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寒假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寒假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0 10: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练习八年级科学: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单选题
1.(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恒温蒸发硝酸钾饱和溶液,水蒸发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降低温度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是浓溶液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使医用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2.(2024八上·兰溪期中)①、②、③、④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g水,在20℃时,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g、9g、36g、18g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④中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3.(2024八上·台州竞赛)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解析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质量/g 9 18 27 36 45
浓液质量/g 109 128 127 136 136
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σ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
二、填空题
4.(2024八上·兰溪期中)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在配制硝酸钾营养液时,小敏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此时的温度可能是   (选填“20℃”、“30℃”或““40℃”)。
(2)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③溶液中加水   克。
5.(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是小科同学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本实验中,要准确称取蔗糖   g。
(2)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
(3)在配制溶液时,下列选项中的情况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
A.蔗糖中含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但没有使用游码
C.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三、实验探究题
6.(2024八上·安吉期中)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 ②称量; ③计算; ④装瓶存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序号)。
(2) 该实验中应称取蔗糖的质量是   克。
(3)该实验中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应选择   (选填“10”或“50”)毫升规格的量筒。
(4) 若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
①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 ②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7.(2024八上·兰溪期中)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
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称是   ,其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字母)。
A. B. C.D.
(2)精盐和粗盐质量的比值为产率。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可多选)。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3)实验室要把一些回收的氯化钠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用字母排出正确的顺序:____。
A. B.
C. D.
8.(2024八上·绍兴期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食品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   .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3)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   ,小婧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 她应   (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氧化钠的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4)若所用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
9.(2024八上·义乌期中) 小科在室温20℃时探究硝酸钾(KNO3) 溶于水的情况, 他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其中烧杯A盛有20mL水。整个过程溶剂质量不变, 根据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10 20 6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110 246
(1)A→B、B→C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 还有   ,作用是   。
(2)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在B、C、D、E中, 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的是   (填字母)。
10.(2024八上·义乌期中) 在实验室里可用以下两种方法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100克。
(1) 方法一中,用最小砝码为5g的天平称量食盐固体时,发现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则实际称得的食盐质量为   。
(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15%的食盐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6%。
(3) 将方法一和方法二配制的两份食盐水混合在一起,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之比为   。
11.(2024八上·龙湾期中)鲜鸡蛋密度约为1.08g/cm3,变质蛋密度可降至1.029g/cm3以下。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易变质,如何辨认鸡蛋是否变质了呢?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g/cm3的盐水中来判断。
(1)实验室在配制密度为1.03g/cm3的盐水溶液时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2)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如图c,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3)会导致③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可多选)
A.称量时使用了磨损的砝码
B.氯化钠中有杂质
C.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E.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4)如图a,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密度为1.03g/cm3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经变质的是哪只鸡蛋?并说明理由:   。
12.(2024八上·浙江期中)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农民需要选出饱满的水稻种子。采用盐水选种时(图甲),盐水的密度应达到1.13g/cm3(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9.5%) 以上。
(1)小J想要配制200克该浓度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质量为   克。
(2) 称量食盐时,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____(填字母)。
A.先在右盘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到合适位置,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
B.先在左盘添加所需的食盐,再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如图乙是配制中需要用到的器材,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4)用配制好的溶液进行选种时,发现饱满的种子也浮了起来,说明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
①氯化钠固体中有泥沙; ②称量时,食盐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⑤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3.(2024八上·瑞安期中)小明想测量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
