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9 23: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简答题请分点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金中都首次将皇家宫殿置于中轴线上。金中都的应天门、大安殿、大安门等宫城的主要建筑物都位于中轴线上。中轴突出,成为之后都城规划的传统。
元大都是按照《周礼·考工记》提出的营建都城的理想模式,营造出的一座举世闻名的宏伟都城。元大都的规划和建设重视对儒家经典中有关都城规制的遵循,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确定宫苑、坛庙、官署等重要空间场所,为明代北京城奠定了基础。明北京城基本沿用了元大都的格局,缩了北城,展修了南郊。
2000年对中轴线北的万宁桥进行清理,万宁桥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位于皇城的后门地安门之北,因此也称为后门桥。其位置及承担的交通功能历经七个多世纪始终不变,亲见了元代以来北京中轴线的沧桑变化。
近年来,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相继发掘了正阳桥遗址、天桥遗址、永定门内中轴道路遗存、珠市口至永安路南中轴道路及其排水沟遗存等,填补了南中轴路的发现空白,证明了中轴路的方位及规模。
正阳门因其位于都城的中轴线上,且是最初规划的都城正门,故在京城九门中规制最隆崇。正阳桥是正阳门外护城河上的桥梁。正阳桥同正阳门一样,在明清都城内城九门外桥梁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位居中轴线正南午位,与城市中轴线的关系十分密切。
珠市口至永安路南中轴道路是元代出丽正门的南行道路,推测在清康熙时期铺成石路,沿用至今。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之最南端,门内中轴道路在明清时期是帝王祭祀坛庙和出京南巡及赴南苑狩猎的必经之路,在文献中被称为“御路”“御道”。考古发现,从明清至近现代,这条道路经历了由兴建到使用,再至改建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明代以来中轴路一脉相承的工程做法,是北京城市变迁及道路交通变迁的真实反映,勾勒出了北京中轴线的走向及位置。
从金中都至明清北京城,决定都城中轴线的所在,是以宫城为准,更确切地说,是以作为宫殿中主要建筑的大朝正殿为准。以此为基点,形成宫城的中轴线,进而再引申为都城的中轴线。太庙和社稷坛分居中轴线东西两侧。
《吕氏春秋》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脊梁和灵魂,经过七个世纪的累积、完善,呈现南北贯通、严谨有序的空间形态,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建设之杰作和典范。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概念,是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中轴线是城市发展的基准线、起始线、布局线,决定着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与社会秩序。
(摘编自郭京宁《考古中轴线》)
材料二: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在北京实践的“无比杰作”。它无疑是变化的,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传承是其最基本的特性。这不仅仅表现在尽管风云变幻,政权更迭,21世纪的今天它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样貌和形态,更表现在它传承着中华文脉,其中最突出的是“居中立国”的历史传统和“贵中尚和”的价值理念。
中国的都城史始于何时现无定论,但都城作为政治中心之于政权的重要性,很早就得到认知。历代执政者都十分重视都城的选择和建设,并形成“择中立国”的文化传统。择中立国是西周初年周公在汲取前代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它以“天下”为空间视域,通过测日影的方法找到“地中”所在,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基础,确定为都城,并以其为中心,在四周划定畿辅之地。择中立国的原则,将都城视为“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的宇宙中心,突显了都城的神圣性,也进一步突显了都城的优越性及作为枢纽的地位与功能。由于都城为“帝居”,择中立国的原则也使最高执政者处于“居天下之中以均统四方”的地位,从而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执政者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突显了最高执政者宅中图治的合法性、配天治民的权威性和敬德保民的责任担当,也强调了中国社会的大一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后,也对中轴线进行经营,改建天安门广场,仍然延续着择中立国的历史传统。而择中立国能够最好地象征和维护中国社会的“大一统”。
“贵中尚和”作为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早在先秦时期已经突显。北京中轴线传承着中和理想,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前朝宫殿为例。我国历来重视正名,前朝宫殿是传统社会国家政权最重要的象征,也承载着
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元大都大内正殿名大明殿,“大明”二字出自《周易》,并与“和”有关,乾卦《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明朝北京紫禁城前朝大殿,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年间分别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可见对中的推崇。清顺治年间,将三大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三大殿均位于中轴线上,均以“和”字命名,再清晰不过地反映了对和的追求。从上可见,尽管王朝易代,殿名更替,但对中和的追求却一直未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殿名和匾额至今仍在,继续发挥着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勃《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北京中轴线的图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元、明都曾在北京建都,营建都城时都将皇家宫殿置于中轴线上,元、明两朝在沿袭中轴线理念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B. 正阳桥遗址、天桥遗址等遗迹的发现,填补了南中轴路的发现空白,让北京中轴线的方位和规模得以更为完整地呈现。
