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06 12:49:25

文档简介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浙江期末)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2.(2024六下·沂水期末) 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   排列,就是再进行二歧分类。
3.(2023六下·惠民期末)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   ;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   。
4.(2024六下·安源期末)“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等俗语描述的都是   现象。
5.(2024六下·南昌期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   现象;“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是   现象。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6.(2024六下·兴文期中)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   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   。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有建立   、建立   、建立   、颁布   等。
二、判断题
8.(2024六下·泰兴期末)大量使用杀虫剂,杀害害虫对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 (  )
9.(2024六下·兴文期中)科学家们通过化石提供的生物信息,与观察的现代生物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  )
10.(2024六下·乾安期末)人的相貌、血型、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  )
11.(2024六下·兴文期中)遗传是普遍存在的,但变异不是。 (  )
12.(2024六下·乾安期末)同一种动物个体间是不存在差异的。 (  )
13.(2024六下·西城期中)搜索到的植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
14.(2024六下·宝安期末)小宝想要调查小区的动植物种类。在调查时他应该把不认识的动植物拍照或画下来。 (  )
三、单选题
15.(2024六下·衡南期中)寻找生活在地下的小生物时,可以选择 (  )帮助你。
A.小铲子
B.就地折一根树枝当工具
C.用手直接翻开泥土
16.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科学课上学习的二歧分类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所有动物进行分类,并绘制了检索表,如下:
请利用这张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A.鸭子 B.青蛙 C.蛇 D.鱼
17.(2022六下·龙泉期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与这原理相同的是(  )。
A.虎父无犬子
B.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C.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
18.(2021六下·巴林左旗期末)生物遗传规律是孟德尔从(  ) 中发现的。
A.黄花 B.豌豆 C.桃花
19.(2024六下·钱塘期中)下列(  )是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来改善人类生活的。
A.无土栽培 B.大棚种植 C.杂交水稻
20.(2024六下·冷水滩期末)在珠穆朗玛峰可以找到海螺化石,说明这里以前可能是 (  )。
A.海洋 B.森林 C.沙漠
21.(2024六下·昭通期末)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很重要,为了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  )
A.立法保护生物,可以不用实际行动
B.不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并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大量砍伐森林建造房屋
四、多选题
22.(2021六下·天门期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的植物是(  )
A.珙桐 B.人参 C.银杏 D.水杉
五、连线题
23.(2024六下·岷县期末)判断下列现象属于遗传还是变异 连一连。
三叶草的叶子有时是四叶的
黑色母猪生下八只黑色的小猪 遗传
爸爸近视眼,儿子也是近视眼
双胞胎姐妹长得很不一样 变异
妈妈是双眼皮,女儿却是单眼皮
六、综合题
24.(2024六下·雨湖期末)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在他的杂交实验中,他研究了 7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所谓相对性状,即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之分,种子形状有圆粒与皱粒之分等。为了方便和有利于分析研究,他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观察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遗传情况。这种分析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1)孟德尔通过   实验,研究发现了   规律。
(2)孟德尔之所以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   传粉、   授粉,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   。
(3)他先针对   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观察   对相对性状,这种分析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4)经过孟德尔和很多科学家的研究,终于找到了控制遗传特征的物质—   。
25.(2024六下·罗湖期末)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的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 种植物,千姿百态。
周末,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
(1)小科在景区入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他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
C.每个人脸的大小都是唯一的 D.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
(2)兴趣小组成员在红树林保护区开展的这项科学活动,属于   。(填“建立模型”“模拟实验”或“实地调查”)
(3)保护区内生长着很多的杜鹃花,小明发现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这是   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4)兴趣小组成员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多选题)
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可以挖一棵带回家
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
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
(5)右图是小科同学调查保护区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分类,他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   ,第二次分类的依据是   。(填“是否为动物”“有无脊柱”或“是否为哺乳动物”)
七、简答题
26.(2024六下·凉州月考)哪些事例可以说明人类利用植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人类生活?
27.(2024六下·浙江期中)人类的遗传现象导致我们的相貌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利用这个特点发明了哪些技术?
28.(2021六下·兴化期末)邻居家的黑猫生了几只小猫,有黑色的,有黑白相间的,请你试着解释原因。
八、解答题
29.(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生物的遗传现象同步练习)你知道哪些有关遗传现象的谚语和俗语?
