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练习八年级科学:神经调节
一、单选题
1.运动员比赛时, 图中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24八上·莲都期末)甲、乙两个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测试他们的缩手反射,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可知( )
伤者 蒙眼测试 测试结果
甲 以针尖刺指尖 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
乙 以针尖刺指尖 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
A.甲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
B.甲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有受损
C.乙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
D.乙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有受损
3.(2024八上·临平月考)下列关于人的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4.(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
B.针刺手后先感到疼痛,然后马上缩手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5.(2024八上·临海月考)脑机接口技术靠直接提取大脑皮层中神经元产生的微小电流信号,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我国科研团队利用该技术,帮助一名高位截瘫14年的患者通过意念控制手套外骨骼持握,实现了“用手喝水”的梦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位截瘫患者主要是脊髓的功能受阻
B.人体对该过程发挥支配与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C.自然状态下,用针刺激高位截瘫患者手指,有感觉无反应
D.大脑皮层能产生意念,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最高神经中枢
6.如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反射类型中的条件反射
B.①和②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C.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
D.即使②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也能正常进行
7.(2024八上·浙江期末)小金不小心碰到了高温的物体而不自觉缩手,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的“C”对应图乙中的⑤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若图乙的“②”受损,仍能感觉疼痛
D.若图乙的“④”受损,不能完成缩手动作
8.(2024八上·椒江期末)据图分析,下列关于缩手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B.③是大脑皮层,参与该反射过程
C.若④受到损伤,则感受不到疼痛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9.(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被触碰后,含羞草的叶片会闭拢,这是反射现象
B.植物向光生长的现象与植物体内生长激素的分布有关
C.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人醉酒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与小脑受到酒精刺激有关
10.(2024八上·椒江期末)下列情形中,属于反射的是( )
A.含羞草的叶片被触碰后闭拢
B.草履虫向远离盐水的方向移动
C.气温较低时银杏叶变黄并纷纷落下
D.看见杨梅时,小科不自觉地流出口水
11.(2024八上·义乌月考)某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刹车太慢,导致了交通事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酒驾时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是因为酒精影响了大脑、小脑的功能
B.看到红灯后刹车是一种条件反射,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眼看“红灯”,脚踩刹车,属于人特有的复杂反射,该反射会消退
D.交通事故中伤者出现小便失禁,可能脊髓受伤
12.(2024八上·义乌期中) 11月9日,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下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 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填空题
13.(2024八上·莲都期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结构的模式图。
(1)结构①的名称是 。
(2)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的结构是 (填序号)。
(3)下列细胞中,属于神经元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感光细胞 B.胰岛细胞 C.味觉细胞
14.(2024八上·义乌期中) 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 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酒精对人脑中的 有麻痹效果, 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 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 但膝跳反射正常, 说明此人脊髓的 功能已受损伤。
(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 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 疾病。
15.(2024八上·金东期中)脑是调控机体各种功能的中枢,如图是科学家为研究脑的功能用三只狗所做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法律已禁止“酒驾”,是因为人在醉酒以后不但反应速度减慢,而且酒精会麻醉人的 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 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
16.(2024八上·杭州月考)放假期间,小明帮助父母在果园摘橘子,突然被树枝上的刺扎到手指,小明立即缩手。如图为缩手反射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2) 结合上图,写出该“缩手反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
(3) 手受到刺激后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图中的[ ](填序号) 。以后小明见到刺会有意识地躲避,这种有意躲避的反射活动,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
(4) 若图中的E受到损伤,其余结构完好,则手被扎后____。
A.有感觉,也能缩手 B.没感觉,不能缩手 C.有感觉,不能缩手
17.(2024八上·长兴)某款AI(人工智能)机器人,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人脑神经元中的 。机器人的智能摄像头主要通过感知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智能摄像头模拟人类反射弧中 。
18.(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Y的名称是 。
(2)在“刺激X→感受器→①→下丘脑→②→胰岛→激素Y”的反射过程中,①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这个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19.(2024八上·永康期中)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加大了对“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专项整治力度,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过马路时都会及时踩刹车,等待行人安全通过路口后再启动车辆。请回答:
(1)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时及时踩刹车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的模式图,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递的路径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0.(2024八上·衢州期末)新交规中的“酒驾禁令”已让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从宣传警示语变成了绝大多数人自发遵守的内心约束。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如图甲是人眼的结构示意图,乙是人脑的组成示意图,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在图乙中的 (填图中序号)。