②往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直至观察到____现象,
③用天平称取30克的食盐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并称出食盐固体质量为7克,
④计算出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将步骤②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2) 小明认定通过该实验方案所测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为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其理由是   。
(3)查阅资料:20℃时,食盐溶液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为26.47%。小明测量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真实值不符,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
14.(2024八上·诸暨期中)实验室需要配制12%的氯化钠溶液50g,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配制该溶液需要量取蒸馏水为   mL。
(2)当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接下去的操作是   。
(3)将①、②、③、④按正确操作顺序排列:    。
(4)小娜同学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 (可多选)
①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②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③氯化钠药品不纯; ④用俯视法量取水;
⑤装瓶时溶液飞溅出一部分; ⑥纸上还有氯化钠颗粒剩余;
四、解答题
15.(2024八上·浙江期末)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输液过程中,当瓶中溶液刚好剩下250 mL 时,此时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0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   g。
(3)为某一特殊用途,取该瓶葡萄糖注射液300g,加水稀释成3%的溶液,求需加水多少mL (写出计算过程)
16.(2024八上·莲都期末)洪灾过后,为防止细菌、病毒传染人体,水淹后的房间应及时消毒。某同学按如下步骤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 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剂。
(1)计算:配制此溶液需要如图甲所示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毫升?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取整数)。
(2)量取:若按图乙②中的操作量取过氧化氢溶液,最终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   。
(3)溶解:将用量筒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倒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   。
17.(2024八上·义乌月考)“酱香拿铁”是瑞兴咖啡和茅台集团联合推出的一款咖啡,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配料中包含茅台酒和咖啡,其中茅台酒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53%,酱香拿铁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0.5%。
(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可见酱香拿铁属于    (选填“溶液”或“浊液”)
(2)现用100克茅台酒可以配制出多少克的酱香拿铁?
18.(2024八上·安吉期中) 读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克/厘米3)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克/厘米3) 0.98 0.95 0.94 0.91 0.90
(1) 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   。
(2) 将100克12%的氨水稀释成3%的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溶液中的   质量将保存不变。同时需要加水多少克
(3) 配制100克12%的硫酸溶液,需要24%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9.(2024八上·义乌月考)“酱香拿铁”是瑞兴咖啡推出的一款热门咖啡。配料中包含茅台酒和咖啡,其中茅台酒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53%,酱香拿铁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0.5%。
(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可见酱香拿铁属于    (选填“溶液”或“浊液”)
(2)现用100克茅台酒可以配制出多少克的酱香拿铁?
20.(2024八上·绍兴期中)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下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 (葡萄糖注射液密度近似水的密度)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溶液中取出10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    g。
(3)如果从瓶中取出200mL,将它变成2%的葡萄糖注射液,需要加入水多少克 (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21.(2024八上·长兴)二氧化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每周放学后均要用该消毒剂对全校教室、寝室进行全面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
二氧化氯消毒液 1000 毫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 克/厘米3
强腐蚀性, 阴冷, 密封储藏
(1) 该瓶消毒剂溶液的质量为   g,溶质质量为   g;
(2)我校欲配制30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克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 ml水
22.(2024八上·杭州期中)临床上发现,用25%的硫酸镁溶液与生理盐水组合起到解痉缓解疼痛的作用。氯化钠和硫酸镁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溶解度(克) 氯化钠 35.7 35.7 35.8 35.9 36.0 36.1 36.3 36.5
硫酸镁 22 24.8 27.7 30.5 33.3 36.4 39.3 41.8
(1)从上表可知,更适合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获得晶体的是   。
(2)20℃时,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镁放入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甲所示,升温到35℃时如图乙所示。试判断35℃时乙烧杯中的溶液____。
A.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不能确定
(3)配制25%的硫酸镁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以上,请结合硫酸镁的溶解度,通过计算进行解释。
23.(2024八上·义乌期中)在甲流病例激增的时期,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市售过氧乙酸一般是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密度为1.1g/mL)。现某班级要配制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2.2kg用于教室消毒,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需要加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4.(2024八上·杭州期中)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溶液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m
(1)表中m=   ;
(2)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写出过程)
25.(2024八上·温州期中)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有   (填序号);
(2)调节天平平衡后,称取2.5克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右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3)经检测,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天平右盘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26.(2024八上·杭州月考)某浓盐酸瓶上的标签如图所示。求:
(1) 100mL这种浓盐酸的质量是多少克
(2) 欲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3.6%的稀盐酸,需浓盐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27.(2024八上·义乌月考)你见过冬天能自发热,夏天能自制冷的罐装饮料吗 如图1是“玛吉克牌”一摇冰功能饮料。根据所给资料,请仔细回答:
(1)“一摇冰”饮料在炎热的夏天解渴,其罐底的固体是____(填固体)。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2)罐身旋钮开关下方有一个特别提示:“……务必倒置摇晃2分钟”,为什么要“倒置”呢 。
