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0 09: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的,它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模式,是对中国人诗性智慧的精审总结。《论语》在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因此,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有四重内涵。
②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人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乐生”的生命精神也体现为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论语》中“慎终,追远”(《学而》)的生命关怀也是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的体现。中国人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因此要“慎终追远”。正是由于对此世间的“人伦日用”的无比眷恋与喜爱,才产生这种以“慎终”“追远”为核心的生命关怀。“乐感文化”是一种立足于此世间的文化。
③第二,“乐群”的生存智慧。“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相互扶持,为此,中国人重视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强调人际和谐。正如李泽厚所言:“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须先由自己做起。”这就让中国的“乐感文化”具有一种“乐群”的生存智慧。
④第三,“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这种坚信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体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⑤第四,“乐感”的人性追寻。“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是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因之,当孔子问及曾点之志时,曾子答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的“曾点气象”。此一“乐感”的人性追寻,最终培养出理想型的“君子”,最终将中国“乐感文化”这一“文化-心理”结构内在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
⑥总之,“乐感文化”包含多重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乐感文化”的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摘编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
材料二:
①“忧患意识”说是徐复观提出的,牟宗三曾予以阐释。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文精神躁动于殷周之际,其基本动力便是忧患意识。周人从商革夏命和周革殷命的历史嬗变中,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有密切关系,意识到当事者在行为上应负的责任,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道德意识,是人确立其主体性之始,它引起人自身的发现、人自身的把握以及人自身的升进,与形成耶、佛二教的恐怖意识和苦业意识绝然不同。
②其实,忧患意识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恐怕不在于身居“困难的处境”时,“自己担当起问题的责任”,而在于一种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诗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点全在一个“如”字上。未临深渊而如临,未履薄冰而如履,这才叫忧患意识;真的临深而履薄了,斯时需要的便不再是忧患意识,而恰恰是它的对立面——临危不惧、履险如夷、乐以忘忧之类的理智、情感和意志了。忧患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便开始了,临近了。
③乐与忧既为一对感情,在人生中,就有各自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按儒家的哲学,在人生态度上便不应扬此抑彼,畸轻畸重,只乐不忧,或是忧非乐;不会言不及义,不对忧乐进行他们的理性主义的说明与规定。
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是理性的快乐。《论语》以乐开篇。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远来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便都是理性之乐。《孟子》有所谓君子的三乐,其“父母俱在、兄弟无故”即后来称之为天伦之乐者,是宗法制度所规范的乐。而最要紧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乐,这种与道合一、与天地同体的超越之乐便是他们的极乐。这种乐当然也不应独享,但又不是凡民可得与共,所以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也是一乐,为同登乐土而服务的乐。进而言之,这种得道之乐,也正就是那念念不忘的修德之忧。泰州学派人物说得好:“君子终身忧之也,是其忧也,乃所以为其乐也。”此为忧乐合一之妙。总之,“忧”与“乐”的巧妙结合,便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摘编自庞朴《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生”的生命精神体现为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价值,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的精神,注重“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
B.“乐群”的生存智慧是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基点而强调人人“共在”的“主体间性”,既要个人奋斗,又要彼此合作。
C.“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基于没有上帝、天主可依赖的观念和现实的困境,而坚信“人能弘道”,对生活不悲观不失望。
D.“乐感”的人性追寻是在音乐和艺术熏陶下寻求人的主体性的进步与满足,进而完成“人道”,最终成为理想型“君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论述“乐感文化”思路清晰,按照由内心到外在、由当下而未来的顺序展开。
B.材料二先追溯“忧患意识”的形成,然后着重论述儒家思想体系中忧乐圆融的关系。
C.“乐感文化”和“忧患意识”都致力于对儒家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但二者内涵不同。
D.两则材料都注重引述文献来佐证各自观点,但二者对文献的分析有粗略与细致之别。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B.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
C.男儿须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贯休《塞上曲》)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4.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忧乐圆融”的表现。
5.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试图用简明的概念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乐感文化”和“忧患意识”便是其中颇具影响的学说。关于这两种学说,两则材料的观点同中有异,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辞缘缘堂——避难五记之一
丰子恺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寇突犯我故乡石门湾,我不及预防,仓猝辞缘缘堂,逃出火线,迤逦西行。如今故园已成焦土,飘泊将及两年,在六千里外的荒山中重温当年辞家的旧梦,不禁心绪黯然。
走了五省,才知我的故乡,真是一个好地方。石门湾水路四通八达,我们无需用脚走路。倘使你“走”到了城里,旁人都得惊讶,家人怕你伤筋,你自己也觉得吃力。唉!我的故乡真是安乐之乡!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回江南的空前浩劫,也许就是安乐的报应罢!
