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在单系的家庭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生育是社会持续所必需的,任何社会都一样,所不同的是说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有些社会却并不如此。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是要死的,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个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就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是,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选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与地缘》,有删改)
材料二:
在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熟人社会的运行逻辑渐渐地被解构、重塑抑或稀释,进而演化成为陌生人社会。然而,我国乡村社会形态的变迁并不是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简单的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在“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乡村社会形态——笔者称之为“虚拟型熟人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大量中青壮年为了寻求生计,逐步涌向城市社会。学术界大多认为这一现象证明乡村社会走向衰败,并作出“乡村社会没有未来”的学术判断。但在互联网实践与乡村社会交融发展的今天,工作和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村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线上平台实现虚拟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留守村民与打工村民的“数字关联”。村庄治理主体可以把乡村公共议题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同时空下的本村村民便可以就议题展开对话、讨论与协商后作出决定。
互联网实践不但有效解决村庄公共事务,也为强化公共舆论约束机制带来新的契机。在传统乡村熟人社会里,村民之间互动而形成的乡村社会舆论是村民之间交往的行为准则。数字时代,即使大量青壮年村民常年不在乡村社会生活,公共舆论同样能够基于互联网实践来约束村民之间的交往行为,给破坏乡村道德舆论的村民带来沉重的道德压力。
互联网实践把基于血缘、地缘而组建的乡村共同体的关键要素复制到数字平台上,为传统熟人社会的“互帮互助”精神注入动力,呈现熟人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形态。比如,个别村民在城市打拼多年,结识了不同的企业老板或工友,有机会获得老板或工友会在微信群等数字平台里发布一些用工信息,为留守在乡村的村民找工作提供渠道。此外,由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乡村社会中婚丧嫁娶事宜大多数都会在村微信群通知,虽说打工村民不能到场,但是可以通过“微信红包”
等方式来表达对“办大事”村民的祝贺。这种交往方式虽说少了传统熟人社会的亲密性接触,但却维持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
互联网实践还赋予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乡村记忆以新的展现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瞬间切换,重构熟人社会的乡村记忆因子。比如,乡村社会可以在数字平台上举办具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使得乡村记忆在“线下”和“线上”双向建构。打工村民可以通过现代技术的赋权对特色民俗互动进行重构,并与村庄建立起新的联络机制,使得乡村记忆的传承得以继续。在乡村记忆演绎的过程中,村民能够平等地参与、观赏及评论乡村社资料图片会的特色民俗活动,也有助于形成乡村记忆的共同意识,进而强化村民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感。
(选摘自郭明《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血缘是由生育所发生的、由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所决定的亲子关系。
B.局部区域内土地资源开发受限是导致乡土社会社群分裂的重要原因。
C.虚拟型熟人社会是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D.互联网实践将熟人社会的自然和社会边界完整地移植到数字平台上。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系家族注重的亲戚更多的是由生育构成的父子之间的关系,而非婚姻夫妻双方之间的关系。
B.“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儿歌中“外婆桥”取代了村落的概念,以血缘投射出地域的意义。
C.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数字化沟通缺乏面对面的沟通的特性,更能促使村民发表正义的言论。
D.用工信息共享、微信红包祝福少了亲密性接触,对“互帮互助”精神维系不过是杯水车薪。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B.绵侯服以守业,传龟组而罔替。(梁肃《述初赋》)
C.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缘屋栋。(释深《偈颂六首其一》)
4.材料二中,作者从哪几个维度勾勒了虚拟型熟人社会的新实践图景?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虚拟型熟人社会”与“传统熟人社会”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怀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握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有删改)
文本二:
秋夜(节选)①
巴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烧,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寻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他那颗心“哔哔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合上,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原来我伏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
(有删改)
[注]:①选自《世界美文观止》。选文作于1956年9月。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22日出殡,巴金等作家扶灵柩上了灵车,缓缓前往万国公墓。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作者仍细致地描写了“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吞了两口饭”等细节,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真实性,使情节推进更合理。