(3)我们在喝饮料(含有CO2气体)后,常出现打嗝现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4)喝完饮料后。取出罐体底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2克水。冷却到20℃,有2克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克。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8.(2024八上·兰溪期中) 小茗同学将2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做如图操作,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 转移后甲杯中含有溶质硝酸钾多少克 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结果保留到0.1%)
(2) 若将乙杯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则需加水多少克
29.(2024八上·台州竞赛)将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108g水后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30mL(无固体析出) 。
(1) 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多少
(2) 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为多少
(3) 蒸发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多少
30.(2024八上·金华期中) 下表为硫酸密度与硫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
密度 (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质量分数 (%)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500cm3,密度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kg, 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物块A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
(1) 求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 求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 (容器足够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大小有关;
B.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C.根据浓溶液的定义判断;
D.根据酒精的挥发性判断。
【解答】 A.恒温蒸发硝酸钾饱和溶液,水蒸发了,溶液依然饱和,由于溶解度不变,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A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则降低温度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故B正确;
C.浓溶液是相对的概念,有晶体析出不一定是浓溶液,但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
D.酒精具有挥发性,加热酒精也会挥发,故不能通过该方法得到无水酒精,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A.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溶解度相同,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先判断④是否饱和,再判断溶液②是否饱和;
C.;
D.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的晶体,那么它可能饱和。
【解答】 A.①③溶液中都存在未溶的晶体,因此都是饱和溶液,因为温度相同,所以溶解度相同,那么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是因为④中50g水能够溶解18g氯化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④中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例如20℃时,50g水中恰好溶解18g氯化钠,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则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不最大,而是实验④和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④和⑤可知,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实验④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故选项说法正确。
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则该温度下的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不到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1)②;20℃
(2)60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硝酸钾在20℃和50℃时的溶解度,再与加入的40g进行比较即可;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 (1)由表格中的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在20℃时40g硝酸钾中加入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31.6g,得到的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5.5g,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则饱和溶液为②。
(2)设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设需向烧杯③溶液中加水的质量为x,
则,
解:x=60g。
5.【答案】(1)40
(2)⑤③①④②
(3)C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称取蔗糖的质量=200g×20%=40g。
(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蔗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蔗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
(3)A.蔗糖中含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不合题意;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但没有使用游码,不影响称量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合题意;
C.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符合题意;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1)③②①④
(2)7.5
(3)50
(4)①②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来分析解答;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来分析解答;根据量筒的选取原则来分析解答。
【解答】 (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④;
(2)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则应称蔗糖的质量是50克×15%=7.5克;
(3)该实验中应取水的体积为(50克-7.5克)÷1克/毫升=42.5毫升,应选择50毫升规格的量筒;
(4)①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则称取的蔗糖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①符合题意;
②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②符合题意;
③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装瓶时有溶液洒落,溶液具有均一性,则质量分数不变,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②。
7.【答案】(1)过滤;D
(2)A;B;D
(3)A;B;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根据图示中的滤纸的折叠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
(2) 据精盐产率=,进行分析解答.
(3) 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过程,一般按照称量固体、量取液体、溶解,装瓶进行分析 。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④用于分离泥沙和滤液,因此为过滤。 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故选D。
(2)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得到的精盐质量减少,则精盐制得率较低,故A符合题意;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会造成精盐质量减少,则精盐制得率较低,故B符合题意;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含有部分水分,造成精盐质量增加,则精盐制得率较高,故C不合题意;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导致称量的精盐质量减少,则精盐制得率较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3) 配制过程如下:
B.称量规定质量的食盐;
D.将食盐倒入烧杯备用;
A.用量筒量取规定体积的水,然后倒入烧杯;
C.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那么正确顺序为:BDAC。
8.【答案】(1)玻璃棒
(2)④③①②
(3)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B
(4)偏小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需要的仪器.