(2)司机看到红灯亮时会踩刹车,这属于 反射,是通过图丙中的部分结构完成的,能把神经中枢产生的刺激传给效应器的是 (填图中序号)
(3)某人因酒驾造成腰椎受伤,致使下肢瘫痪,肢体不能运动,大小便失禁,这是因为脊髓的 功能丧失。
(4)酒驾的司机在遇到警察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反应,这是因为体内 分泌量明显增加的缘故。
21.(2024八上·临平期末)“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近年来,从国家到各部委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
(1)教育部发布的“睡眠令”,以扭转目前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垂体分泌的 减少,影响人体成长。
(2)为了提高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某校学生每天听到活动的哨声会立即走出教室,排队到操场参加阳光体育活动,这一行为属于 反射。
22.(2024八上·拱墅期末)渐冻症是由于效应器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从而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图示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部分“渐冻症”患者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如果其他结构正常,那么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患者将____。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也不能运动
C.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2)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图中的 (填序号)。
(3)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是一位“渐冻症”患者,生前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复,这属于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3.(2023八上·拱墅期末)如图为针刺后引起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组成反射弧的细胞主要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叫 。图中②是反射弧结构中的
(2)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与箭头表示)。
(3)缩手反射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内。
三、实验探究题
24.小金看到马戏团的猴子听到驯兽员的哨声能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后,他就想:小鸡能不能做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呢 经过反复思考,他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探究实验:买来 5 只刚刚孵化出的小鸡,每日三次,先吹哨再定点给小鸡喂食,观察小鸡的取食活动。一个月后,小金发现小鸡只要听到哨声,即使不喂食,也会到达指定地点等候。
(1)小金在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
(2)上述实验中,小鸡听到哨声后到指定地点取食,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一反射活动属于 ,神经中枢位于 ,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反射活动。
(3)如果小金进一步实验,只给小鸡哨声的刺激,而不喂食,长此以往,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这说明 。
四、解答题
25.(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是人的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完成该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填写)。
(2)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了抢救被困人员,会用手托住高温物体并忍痛坚持一段时间,这说明
(3)下列现象中,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种反射类型的是 (填序号)。
①衣藻向光亮处游动 ②膝跳反射 ③望梅止渴 ④植物对光刺激作出反应
26.(2024八上·浙江期末)视力测试是学生体检的项目之一。测试时反射过程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式为 (填“神经”或“激素”)调节。
(2)视力测试时,学生看到待测字母后作出相应手势。从反射弧的组成角度看,图中的手部肌肉属于 。
(3)此反射类型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7.(2024八上·兰溪期中)人体之所以能适应生活环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 当我们不小心碰到火焰时会发生缩手反射,我们的反应是先 。(选填“感到痛”、“缩回手”、“同时感到痛和缩手”)
(2)图中表示缩手反射活动中发生具体反应的部分是 。(填字母)
(3)某人由于意外导致图中的D受损断开,结果是____。
A.无感觉、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伸手 D.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4)在一些危急情况下,比如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这是在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说明大脑可以控制 中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28.兔的心脏受 A、B两种神经支配,科学家为了研究 A、B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神经 A 或神经B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科学家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是为了 ,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神经 A 180
仅阻断神经 B 70
29.从 2010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小英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小英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下表:(单位:厘米)
测定次数 饮酒量 A不饮酒 B饮两杯啤酒 C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14 19 28
第二次 13 18 29
第三次 13 17 27
平均值 13.3 18 28
(1)图中 (填“上方”或“下方”)的手是爸爸的。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说明人的反应速度越 。
(3)小英对爸爸喝不同酒量时都进行了三次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 ;本实验只测小英爸爸一人,可以通过增加 来让更多人信服。
30.人体在进食后会产生“饱腹感”,在血糖浓度升高后会消除“饥饿感”,有科学家认为此调节过程如下所示:
胃部张力感受器(接受食物压力刺激)→神经中枢A产生“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取
血糖浓度感受器(接受血糖浓度刺激)→神经中枢 B消除“饥饿感”→减少营养物质吸收
(1)进食引起人体产生“饱腹感”和消除“饥饿感”的过程中,参与的人体系统有 。 (例举2个)
(2)根据上述材料解释喝水能在短时间内产生“饱腹感”但无法消除“饥饿感”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大脑: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脑干: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图中甲为大脑,乙为脑干,丙为小脑,丁为脊髓。
【解答】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故选C。
2.【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解答】 AB.如表所示:以针尖刺a的指尖,a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说明甲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没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不完整(受损),AB错误。
CD.如表所示:以针尖刺乙的指尖,乙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说明乙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或上行传导束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完整(没受损),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答】 A.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A.根据对神经元的结构的知识判断;
