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0 10: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他家挨着一条河。出门走几步,就到了河边。这条河不宽。河南岸都是大柳树。河里鱼不少,是个钓鱼的好地方。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钓鱼很有经验。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家的大门总是开着的,往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送给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这块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他的医室和别的医生的不一样,像一个小药铺。架子上摆着许多青花小瓷坛,坛肚子上贴着浅黄蜡笺的签子,写着“九一丹”“珍珠散”“冰片散”……到处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乳钵,药碾子,药臼、嘴刀、剪子、镊子……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什么病都看。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多有经验的医生和药铺的店伙也鉴定不出散的真假成色。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
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瓢菜、小鱼、糙米——和炸鹌鹑!穿衣可就很紧了。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了一次大水。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但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他还抽鸦片!他给人家熬大烟,报酬是烟灰和一点膏子。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汪炳没有一个钱。病好后,他只能写了很多鸣谢的帖子,贴在满城的街上,为王淡人传名。帖子上的言词倒真是淋漓尽致,充满感情。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你好,王淡人先生!
(选自《汪曾祺全集·小说卷2》,有删改)
文本二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趋势。沈从文的《长河》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散文化的小说不过分地刻画人物,其中的人物要求神似,轻轻几笔,神完气足。
有一些散文化的小说所写的常常只是一种意境,《长河》的《秋(动中有静)》写的是一群过渡人无目的、无条理的闲话,但是那么亲切,那么富有生活气息。散文化小说的作者十分潜心于语言,他们让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于字里行间自自然然地流出。
摘编自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淡人不相信药铺,亲自炮制外科散药,说明王淡人为了用药足,不惜自己炮制,作者肯定了他对病人的负责。
B.从“这个医生”到“这位老兄”再到“王淡人先生”,称呼的不断变化体现出作者对他的尊敬之情不断加深。
C.小说叙述这块匾的由来,与前文送给王淡人先生的那块匾的内容“急公好义”形成呼应,体现出了作者构思的严密性。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相较于第一人称,易于展现客观景物,在叙述上更为自由,同时也便于抒发真情实感。
7.关于文中王淡人这一人物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淡人医者仁心。他深知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哪家药铺也不会用足,所以他用足药材自己炮制。
B.王淡人安贫乐道。虽然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有添置过新衣服,但并不影响他有时免费为穷苦百姓治病。
C.王淡人急公好义。在遭受水灾之后,他在四个水手的帮助下冒死前往孤村,使孤村村民感动得落泪。
D.王淡人重情重义他给儿时朋友治病,“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虽用了很多名贵药材但无怨言。
8.汪曾祺的这篇小说呈现出一种“散文化”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一些版本把小说的最后一段“你好,王淡人先生!”删去了,改用“一庭春雨,满架秋风”结尾。你认为哪种结尾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臣伏以淮西三州之地,自少阳疾病,去年春夏已来,图为今日之事。执兵之卒,四向侵掠;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饷于其后。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又闻畜马甚多,自半年已来,皆上槽枥。譬如有人虽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跃,初虽可畏,其势不久,必自委顿。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况以三小州残弊困剧之余,而当天下之全力,其破败可立而待也。然所未可知者,在陛下断与不断耳。夫兵不多,不足以必胜。必胜之师,必在速战,兵多而战不速,则所费必广。两界之间,疆场之上,日相攻劫,必有杀伤。近贼州县,征役百端,农夫织妇,不得安业。或时小遇水旱,百姓愁苦。当此之时,则人人异议,以惑陛下之听。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所以要先决于心,详度本末,事至不惑,然可图功。为统帅者,尽力行之于前:而参谋议者,尽心奉之于后。内外相应,其功乃成。昔者殷高宗,大圣之主也。以天子之威,伐背叛之国,三年乃克,不以为迟。志在立功,不计所费。《传》曰:“断而后行,鬼神避之。”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臣谬承恩宠,获掌纶诰,地亲职重,不同庶寮,辄竭愚诚,以效裨补。谨条次平贼事宜,一一如后。
蔡州士卒,为元济迫胁,遂与王师交战。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闵伤。宜明敕诸军,使深知此意。当战斗之际,固当以尽敌为心若形势已穷不能为恶者不须过有杀戮。
《论语》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臣愚以为淮西三小州之地,元济又甚庸愚,而陛下以圣明英武之姿,用四海九州之力,除此小寇,难易可知。泰山压卵,未足为喻。
(节选自韩愈《论淮西事宜状》)
【注】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故,其子元济自立。第二年,唐宪宗下令出兵讨伐吴元济,但讨伐并不顺利,战局僵持不下。时任中书舍人的韩愈撰写《论淮西事宜状》上书唐宪宗。
10.材料二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固当以尽敌A为B心C若形势已D穷E不能F为恶者G不须过H有杀戮。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少阳疾病”中的“疾”,与“声非加疾也”中的“疾”意思和用法一样。
B.惑,是“困惑”之意,此处为使动用法,与《师说》中“惑而不从师”中的“惑”意思和用法相同。
C.“内外相应,其功乃成”的“乃”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乃”意思和用法不同。
D.“以惑陛下之听”的“之”与“爪牙之利”中的“之”意思和用法一样,均为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文中首先分析了当时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B.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既需要承担战争所带来的沉重赋役,又时常遭受兵卒骚扰。
C.韩愈认为,想要平定淮西叛乱,在决断、用兵、速战等策略中,速战是关键。
D.韩愈具有政治远见和军事卓识,在国家有难之时上奏朝廷,提出了应对措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2)以天子之威,伐背叛之国,三年乃克,不以为迟。