(2)据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来分析;
(3)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若法码和药品放反了;
(4)对操作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判断对溶液质量分数不会造成影响的操作.
【解答】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顺序为④③①②;
(3)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位置放反了,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过多,应适量减少药品,直到天平平衡;
(4)烧杯未干燥,杯壁有水,使得溶剂水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9.【答案】(1)玻璃棒;搅拌, 加速溶解
(2)BD
(3)B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据A→B、B→C需要进行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进行分析解答。
(3)在B、C、D、E中,溶剂的质量相等,根据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A→B、B→C需要进行溶解,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6.32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9.2g;则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E,BD为不饱和溶液。
(3)在B、C、D、E中,溶剂的质量相等,CE为20℃时的饱和溶液,D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多,B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B。
10.【答案】(1)4
(2)大于
(3)3:47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天平左盘物质的质量等于右盘物质的质量加上游码。
(2)仰视视线在正确示数在下方,会导致读数偏小,从而使量取的体积偏大。
(3)溶液均一稳定,两份相同的溶液混合,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不会发生改变。
【解答】(1)溶质的质量,使用5g的砝码,还要移动游码至1g的位置,当体和砝码位置放反,则此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减游码,所以体的质量为5g-1g=4g。
(2)用量筒量取15%的食盐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浓溶液体积偏大,溶质偏多,由可知,得到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3)两种方法的目标都是配置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100克,溶质为6g,溶剂为100g-6g=94g,所以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6g:94g=3:47。
11.【答案】(1)④⑤①②③
(2)取出部分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3)A;B;D
(4)丙,变质蛋的密度小于1.03g/cm3,小于盐水密度,所以在盐水中会呈漂浮状态。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据实验室配制密度为1.03g/cm3的盐水溶液的步骤来分析解答;
(2)根据天平指针偏左,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多来分析解答;
(3)根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即溶质偏少或溶剂偏大来分析解答;
(4)根据变质鸡蛋密度小于1.03g/cm3,会漂浮在盐水中来分析解答。
【解答】 (1)实验室在配制密度为1.03g/cm3的盐水溶液时,先取药品称量,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①②③;
(2)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左,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多,则用药匙取下少量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3)A.称量时使用了磨损的砝码,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小,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中有杂质,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小,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符合题意;
C.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体积偏大,则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符合题意;
E.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E不符合题意。
故选ABD。
(4)变质鸡蛋密度小于1.03g/cm3,变质鸡蛋会漂浮在盐水中,则最有可能已经变质的是丙,理由是变质鸡蛋密度小于1.03g/cm3,把变质鸡蛋放入密度为1.03g/cm3的盐水中会漂浮。
12.【答案】(1)39
(2)A
(3)玻璃棒
(4)③④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定量称量药品时,一般先放好砝码并调节好游码的位置,再调节药品的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3)根据溶解的过程确定需要的实验器材;
(4)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大,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 需要食盐质量 :200g×19.5%=39g;
(2) 称量食盐时,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 先在右盘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到合适位置,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故选A;
(3)在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对溶液进行搅拌,从而加快溶解,因此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4)①氯化钠固体中有泥沙,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故①不合题意;
②称量时,食盐与砝码位置放反了,也会导致食盐的质量偏小,故②不合题意;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溶剂的体积偏小,故③符合题意;
④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会导致溶剂质量偏小,故④符合题意;
⑤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由于溶液的均一性,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⑤不合题意。
故选③④。
13.【答案】(1)烧杯底部有食盐固体
(2)相同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溶液浓度大于不饱和溶液浓度
(3)蒸发结晶时,食盐飞溅出去了; 仰视量取50毫升水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有晶体析出,说明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2)溶液浓度越大,说明质量分数越大。
(3)导致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溶质的质量偏小、水的质量偏大。
【解答】(1)当溶液达到饱和时,质量分数最大,所以步骤为:往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直至观察到 烧杯底部有食盐固体 。
(2)相同温度下,相同溶质和溶剂中,饱和溶液的浓度最大,所以小明认定通过该实验方案所测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小明测得的质量分数为:小于理论值,可能是蒸发结晶时有部分食盐飞溅出去了,导致溶质质量偏小。
14.【答案】(1)42.5