C. “择中立国”原则体现出古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原则可以突显都城的神圣性、统治者宅中图治的合法性。
D. 清朝时将三大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由对“中”的推崇转为对“和”的追求。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亲见了元代以来北京中轴线的沧桑变化”,突出万宁桥的古老,及北京中轴线位置在历史上不断变化的特征。
B. 材料一通过文献记载,推断珠市口至永安路南中轴道路在康熙年间铺成石路,是帝王祭祀、狩猎的必经之路。
C. 材料二引用《周易》对“大明”解释,说明了宫殿名称的重要性,它承载着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
D. 材料二提到“万变不离其宗”,其中的“宗”是指中轴线所反映的古代都城的整体空间布局,这种布局
有着较强的统一性。
4. 请结合材料从古代都城营建的空间选择角度分析“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国都),择国之中而立宫”。
5. “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明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能共存的节日
刘慈欣
1961年4月12日,拜克努尔航天基地。
谢尔盖·科罗廖夫站在被烧黑的发射架旁,火箭升空已经快一个小时了,导流槽中仍有热浪涌出,给这里的早春带来盛夏的感觉。他抬头看看蓝天,尾迹已经消散,在那看不到的太空中,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已经绕地球飞行了大半圈。
“总设计师同志,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科罗廖夫回过头来,看到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人对他伸出手来,那人从裤口袋中掏出一个瓶子,又从另一个口袋摸出一个小金属酒杯。
那人拿着瓶子与总设计师碰了一下杯,然后猛灌一口。“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您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
科罗廖夫也喝干了杯子里的酒,伏特加像火箭燃料似的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
“您再来点儿。”那人给科罗廖夫的酒杯填满,“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就叫我……G吧,我来地球考
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事实上,真正的重要节日我一个都没有发现。”
“圣诞节不重要吗?”
“当然不, 尤其对布尔什维克而言。 ”
“那你认为的重大节日是什么呢?”
“比如说分裂节。地球上生命细胞的第一次分裂,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几十亿年前吧。”
正要上车的科罗廖夫停下来,扶着车门回头看着G。
“再比如登陆节,就是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的那一天;下树节,长臂猿从树上下来的第一天;还有直立节、工具节、取火节等等。 ”
“但这些节日,我们是无法知道具体日期的。”
“那可以随便定一个,其实圣诞节就是在公元三百多年时由教会随便定的,圣经上根本没有记载耶稣是什么时候生的。”科罗廖夫要上车,G拉住了他,“总设计师同志,我想说,今天就是人类一个重大的节日,我把它命名为诞生节。”
“人类早就诞生了。 ”
“哦不,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子宫,婴儿只有出了子宫才能称为诞生……哦,总设计师同志,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
科罗廖夫再次同G握了一下手:“很有意思的,谢谢你,同志,我以后会每年都庆祝这一节日的。 ”
“哦不不,”G摇摇头,“今天是否能真正成为诞生节,还要等等看才知道呢。”
总设计师的车走后,G大脑中的通讯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讯站,由此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有可能成为诞生节,目前评估可能性为52.69%,持续监测中……
2050年10月5日,北京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人机工程研究中心。
大屏幕上显示:
……
我是人类,我向系统输入思维数据,3.14159.
最后一行显示后,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人类第一次实现了人脑与电脑的直接连接。
兴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人们开始散去,脑机接口项目首席科学家丁一也从兴奋中平静下来。
“各位老师,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人们回头,看到一个夹着一根扫帚的中年男人在对他们微笑,这是实验室的勤杂工,之前他们间没有
说过什么话。
这人放下扫帚,从工作服口袋里拿出一瓶酒,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拿出一摞显然是从门口饮水机上拿来的纸杯,分给大家后挨着倒酒。
人们开始喝纸杯里的酒,北京二锅头像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像更新系统的数据传遍网络。
“在这个伟大的时刻,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勤杂工说。
“笑话?呵呵, 你讲。 ”
“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就叫我G吧,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我是想说,今天才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节日。”
科学家们互相看看,会意地点头,丁一对G说:“有可能,你把这个节日叫什么呢?”
