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及陪衬的表现手法。
4、体会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基础知识
1、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īnhóng rútáidú陋lòu铭míng置疑 解释下列字词名:有名望。惟吾德馨:惟,只;德馨,品德高尚。鸿儒:指知识渊博的学者。鸿,大。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案牍:指官府的文书。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文章脉络一、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原因在于室主人“德馨”。
二、写陋室环境、交往、生活情趣。
三、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赏析文章1、文中那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2、文章是怎样入题的?比喻起兴、以虚衬实1、第二层写了几方面的内容?你觉得陋室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者围绕什么而写?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言外之意?
2、孔子云:何陋之有?此句有何作用?总析1、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本文的语言?
A:用韵(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B:骈散结合。陋室铭比喻起兴山仙水龙喻喻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生活恬适(趣)古贤自喻反诘(反问)点题交往高雅(友)比喻起兴 反衬类比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情趣
高洁傲岸节操考考你?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 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