(2)减小氯化钠的量直至天平平衡
(3)②③④①
(4)②③⑥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
(2)根据天平称量物品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
(4)根据题目给出信息,溶质质量减小或者溶剂质量增加都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进行分析。
【解答】(1)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5%=7.5g,
则所需水的质量为:50g-7.5g=42.5g,合42.5mL水;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用药匙减少左盘的食盐,直到天平平衡;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要注意在称量前先取出药品才能称量,正确顺序是:②③④①;
(4)①用生锈的砝码称量,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①错误;
②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正确;
③氯化钠药品不纯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正确;
④用俯视法量取水,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④错误;
⑤装瓶时溶液飞溅出一部分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⑤错误;
⑥纸上还有氯化钠颗粒剩余,会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⑥正确;
故选:②③⑥。
15.【答案】(1)5%
(2)50
(3)m溶质=300g×5%=15g
m溶液(稀)=15g÷3%=500g
m加水=500g-300g=20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分析;
(2)根据“500mL内含葡萄糖25g”计算即可;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列式计算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再与原来溶液质量比较得到加水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加水的体积。
【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葡萄糖注射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从该溶液中取出25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2)根据图片可知,500mL内含葡萄糖25g,则1000mL注射液内含有葡萄糖的质量为:。
16.【答案】(1)设需要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200克×15%=x×30%,x=100克。需要过氧化氢的体积为毫升
(2)大
(3)加快溶解速率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解答;
(2)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分析;
(3)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解答】 (2)若按图乙②中的操作量取过氧化氢溶液,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将用量筒量取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倒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17.【答案】(1)浊液
(2)设可以配制出酱香拿铁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53%=x×0.5%,x=10600g。
答:可以配制出10600g的酱香拿铁。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其中牛奶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可见酱香拿铁属于浊液;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由此列式计算出能够配制出酱香拿铁的质量。
18.【答案】(1)减小
(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12%=(100g+x)×3%,解得x=300g;
(3)配制100克12%的硫酸溶液,设需要24%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y,则100g×12%=24%y,解得y=50g;24%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17g/mL,即需取24%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为50g÷1.17g/mL≈42.7m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根据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由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减小;
(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12%=(100g+x)×3%,解得x=300g;
(3)配制100克12%的硫酸溶液,设需要24%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y,则100g×12%=24%y,解得y=50g;24%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17g/mL,即需取24%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为50g÷1.17g/mL≈42.7mL。
19.【答案】(1)浊液
(2)可以配制出10600g的酱香拿铁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不溶的小液滴与溶剂混合形成乳浊液,不溶的固体小颗粒与溶剂混合形成悬浊液。
【解答】(1)牛奶中有不溶于水的小液滴,会形成浊液。
(2)m酒精=ω茅m茅=53%×100g=53g,m酱=m酒精/ω酱=53g/0.5%=10600g
20.【答案】(1)
(2)
(3)解: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
200g×5%=(200g+x)×2%;
解得:x=30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可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再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来解答;
(2)根据规格500mL含葡萄糖25g来计算1500mL中的葡萄糖;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
【解答】 (1)由标签图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因溶液具有均一性,任意取出一定量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从该溶液中取出100mL,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是5%;
(2)由规格中可知500mL含葡萄糖25g,则1500mL中的葡萄糖为。
21.【答案】(1)1200;960
(2)需要80%的消毒液质量为x,
80%x=3000g×20%;
解得: x=750g;
需要加水的质量: 3000g-750g=225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m=ρV计算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据此列出方程,计算出需要80%消毒液的质量,而前后溶液质量的差就是加水的质量。
【解答】(1) 该瓶消毒剂溶液的质量为m=ρV=1.2g/cm3×1000cm3=1200g;
则溶质的质量为:1200g×80%=960g。
22.【答案】(1)硫酸镁
(2)C
(3)2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是33.3克,此温度下硫酸镁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3.3克/(100克+33.3克)=25.0%
查表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在20℃以下硫酸镁的最大质量分数不超过25%,所以须在20℃以上配制药品。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剧烈时,适合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结晶;
