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2024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练习
语文练习卷
2025.1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注意:
1、本练习卷共22题。
2、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练习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两苍苍十指照。(白居易《卖炭翁》)
3.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小虹整理积紧水月相映的诗文佳句时,由“月下飞天镜”想到《岳阳楼记》中有异曲同
工之妙的“
。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59题(22分)
【甲】牙望
东阜郊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扶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藏。
【乙】
(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紫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篆而归,四时之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丙】或昌九曲亭记(节选)
子财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欣吃蔓延,涧谷深密,
中有浮图精含“,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坚,隐被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赡杖策我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阳子赡至,幅巾迎笑,相携耥样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苹,的酒相劳。意适忘
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注释】①齐安:古那名,即黄州。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
②浮图:梵语,指佛寺。③精舍:僧人住所。
5.【乙】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欧阳修与【丙】文中的“子瞻”(即北宋文
学家
)同属于“唐宋八大家”。(2分)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虹口区初三语文本卷共6页第1页
(1)晦明变化者
明:
(2)下列选项中,对【丙】文“依山临壑”中“临”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靠近
B.来到C.将要
D.面对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甲】【乙】【丙】三篇诗文由山色之景入情。【甲】诗领联、颈联以
结合
的手法表现出一幅安乐祥和的田园秋景图,尾联笔锋一转抒发了
之情:【乙】
文表达了
之乐【丙】文先绘山水,再叙人情,由景及人,“
四字足以体现出子瞻在齐安的愉悦洒脱之情。(8分)
9、【丙】文首句提及“子瞻迁于齐安”,请结合文意分析他能够“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的原因。(5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6分)
从“李约瑟之问”到未来之问
①为什么在科技上一直领先的中国文明,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从“李约瑟之问”出发,
我们的疑问仿佛更多了:“李约瑟之问”是否源于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在21世纪,“李约瑟
之问”是否已经被消解?从“李约瑟之问”出发,中国又该如何融入科学发展的未来?要回
答这些问题,应该先回到文明的开端。
②许仲云在《万古江河》中这样写道: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
界文化中的“中国”,“自己”与“他者”之间的互动,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中国文化从早
期就展现了开放性、善于融合的特点。但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系统性科学研究的萌
芽?一方面可能源于中国文化与皇权结合得过于紧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历来不注重总
结对自然界进行观察的方法论一这导致了直到明朝,人们依然寄希望于通过语义模糊的
“格物致知”来达到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以及自省。
③所谓“格物致知”,最早出自于《礼记·大学》。所谓“格物”,可以理解为对外界事
物的认识,而“致知”则是升华到了理性思维的程度。问题在于,当涉及到人究竟该如何从
“格物”上升到“致知”的方法论时,这部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做出清晰的解释。
④以现代眼光看,这种既缺乏一定的逻辑基础,也没有方法论指引的“格物”方法,很
难帮助人对自然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为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形式逻辑之上,以数学为基础,
通过对外部世界分类、分科,通过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进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⑤中国文化自成体系,但它似乎并没有找到一条通往现代科学的道路。而在世界的另一
边,经过了漫长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欧洲思想家们也感受到了多方面的困境,欧洲同样需
要外来文化的注入以解决自身的难题。从17世纪开始,中西方文化一次剧烈的碰撞和融合
开始了,至少有两位从未到过中国的思想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虹口区初三语文本卷共6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