然而好逸恶劳,毕竟是人之常情。克服自然,正是文明的进步。忧患而不进步,未必能生;安乐而不骄惰,决不致死。所以我对于安乐的故乡,始终是心神向往的。
石门湾郊外没有一块荒地,稻麦之外,四时蔬果不绝,风味各殊。尝到一物的滋味,可以联想一季的风光,可以梦见往昔的情景。往年我在上海,冬天吃新蚕豆,一时故乡清明赛会、扫墓、踏青之景,以及绸衫、酒旗、戏鼓之状,憬然在目。倘然遇见丝绵,那更使我涌起乡思来。因为这是我乡一带特有的产物。古人要五十岁才得衣帛,我们乡人无论老少都穿丝绵。“人生衣食真难事”,而我乡人得天独厚,这不可以不感谢,惭愧而且惕励!
缘缘堂就建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缘缘堂构造用中国式,一切奢侈、烦琐的布置,一概不入。全体正直、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深沉朴素之美。我认为这样光明正大的环境,适合我的胸怀。
我们在缘缘堂怀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回想这五年间的生活,处处使我憧憬。春天,桃树戴了满头的花,在门前站岗。门内朱楼映粉墙,蔷薇衬绿叶。院中秋千亭亭地立着。这幸福的光景,使我难忘。夏天,葡萄棚上的新叶,把室中人物映成绿色的统调。垂帘外时见参差人影,秋千架上时闻笑语,这畅适的生活也使我难忘。秋天,芭蕉的叶子高出墙外,夜来明月照高楼,房里有人挑灯夜读,伴着秋虫的合奏。这清幽的情况又使我难忘。冬天,炭炉上时闻普洱茶香,儿童们伴着坐到深夜,直到北斗星转向。这安逸的滋味也使我难忘。现在飘泊四方,但凡我身所在的地方,只要一闭眼睛,就看见无处不是缘缘堂。
九月二十六日,是我的生辰。这时嘉兴已炸得不成样子。我家还是做寿。而宾朋的谈话异乎寻常。有人从上海逃回来,他说上海无数难民无家可归,聚立在租界紧闭的铁栅门边,日夜站着。租界里的同胞拿面包隔铁栅抛去,无数饿人乱抢。有的面包落在地上的大小便中,他们自挣得去吃!我们一个本家从嘉兴逃回来,他说有一次轰炸,看见一妇人躲在墙脚边喂奶,忽然弹片飞来,恰好把那妇人的头削去。这无头的妇人依旧抱着婴孩危坐着,并不倒下。我听了他的话,想起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就讲给人听:猎人入山打猎,远远看见一只大熊,他连发数枪,均中要害,大熊却危坐不动。他走近察看,大熊两眼已闭,血水流下。但是它两只脚抱住大石头,危坐涧水边。猎人再走近细看,才见大石底下的涧水中,有小熊正在饮水。大熊倘倒下了,那石头势必压死她的宝贝。直待猎人掇去了她手中的石头,她才倒下。呜呼!坐客散去了。这便是缘缘堂最后一次聚会。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是石门湾被宣告死刑的日子。石门湾在那一天,真可谓“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那天,我照例在画《漫画日本侵华史》。只听得玻璃震响,一连数次。心知不妙,出门探问。有人说:“我们这没有设防,决不会来炸的。”大家照旧安居乐业。
正午,一架飞机低低地飞过。石门湾没有警报设备。以前飞机常过境,大家跑出去,站在门口,仰起了头观赏,如同春天看纸鸢,秋天看月亮一样。这天大家依旧出来观赏。谁知他们正要选择不设防的城市轰炸,可以放心地投炸弹,可以多杀些人。飞机盘旋一周,看见毫无一个军人,纯是民众妇孺,而且都站在门外,非常满意。地面上无论哪一个人的生死都操在空中的刽子手手里了!忽然一阵冰雹似的声音在附近的屋瓦上响过,墙壁摆动,桌椅跳跃,玻璃窗齐声大叫。我们挤成一堆,默然不语,但听见墙外奔走呼号之声。飞机还没离去,大有再来的可能,非预防不可。于是有人提议,钻进桌子底下,把丝绵被覆在桌上。我在幼童时代,曾经作此游戏。现在年已过半,却效儿戏,又看见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效儿戏,这情状实在可笑。且男女老幼共钻桌底,大类穴居野处的禽兽生活,这行为又实在可耻。这可说是二十世纪物质文明时代特有的盛况!