九、实验探究题
30.(2024六下·新县期末)课堂上亮亮小组对校园中的动物进行了大搜索,找到以下动物。
①鸽子 ②苍蝇 ③狗 ④泥鳅 ⑤麻雀 ⑥蝴蝶 ⑦老鼠 ⑧蚜虫 ⑨猫 ⑩鲤鱼
(1) 分类是研究动物的重要方法,下面请将这些动物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昆虫类:    鱼类:   鸟 类:    哺乳类:   
(2) 鸽子、狗、鲤鱼的身体内有脊柱,这些动物属于   ;而身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属于   。
(3) 亮亮小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看到了一块化石(如右图)。他们根据这块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推测出这是一块   类化石。
(4) 他们还联想到喜马拉雅山上也发现过鱼的化石和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  )。
A.人类曾把鱼带上山去
B.那里曾经是海洋
C.古时候的鱼是陆生动物,可以爬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一个区域;单位面积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2.【答案】对比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进行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二歧分类。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3.【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4.【答案】变异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等俗语描述的都是变异现象。
5.【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都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属于变异现象。
6.【答案】昆明鱼;脊椎动物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7.【答案】自然保护区;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动物精子库;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动物救助站、基因库、自然保护区、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动物精子库、国家公园,以及颁布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8.【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量使用杀虫剂,杀害害虫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题目说法错误。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迅速掩埋,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的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通过化石提供的生物信息,与观察的现代生物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人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题目说法错误。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同一种生物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得它们之间存在差异。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 校园大搜索时我们搜索到的植物很多,可以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不仅要记录地面看得见的动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测那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用绘画、拍照、文字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调查时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找生活在地下的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也要带上放大镜;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他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15.【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前,要让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寻找生活在地下的小生物时,可以选择小铲子帮助你。故选A。
16.【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S类动物体表无羽毛、体温不恒定,表面干燥、陆地产卵,题干中只有蛇符合要求。因为鸭子表面有羽毛,鱼和青蛙都是水中产卵。
17.【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体现的是变异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体现的也是变异现象。
18.【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这很符合孟德尔的试验要求。所谓性状,即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19.【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依靠变异不断产生新的品种,不断进化。分析选项可知,袁院士选择“野败”进行杂交育种实验,是想让后代稻株获得“野败”的一些特性,这个现象叫作遗传,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这是变异的结果。
20.【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在珠穆朗玛峰可以找到海螺化石,说明这里以前可能是海洋。 这一发现揭示了地球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即珠穆朗玛峰地区在几亿年前曾经是一片海洋。海螺化石的发现,作为一种海洋类古生物化石,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地球历史及生物进化的重要信息。这些化石不仅证明了该地区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而且通过地质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以及海陆变迁的过程。
21.【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濒危或珍稀物种,并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同时,将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易地保护,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
22.【答案】A,C,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植物活化石有银杏,银杉,水杉,金花茶, 水松,金钱松,珙桐,香果树。植物活化石,是指在在地球史上出现过,而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已经绝迹,只有在某些狭小的地区保存下来的植物。
23.【答案】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三叶草的叶子有时是四叶的、双胞胎姐妹长得很不一样、妈妈是双眼皮,女儿却是单眼皮属于变异现象;黑色母猪生下八只黑色的小猪、爸爸近视眼,儿子也是近视眼属于遗传现象。
24.【答案】(1)豌豆杂交;遗传
(2)自花;自花;性状
(3)一;多
(4)基因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他通过种植和观察大量不同品种的豌豆, 详细记录了豌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性状, 如高茎或矮茎、 圆粒或皱粒、 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 并对这些性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2)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因为豌豆是典型的自花传粉、 受粉的植物, 具有一些稳定的、 易于区分的性状, 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下去。
(3)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4)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些规律后来被称为孟德尔遗传定律。 他的工作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随后,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了控制这些遗传特征的物质, 最终确定基因是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载体, 它决定了生物的特定特征。 孟德尔的工作和后续的研究共同揭示了遗传特征的控制物质, 即基因, 这一发现对遗传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答案】(1)A
