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提升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1为什么要证明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提升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1为什么要证明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1 19:31:55

文档简介

【提升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1为什么要证明 同步练习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平行公理及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答案】D
【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A、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
B、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故本选项错误;
C、应为在同一平面内,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故本选项错误;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平行公理垂线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只有两种:相交和垂直
B.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情况,故A错误;
B、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故B错误;
C、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C正确;
D、点到直线的距离指的是线段的长度,而非垂线段,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相交或者平行,一条直线的垂线有很多条,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点到直线的距离指的是线段的长度.
3.下列说法:
①若a与c相交,则a与b相交;
②若a∥b,b∥c,那么a∥c;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垂直三种.
其中错误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答案】A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①若a与c相交,则a与b不一定相交;故错误;
②若a∥b,b∥c,那么a∥c;故正确;
③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错误;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两种;故错误.
故选A.
【分析】利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答.
4.(2024八下·咸丰期中)如果正整数a、b、c满足等式,那么正整数a、b、c叫做勾股数.某同学将自己探究勾股数的过程列成下表,观察表中每列数的规律,可知的值为(  )
A.47 B.62 C.79 D.98
【答案】C
【知识点】勾股数;归纳与类比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5.(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5.2.1平行线同步练习)若AB∥CD,AB∥EF,则   
【答案】CD∥EF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CD∥EF.
故答案为CD∥EF.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可解答.
6.已知直线a∥b,b∥c,则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   
【答案】平行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若直线直线a∥b,b∥c,则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故答案为:平行.
【分析】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得答案.
7.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角”按题意画出图形,请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已知:如图,   是   的外角.
求证:   ,   
【答案】∠ABD;△ABC;∠ABD>∠A;∠ABD>∠C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证明过程
【解析】【解答】解: 已知:如图,∠ABD是△ABC的外角.
求证:∠ABD>∠A , ∠ABD>∠C .
故答案为: ∠ABD,△ABC , ∠ABD>∠A , ∠ABD>∠C .
【分析】证明的解题步骤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8.结合图形,写出两个能判定直线a∥b的已知和求证.
已知:   或   .
求证:   .
【答案】;(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证明过程
【解析】【解答】解:
已知∠1=∠3或∠4=∠5或∠2+∠4=180°,
求证:a∥b。
故答案为: ∠4=∠5(或∠2+∠4=180°), 
【分析】内错角相等(或同位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阅卷人 三、解答题
得分
9.如图,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答案】解:(1)如图,过直线a外的一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平行;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理由如下:
如图,∵b∥a,c∥a,
∴c∥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及推论进行解答.
10.(2024七下·龙岗期中)如图所示,.
(1)利用尺规作图:过点E作,使,交直线CD于点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试说明:.
【答案】(1)解:如下图所示,即为所求.
(2)证明:∵,∴.∵,∴.
【知识点】作图-平行线;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的性质,过点E作一个与A相等的同位角即可.
(2)由两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角度相等.
11.已知:如图,PA⊥AB于点A,PB交AB于点B,∠P=50°.
求证:∠α=40°.
【答案】证明: ∵PA⊥AB于点A,
∴ ∠ PAB=90 °.
∴∠P+∠ABP=90 °.
∵ ∠P=50°,
∴50°+∠ABP=90 °.解得∠ABP=40°.
∴∠α=∠PBA=4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过程
【解析】【分析】先利用垂直的意义,得出∠ PAB=90 °.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结合∠P,求出∠ABP,最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α=40°.
12.(2023八上·浦北期中)拓广探索:证明:等边对等角,请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用数学语言叙述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答案】解: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如图,过A作AD⊥BC,垂足为点D,
∵AB=AC,AD=AD,
在Rt△ABD与Rt△ACD中,

