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华少年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课
教材分析:
全诗共8个小节。第1-4节先分后总,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接着写了祖国锦绣的山川、悠久的文化和特有的民族传统。第5节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使情感具体化。诗歌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诵,还可以是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读出内心的自豪。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诵,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
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国家飞速发展。在文化、科技、国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自由谈
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骄傲、自豪……
3.那让我们自豪地说:“【点击进入PPT1,出示课题“中华少年” 】
二、初步感知
1、这是一篇现代诗,是略读课文。读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点击进入PPT2】
(A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B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点击进入PPT,出示初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你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点击进入PPT4】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难读词语检查。(莽莽、立地顶天、蹒跚学步、强悍、阳关道、艳阳天)
三、难句理解
1、再次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
2、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点击进入PPT6】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点击PPT6,出现词语】
自由说说:
(1)【点击PPT6,出现问句】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第2、3、4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点击进入PPT7】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这三段向我们展现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悠久历史、民族传统。【点击PPT7,出示词语:锦绣河山、悠久历史、民族传统】
【点击PPT7,出示问题】
在这几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人和事物呢?请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第5自然段:民族艰难历程【点击进入PPT8】
细读这两句,展开想象,把你“看到”的场景写下来。
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这几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点击PPT9,出示图片和介绍】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
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指名小组,汇报朗读。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
四、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点击进入PPT10】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点击进入PPT11】
配上音乐,表演朗诵。
课后反思:
《中华少年》一课是一首诗歌,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本文的教学,我认为首要的是让学生逐步“诵读好”这首诗。诵读诗歌对于老师、学生而言都应该是快乐而简单的事情。指导诵读《中华少年》时,可在某些地方适时地问问学生:“读了这句,你想到了什么?”这样去问,学生也许会想到生活中一些人和事,以及一些故事对他产生的一些影响。从而,学生心中的崇敬感、自豪感等都会油然而生,诵读起来自然就会更好。另外,让学生做动作表演读也利于产生想象,利于读出情感,加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