(2)当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体时,溶液肯定饱和;当溶液中没有未溶的晶体时,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2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然后根据“”计算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后再结合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很小,而硫酸镁的溶解度增幅较大,因此更适合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获得晶体的是硫酸镁。
(2)20℃时,加入硫酸镁后有部分未溶,那么肯定饱和。升温到35℃时,硫酸镁全部溶解,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故选C。
23.【答案】解:设需要用水稀释市售过氧乙酸的体积为V,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1g/mL×V×20%=2200g×0.5%
V=50mL
m水=2200g-1.1g/mL×50mL=2145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出需要过氧乙酸的体积,然后计算出过氧乙酸的质量,而前后溶液的质量差就是加水的质量。
24.【答案】(1)13.6
(2)解: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解:设稀释成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
得,所以所用水的质量为。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的溶解能力以及表格数据来分析;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解答】(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加入4g氯化钠时水和氯化钠的总质量为10g+4g=14g,而溶液质量只有13.6g;因为13.6g<14g,所以③中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④中加入氯化钠的质量更大,溶液肯定还是饱和的,故m=13.6。
25.【答案】(1)②⑥
(2)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直到天平平衡
(3)①②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过程解答;
(2)根据定量称量的操作过程分析解答;
(3)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不需要酒精灯加热,也不需要漏斗过滤,故选②⑥;
(2) 调节天平平衡后,称取2.5克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右侧, 说明左盘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操作为: 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直到天平平衡 。
(3)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①正确;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氯化钠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②正确;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③错误;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错误。
故选①②。
26.【答案】(1)100mL这种浓盐酸的质量是:100mL×1.2g/cm3=120g。
(2)解: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x,则:
1000g×3.6%=x×36%;
解得:x=100g;
需要浓盐酸的体积:;
需要水的质量为:1000g-100g=900g;
需要加水的体积:。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来分析;
(2)根据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27.【答案】(1)B
(2)加快溶解,达到对整瓶饮料最佳的冷却效果
(3)减小
(4)100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2)根据“倒置”的目的来分析;
(3)根据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来分析;
(4)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1)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故A不合题意;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故B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故C不合题意。
故选B;
(2)倒置的目的是形成对流,加快溶解,达到对整瓶饮料最佳的冷却效果;
(3)我们在喝饮料(含有CO2气体)后,常出现打嗝现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设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x,
则:;
解得:x=100g。
28.【答案】(1)转移后甲杯中含有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100×20%=20克;
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后,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解:设将乙杯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x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100+x)×5%=100×20%,
解得:x=300克,
故需加水300克。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29.【答案】(1)设原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x,则x×5%=(x-108g)×20%
x=144g。
(2)溶液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溶质为144g×5%=7.2g。
(3)30毫升=30厘米3,
蒸发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44g-108g)÷30厘米3=1.2克/厘米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根据,溶液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30.【答案】(1)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静止时受到的
浮力:
(2)由于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即:
解得:,查表可知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0%
(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需加入水,并且使液体密度等于物体A的密度,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溶液此时的质量分数为40%;加水的过程中,硫酸质量不变

则所加水的质量:。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根据 计算物体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2)由于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所以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硫酸的密度,然后根据表格确定溶质质量分数。
(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需加入水,并且使液体密度等于物体A的密度,由表中数据确定硫酸溶液此时的质量分数,然后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稀释后溶液质量,再减去原来硫酸溶液的质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