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5)(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5)(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9 10: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春眠的太湖,正沉睡未醒。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点点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云彩的地方,闪闪zhǎ眼,使人很难分得清爽,是天上的繁星落进了湖中,还是湖中的渔火在天空绽开。
忽然,piāo miǎo峰下一声鸡鸣,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橘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辐射到高空的云层上。沙滩边和石岩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抖擞精神、冲开早霞,向湖心深处飞去。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绽( )开  ②抖擞 (  )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zhǎ( )眼    ②piāo miǎo ( )
2.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地虽不远万里,但乘坐高铁能在一天时间里往返一次。
B. 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我们不能妄下断语。
C. 每每提及那幅画,她总是能神采奕奕地讲述自己创作的点滴,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D. 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要弘扬延安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B.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 这座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从作者画下句点的那一刻起,“书”就开始一段漫长的旅程:在编辑室里,为自己找到适合的式样,在推介会上,被爱书人不辞辛苦地推广,在书店里,与读者产生美好的碰撞。
B.“楼台广厦千万间,直插云霄接玉颜。”一位援鄂新疆医务工作者看到武汉的夜景时吟诗后感慨,“武汉真美!武汉真棒!”
C.视频短片《后浪》的演讲者,用一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激发了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情。
D.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红安革命烈士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都记录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③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有感情才能产生意境。
④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⑤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却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⑥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
A. ②④⑤⑥①③ B. ③④⑥②⑤①
C. ②④⑥⑤③① D. ③④⑥⑤②①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以“龙标”称王昌龄。
B. 《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有诗集《新月集》《樱花赞》等;《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作家,诗人,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飞鸟集》等。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所选《咏雪》出自其《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其《方正》篇。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杨柳风”指吹动杨柳的风,就是春风;“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杨花”指柳絮,“子规”指布谷鸟。
7.航天员王亚平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请你以“梦想”为话题,仿写句子。
梦想就像 ,看似 ,但只要 ,一定能够 。
8.诗、文名句填空。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诫子书》中从反面阐述才、学、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周末,江小北在家津津有味地阅读《西游记》。突然,他发现书中夹着一枚古旧的《西游记》故事邮票。围绕这枚邮票,江小北和爸爸江建国有了以下一番对话。结合你对《西游记》的阅读心得,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吧。
江小北:爸爸,我来考考你,这枚邮票记录的是《西游记》里的什么故事呀?
江建国:(1)
江建国:我也得考考你,我发现,这枚邮票的画家把孙悟空的形象画错了。你能结合《西游记》的阅读所得说说错在何处吗?
江小北:(2)
10、综合性学习
刚跨入中学大门,一切都是新的,你们也肯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当然也会有新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交友”为主题完成下列任务。
(1)交友故事。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阅读、搜集、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2)交友利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你认为互联网交友是利还是弊?为什么?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1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
(3)博学而笃志(_____)
(4)不逾矩(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尊君在不/过中不至