“我还没想好。”G仰脖把瓶里剩下的一点酒喝了,“唉,上次喝酒是和可敬的总设计师同志。 ”
“总设计师?还是……同志?是谁?”
“科罗廖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丁一点点头:“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不过,他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你吧?”
“丁总,人家是外星人。”有人打趣道。
“呵呵我忘了,不过,G先生,”丁一抿了一口酒,“这些伟大的前辈确实值得敬仰,但我们今天的突破有可能使他们所有的努力全无意义。”
“哦?”G露出很天真的疑问状。
“这个突破之后,脑机连接技术将走上康庄大道。很快,互联网上联接的将不是电脑而是大脑,接下来人的记忆、意识和全部人格都将上载到计算机和网络中,人类有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在那里人什么都可以做,想什么就有什么,像上帝一样。在那里一个人可以拥有整个星球。外星人先生,你能想象一下人类未来的IT天堂吗?”
“未来的虚拟世界确实是天堂,其美妙是任何想象都难以企及的。我只想象一下那时的现实世界。开始,现实中的人会越来越少,虚拟天堂那么好,谁还愿意呆在逼仄的现实中,都争相上载自己。地球渐渐变成人烟稀少的地方;最后,现实中一个人都没有了,世界回到人类出现前的样子,森林和植被覆盖着一切,大群的野生动物在自由地漫游和飞翔……只是在某个大陆的某个角落,有一个深深的地下室,其中运行着一台大电脑,电脑中生活着几百亿虚拟人类。”
“哇,好诗意!小李,再弄瓶酒去,哦不用,外星人先生,去和我们一起吃庆功宴去!”丁一搂着G的肩膀说。
G摇摇头,把手中的空酒瓶放进垃圾篓,弯腰拾起扫帚,开始打扫经过几天通宵工作凌乱的实验室,他在做的时候用梦呓般的声音轻声说:“与总设计师同志分别后,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访过无数的世界,那些行星,蓝的、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子宫,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现实中成长,飞向太空,却在虚拟世界中熄灭,像荷塘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最终消失在暗夜里。你们看看星空,一片寂静,知道为什么了吧……哦各位,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
在实验楼的大门,G大脑中的通讯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讯站,由此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诞生节取消,2050年10月5日确定成为重大节日,暂命名:流产节。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中外星人觉得地球上不存在重要的节日,他认为只有代表生命演化和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时刻才是值得纪念的“节日”。
B. 故事中外星人将两个节日的命名信息发往月球时,用了“可能”与“暂”,表达了对人类未来既担忧又抱有希望的复杂心理。
C. 科学家丁一听完外星人所描绘的未来现实世界后,赞美说“好诗意”,说明他与外星人之间存在截然不同的文明发展观。
D. 故事中“诞生节”与“流产节”分别代表对探索宇宙与追求虚拟世界的纪念,“不能共存”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冲突。
7. 下列对小说中“外星人G”形象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G是故事的关键人物,他以“观察者”的角色出现,发起两次重要对话,表达对人类历史性时刻的关注与思考。
B. G是一个形象模糊的外星人,作者意在通过他的超越人类认知的全新视角,来审视现实并推测人类未来的发展。
C. G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角色,作者借G表达了人类对未知充满恐惧和逃避心理,他串起了两个故事,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D. G的叙述冷静而理性,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并非宇宙唯一智慧生命,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可能受到其他文明的关注和评价。
8. 小说采用重复叙事的方式有哪些妙处?
