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08 22: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 七年级 地理
看视频,猜成语
用橡皮擦除屏幕可以出示答案
实例
变化 由海洋变成陆地 由陆地变成海洋 由海洋变成陆地
原因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海底的古森林和古河道遗迹
  一、沧海桑田
  活动:分析海陆变迁的实例
  (1)说明海洋和陆地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海洋变陆地/陆地变海洋)
  (2)推测海陆变迁的原因。
荷兰的围海造陆
【小结】海陆变迁的原因
事例
原因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 500万年的棕榈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图3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榈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材料推测,2 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A )
①温暖湿润 ②寒冷干燥 ③海拔较低 ④雪山连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 C )
A. 人类活动 B. 海平面上升 C. 地壳变动 D. 火山活动
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论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是否是固定不变的?
  魏格纳(1880—1930),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大陆漂移说的创立者。
发现问题
  1910 年的一天,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满脸疑惑。“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观看视频“大陆漂移学说”,视频中阐述了哪几方面的漂移证据?
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分裂
原始大陆
(“泛大陆”)
几块大陆
(“碎块”)
基本的大陆轮廓
七大洲和四大洋
“漂移分离”
大陆漂移
2 亿年前
6 500 万年前
现在
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植物化石相似性
1.图中有哪些信息可以证明两个大洲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古老地层的顺序大致相同。
在南美洲东南部和非洲南部发现的约2.3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化石相似。
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曾经是一整块陆地
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证据论证
【大陆漂移学说】
1908年泰勒(美)提出
1912年魏格纳(德)正式发表
泛大陆、泛大洋
七大洲、四大洋




问题:将下列四图按世界海陆分布变化形成早晚顺序进行排序。
三、板块的运动
参考课本62页图3.26
1.说出地球表层由哪几大板块构成。
2.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3.两种板块运动形式分别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3.两种板块运动形式分别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小结】将下列四个选项填写到正确的数字空格处。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认识板块构造学说
活动
1.世界有哪些主要火山、地震带和高大山脉?
答案
2.火山、地震带和高大山脉的分布与板块有什么关系?
答案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认识板块构造学说
活动
3.根据前两问的分析,你认为板块内部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程度有什么差异?
答案
  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活动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珠穆朗玛峰、红海、地中海位置示意
1.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不断隆升?
2.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3. 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海陆变迁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主要
原因
总结:
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现象
解释现象→结论:板块交界带地壳活动频繁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 500万年的棕榈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图3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榈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第3题。
3.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 )
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B.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C.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 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