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12月物理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12月物理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08 19: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12月物理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在某次“水火箭”发射实验中,目测“水火箭”飞行到最高点高度约为,取向上为正方向,假设“水火箭”上升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取。下降时降落伞打开做的匀加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火箭”上升过程的速度变化量为
B. “水火箭”从上升到落地的平均速度为
C. “水火箭”时的速度为
D. “水火箭”时的位移大小为
2.在一次无人机飞行表演中,初始时刻两无人机从空中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由西向东水平飞行。无人机甲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无人机乙安装有速度传感器,选取向东为正方向,两无人机各自传感器读数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甲向东飞行,乙向西飞行
B. 内,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相同
C. 末甲乙相距
D. 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3.甲、乙两车自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开始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移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两图像均为顶点位于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B. 甲始终在乙前方
C. 甲、乙启动后,最多只相遇一次 D. 甲、乙的加速度始终相等
4.某款“眼疾手快”玩具可用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如图所示,该玩具的圆棒长度,游戏者将手放在圆棒的正下方,手视为质点离圆棒下端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取,,圆棒由静止释放的时刻为时刻,游戏者能抓住圆棒的时刻可能是( )
A. B. C. D.
5.一重为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现用的水平推力向右推它但未能推动,如图所示则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情况是( )
A. 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大小等于 B. 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大小等于
C. 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大小等于 D. 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大小等于
6.如图所示,用两根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绳、悬挂一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 )
A. 绳先被拉断 B. 绳先被拉断
C. 绳、同时被拉断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为机械手抓取篮球的照片。为便于研究,将机械手简化为三根“手指”,且不考虑篮球的明显形变。抓取点平均分布在同一水平面内,抓取点与球心的连线与该水平面夹角为,“手指”与篮球的动摩擦因数为,篮球的重力大小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 只要“手指”对篮球的压力足够大,不论取何值都能将篮球抓起
B. 若与的关系满足,则不能将篮球抓起
C. 若能抓起篮球,越小,则每根“手指”对篮球压力的最小值越大
D. 若要抓起篮球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则每根“手指”对篮球压力的最小值比匀速运动时小
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的小球和用轻弹簧连接,然后用细绳悬挂起来,保持静止。设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剪断细绳的瞬间,球的加速度是
B. 剪断细绳的瞬间,球的加速度是
C. 剪断轻弹簧的瞬间,轻绳拉力的大小是
D. 剪断轻弹簧的瞬间,球的加速度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9.某举重运动员在力传感器上训练做“下蹲”“站起”动作,某段时间内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稳定的站姿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到稳定的站姿称为“站起”过程,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蹲”过程中,该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B. “站起”过程中,该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 “下蹲”时,该运动员对力传感器的压力小于力传感器对他的支持力
D. 这段时间内,该运动员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10.如图所示,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叠放在物体上,、的质量均为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的斜面匀速下滑,重力加速度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
B. 一定受到个力
C.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D. 与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放在桌面上的平板上铺一张白纸并用图钉固定,将橡皮筋一端与两细绳套打成一个结点,另一端固定在平板上的点。
用两弹簧测力计挂钩分别钩住两绳套,并互成角度 地拉橡皮筋使结点移到点,要求细绳与平板 填“平行”“不平行”或“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记下 、两细绳套的方向和两测力计的示数、。
撤去一个测力计,用另一测力计拉细绳套,使结点移到点,记录细绳套的方向,若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其示数 。
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理论上的合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比较力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12.某同学做“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用力传感器来测量绳子的拉力。他将力传感器和小车固定在一起,细线的一端与砝码相连,另一端系在传感器的挂钩上。
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本实验的部分操作或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必须保证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与小车相连的细线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
C.需要进行补偿摩擦力的操作
D.不需要刻度尺也不需要天平
实验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填选项序号;
A.理想模型法
B.微元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该同学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图中的数字为对应的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则打下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均保留位有效数字;
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的质量,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出了加速度随拉力的变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发现图中直线明显没有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由图像中图线斜率可得小车含力传感器的质量为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
13.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汽车和行人停止前行。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间距均为,且车长为,最前面的行人站在横道线边缘,已知横道线宽。若汽车启动时都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到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路口。行人起步的加速度为,达到后匀速通过横道线。已知该路口亮绿灯的时间,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无黄灯。另外交通法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允许通过。由于行人和汽车司机一直关注着红绿灯,因此可以不考虑行人和汽车的反应时间。提示:绿灯亮起时,行人从走向,第辆汽车从朝向行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按题述情景,亮绿灯的这段时间里最多能有多少辆车通过路口?
按题述情景,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时开始刹车,使车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求该汽车刹车后经多少时间停下?
路口对面最前面的行人在通过横道线的过程中与几辆车擦肩而过?
14.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其倾角,质量。三条细绳结于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一条绳连接质量的小球,另一条绳受外力处于水平,并使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并且、均保持静止。现将绳从水平方向开始逆时针缓慢旋转,且保持结点静止,直到减到最小,该过程斜面保持静止,期间物块恰不与斜面发生相对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求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斜面体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方向
斜面体受到地面支持力的最小值。
1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的初速度由底端冲上倾角为的斜面,经过速度减小到,然后物体下滑,整个过程斜面始终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斜面体的质量。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物体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平行
点的位置

12.【答案】
没有补偿摩擦力或者补偿摩擦力不足

13.【答案】解:汽车加速时间为:
时间,汽车能行驶的位移为:
所以有:
根据题意,能有辆汽车通过路口;
记,当计时灯刚亮出“”时,第辆汽车行驶的位移为:

此时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 ,
故它停下的时间满足,解得: 。
汽车加速时间行驶的位移为:
行人加速的时间为: ,
加速位移为:
行人通过横道线的时间为:
在行人通过横道线的时间内汽车行驶位移为:
能到达横道线的车辆数为:,
即第辆车有一部分是行人离开横道线后从侧边走过,
故取辆车擦肩而过。
答:按题述情景,亮绿灯的这段时间里最多能有辆车通过路口;
按题述情景,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时开始刹车,使车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该汽车刹车后经时间停下;路口对面最前面的行人在通过横道线的过程中与辆车擦肩而过。
14.【答案】解:水平时,绳上拉力最大,
由静止,
由恰静止,
当垂直,最小,
由静止,
由恰静止,
解得。
当水平时,,
由系统静止,,水平向左。
由得,
当垂直,,
系统竖直方向,,
得。
15.【答案】解: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由速度公式:,
得加速度大小:,方向沿斜面向下,
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设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时速度减为零,
根据运动学公式:,
物体从最高点回到斜面底端的过程:,
代入数据得:,
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以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则:
竖直方向,
代入数据解得:,
水平方向:。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