9. 编者要在教材里增设科幻小说单元,本文入选其中,课后“学习提示”中,用了两个关键词概括科幻小说的特征: 性、 性。请在横线上补全关键词,并说明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插秧偈
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①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注】①六根:佛教语,指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此处亦指秧苗的根须。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村四月》首句中“绿”和“白”是指树木和河水,使用的手法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相同。
B. “子规声里雨如烟”,视听结合,写出了江南静谧又迷蒙的特有景致,与“又闻子规啼夜月”的意境不同。
C. 《插秧偈》中“把、插、低、见”四个动词连续使用,与杨万里的《插秧歌》一样,详写了热火朝天的劳动过程。
D. 《插秧偈》与杨万里的《插秧歌》,都描写了农人插秧的景象。虽然两诗反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值得品味。
16. 同写劳动,《乡村四月》重在“情”,《插秧偈》重在“理”。请结合诗句分别赏析“情”“理”之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十一假期登泰山,观赏了泰山日出时天边云彩奇异变化的壮美景象。他拍摄了照片,想发朋友圈,可选用姚鼐《登泰山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泰山日出风景图片的文案。
(2)《琵琶行》中“_________”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弹奏的手法,从正面体现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一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3)百善孝为先,李密《陈情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委婉地提出尽孝的请求。
(4)本套试卷古代诗歌阅读《插秧偈》写春耕时节到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5)诗歌精髓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如用“空”营造意境,传递情感。这个“空”字在唐代诗词中多有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意趣无穷。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快步行走是一种简单、方便的体育锻炼方式,它介于散步和跑步之间,不受年龄、性别、体力等方面的限制。步数多少并不完全决定运动效果,在与慢速行走 A ,每天快走约30分钟能够进一步降低罹患心脏病、癌症、痴呆症和死亡的风险。
研究表明,①每天步行超过1万步并没有显示出额外的好处。②步数越多并不完全等同于健身效果越好。③如果想走路来健身锻炼,④那么除了步数以外,⑤行走时的运动强度也是衡量的重要标准。⑥比如起身倒杯水、丢个垃圾和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步数,实际上都属于“无效步数”,⑦因为人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的行走速度即运动强度往往是不达标的。⑧若是按照这种不达标的强度进行锻炼,⑨就算每天走到一万步,⑩也不会获得很好的运动。
但专家提醒,如果走路过多过快,超过了身体可承受的范围,则容易造成损伤,也并不能提升锻炼效果。所以人们应按照个人的年龄和身体情况,适当安排 B 。如对青少年来说,每天1万步是保证生长发育的基本活动量;对中老年人来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万步。在速度上,中青年人群适合以快速行走提高心率,从而达到消耗多余热量的效果;老年人群则适合采用中低速行走。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没有一朵云,______飘来一丝半缕,转眼间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一股透明的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______。
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空的。还有我的手指甲在林子里的阴影中时,它还是闪着光的,可到了阳光下却透明而苍白,指尖冰凉。我伸着手在太阳下晒了一阵后,皮肤开始发烫了,但分明感觉到里面流淌的血还是凉的。
在河边一个人待着,时间长了,就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人会说“白花花的日头”了。原来它真的是白的!真的,世界只有呈现白的质地时,才能达到极度热烈的氛围,极度强烈的宁静。这种强烈,是人的眼睛、耳朵,以及最轻微的碰触都无力承受的。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阳光,只能把人照黑,但这样的太阳,却像是在把人往白里照,越照越透明似的,直到你被照得消失了为止……那种阳光,它的炽热是你经验中的现实感觉之外的炽热。河水是冰冷的,空气也凉幽幽的,只要是有阴影的地方就有寒气飕飕飕地______着……可是,那阳光却在这清凉的整个世界之上,______地强烈炽热着……更像是幻觉中的炽热。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偶尔 空空荡荡 蹿 不动声色 B. 偶尔 空空寂寂 蹿 无动于衷
C. 偶然 空空寂寂 钻 不动声色 D. 偶然 空空荡荡 钻 无动于衷
21. 文中多处使用了ABB的短语形式,如“白花花”“凉幽幽”,说说它们和“白”“凉”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2. 下列句子中的“你”与文中加点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竟不知道如何是好。