D.吾日三省吾身/君与家君期日中
1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颜回很高的评价,根据孔子的点评,你觉得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终是读自己
①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摆放着“名著缩印本”,据说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它只保留故事框架和主题,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
②要知道,一本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只是因为它的主题,更在于围绕这个主题,它有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比如,傅雷在翻译《约翰 克里斯朵夫》的时候,已经把主题“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人们还是热衷于读这部名著。又比如《水浒传》能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只因为它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更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说,品读细节才能感受名著的魅力。
③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浓缩版名著”,是对读者的欺骗。拿掉了最优美的文字和最值得回味的细节,只保留一个主题,孩子们就没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不幸的是当他们以后有机会和真正伟大的原著相遇时,却不再看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看过了,而且可能不太喜欢。
④其实,阅读就像一段旅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亲近文字慢慢会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品读细节才能和书中人物的心灵产生共鸣,映照真实的自己。这样,你永远不会孤单,永远倍感踏实。
⑤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读《战国策》,当唐雎拔剑而起的时候,你可以读到英勇无畏的自己;读《老人与海》,当老人紧紧拽住大鱼不放手的时候,你读到永不言弃的自己;读《草房子》,当杜小康在暴风雨中寻找鸭子的时候,你和他共同变得坚强……
⑥当你读书时,你会发现焦虑的心平息下来了。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⑦因此,当你再次捧读名著时,别功利。请记住:读书终是在细节中读自己。
(摘自 《白说》有删改)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简述选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19.第⑤段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下面名言哪则更适合作为第③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北宋 苏轼
B.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作家 王小波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李零,有删改)
21.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
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①段进行赏析,并说说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23.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24.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5.第⑧段中“我”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个想法?儿子为什么“愣”了一下?之后“欣然接受”说明了什么?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与霓虹灯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夜晚,霓虹灯耀眼的光亮持续了二十秒钟后熄灭了。二十秒钟的瞬息间,整个夜空露出笑脸,金色的新月像一把镰钩高高挂在空中,一朵淡淡的云彩遮住了它的笑容,显现出一个若隐若现的月晕;星星眨巴着亮晶晶的小眼睛,熙熙攘攘,缀满天空,一直连接上银河的明亮光带。二十秒后,霓虹灯重新亮起来。
这个霓虹灯是高悬在对面楼顶上高大霓虹灯广告的一部分,每隔二十秒钟亮一次,一次亮二十秒钟。每当它亮的时候,夜空就变得平平坦坦,漆黑一片,月亮蓦然惨淡无光,星星失去了光彩。
马科瓦尔多一家住在霓虹灯对面一幢楼的阁楼里。
马科瓦尔多很想教给孩子一点天文知识,便慨然指点着天体星辰的位置:“看,那是大熊星座,一、二、三、四,那儿是勺把,那是小熊星座。北极星指示北方。”
“那么,那一颗指示什么?”孩子指着霓虹灯中的字母C天真地问。
“那是字母C,跟星辰没有关系,它只是霓虹灯广告的最后一个字母。星星指示方向:东、西、南、北。现在是新月,因为月亮的弦峰朝西隆起。记住,上弦近望,下弦近晦。”
“爸爸,那么C要落了?因为C是下弦!”
“这跟升还是落没关系,那是商业公司安上去的广告灯。”
“那么,月亮又是哪个公司安上去的?”
“月亮不是任何公司安上去的,是一颗卫星,永远存在。”
就这样,每当霓虹灯闪亮的时候,马科瓦尔多的星辰总是和地球上的商业广告纠缠在一起,解释不清。
这时,孩子两掌合拢,形成一个机关枪,朝着耀眼的霓虹灯打去,哒、哒、哒……
“但愿把它打灭了!”父亲情不自禁地说,“这样的话,我指给你看狮子星座、双子星座……”
“狮子星座!”孩子顿时高兴起来,“等一下!”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拿来弹弓,掏出经常装在口袋里的石子,安在弹弓上,用尽浑身力气向霓虹灯射去。石子飞过去,亮闪闪的霓虹灯熄灭了,在广告牌的框架上左盘右旋的字母变得模糊不清,黑乎乎一团,宛如缠绕在棚架上的葡萄蔓藤。
马科瓦尔多很想揍孩子一巴掌,但胳膊刚抬起来,又停住了。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站在高高的闹楼里,仿佛飘飘然升到了奇妙的宇宙空间。抬头环视,天穹像一个无限大的球体囊括一切,无边无际。微小发亮的星星镶满天穹。月亮依然显露出一个不透明球体的自然容貌,反射出动人的光辉。
马科瓦尔多久久倚在阁楼窗户上眺望。
第二天上午,两个电工出现在对面楼上霓虹灯的框架中间,检查灯管和电线。马科瓦尔多将头伸到窗外,看着这情景,忧郁地说:“今天晚上又是一个霓虹之夜。”那种神情很像一个善于预言天气的老人。
有人在敲阁楼的门。房门打开了,走进一个戴眼镜的先生。他对马科瓦尔多说:“请原谅,能从你们的窗户看看吗?多谢,多谢!”