B.文本二所写的梦境中,鲁迅先生的一席话是期望年轻人:管自己生活,勇敢追求真理,不在暴力面前低头,勇敢向光明前进。
C.文本二通过梦境来回忆鲁迅先生的言行,体现其精神品质,通过现实来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D.文本二中反复提到鲁迅先生“燃烧的心”,借此表现鲁迅先生为了帮助青年,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更猛烈的寂光”“微红的新月”等一语双关,既表现鲁迅先生去世了,又表现了他的精神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崭新而强大的能量。
B.文本一中大量节奏急促、语势强烈的长句,既可以传达出作者惊闻鲁迅先生逝世的急迫心绪,也能表现出对敌人的愤恨之情。
C.文本一中说“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作者的这一看法,是基于把“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同鲁迅先生逝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而得出的。
D.文本二的开篇营造了一个雨骤风狂、昏暗压抑的环境氛围,一是为了揭示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的残酷,二是为了反衬鲁迅先生的光芒。
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作者为什么说“因鲁迅的一死”既“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又“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请简要分析。
9.“比较阅读”是指通过对两篇或多篇文章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见解的阅读方法。比较角度的选择是比较阅读的关键所在。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是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若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你认为最佳的“比较角度”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和依据。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存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文段二)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②,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涂潦:泥水。③锸(chā):锹。
10.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汇于A城下B涨不C时泄D城将E败F富民争出G避水。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文中写苏轼刚到成年就已博览群书。
B.“民心动摇,吾谁与守”中的“吾谁与守”,与“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都是宾语前置。
C.“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中的“属”,与“举匏樽以相属”中的“属”,字义相同。
D.“侪”是“同类,同辈的人”的意思,同义词还有“伦”“徒”“属”“辈”等,如《师说》中的“郯子之徒”。
1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赋》中,“客”想象了曹操当年的盛况,并以曹操自比,表达了“客”对英雄的敬仰追慕之情。
B.《赤壁赋》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既描写了当时的景象,又引出了话题。
C.《苏轼传》中,苏轼幼年时,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良臣之志。
D.《苏轼传》中,苏轼成年时,已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道家学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14.苏轼在徐州领导人民抗洪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试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②更无瓶。
[注]①畴:田地。②甑:煮酒之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惬”字写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溪流响声之大说明雨水充足丰沛。
B.一阵大风刮起,广阔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锦褥的禾苗随风起伏,生机勃勃。
C.雨后水涨使两岸距离变得更远了,人们隔河对话,富有生活情趣。
D.诗歌先写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结尾转写愁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
16.请简要赏析中间两联写景的艺术手法。
四、默写题
17.名句名篇默写
(1)《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了爱屋及乌的情感。
(2)在《赤壁赋》中苏轼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酒放歌,其中写自己船桨之美和陶醉划船月下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
(3)《登泰山记》,日出之前,“________,________”,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其中“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概貌。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我们要记住,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人可以亲近自然,可以认识自然,但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虔信的民族把这秘密称作神,我们应当尊重这秘密。
②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最终使自身受到伤害,可谓(a)。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像奴隶主对待奴隶那样(b)地奴役和蹂躏地球,否则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然而在这一认识中,主人的地位未变,只是统治的方式开明了一些。于是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更高的认识: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c)吗?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特权吗?