B. 老师问我:“认真学习了这一章节的内容以后,你有哪些收获?”
C. 我们应该经常对自己发出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D. 李子柒表现出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叫你不得不佩服。
五、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年孤独》中,马孔多镇的人们纷纷因为“失眠”而不断“失去”记忆,他们“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于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失忆渐渐在马孔多镇引发了巨大的恐慌。
生活中,我们不断产生记忆,不断运用记忆,甚至不断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那么,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答案】1. A 2. D
3. C 4. ①“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建立国都时,以“天下”为空间视域,找到“地中”所在,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基础,确定都城。
②“择国之中而立宫”:决定都城中轴线的所在,以作为宫殿中主要建筑的大朝正殿为准,重要的宫殿都位于中轴线上。
5. ①北京中轴线具有悠久且不间断的历史,是古都北京的脊梁和灵魂,形成南北贯通、严谨有序的空间形态,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建设的典范。
②北京中轴线是体现我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的杰作,蕴含着我国“居中立国”的历史传统和“贵中尚和”的价值理念。
③北京中轴线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样貌和形态,其所体现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在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答案】6. D 7. C
8. ①通过重复叙事实现从1961年人类研制出第一台宇宙飞船到2050年人类第一次实现了人脑与电脑的直接连接的时代演进转变,既使文章集中紧凑,又推进了情节的发展。②小说叙述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探究人类未知世界的两个故事,二者情节相像,但结果不同,鲜明对比引发读者深思,也强化了文章主旨。
9. ①逻辑:情节发展的过程逻辑清晰,结构严密,前后勾连,合情合理。本文将G这一人物设定为外星人,这个身份让他对时间有了更大的抵抗力,因而具有地球人所没有的寿命,成为人类进入太空和突破脑机连接技术这两个相距近百年的重要事件的见证者。 ②人文:科幻小说中科学幻想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形式,其主要着眼的是人类现实和未来的问题,对人类生命、生存问题的探讨才是根本。如作者认为,变成上载的意识和电子数据那样活着,是没有尊严的活法;内向的文明必须走出母星这个摇篮,向外扩张才有出路,否则人类文明将在虚拟世界中熄灭。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答案】10. BDE
11. D 12. D
13. A 14. (1)古人用来求学的办法,我没能见到,但是那些规章制度我不能不遵从。
(2)教化可以用来改良风俗,虽然这样,但一定要时间长久之后才能达到完善。
参考译文:
天下不能有一天没有政治教化,所以学校不能有一天在天下消失。
古时候实行井田制,在井田制的区域内,党、遂、国都分别设立了学校。那么士子们从早到晚所看到
听到的,无一不是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道理。他们的行为习惯必定符合仁义,所学的知识也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一旦被选拔出来充任公卿大夫及各级官员的人选,他们的才能品行都已经在平时确定好了。而那些被选入备用的士人,他们的举措也都是平日里所见到听到的,不需要经过学习练习之后才能够做到。
后世没有了井田制,学校也有的存在,有的废弃了。大体上,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或人才,不再都出自学校。而那些求学的士人,聚集在一起居住,处于老师和弟子的位置,不过是讲解文章的章节句读、教授文字知识罢了。等到这种风气衰败了很久之后,各地的学校,就废弃成为庙宇,用来在天下祭祀孔子。大概庙宇的建造,是因为学校废弃了,这是近代以来的做法造成的。
当今天子即位若干年,致力于修订法令制度,革除近代以来不合理的地方。在这个时候,学校在天下逐渐建立起来了,然而还是规定,一个县的士人满二百人,才能够设立学校。于是慈溪县的士人,不能拥有学校,而像原来一样只有孔子庙,孔子庙又破旧而没有得到修缮。县令刘在中向州里报告,让百姓出钱,准备修缮并建造学校,还没来得及做就离开了。
后来林翠到任,他说:“古代用来办学的方法,我没法看到了,但是法令我不能不遵循。虽然这样,我这里的百姓,不能没有教化。”于是就凭借民众的钱财,修建了孔子庙,就像现在人们所说的样子,并且整治孔子庙的四周作为学舍,在里面设置讲堂,召集县里的子弟,聘请杜醇先生担任他们的老师,兴办学校。
林君固然是贤能的县令,而慈溪是个小县,没有珍贵的特产和奢华的货物,来吸引各地的商贩。这里田桑丰美,百姓能够自给自足,没有水灾旱灾的忧患。没有各地的商贩,所以当地的风俗单纯而不杂乱;能够自给自足,所以百姓谨慎对待刑罚而且容易治理。而我所见到的这个县的士人,也大多是优秀的人才,容易培养成才。杜先生,是越地的隐士,他的学问和品行都适合做别人的老师。凭借一个小县,得到贤能的县令,又得到适合做老师的人来做老师,用这种方式来整治淳朴单一、容易治理的风俗,培养优秀、容易成才的人才,虽然受到法令的限制,被形势所约束,不能完全像古代那样做,我本来就相信这里的教化一定能够推行,风俗一定能够形成。教化可以使风俗变得美好,虽然这样,也一定要经过很长时间之后才能达到完善的境界。而如今的官吏,他们的任职情况决定了不能长久在这里。我虽然为教化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和庆幸,但又担心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志向,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告诉后来的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答案】15. C 16. (1)《乡村四月》的“情”:抒发的是对田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2)《插秧偈》的“理”:
①“手把青秧插满田”,指种下善念、希望、善因之类的意思。
②“低头见天”,低头便能欣赏蓝天。低调谦虚,便可眼界开阔。
③“六根清净”,摒弃杂念,才可消除烦恼忧虑,获得真正的生活之道。
④“退步原来是向前”,形象地说明了以退为进的哲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题,10分)
17.