(2)实地考察
(3)变异
(4)A
(5)是否为动物;有无脊柱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违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分类是辨认动植物和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差异,叫做变异。小科在景区入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因为由于变异,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2)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属于实地调查研究活动,不属于模拟实验,不属于查阅资料,更不是参观访问游玩活动。
(3)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这是变异现象。
(4)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也不可以挖一棵带回家,保护区的动植物是严谨认为干预的,故A符合题意;
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是合理的做法,故B不符合题意;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是合理的做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是正确的做法,故D不符合题意。
(5)二歧分类法是依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确定一个标准,将这些事物分为两类,再在每一类下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分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图中第一次分类把蜗牛、蚯蚓、猴子、蛇分一类,山茶花分一类,分类的依据为是否为动物;第二次分类把蜗牛和蚯蚓分为一类,猴子和蛇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柱。
26.【答案】杂交水稻、无籽西瓜、抗倒伏小麦等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植物也是生物,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中的优势,不断改善着人类生活,正因为植物的遗传现象,才呈现出植物的多样性。比如使用杂交技术育种的高产抗倒伏小麦以及不同品种的玉米、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等,改善了人类生活。
27.【答案】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解锁等。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人类的遗传现象导致我们的相貌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利用这个发明了面部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利用人身体的独特特征来识别和验证个人身份,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身份验证等领域。
28.【答案】略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猫的颜色属于一种性状,分显隐性,所以猫的后代有的表现为显性基因,有的表现为隐性基因。
29.【答案】(1)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2)种豆得豆,种瓜得瓜。(3)物生自类本种。(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知识点】遗传
【解析】【解答】遗传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一些遗传现象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写出来的。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现象的俗语。
30.【答案】(1)②⑥⑧;④⑩;①⑤;③⑦⑨
(2)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3)鱼
(4)B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化石;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鸽子属于鸟类,苍蝇属于昆虫,狗属于哺乳动物,泥鳅属于鱼类,麻雀属于鸟类,蝴蝶属于昆虫,老鼠属于哺乳动物蚜虫属于昆虫,猫属于哺乳动物,鲤鱼属于鱼类。
(2)根据动物体内骨骼特征进行分类,鸽子、狗、鲤鱼的身体内有如图所示的脊柱,这些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这种脊柱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3)这块化石的发现与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的化石和海洋生物化石有关。这些发现揭示了古代地理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
(4)喜马拉雅山上也发现过鱼的化石和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那里曾经是海洋。
1 / 1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浙江期末)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答案】一个区域;单位面积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2.(2024六下·沂水期末) 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   排列,就是再进行二歧分类。
【答案】对比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进行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二歧分类。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3.(2023六下·惠民期末)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   ;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   。
【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4.(2024六下·安源期末)“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等俗语描述的都是   现象。
【答案】变异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等俗语描述的都是变异现象。
5.(2024六下·南昌期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   现象;“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是   现象。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都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属于变异现象。
6.(2024六下·兴文期中)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   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   。
【答案】昆明鱼;脊椎动物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有建立   、建立   、建立   、颁布   等。
【答案】自然保护区;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动物精子库;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动物救助站、基因库、自然保护区、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动物精子库、国家公园,以及颁布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二、判断题
8.(2024六下·泰兴期末)大量使用杀虫剂,杀害害虫对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量使用杀虫剂,杀害害虫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题目说法错误。
9.(2024六下·兴文期中)科学家们通过化石提供的生物信息,与观察的现代生物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迅速掩埋,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的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通过化石提供的生物信息,与观察的现代生物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题目说法正确。
10.(2024六下·乾安期末)人的相貌、血型、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人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
11.(2024六下·兴文期中)遗传是普遍存在的,但变异不是。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题目说法错误。