③人是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制作,可创造,可施展聪明才智。但是,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人不可背离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
④人习惯于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海德格尔则呼吁我们与万物平等相处,摆脱认知和被认知、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这样,人不再是主体,物不再是客体,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要知道,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当观赏停止,而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
18.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放在段首,最合适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画框处连续使用“可”和“不可”,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思想可以独自随心所向,谈话和演说就得顾到少数与多数的听者,作文更得顾到不见面的读者,__________。语脉和文脉不同,所以有些人长于说话而不长于作文,____________,但也有相关联的情形。说话可以训练语脉,特别是从演说练习里获得的语脉,有时也可以帮助文脉的进展,所以要改进作文,____________。
22.请就文中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仿写,仿写句以“渡船”为本体。要求:使用暗喻修辞,且符合暗喻修辞特征,依照画线句结构进行仿写。
作家们所描写的乡村大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蓝本,经过记忆的筛选,掩盖了其中艰辛苦楚的成分,营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美丽原乡。
村落是一条丝滑的彩带,一端扎系在人们身上,一端飘向文学梦乡。孙犁的文思飘荡在荷花淀里,沈从文一生走不出湘西凤凰的山村。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这是对中国乡村的一种文化自觉。它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它力求在初始之地提炼出有益的精神元素,构建迥异于传统社会但具有相对恒定性的社会结构与人地关系。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无法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般隐居避世,也无法像李太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那样纵情山水……难道诗意的生活只青睐古人,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如何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精彩、更有意义?这是新时代青年必须思考的问题。
请以“生命的诗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A.因果倒置,是亲属关系决定了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C.“必然产物”错,“虚拟型熟人社会”是我国乡村社会形态变迁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D.“完整地移植到数字平台上”错误,不是“完整移植”而是“重构”。故选B。
2.答案: D
解析: D.“对‘互帮互助’精神的维系不过是杯水车薪”错误,新的表达方式虽然少了传统熟人社会的亲密性接触,但给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3.答案: A
解析: A.这句话是说王侯将相并非天生就注定,而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时势的变化而成为。这句话强调了社会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时代和个人能力的变化而变化,与论点中提到的社会结构变动导致血缘继替不再可能的观点非常契合。
B.这句话是说绵侯通过保持一定的礼制和规矩来守护自己的产业,并且能够顺利地将其传给后代。这反映了一种稳定的社会继承模式,即通过血缘关系来传承财产和地位,与论点中的观点相悖。
C.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是同一个父母所生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兴趣也会大不相同,不一定能继承父母的特点或成就。它更多地讨论了个体差异而非社会结构变动对血缘继替的影响。
D.这句话意味着父母的特性会在孩子身上得到体现,即强调血缘对继承特质的重要性,与论点中提到的社会结构变动对血缘继替的影响不符。故选A。
4.答案: ①村民的“数字关联”,
②舆论约束,
③互帮互助的方式,
④乡村记忆的传承。
解析:
5.答案: ①生活地域不同:传统熟人社会集中生活在某个地域中;虚拟型熟人社会分散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中。
②社会稳定性不同:传统熟人社会稳定性强;虚拟型熟人社会流动性大。
③社会运行逻辑的形态不同:传统熟人社会直接的亲密接触;虚拟型熟人社会采用信息共享、在线红包等方式。
④乡村记忆的展现形式不同:传统熟人社会是“线下”的;虚拟型熟人社会是“线下”和“线上”双向建构。
解析:
6.答案: B
解析: A项,“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真实性,使情节推进更合理”错误,“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吞了两口饭”等细节表现的是作者惊闻鲁迅逝世后赶去吊唁的急切心情。
C项,“通过现实来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错误,文本二中作者怀念和敬仰之情的表达是通过现实和梦境共同实现的,属于虚实结合,现实和梦境并没有截然区分。
D项,“借此表现鲁迅先生为了帮助青年,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理解片面,文本二中的“燃烧的心”含义非常丰富,还包括战斗的激情以及勉励青年(后人)勇敢前进的精神力量等。
7.答案: C
解析: A项,“转化为崭新而强大的能量”牵强附会,“寂光”“新月”象征在鲁迅精神感召下形成的新生力量。
B项,文本一中“作者惊闻鲁迅先生逝世的急迫心绪”是通过大量节奏急促、语势强烈的短句传达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大量“长句”传达出来的。
D项,“为了揭示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的残酷”无中生有,根据注释内容可知,本文写于1956年。
8.答案: ①“因鲁迅的一死”,人们能认识到我们这个民族曾出现过鲁迅先生这样的伟大人物,因而作者认为民族尚可以有为。
②人家看出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人不拥护、爱戴、崇仰鲁迅先生,因而认为当时的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解析:
