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 人(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
教学目标:
1.能通读课文,学习字词,读准12个生字字音,认读相关的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给整理课文脉络层次。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抄写并积累描写环境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难点:读懂第一部分,并能从字里行间理解文本,感受环境描写与故事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 【PPT2】
(板书:9、穷人)【PPT3】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
指名学生汇报预习情况,教师再出示课件补充学习:【PPT4】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著有《童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三、初读——通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字词学习【PPT5】
溅起浪花(jian起浪花) 填饱肚子(tian饱肚子) 抱怨(抱yuan) 自作自受(自zuo自受) 湿淋淋(湿lin lin ) 黎黑(li黑) 模样(mu样) 忐忑不安(tan te不安)
3、你知道课文讲了哪些人物?请你按照主次说说?(桑娜、渔夫、西蒙、两个孩子)课文围绕这些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PPT6】
你能把故事分成四个部分吗?分别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每个部分用简短的词语来概括。等待渔夫、探望西蒙、抱回孩子、渔夫归来【四次点击PPT6任意位置,出示4个关键词】
【设计意图:从人物入手,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来给全文分层,理清脉络,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等待渔夫
1.自由读1-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PPT7】
2.交流:教师引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体会、交流 (随机)
①事情发生的季节与当时的天气。【点击PPT7中的心形标志,展示PPT8】
指名读课文中的句子,两个段落开头的句子。
②家境的贫困、生活的艰难。【点击PPT8,回到PPT7;点击PPT7的圆形标志,展示PPT9】
桑娜的家里很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有关句子,说说理由。
用的(破帆) (补) 吃的(黑面包、鱼) (只有) 穿的(光着脚) (不论)
③主人勤劳与小屋的舒适。【点击PPT9,回到PPT7;点击PPT7的三角形标志,展示PPT10】
你感觉到桑娜是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食具(闪闪发亮) 从早到晚地干活
3.再读课文,体会桑娜家虽然穷她的勤劳能干能使他们勉强生活。【点击PPT10,回到PPT7】
【设计意图:教师的问题比较笼统,“读懂了什么?”,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的自己的朗读,观察、理解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后,再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文字的真正含义,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作业设计
抄写并积累课文一、二自然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教学反思:
课文篇幅较长,但脉络清晰,在通读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概括主要内容,并理清层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教学时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出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与渔夫的形象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让学生把描写环境的句子摘抄下来,进行积累。
穷人(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至最后,通过抓住文中人物对话、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学习,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指导学生学习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学习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人物对话、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方面的学习感受人物的品质。
2.难点: 感受人物品质,并学习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很长,能干的同学能把长课文读短,上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是哪四个部分?【PPT2】
2.背诵第一部分中环境描写的句子。【点击PPT2,出示相关语句】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探望西蒙
1.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探望西蒙”部分。思考:西蒙是什么人?她的家境怎样?你从这件事中又体会到了什么?【PPT3】
2.交流学习体会。【PPT4】
(1)西蒙的家境非常贫穷。
读相关的语句。【PPT5】
(2)这一部分内容都是以桑娜的所见来描写的,从中你看出主人公桑娜是个怎样的人?
体会桑娜关心邻居,富有同情心,善良。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学习用时不多,引导学生通过桑娜的所见,体会西蒙的家境贫穷,通过抓细节和关键语句加以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抱回孩子.
1.默读课文8-11自然段“抱回孩子”部分。从这一段的描写中我们又可以体会到什么?【PPT6】
2.交流。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PPT7】
①读句子。“这样做”是怎样做?【PPT8】只是“抱回家”这么简单吗?(是的,抱回家,更重要的是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点击PPT8,出示“收养”“抚养”】
②“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从中你看出当时西蒙是什么心理?(矛盾,为难;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点击PPT8,出示“同情、关心”】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PPT9】
①读句子。“忐忑不安”什么意思?(“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PPT10】
【点击PPT10,出示词语的解释】
②桑娜心神不安定,她会怎样想?(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③这是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你感受到什么?
(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④你注意到这段心理描写中的标点符号了吗?【PPT11】
为什么要连续用这么多省略号?(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点击PPT11,出示“时断时续”“逼真”】
自己朗读这段话,读好省略号。
(3)这一段重点写了桑娜的心理活动,这部分课文,还抓住了人物的哪些内容来描写的?请你也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桑娜的心理,感受到她的善良美德。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四、研读课文第四部分——渔夫归来。
1、学习课文第12-27自然段“渔夫归来”部分。分男女生读两人的对话及各自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1)抓住两个“沉默”学习体会。
①“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哎!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PPT12】
②“沉默”什么意思?(不做声的意思。)【PPT13】
③桑娜与渔夫对话时这是她第一次沉默吗?【PPT14,出示桑娜两次沉默的句子】先后两次“沉默”,你知道她当时的心理吗?(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读桑娜第二次沉默的句子。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PPT15】
① 自己读句子。找出渔夫当时的神态和动作,你体会到当时渔夫的心里会想什么?【PPT16,“皱起眉”“严肃、忧虑” “搔搔后脑勺”变红色】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
②指名读渔夫说的话,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的运用。【PPT17】
“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真的不知道怎么办而问妻子吗?(不是,而是在征求妻子的意见。)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句话你能换一个说法吗?(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什么意思?(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③从这段话中我们感受到渔夫是个怎样的人?(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3)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PPT18】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桑娜“一动不动”,你能感受到她当时的心情吗?【PPT19】(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看似平静又不平静。)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重点词语,关注细节,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心理,感受到他们的善良美德。继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五、课题总结
能从课文的内容、写法、情感的表达上来综合地说说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吗?【PPT20】
重点可以从这些方面说:人物的语言、身体、动作、心理,环境的描写等。
设计意图:简单总结,提升情感。
六、作业设计
续写《穷人》。【PPT21】
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 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续写时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要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和创造。
设计意图:续写练笔,能帮助学生更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也能借教材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层研读,感受人物品质。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理解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组织交流,结合了解省略号的作用等,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桑娜与渔夫的对话部分,更以读为主,读出两人不同的性格。另外,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也是教学中的重点部分,通过朗读、理解,来感受人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