∴Rt△ABD≌Rt△ACD(HL),
∴∠B=∠C.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过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命题的证明.先将命题翻译成数学语言:已知:△ABC中,AB=AC,求证:∠B=∠C.证明过程中先作图,再作辅助线:过A作AD⊥BC,垂足为点D,所以 AB=AC,AD=AD, 据此可推断Rt△ABD≌Rt△ACD(HL),进而证明结论.
13.已知:如图,∠ACG是△ABC的一个外角,∠ABC,∠ACG的平分线交于点E,AB,EC的延长线交于点D,BE与AC交于点F.
(1)求证:∠AFE=∠A+∠D+∠E.
(2)若∠D=30°,∠A=30°,∠AFE=75°,求∠E的度数.
【答案】(1)证明:如图:
∵∠AFE是△FCE的外角,
∴∠AFE=∠FCE+∠E.
∵∠FCE是△ACD的外角,
∴∠FCE=∠A+∠D,
∴∠AFE=∠A+∠D+∠E.
(2)解:∵∠AFE=∠A+∠D+∠E, ∠D=30°,∠A=30°,∠AFE=75°,
∴∠E=∠AFE-∠A-∠D=15°.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证明过程
【解析】【分析】(1)利用外角的性质得∠AFE=∠FCE+∠E和∠FCE=∠A+∠D,代入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1)的结论,代入数据,即可得到答案.
1 / 1【提升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1为什么要证明 同步练习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平行公理及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只有两种:相交和垂直
B.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3.下列说法:
①若a与c相交,则a与b相交;
②若a∥b,b∥c,那么a∥c;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垂直三种.
其中错误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4.(2024八下·咸丰期中)如果正整数a、b、c满足等式,那么正整数a、b、c叫做勾股数.某同学将自己探究勾股数的过程列成下表,观察表中每列数的规律,可知的值为(  )
A.47 B.62 C.79 D.98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5.(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5.2.1平行线同步练习)若AB∥CD,AB∥EF,则   
6.已知直线a∥b,b∥c,则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   
7.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角”按题意画出图形,请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已知:如图,   是   的外角.
求证:   ,   
8.结合图形,写出两个能判定直线a∥b的已知和求证.
已知:   或   .
求证:   .
阅卷人 三、解答题
得分
9.如图,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10.(2024七下·龙岗期中)如图所示,.
(1)利用尺规作图:过点E作,使,交直线CD于点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试说明:.
11.已知:如图,PA⊥AB于点A,PB交AB于点B,∠P=50°.
求证:∠α=40°.
12.(2023八上·浦北期中)拓广探索:证明:等边对等角,请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用数学语言叙述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13.已知:如图,∠ACG是△ABC的一个外角,∠ABC,∠ACG的平分线交于点E,AB,EC的延长线交于点D,BE与AC交于点F.
(1)求证:∠AFE=∠A+∠D+∠E.
(2)若∠D=30°,∠A=30°,∠AFE=75°,求∠E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A、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
B、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故本选项错误;
C、应为在同一平面内,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故本选项错误;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平行公理垂线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2.【答案】C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情况,故A错误;
B、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故B错误;
C、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C正确;
D、点到直线的距离指的是线段的长度,而非垂线段,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相交或者平行,一条直线的垂线有很多条,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点到直线的距离指的是线段的长度.
3.【答案】A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①若a与c相交,则a与b不一定相交;故错误;
②若a∥b,b∥c,那么a∥c;故正确;
③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错误;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两种;故错误.
故选A.
【分析】利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勾股数;归纳与类比
5.【答案】CD∥EF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CD∥EF.
故答案为CD∥EF.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可解答.
6.【答案】平行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若直线直线a∥b,b∥c,则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故答案为:平行.
【分析】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得答案.
7.【答案】∠ABD;△ABC;∠ABD>∠A;∠ABD>∠C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证明过程
【解析】【解答】解: 已知:如图,∠ABD是△ABC的外角.
求证:∠ABD>∠A , ∠ABD>∠C .
故答案为: ∠ABD,△ABC , ∠ABD>∠A , ∠ABD>∠C .
【分析】证明的解题步骤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8.【答案】;(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证明过程
【解析】【解答】解:
已知∠1=∠3或∠4=∠5或∠2+∠4=180°,
求证:a∥b。
故答案为: ∠4=∠5(或∠2+∠4=180°), 
【分析】内错角相等(或同位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9.【答案】解:(1)如图,过直线a外的一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平行;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理由如下:
如图,∵b∥a,c∥a,
∴c∥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及推论进行解答.
10.【答案】(1)解:如下图所示,即为所求.
(2)证明:∵,∴.∵,∴.
【知识点】作图-平行线;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的性质,过点E作一个与A相等的同位角即可.
(2)由两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角度相等.
11.【答案】证明: ∵PA⊥AB于点A,
∴ ∠ PAB=90 °.
∴∠P+∠ABP=90 °.
∵ ∠P=50°,
∴50°+∠ABP=90 °.解得∠ABP=40°.
∴∠α=∠PBA=4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过程
【解析】【分析】先利用垂直的意义,得出∠ PAB=90 °.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结合∠P,求出∠ABP,最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α=40°.
12.【答案】解: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如图,过A作AD⊥BC,垂足为点D,
∵AB=AC,AD=AD,
在Rt△ABD与Rt△ACD中,

∴Rt△ABD≌Rt△ACD(HL),
∴∠B=∠C.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过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命题的证明.先将命题翻译成数学语言:已知:△ABC中,AB=AC,求证:∠B=∠C.证明过程中先作图,再作辅助线:过A作AD⊥BC,垂足为点D,所以 AB=AC,AD=AD, 据此可推断Rt△ABD≌Rt△ACD(HL),进而证明结论.
13.【答案】(1)证明:如图:
∵∠AFE是△FCE的外角,
∴∠AFE=∠FCE+∠E.
∵∠FCE是△ACD的外角,
∴∠FCE=∠A+∠D,
∴∠AFE=∠A+∠D+∠E.
(2)解:∵∠AFE=∠A+∠D+∠E, ∠D=30°,∠A=30°,∠AFE=75°,
∴∠E=∠AFE-∠A-∠D=15°.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证明过程
【解析】【分析】(1)利用外角的性质得∠AFE=∠FCE+∠E和∠FCE=∠A+∠D,代入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1)的结论,代入数据,即可得到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