戴眼镜的先生又自我介绍:“我是戈迪弗雷多博士,霓虹灯广告公司的专员。”
马科瓦尔多忐忑不安地说:“您看,是孩子随便拿石子打麻雀玩,不小心把对面的霓虹灯广告给打坏了。我已经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您尽管放心,保证以后再不出现这种事。”
戈迪弗雷多博士聚精会神地听着,认真地说:“说真的,那是斯派公司的灯,我不是为他们公司做事,他们公司快倒闭了。我属于另一家公司,我是来观察一下能不能在这座楼顶上安一个广告灯。不过,请您继续讲下去,您讲的,我很感兴趣。”
半个钟头以后,马科瓦尔多与戈迪弗雷多博士达成一项协议:只要对面楼顶斯派公司的广告灯一亮,孩子就用弹弓把它打掉。
月底的一天,戈迪弗雷多博士带着几个电工出现在阁楼对面的楼顶上。
那天晚上,比原先高一倍宽一倍的新广告灯闪烁着刺眼的光辉。从此以后,金色的月亮惨淡无光,亮晶晶的星星失去了踪影,无限辽阔的天穹和无比美好的夜景消失了。只有一排巨大的霓虹灯,每两秒钟亮一次,一次亮两秒钟。
(有删改)
2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想教给孩子天文知识,却发现孩子分不清天上星辰与楼顶广告。
B.由于耀眼的霓虹灯遮蔽了夜空,父亲一再怂恿淘气的孩子去打碎它。
C.马科瓦尔多与博士达成协议这一情节,出人意料,充满了戏剧性。
D.小说中“月亮”代表了美好的大自然,“霓虹灯”则是商业社会的产物。
27.结合文段,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8.小说中的马可瓦尔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
29.小说结尾耐人寻味,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三、作文
30.春天在朱自清笔下归来,冬天在老舍笔下归来,母爱在史铁生的怀念中归来,阳光会在风雨后归来,成功会在努力后归来……请以《 归来》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答案
1、(1)zhàn  sǒu (2)眨 缥缈 2.A 3.D 4.A 5.C 6.B
7.无边的大海 茫茫无垠  乘风破浪坚持下去 到达胜利的彼岸
8.落花时节又逢君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何当共剪西窗烛 铁马冰河入梦来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9.(1)大闹天宫。
(2)孙悟空此时还没有身穿虎皮裙,头上也没戴金箍。
10、1)管鲍之交 、刎颈之交、高山流水、管宁割席等,典故只要能说清人物及事情即可。 (2)示例一: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网上交友范围广,山南海北皆朋友,只要志趣相投,地域不是障碍。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的朋友交谈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示例二: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难得有真心话说,而且网上所说的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11、BE
12、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13.生气 通“悦”,愉快 坚定 法度
14.(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当别人的老师了。(2)吃粗粮喝冷水,弯曲胳膊枕靠着它,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15.B
16.他是一个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勤奋好学、安贫乐道之人。
17.读书终是在细节中读自己。(答“读书终是读自己”也可)
18.首先提出本段观点:一本名著的伟大,不只因为主题,更在细节,然后列举了人们读《约翰 克里斯朵夫》和《水浒传》不仅关注主题,更品读细节的两个例子(举例论证)证明本段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品读细节才能感受名著的魅力。
19.举例论证,列举读《战国策》《老人与海》等名著时能读出自己渴望拥有的美好品质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的观点,进而论证本文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0.B理由是王小波的名言强调把知识压缩成“药丸子”就没有了乐趣,形象地证明了读“浓缩版名著”的危害。所以选B。
21.“我”10岁时和父母在暴雨中收获稻谷。
22.①这一段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雨的猛烈和持久。
②结构上,这一段照应标题和结尾,并引出下文插叙的内容。
23.“冲”字写出父亲快步走在前面,在雨中前行的无畏和劳动的艰辛;“跟”写母亲默契地配合父亲;“踩”写出童年的“我”顺着父母的脚印行走。这三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一家人在雨中艰难、无畏地担稻谷回家的情景,写出三人配合的默契和劳动的艰辛,为下文“我”带领儿子雨中漫步作铺垫。
24.题目概括了文章回忆童年往事的主要内容,含蓄提示了童年苦难对人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的主旨,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5.①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我”突然萌生了让儿子也经历淋雨后获得成长的想法。
②儿子对爸爸冒雨回家的提议感到意外。
③儿子对爸爸的信任,懂事。也有儿子对新鲜做法的新奇、感兴趣。
26、.B
27.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如“金色的新月像一把镰钩高高挂在空中”,把新月比作镰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丽夜空中月亮的形状;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如“星星眨巴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赋予星星人的神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丽星空的灵动。
28.①热爱星空,热爱天文知识,喜爱大自然,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对于真和美有追求。马可瓦尔多常给孩子讲授天文知识,对于没有霓虹灯的夜空表现出自然的喜爱。
②对于心中的追求不能坚持,内心不坚定,易向现实妥协。马可瓦尔多虽然喜爱没有霓虹灯的夜空,也知道让孩子用弹弓打霓虹灯是不对的,但他还是为了现实利益跟戈迪弗雷多博士达成了协议。
29、①小说结尾出人意料,阁楼对面的楼顶上换了一家公司的新广告灯,霓虹灯的广告比原本更大,闪烁得更厉害,更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表现出作者对商业社会的抨击。
②孩子打碎霓虹灯,换来了短暂的美丽夜空,原本以为可以减少商业活动对生活的干扰,最终反而成为了商业竞争的手段,极具讽刺意味。
③马可瓦尔多本来是一个对自然的真和美有追求的人,最终却签订了协议,亲自参与到了商业活动中,写出霓虹灯这种商业社会的产物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了人们的心灵。
④霓虹灯更大、闪烁得更快,写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无法逆转,展现了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无力、妥协和悲哀。
30、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