B.根据反射弧的知识判断;
C.根据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判断;
D.根据植物激素的作用判断。
【解答】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故A错误;
B. 针刺手后先马上缩手,然后感觉到疼痛,故B错误;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而呆小症是幼年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形成的,故C错误;
D.光会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的一侧生长激素稍多长得快,向光的一侧生长激素较少,生长缓慢,导致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解答】 A.脊髓具有传导功能,高位截瘫患者是脊髓在较高水平位上受到损坏或病变,脊髓与脑的联系会被阻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脑机接口技术靠直接提取大脑皮层中神经元产生的微小电流信号,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故人体对该过程发挥支配与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高位截瘫患者多表现为四肢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针刺缩手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自然状态下,用针刺激高位截瘫患者手指,无感觉无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解答】A、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图中①和②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不符合题意;
C、图中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C符合题意;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甲中Ⅰ是感受器,Ⅱ是传入神经,Ⅲ是神经中枢,Ⅳ是传出神经,V效应器;图乙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解答】 A.图甲中的Ⅲ是神经中枢,图乙中③是神经中枢,故A错误;
B.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B错误;
C.如果图乙中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不能传到脊髓中央,也不能沿着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质感觉中枢,所以也不能感觉到疼痛,故C错误;
D.④为传出神经,所④受损,那么神经信号不能到达效应器而完成缩手动作,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
【解答】A.①是感受器, 它将接收到的刺激转换成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或自主神经系统,故A错误;
B.③是中枢神经,它接收外界刺激信号从而发出指令,故B错误;
C.若④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则无法促使效应器进行动作,故C错误;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感应性,包括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解答】 A、反射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含羞草不具有神经系统,被触碰后叶片会合拢这是植物的感性运动,A说法错误;
B、植物向光生长的现象是由于生长素向背光一侧移动,即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B说法正确;
C、 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C说法正确;
D、人醉酒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控制心跳和呼吸的神经中枢都在脑干,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如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这类反射能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与种系生存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含羞草的叶片被触碰后闭拢,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故A不合题意;
B.草履虫向远离盐水的方向移动,属于动物的感性运动,故B不合题意;
C.气温较低时银杏叶变黄并纷纷落下,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故B不合题意;
D.看见杨梅时,小科不自觉地流出口水,属于条件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A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BC.复杂(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解答】 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酗酒后人反应慢,主要是酒精麻醉了大脑的原因;走路动作不协调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的原因,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人类特有的反射是有语言中枢参与的反射,眼看“红灯”,脚踩刹车,不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脊髓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交通事故中伤者出现小便失禁,可能脊髓受伤,导致大脑失去了对膀胱控制,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图中的X表示感受器,传出神经①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
【解答】 A.图中X表示感受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听到警报声逃生,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内分泌腺无法分泌激素,不会影响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完整性,肌肉能够收缩,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题干中的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1)树突
(2)④
(3)A;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观图可知:①树突、②细胞核、③胞体、④轴突,解答即可。
【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图中①为树突。
(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外界信息,轴突则是将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因此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故选④;
(3)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①感光细胞、③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元,②胰岛细胞不是神经元。故选AC。
14.【答案】(1)小脑
(2)传导
(3)甲亢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根据酒精对人体的影响解答;
(2)根据人体反射弧的知识解答;
(3)根据激素对人体的作用解答。
【解答】 (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小脑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痛觉是大脑内形成的,脊髓无法将神经冲动上传给大脑,说明此人脊髓的传导功能已受损伤。
(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
15.【答案】(1)小脑
(2)大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解答】(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我国法律已禁止“酒驾”,是因为人在醉酒以后不但反应速度减慢,而且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意识和感觉、运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大脑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
16.【答案】(1)反射弧
(2)B→C→D→E→A
(3)①大脑;条件反射
(4)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A效应器、B感受器、C传入神经、D神经中枢、E传出神经、①大脑、②脑干、③小脑。
