这里的“他”是
A.贾思勰
B.王景
C.祖冲之
D.李冰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chng)间
0779
图A汉朝淡纸工艺流程想象图
图B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1)东汉时期的
对材料一图A所示工艺做出了巨大贡献;(1分)东汉末年的名
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
》一书;(1分)
图B建筑纪念的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创作的历史巨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1分)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他的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
-+。(1分)
华阴市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2-(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