9.答案: 示例一:比较角度:对文章风格的比较。《怀鲁迅》的语言雄浑有力,表达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与内心的激愤。《秋夜(节选)》语言深沉,感情深挚饱满,既饱含对鲁迅先生的思念与崇敬,也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影响。通过比较能较好地把握同题材作品的不同语言风格,加深对鲁迅精神的理解。
示例二:比较角度:对鲁迅的认识评价的比较。《怀鲁迅》更多的是评价鲁迅的死对于民族与国家的影响和意义;《秋夜(节选)》侧重于表现鲁迅燃烧的心,展示鲁迅精神的能量。通过比较能丰富对鲁迅的认识,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精神。
解析:
10.答案: BDF
解析:
11.答案: C
解析:
12.答案: A
解析:
13.答案: (1)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2)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解析:
14.答案: (1)安定民心。及时阻止富裕的百姓出逃,安定了民心。
(2)动员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抗洪保城。
(3)科学施策,责任明确,率先垂范。
解析: 参考译文:
(文段一)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吗?(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文段二)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东汉的《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陆贽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嘉祐二年,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15.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结尾转写愁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结尾的意思是说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这里是以愁衬喜,衬托因雨而产生的喜悦之情。故选D。
16.答案: ①比喻,将田地里禾苗比作青褥,将山峰比作屏风,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后清新而富于生机的美景;②远近高低的角度变化,颔联出句为近景低景,对句为远景高景,此联有远有近,有俯有仰,画面立体,层次分明;③动静结合,颔联上下句静中有动,写出了自然生机勃勃之美,颈联为动景,出句写行人隔河相语,对句写立鹭摧枝,突出了生活趣味;④视听结合,田地、青山、溪水、立鹭为视觉,溪声、人语为听觉,呈现一片生机,表达喜悦之情。⑤虚实结合,颔联禾苗、峰嶂为实,万畴、千嶂带有想象的成分,实中含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此类题,首先点明写景方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指出表现的意境和情感。从修辞角度,颔联将“万畴”比作“青锦褥”,将“千嶂”比作“翠瑶屏”,抓住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后田野和青峰清新优美、生机勃勃的画面。从观察角度,颔联中写田野郁郁葱葱,是诗人站在近处的俯视之景,写山峰如屏风矗立,是诗人仰观远处之景,远近结合,俯仰相间,富有空间感和画面感。从动静角度,颔联写风吹田野,绿浪翻滚,为动景,青峰立如屏风,为静景,表现出雨后景物之美,颈联写行人隔水而语,立鹭摧枝惊飞,皆为动景,富有情趣。从感觉角度,颔联写田野、青山,为视觉,颈联写行人隔河而语,溪水流动之声,为听觉,溪水流动,立鹭摧枝惊飞,为视觉,视听结合,描绘雨后之景,蕴含喜悦之情。从虚实角度,颔联中写“畴”“嶂”,为诗人眼前所见实景,而“万”“千”则含有想象的成分,为虚写,虚实相济。
17.答案: (1)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3)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18.答案: C
解析:
19.答案: a自食其果
b肆无忌惮
c不容置疑
解析:
20.答案: ①句中反复使用“可”与“不可”,构成两组排比句,句式整齐和谐,节奏协调,强调了人的行为的自由与不自由。
②“可”与“不可”形成对比,突出“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的道理。
解析:
21.答案: ①所以作文更需要条理;
②有些人恰相反;
③可以从练习演说下手
解析:
22.答案: 示例:渡船是一座移动的桥梁,一端连接翠翠的守候,一端牵系傩送的归期。(渡船是一座移动的桥梁,一端连接此岸的期盼,一端通向彼岸的希望。)
解析:
23.答案: 例文:
苟且与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大众耳熟能详的话,其实正是一句“对生命的诗意”的最好的阐释。通过品味“苟且”与“远方”,我们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这杯沸茶中沉淀的“诗意”。
苟且与苦难,也许是每个人都曾经历,都不可避免。古代剑豪亚索曾说过:“死亡如风,常伴吾身。”天才会有天才的痛苦,霍金就因渐冻症而瘫坐轮椅。凡人亦有凡人的痛苦,史铁生在大好年华双腿残疾,张定宇身患不死的癌症——渐冻症,《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角,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有些苦难我们可以克服,但是有些却似乎怎么也不可战胜。但无疑的一点是,“苟且”扎根在每个人身上,且伴随一生。
可是你发现了吗?霍金在仅有的生命里做出了不知何其伟大的物理贡献;史铁生在生命的灰色中创作出对有生命独到见解的篇章;张定宇在金银潭一线勇抗疫情,蹒跚却坚定地走在抗疫战斗的路上……在生命苟且的折磨之中,他们不屈不挠,永远在奋斗的火焰中释放能量与光彩!如同高尔基的海燕,如同雪莱的云雀,绽放了生命最悠长的诗意。
比起那些遥不可及漫无目的的流浪,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远方”。
曾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觉得生命平庸而冗长,不知道哪里会有“诗意”,他找到大师求教,大师用温水泡了一杯茶,年轻人喝下,却觉无香无味;大师再用沸水泡了一杯,示意年轻人再饮,年轻人顿觉茶香四溢、味佳舒心。其实生命就是如此,如果没有沸水的冲击,没有磨难的历练,生命的“远方”是不是也变得寡然无趣?苟且之中,更出诗意。那些没有被痛击流血的生命,也许亦可将美好的诗意当成概念来认知,却很难体会到它的内在。
那么,我们如何在战胜困难时也体会到诗意?
特拉瑞斯曾说:“每次失败,我都向着这座山奔跑,直到耻辱再也追不上我!而当我站在山顶,我总觉得那时的凡间比星辰更明亮。”是的,只有跌了再爬,爬了再跑才能摆脱泥潭,永远趴在失败的地方,那你是永远也战胜不了挫折的。人生没有巧可以取,唯有坚定目标,重拾斗志,再次投入抗争的洪流,介于“再起”与“失败”之中,其实就已经让心中“生命的诗意”,绽放出比星辰还明亮的光芒。
人生如此,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更不应在摔倒时自暴自弃,我们应在人生大大小小的“苟且”之中,去奋斗,去死缠烂打,哪怕生命已经遍体鳞伤,但那,才是生命最美好的诗意啊!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