12.(2024六下·乾安期末)同一种动物个体间是不存在差异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同一种生物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得它们之间存在差异。
13.(2024六下·西城期中)搜索到的植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 校园大搜索时我们搜索到的植物很多,可以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14.(2024六下·宝安期末)小宝想要调查小区的动植物种类。在调查时他应该把不认识的动植物拍照或画下来。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不仅要记录地面看得见的动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测那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用绘画、拍照、文字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调查时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找生活在地下的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也要带上放大镜;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他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三、单选题
15.(2024六下·衡南期中)寻找生活在地下的小生物时,可以选择 (  )帮助你。
A.小铲子
B.就地折一根树枝当工具
C.用手直接翻开泥土
【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前,要让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寻找生活在地下的小生物时,可以选择小铲子帮助你。故选A。
16.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科学课上学习的二歧分类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所有动物进行分类,并绘制了检索表,如下:
请利用这张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A.鸭子 B.青蛙 C.蛇 D.鱼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S类动物体表无羽毛、体温不恒定,表面干燥、陆地产卵,题干中只有蛇符合要求。因为鸭子表面有羽毛,鱼和青蛙都是水中产卵。
17.(2022六下·龙泉期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与这原理相同的是(  )。
A.虎父无犬子
B.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C.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
【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体现的是变异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体现的也是变异现象。
18.(2021六下·巴林左旗期末)生物遗传规律是孟德尔从(  ) 中发现的。
A.黄花 B.豌豆 C.桃花
【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这很符合孟德尔的试验要求。所谓性状,即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19.(2024六下·钱塘期中)下列(  )是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来改善人类生活的。
A.无土栽培 B.大棚种植 C.杂交水稻
【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依靠变异不断产生新的品种,不断进化。分析选项可知,袁院士选择“野败”进行杂交育种实验,是想让后代稻株获得“野败”的一些特性,这个现象叫作遗传,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这是变异的结果。
20.(2024六下·冷水滩期末)在珠穆朗玛峰可以找到海螺化石,说明这里以前可能是 (  )。
A.海洋 B.森林 C.沙漠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在珠穆朗玛峰可以找到海螺化石,说明这里以前可能是海洋。 这一发现揭示了地球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即珠穆朗玛峰地区在几亿年前曾经是一片海洋。海螺化石的发现,作为一种海洋类古生物化石,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地球历史及生物进化的重要信息。这些化石不仅证明了该地区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而且通过地质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以及海陆变迁的过程。
21.(2024六下·昭通期末)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很重要,为了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  )
A.立法保护生物,可以不用实际行动
B.不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并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大量砍伐森林建造房屋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濒危或珍稀物种,并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同时,将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易地保护,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
四、多选题
22.(2021六下·天门期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的植物是(  )
A.珙桐 B.人参 C.银杏 D.水杉
【答案】A,C,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植物活化石有银杏,银杉,水杉,金花茶, 水松,金钱松,珙桐,香果树。植物活化石,是指在在地球史上出现过,而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已经绝迹,只有在某些狭小的地区保存下来的植物。
五、连线题
23.(2024六下·岷县期末)判断下列现象属于遗传还是变异 连一连。
三叶草的叶子有时是四叶的
黑色母猪生下八只黑色的小猪 遗传
爸爸近视眼,儿子也是近视眼
双胞胎姐妹长得很不一样 变异
妈妈是双眼皮,女儿却是单眼皮
【答案】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三叶草的叶子有时是四叶的、双胞胎姐妹长得很不一样、妈妈是双眼皮,女儿却是单眼皮属于变异现象;黑色母猪生下八只黑色的小猪、爸爸近视眼,儿子也是近视眼属于遗传现象。
六、综合题
24.(2024六下·雨湖期末)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在他的杂交实验中,他研究了 7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所谓相对性状,即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之分,种子形状有圆粒与皱粒之分等。为了方便和有利于分析研究,他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观察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遗传情况。这种分析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1)孟德尔通过   实验,研究发现了   规律。
(2)孟德尔之所以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   传粉、   授粉,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   。
(3)他先针对   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观察   对相对性状,这种分析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4)经过孟德尔和很多科学家的研究,终于找到了控制遗传特征的物质—   。
【答案】(1)豌豆杂交;遗传
(2)自花;自花;性状
(3)一;多
(4)基因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他通过种植和观察大量不同品种的豌豆, 详细记录了豌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性状, 如高茎或矮茎、 圆粒或皱粒、 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 并对这些性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2)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因为豌豆是典型的自花传粉、 受粉的植物, 具有一些稳定的、 易于区分的性状, 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下去。