沿河家家闭户,处处锁门,石门湾顿成死市,不见人影。忽然一家楼上,发出一阵肺病者的咳嗽声,全市为之反响,凄惨逼人。我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破晓起身,出门时我回首一望,这是我与缘缘堂最后的一面。
其实,在这风声鹤唳之中,有许多人想同我们一样地走,为环境所阻,力不从心。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石门湾及世间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向村人告别,我心如刀割!但脸上强自镇定,叮嘱他们“赶快筑防空壕,后会不远”。不能再说下去了。
一九三九年
(有删改)
6.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一再用“我”“我的”或“我们”描述故乡或乡人,朴素的用语中寄托着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
B.文章用较多篇幅描写石门湾得天独厚的环境,缘缘堂优雅安逸的生活,为后来遭受日寇轰炸埋下伏笔。
C.缘缘堂不仅是供人居住的现实家园,也是承载作者生活愿景、艺术审美、道德理想的文化与精神家园。
D.在“冰雹似的声音”“玻璃窗齐声大叫”的环境中大家默然不语,写出了面对轰炸时人们惊恐的心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六段反复书写“使我难忘”,既显示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更凸显了漂泊在外、无家可归的悲伤与痛苦。
B.作者写大熊护子时,有意把“它”替换为“她”,将大熊人性化,暗含将熊的兽面人心与侵略者人面兽心对比。
C.文中的“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以夸张的手法写石门湾的变故,与“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的手法相同。
D.文章末段中“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几句,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异曲同工。
8.文中的丰子恺既有闲逸雅士的一面,又有爱国志士的一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鲁迅说:“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的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请根据鲁迅的观点,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慲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②梨橘柚果蓏③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接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可伐;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节选自《庄子·人间世》
注①慲(mán):液体渗出 。②柤:同“楂”,山楂。③蓏(luǒ):瓜类植物的果实。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居天下A之广B居C立天下D之正E位F行天下G之大道H得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栎社树,是指被拜为土地神的栎树。其中,栎为树名,社为土地神。
B.“又恶知散木”的“恶”是疑问词,译为“哪里,怎么”,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恶”含义不同。
C.“桂可食,故可伐”的“伐”译为砍伐,与《老子四章》中“自伐者无功”的“伐”含义相同。
D.“奈何哉其相物也”的“相”译为“看待”,与谚语“良禽相木而栖”的“相”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栎社树的“无所可用”是其自身努力探寻的结果。以易沉于水拒绝成为舟船,以速朽拒绝成为棺椁,以易遭虫蛀拒绝作为梁柱,这些都是栎社树长久探寻所得的种种拒绝方式。
B.孟子所提及的 “大丈夫之道”,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是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体现。
C.“观者如市”、匠石弟子慨叹“未尝见材如此其美”,这是对栎社树充分实现其自然性的一种大美的赞赏;“匠石不肯视,行不辍”,这是对其无功无用的不屑一顾。
D.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4.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孟、庄二人的处世之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至后得雨
苏 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麦干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15.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麦子快要干枯,禾苗快要枯槁的时候,上天降下甘霖,作者认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不会让人走投无路。
B.如果一年中没有春泽和夏雨,糊口的粮食真的难以为继,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填饱肚子,是上天赏赐。
C.作者在失去了俸禄的十多年间,幸亏在颍川有自己的田地,虽然无力亲自耕种,但获得了不少粮食,作者颇感骄傲。
D.虽然诗歌的标题是“夏至后得雨”,但内容更多的是写雨泽带给自己的恩惠及作者居住在颍川时的生活境遇、感受。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用“,”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2)《〈老子〉四章》中通过列举车子、器皿和房子三个例子,总结出“有”“无”的作用和关系的句子是:“,。”
