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6 15:5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1.日本大化改新:
时间:
内容:政治上建立 ,废除 , ;经济上, , ; , _________________ 。
意义: 。
2.伊斯兰教创立: (时间)创立,地点 ,建立者 .
3.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复习巩固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史也可以称为中世纪历史,我们所说的西方的"中世纪"一概念就是从此而来.一般世界历史的中世纪概念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土耳其灭亡东罗马帝国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的变迁法兰克王国世系查理大帝(创法兰克帝国)克洛维(创墨洛温王朝)
↓查理?马特(宫相)
↓矮子丕平(篡位为王,创加洛林王朝)
↓ 初中历史九上克洛维
——法兰克王国第一代国王5世纪末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Frankish Kingdom) 初中历史九上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中央把土地作为采邑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关系,形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采邑改革后,骑兵逐渐代替步兵,奠定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 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成为“采邑”。你知道吗? 查理·马特的改革,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受封土地的封臣必须对上级封主在政治上宣誓效忠,在军事上听令服役。如不履行义务,封主有权收回采邑。
采邑只供封臣终身享用,但不可世袭。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 封授仪式
土地和效忠是中世纪欧洲社会封主与封臣之间联系的纽带,封授仪式是封臣效忠封主的见证。武士向封建主效忠 初中历史九上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小 封 建 主大封建主帝 王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给予土地和保护给予土地和保护提供农耕土地效忠和提供军队效忠和服兵役服劳役和耕种 初中历史九上矮


平当今实体面积最小、但在精神世界影响最大的国家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基督教会在西欧长期的动乱中扩张势力和影响 “丕平献土”后,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皇为皇帝加冕加冕 
  查理大帝跪在教皇利奥三世(公元795-816年在位)面前接受加冕,称“罗马人的皇帝”,他的帝国也被称为“罗马帝国”。 初中历史九上9世纪查理曼帝国建立(Charles Empire)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初中历史九上讨论结合“丕平献土”和教材内容,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正是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以至于以后西欧中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 罗马教廷控制西欧的表现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思想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西欧城市在什么时候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
2.你能简述法国琅城起义吗?
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哪一种新的阶级?
4.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有什么意义?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0世纪,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遍布西欧各地。正像恩格斯所说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最著名的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等。 初中历史九上 初中历史九上法国琅城起义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和国王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主教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城。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琅城居民坚持斗争。
1128年路易六世被迫同意琅城实行自治。 初中历史九上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有什么意义 ?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欧洲城堡古罗马城遗址比一比 P31清明上河图课文P31动脑筋题:男孩和女孩说得谁更有道理? 男孩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市民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兴盛:地跨欧亚非三洲 2.都城:君士坦丁堡3.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3)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15世纪中期 初中历史九上1453年被土耳其人包围的君士坦丁堡 初中历史九上讨论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讨论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灭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初中历史九上






西欧
封建社会拜占庭
帝国封建等级制度(政治)基督教的控制(宗教)城市的复兴(经济)兴盛地跨欧亚非灭亡(15世纪中期)小结都城:君士坦丁堡 初中历史九上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初中历史九上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查理·马特改革 ( ) A.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C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这句话反映的是西欧什么制度?( ) A.奴隶制 B.封建等级制度 C.种姓制度 D. 中央集权制B 初中历史九上二、读图并回答下面问题:(1)右面这幅图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何种社会制度??
(2)这种制度的形成和西欧历史上何时的哪一次的改革有关?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 初中历史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