(3)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4)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些规律后来被称为孟德尔遗传定律。 他的工作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随后,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了控制这些遗传特征的物质, 最终确定基因是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载体, 它决定了生物的特定特征。 孟德尔的工作和后续的研究共同揭示了遗传特征的控制物质, 即基因, 这一发现对遗传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2024六下·罗湖期末)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的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 种植物,千姿百态。
周末,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
(1)小科在景区入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他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
C.每个人脸的大小都是唯一的 D.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
(2)兴趣小组成员在红树林保护区开展的这项科学活动,属于   。(填“建立模型”“模拟实验”或“实地调查”)
(3)保护区内生长着很多的杜鹃花,小明发现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这是   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4)兴趣小组成员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多选题)
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可以挖一棵带回家
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
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
(5)右图是小科同学调查保护区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分类,他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   ,第二次分类的依据是   。(填“是否为动物”“有无脊柱”或“是否为哺乳动物”)
【答案】(1)A
(2)实地考察
(3)变异
(4)A
(5)是否为动物;有无脊柱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违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分类是辨认动植物和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差异,叫做变异。小科在景区入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因为由于变异,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2)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属于实地调查研究活动,不属于模拟实验,不属于查阅资料,更不是参观访问游玩活动。
(3)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这是变异现象。
(4)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也不可以挖一棵带回家,保护区的动植物是严谨认为干预的,故A符合题意;
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是合理的做法,故B不符合题意;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是合理的做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是正确的做法,故D不符合题意。
(5)二歧分类法是依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确定一个标准,将这些事物分为两类,再在每一类下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分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图中第一次分类把蜗牛、蚯蚓、猴子、蛇分一类,山茶花分一类,分类的依据为是否为动物;第二次分类把蜗牛和蚯蚓分为一类,猴子和蛇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柱。
七、简答题
26.(2024六下·凉州月考)哪些事例可以说明人类利用植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人类生活?
【答案】杂交水稻、无籽西瓜、抗倒伏小麦等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植物也是生物,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中的优势,不断改善着人类生活,正因为植物的遗传现象,才呈现出植物的多样性。比如使用杂交技术育种的高产抗倒伏小麦以及不同品种的玉米、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等,改善了人类生活。
27.(2024六下·浙江期中)人类的遗传现象导致我们的相貌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利用这个特点发明了哪些技术?
【答案】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解锁等。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人类的遗传现象导致我们的相貌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利用这个发明了面部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利用人身体的独特特征来识别和验证个人身份,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身份验证等领域。
28.(2021六下·兴化期末)邻居家的黑猫生了几只小猫,有黑色的,有黑白相间的,请你试着解释原因。
【答案】略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猫的颜色属于一种性状,分显隐性,所以猫的后代有的表现为显性基因,有的表现为隐性基因。
八、解答题
29.(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生物的遗传现象同步练习)你知道哪些有关遗传现象的谚语和俗语?
【答案】(1)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2)种豆得豆,种瓜得瓜。(3)物生自类本种。(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知识点】遗传
【解析】【解答】遗传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一些遗传现象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写出来的。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现象的俗语。
九、实验探究题
30.(2024六下·新县期末)课堂上亮亮小组对校园中的动物进行了大搜索,找到以下动物。
①鸽子 ②苍蝇 ③狗 ④泥鳅 ⑤麻雀 ⑥蝴蝶 ⑦老鼠 ⑧蚜虫 ⑨猫 ⑩鲤鱼
(1) 分类是研究动物的重要方法,下面请将这些动物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昆虫类:    鱼类:   鸟 类:    哺乳类:   
(2) 鸽子、狗、鲤鱼的身体内有脊柱,这些动物属于   ;而身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属于   。
(3) 亮亮小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看到了一块化石(如右图)。他们根据这块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推测出这是一块   类化石。
(4) 他们还联想到喜马拉雅山上也发现过鱼的化石和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  )。
A.人类曾把鱼带上山去
B.那里曾经是海洋
C.古时候的鱼是陆生动物,可以爬山
【答案】(1)②⑥⑧;④⑩;①⑤;③⑦⑨
(2)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3)鱼
(4)B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化石;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鸽子属于鸟类,苍蝇属于昆虫,狗属于哺乳动物,泥鳅属于鱼类,麻雀属于鸟类,蝴蝶属于昆虫,老鼠属于哺乳动物蚜虫属于昆虫,猫属于哺乳动物,鲤鱼属于鱼类。
(2)根据动物体内骨骼特征进行分类,鸽子、狗、鲤鱼的身体内有如图所示的脊柱,这些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这种脊柱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3)这块化石的发现与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的化石和海洋生物化石有关。这些发现揭示了古代地理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
(4)喜马拉雅山上也发现过鱼的化石和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那里曾经是海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