(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泊桑在《项链》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中,用一个无比惊艳的反转式结尾,充分证明了逻辑的力量。当伏来士杰太太告诉玛蒂尔德,项链其实只值五百金法郎时,我想说的是,读者大可在震惊之余,回过头去寻找作家的伏笔。因为前文的① ,早已昭示了这一反转式结尾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作品的逻辑闭环,可以理解为毕飞宇所说的“(女人)一晚的虚荣=(女人)十年的辛劳”。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向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去参加舞会,不幸将项链丢失,可怜的她为此付出了十年艰辛。如果故事在玛蒂尔德与伏来士杰太太重逢之前结束,那么情节就会遵循欠债还钱的契约精神形成逻辑闭环,但同时也会显得②。有心的读者必会察觉,莫泊桑在此之前其实已经用伏笔为反转做足了功课。一处是伏来士杰太太在借项链时的③。当玛蒂尔德提出请求时,她脱口而出说“当然可以”。如此爽快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两人交情够硬,二是项链并不值钱。但第一个可能性从两人十年不曾谋面的细节便可基本排除。另一处是还项链时的细节描写。当伏来士杰太太“用一种不高兴的神情”责怪玛蒂尔德归还太晚时,“她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在这当中,“不高兴的神情”暗示了两人友情的脆弱,而没有检查项链的细节也只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出于朋友之间的信任,其二是项链根本就不值钱。从种种迹象看,没有人会天真地相信第一种可能。更为明显的是,如果友谊与信任当真存在,那么伏来士杰太太就不会说出真相,因为她应该明白,说出真相远比玛蒂尔德承受的十年艰辛更加残忍——她用一句话摧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B.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C.“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D.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请根据文段表述,在下面的框架图内填入恰当的内容、每处不超过4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搜索引擎中的很多搜索结果,已经被AI(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占据,而其中①。
想象一个场景:当你的作业或者论文面临截止日,而你的工作进度又实在“惨不忍睹”,于是只好让AI根据你的描述生成一段文字来“滥竽充数”,这就是“垃圾内容”的一种。没有营养的、虚假的内容在AI的“帮助”下充斥网络,要想从这些“垃圾内容”中②,无异于大海捞针,时间成本大大增加。
这些“垃圾内容”的产生都是AI的错吗 ③,这么回答的原因在于,AI能够变得越来越智能,依赖人工智能训练师通过语言模型等不断训练AI,训练师通过输入大量文字、图片等内容,帮助AI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容生成能力,但也让那些靠生产“垃圾内容”牟利的垃圾信息制造者盯上了AI,AI被迫成为这些人生产“垃圾内容”的“帮凶”。
AI产出了不少“垃圾内容”,但源头是人类对AI技术的滥用。因此,加大对技术使用者的监管,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良性共进,将成为AI下一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AI能否长久造福人类的关键。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玩(戏弄)人丧德,玩(迷恋)物丧志。——《尚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报怨以德——《老子》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待人处世的言论,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请你从上述语句中选择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你·我·他”栏目投稿,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C
  简析:材料一表明 “乐观” 的生活态度基于无宗教依赖观念,而非现实困境,C 选项错误。A 选项对 “乐生” 精神的概括符合文意;B 选项 “乐群” 智慧的描述准确;D 选项 “乐感” 追寻的阐述正确。
  2.答案:A
  简析:材料一围绕 “乐感文化” 四重内涵展开,未体现 “由内心到外在、由当下而未来” 顺序,A 选项曲解文意。B 选项材料二的论述思路正确;C 选项二者研究对象和内涵的表述无误;D 选项对材料引用和分析特点的总结恰当。
  3.答案:B
  简析:B 选项体现消极避世态度,与 “乐感文化” 积极精神相悖。A 选项契合 “乐生” 奋斗精神;C 选项符合 “乐群” 责任担当;D 选项体现 “乐观” 心态,均能支撑材料一观点。
  4.答案: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对忧乐的理性看待,不偏激;追求理性的快乐与超越的快乐;忧乐的合一。
  简析:依据材料二,从对忧患意识的阐释、儒家哲学态度、推崇的快乐类型及忧乐关系等方面提取关键信息,整合概括出 “忧乐圆融” 的表现。
  5.答案:同:均认可二者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特质。异:材料一阐述 “乐感文化” 内涵价值;材料二则探讨其与 “忧患意识” 辩证关系及在人文精神中的融合。
  简析:通过分析两则材料主旨,明确相同点是对二者重要性的认同,不同点在于论述重点,材料一侧重自身,材料二则强调二者融合。
  二、文言文阅读
  10.答案:CFH
  简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结构相同,应在 CFH 处断开,使句子结构清晰,表意明确。
  11.答案:C
  简析:“桂可食,故可伐” 中 “伐” 为砍伐;“自伐者无功” 中 “伐” 为夸耀,二者含义不同,C 选项错误。A 选项对 “栎社树” 解释正确;B 选项两个 “恶” 字含义不同,判断准确;D 选项两个 “相” 字含义不同,分析无误。
  12.答案:D
  简析: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大丈夫应坚守仁义礼,D 选项与文意不符。A 选项对栎社树 “无所可用” 的理解正确;B 选项对孟子观点的概括恰当;C 选项对文本相关情节的分析合理。
  13.答案
  (1)你在用什么东西与我相比呢?你是拿那些有用的木材来跟我比么?