【解答】(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小明手指被扎到,手指的皮肤里就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延反射弧传导,最终刺激效应器,肱二头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完成缩手动作。该“缩手反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B感受器→C传入神经→D神经中枢→E传出神经→A效应器。
(3)脊髓内的神经中枢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才能形成痛觉;因此,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在①大脑。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被扎后手立即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以后见到刺会有意识地躲避,这种有意躲避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4)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E传出神经受到损害,刺激感受器,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到达脊髓,再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到①大脑,能产生痛觉;但因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发生缩手反射。
故答案为:C。
17.【答案】细胞体;感受器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观图可知:A模拟突起,B模拟细胞体;
(2)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观图可知:感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图中A模拟突起,B模拟细胞体。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所以机器人的智能摄像头主要通过感知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智能摄像头模拟人类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故答案为:细胞体;感受器。
18.【答案】(1)胰岛素
(2)传入神经;非条件反射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胰岛素与血糖含量;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答】(1)胰腺内的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激素Y的名称是胰岛素;
(2)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刺激X→感受器→①下丘脑→胰岛一激素Y”的反射过程中,①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传入神经,这个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胰岛素;(2)传入神经;非条件反射。
19.【答案】(1)条件
(2)D→C→B(→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存在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断获得的一种经验性行为。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一般来说,细胞体有一条长面分支
少的轴突,有较多短面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 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沿一定方向传导的,树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解答】(1) 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时及时踩刹车是出生后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
(2)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从树突传向细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所以正确的顺序是: D→C→B(→A) 。
20.【答案】(1)I
(2)条件;③
(3)传导
(4)肾上腺素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I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根据脊髓的作用解答;
(4)根据激素的作用解答。
【解答】 (1) 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形成视觉的部位是视觉中枢,在图乙中的I。
(2)司机看到红灯亮时会踩利车,这属于条件反射。是通过丙图中的部分结构完成的,能把神经中枢产生的刺激传给效应器的是③传出神经。
(3)某人因酒驾造成腰椎部受伤,致使下肢瘫痪,肢体不能运动,大小便失禁,则是因为脊髓的传导功能丧失,排便排尿反射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
(4)喝酒的司机在开车时遇到警察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由于大脑促进了肾上腺素的分泌。
21.【答案】(1)生长激素
(2)条件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生长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所分泌的重要激素,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骨骼、肌肉和其他身体结构的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1)简单(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复杂(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解答】 (1)生长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所分泌的重要激素,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骨骼、肌肉和其他身体结构的发育起着关键作用,睡眠不足会导致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影响人体成长。
(2)复杂(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学生每天听到活动的哨声会立即走出教室,排队到操场参加阳光体育活动,这一行为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22.【答案】(1)C
(2)③
(3)条件反射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①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③效应器、④感受器、⑤传入神经。
【解答】(1)部分“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如果其他结构正常,那么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由于传入神经具有传导的功能,所以有感觉;但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所以无反应,C正确。
(2)“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受损引起的,图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③效应器。
(3)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打字礼貌回复,这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23.【答案】(1)神经元;传入神经
(2)1→2→5→3→4
(3)非条件反射;脊髓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2)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3)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存在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断获得的一种经验性行为。
【解答】 (1)组成反射弧的细胞主要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叫 神经元。 图中②是反射弧结构中的 传入神经 。
(2)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即顺序为①→②→⑤→③→④
(3)该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
24.【答案】(1)小鸡能作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吗
(2)条件反射;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