【答案】 ①. 极天云一线异色 ②. 须臾成五采 ③. 轻拢慢捻抹复挑 ④. 唯见江心秋月白 ⑤. 乌鸟私情 ⑥. 愿乞终养 ⑦.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 将有事于西畴 ⑨. 映阶碧草自春色 ⑩. 隔叶黄鹂空好音(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去来江口绕空船,绕船月明江
水寒/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答案】18. A:步数相同的情况下 B: 行走锻炼的步数和速度(步数和速度)
19. (1)第③句,“走路”修改为“通过走路” (2)第⑥句,“和”修改为“等”(3)第⑩句,“运动”后加“效果”
【答案】20. B 21. ①“白花花”指白得晃眼,令人眼花,突出白的程度。“白”仅指颜色本身而不表示程度。
②“凉幽幽”指清凉,并有幽深阴暗之意,复合了清凉和幽暗两个意思,语意更为丰富。而“凉”仅指触感上的清冷,而无“幽暗”之意。
22. D
五、作文。(60分)
23.
【答案】例文:
借我记忆的碎片
樊小纯在致敬木心的诗中写道:“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这是木心在暮年时对自己记忆的呼唤。记忆的碎片在时空中产生也在时空中被改造,书写着生命的故事。
记忆的机器自生命诞生起便开始转动,成为人生路途的纪念,并指导着个人前进的方向。有些记忆成为情感的寄托,在人生低谷时给予我们抚慰和拥抱,有些记忆则成为我们前进的勇气和动力,恰如鲁迅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下看见藤野先生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开口,便使他突然又良心发现,并且增加了勇气,于是再继续写些被“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也如冯友兰对蔡孑民先生任校长时的记忆使其反思对学术的忠与否。记忆是时光里的备忘录,在被翻开时对现世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然而,记忆的碎片并不能历经时光变迁而仍光活如新,因为人体机能有限,在岁月中必然经历磨蚀和改造。有些记忆中的细节会在不经意间被时间的指针悄然改造,就像《百年孤独》中患上失忆症的马孔多居民不得不为物品贴上笨拙的标签,以对抗逐渐消退的记忆。可见记忆的不保真性和时效性也需个体主动维修和刷新。
除不可抗力外,记忆赠予我们的,还有警醒和对过去的回望。小说《1984》的主人公温斯顿在某日突然发现自己再也记不清童年时的妹妹和母亲,原来是“老大哥”对国民思想的严酷钳制使温斯顿逐渐成为
遗忘记忆的工具;在“安全屋”中,将生活记忆写进日记的犹太人安妮以稚嫩的笔迹对纳粹的暴政发出呐喊,这些记忆如同投向历史的明灯,留下时代的印迹。
在磨蚀和有意无意的改造中,记忆似乎已不复本来面目,那记忆的意义又在何处?在不保真性已被确认的条件下,人类仍对记忆有着不懈的追逐和持久的热情,小到每日的拍照记录,大到史学家对历史的追索,我们所寻找和珍视的,或许更在“记忆”这一行为和意义。历代史官将自己对于当朝的记忆载入史书,那不可避免的误差可能正是这一特殊群体对历史浮沉的见解与认识,吸引着现代人在这数份记忆中探索历史的奥秘。
记忆给了我们回顾人生的机会,更提醒着作为记录主体的我们,生而为人的高贵和记忆留存的意义。无论是记录美好生活的愿景,还是在对时代的记忆中彰明自身的志向,在记忆的录像带被看见,甚至经历跨越时空的传递时,个体的记忆将被拓入人类群体的记忆中,得以进一步拓展生命的意人,人生的画卷就此铺入漫长的时空长河,随记忆永存。
当个体的记忆碎片汇入历史,我们就看见记忆中蕴藏着文明的曙光。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