  (2)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
  简析:(1)“女” 通 “汝”,“恶” 表疑问,准确翻译关键词,使句子通顺。(2)“以…… 为事”“恶”“劝” 等词落实到位,符合文言表达习惯。
  14.答案:孟子:得志与民同行正道,不得志独善其身。庄子:藏身无用,韬晦自全。
  简析:从孟子和庄子的言论及相关事例中提炼关键语句,归纳出二人处世之道,孟子重仁义与担当,庄子求自保于无用。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答案:C
  简析:“作者颇感骄傲” 错误,原诗表达的是惭愧之情,C 选项理解有误。A 选项对久旱逢雨的分析正确;B 选项对上天眷顾的理解无误;D 选项对诗歌内容的概括恰当。
  16.答案:对久旱逢雨的喜悦;对上天眷顾的感激;无力耕种却有收获的惭愧;未受重用的自嘲。
  简析:结合诗句描述的情景,如旱雨、收获等,以及作者的感慨,分析出其中蕴含的喜悦、感激、惭愧和自嘲等情感。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答案: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答案:B
  简析:文中破折号表解释说明,B 选项与之相同。A 选项表转折;C 选项表声音延长;D 选项表插入,均不符合。
  19.答案:①蛛丝马迹 ②波澜不惊 ③不假思索
  简析:①根据前文伏笔,填 “蛛丝马迹” 表示细微线索;②情节提前结束会平淡,用 “波澜不惊”;③伏来士杰太太答应爽快,用 “不假思索”,符合语境。
  20.答案:①十年未见 ②交情够硬 ③还项链 ④很不高兴 ⑤说出真相
  简析:依据文本情节发展和逻辑关系,依次填入关键信息,使框架图完整呈现《项链》故事的关键节点和逻辑线索。
  21.答案:①不乏 “垃圾内容”(又有很多 “垃圾内容”) ②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 (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 ③答案是否定的 (当然不是 / 并非如此)
  简析:①根据后文 “垃圾内容” 及文意,填此表示存在情况;②从 “大海捞针” 可知要填寻找信息的困难;③结合后文解释,应填否定回答。
  22.答案:示例:加大对技术使用者的监管力度,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良性共进,将成为 AI 下一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 AI 能长久造福人类的关键。
  简析:原句 “监管” 后缺宾语,“能否” 一面对两面,修改后使句子语法正确,逻辑通顺。
  六、作文
  立意分析:“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可从抵制不良诱惑、坚守品德志向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从换位思考、和谐人际关系角度;“报怨以德” 可探讨宽容化解矛盾的智慧。也可辩证思考,如合理玩物、适度施与、区别对待怨恨等,结合社会现象深入分析,提出独到见解。
  写作思路:以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为例,开头引出观点,主体部分可先阐释含义,再举例说明玩人玩物的危害,接着分析现代社会诱惑及应对,最后总结升华,强调坚守道德志向,其他语句同理,结构清晰,论证有力。
  示例:如论述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可列举沉迷游戏、欺诈他人等事例,分析其对个人品德和志向的侵蚀,再结合网络社交、职场竞争等场景,阐述如何避免,使文章具有现实针对性和说服力,展现对古代智慧的深刻理解与运用。
(一)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二)
匠石前往齐国,到曲辕,看见被人们称为神树的栎树。那棵树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测量它的树干,足有百尺之围,树高出山头,十仞高而后才长树枝,可以用来造船的旁枝都有几十枝。参观它的人如同在赶集,这位匠人不去看它,竟不住脚地往前走。他的徒弟饱看一番,跑着赶上木匠说:“自从我拿着斧子跟随您做木工,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树,先生为何不肯看一眼,却向前走个不停,这是为何呢?”木匠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了!那木头是无用之物,用它做船就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材就会很快地腐朽,用它做器具就很快会毁坏,做门户它会像树一样流出污浆,用它做成柱子就会被虫子蛀蚀。这是一棵不能成材的树木,没有一点用处,所以才有这么长的寿命。”
木匠回家之后,梦见了那棵栎树,栎树对他说:“你在用什么东西与我相比呢?你是拿那些有用的木材来跟我比么?那些楂、梨、橘、柚这一类,果实成熟之后就会被人们摘走了,而摘果子的过程又会对它们造成伤害,有些大的枝条被折断了,而小的枝条则被扔得满地都是。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果实才使其生命受苦,所以不能终享天年,往往半路夭折了,这是自己招来的世俗的打击。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而我呢,追求这种毫无用处的状况已经很久了,很多次都差一点死了,到现在终于变得一无所用了,而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用处。假若我也或许有些用处,那还能生长得如此茂盛广大么?况且,你跟我一样都是物,为什么要这样来看待物呢?你不过是快要死了的无用之人,又怎么会懂得无用之木呢?”
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