(3)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条件反射既可建立也可以消退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无关刺激就会转化成条件刺激;动物的条件反射也就建立了,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解答】(1)该实验是由马戏团的猴子听到驯兽员的哨声能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后,试想:小鸡能不能做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呢?故小明在实验前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小鸡能作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吗?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3)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铃声)与非条件刺激(食物)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只反复给予条件刺激,不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效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初建立的条件反射还不巩固,容易消退。为使条件反射巩固下来,就需要不断地强化。
25.【答案】(1)ECABD
(2)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它能控制脊髓中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3)②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根据反射弧的结构解答;
(2)根据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解答;
(3)分析各个选项中的反应类型即可。
【解答】 (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完成该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E感受器→C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D效应器;
(2)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了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的高温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它能控制脊髓中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3)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①草履虫向光亮处游动,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应激性,
②用小槌轻敲膝盖下方的韧带,小腿会向上踢起,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看见青梅时,不自觉地流口水,属于条件反射,
④含羞草的叶片被手触碰时,会闭合下垂,属于应激性。
故选②
26.【答案】(1)神经
(2)效应器
(3)条件反射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大类,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主要方式),神经调节具有反应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而激素调节具有反应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两者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 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为:感受器→出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人根据看到的字母做出不同手势,属于神经调节;
(2)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从反射弧的组成角度看,图一中的手部肌肉属于效应器。
(3)根据题意可知,此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的条件反射。
27.【答案】(1)缩回手
(2)E
(3)D
(4)脊髓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人体的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但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当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时,手部的感觉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缩手反射中枢,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给上肢与缩手反射有关的肌肉,人体发生缩手反射。与此同时脊髓内的缩手反射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也沿着脊髓白质中的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人体产生痛觉。形成痛觉的神经冲动传导的路径较长,需要时间的较长。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传出神经受损,则不能传出缩手的指令;
(4)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人类为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他能控制脊髓中较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缩手反射、排便反射等。
【解答】 (1)当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时,我们的反应是先缩回手,后感到痛。
(2) 图中表示缩手反射活动中发生具体反应的部分是效应器,故选E;
(3)某人由于意外导致图中的D传出神经受损断开,反射弧不完整,因此缩手反射不能发生,但是神经冲动还能通过脊髓内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还能感受到疼痛。
故选D。
(4)在一些危急情况下,比如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这是在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说明大脑可以控制脊髓中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28.【答案】设置对照组;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正常心率为90次/分,阻断A神经后,心率显著加快,说明A神经能抑制心脏跳动;阻断B神经后,心率减慢,说明B神经能促进心脏跳动。
【解答】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1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若心率为75次/分,即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分析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家兔正常情况下的心率是每分钟90次,设置对照组,阻断A时,心率为180次,比正常值高,阻断B时,心率为70次,比正常值低,则说明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29.【答案】(1)下方
(2)大;慢
(3)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测量对象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从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测量值明显增大.因此,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解答】(1)表中测量值为小英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手夹住直尺时,下方的手是爸爸的。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说明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3)小英对爸爸喝不同酒量时都进行了三次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少误差,增加测量的可信度;本实验只测小英爸爸一人,实验误差太大,具有偶然性。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重复次数来让更多人信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30.【答案】(1)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2)水进入胃部,使其受到的压力增大,张力感受器接受刺激,将产生的信息传导至神经中枢A,产生饱腹感。但人体吸收水分后,无法使血糖浓度增加,血糖浓度感受器没有接受刺激,神经中枢B无法消除饥饿感。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人的饥饿感和饱腹感是由人脑调节控制的。在人的下丘脑中,有控制食欲的神经中枢。
(2)胃部将产生的信息传导至神经中枢A,产生饱腹感。血糖浓度感受器没有接受刺激,神经中枢B无法消除饥饿感。
【解答】(1)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进食引起人体产生“饱腹感”消除“饥饿感”的过程中,故参与的人体系统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2)喝水能在短时间内产生“饱腹感”但无法消除“饥饿感”的原因:水进入胃部,使其受到的压力增大,张力感受器接受刺激,将产生的信息传导至神经中枢A,产生饱腹感。但人体吸收水分后,无法使血糖浓度增加,血糖浓度感受器没有接受刺激,神经中枢B无法消除饥饿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