14.韩愈劝说皇帝“速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选用落叶、大雁、北风等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渲染出了寒冷的氛围,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B.“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用词平淡质朴。但细细咀嚼,是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C.颈联“乡泪客中尽”,直抒胸臆抒发了思乡之情;归帆天际,既是离乡之人彷徨的写照,也是诗人寄托思念所抒情的表现。
D.颈联是工整的对偶句。“归帆天际看”指作者希望能有船自天际驶来,载自己回家。
16.本诗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了士大夫之族轻视师道、拒绝从师学习的理由。
(3)古诗词中常出现“梦”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都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一个秋季的午后,凄凉的北风被潮湿的空气裹挟着在川西平原上喧嚣着,似乎在报告骤雨将至的讯息。在浣花溪边的诗人想起院子里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收拾,就A_____________地往家赶。刚到家门,(甲),房顶上的茅草被层层卷起,随着无情的秋风飞向院外,飘过溪水,落在对岸。一部分纷纷扬扬,被树枝紧紧拽住,失魂落魄地挂在那里,任风吹打;【______】。无助而饥饿无力的诗人尽管拼命追赶,却终究无济于事。愁肠百结时,一群调皮的娃娃却B_____________地抱起一捆捆茅草倏地跑进竹林里去了,诗人只得拄着那支粗糙的拐棍,慢慢回到家里。
风住了,云浓了,大雨滂滂沱沱,粗粗暴暴,如银河倒泻。诗人赶紧回到屋内,暗黑的房间里没有一丝光亮。诗人点上满是油腻的灯盏,望着满屋如丝的雨水淋淋漓漓地下漏,看着卧在床角上冻得C_____________的孩子心如刀绞,长叹一声:雨什么时候停啊!天什么时候亮啊!
恍惚中,诗人忽然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乙),那雄起的楼群、温暖的灯火,迎接着千万家受苦受难的“寒士”,其乐融融。他笑了,笑得那么真诚,那么自然,那么温馨。“好了,只要他们住得好,吃得饱,穿得暖,享受自由祥和的生活,就够了。够了,够了。即便我还在这破旧的茅草房里空度一生,甚至冻死,饿死,也够了,够了……”他自言自语道。
不久,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一首诗,一首令长于他且慨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诗仙”、少于他且哀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王”都汗颜的诗,这首诗的名字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丙),我们更加了解了杜甫,读懂了杜甫,景仰着杜甫,热爱着杜甫,也使得整个草堂、整个成都、整个四川处处洋溢着诗的气息,弥漫着诗的芬芳。
18.请在文中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处是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高者挂罥长林梢”的散文化描绘。请发挥想象,在方括号处将下句“下者飘转沉塘坳”描绘出来。要求:与前句句式基本一致,修辞基本相同,前后连贯,语句通顺。
20.文中画框句多次写“够了”,请分析其作用。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那么,仅仅靠“质疑”就能取得进步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A.“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是举例提到了解农民,并没有特别强调,不能说“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C.“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错误,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类似表述。D.“只有……才”论断错误,结合“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可知,文本只是打比方。故选B。
2.答案: C
解析: C.推断错误,得不出这个结论。结合“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可知,并非“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故选C。
3.答案: B
解析: B.结论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可知,主要论述“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故选B。
4.答案: “敲诈”“斗智”“拷问”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的立场、态度和方式,为了论证调查者搞社会调查不能与被调查者敌对,不能欺骗,不能居高临下,应该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从反面论证调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调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式和态度,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解析: “敲诈”斗智“拷问”这些词语都是指带有威胁、欺骗、斗争意味的行为,文中这些词语都加引号表示突出强调,结合“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可知,体现出作者对在社会调查中采用这些做法的不认同,强调科学的社会研究应该持有的态度和方法,尊重对方并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进行调查研究,承接上文论述中两者的关系应是充分合作,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结合“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可知,这些词生动形象,与上文中的“秘密、撒谎”等字眼风格一致,形象地阐明了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的关系,语言通俗易懂,说理明白晓畅。
5.答案: 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调子”;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
②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解析: ①结合“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可知,材料一谈到的“客观”是指“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论述的是“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这是侧重于解决问题的行为方法来说的。
②结合“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可知,材料二谈到的“客观”,是“不肯正视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的学者给自己的一个说辞,针对“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的前提提出的,这是侧重于做好社会调查应持有的立场来说的。
③结合“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可知,两则材料所谈到的“客观”都表现出作者对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对追求真理、探求进步的高度责任心。
6.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相较于第一人称,便于抒发真情实感”错误,用第一人称叙述更便于抒情。
故选D。
7.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人物形象的能力。
C.“使孤村村民感动得落泪”错误,由原文“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可知,流泪的是出发时围观的群众。
故选C。
8.答案: ①情节淡化。小说中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只是注重描写王淡人日常生活中的二三琐事,叙事悠闲。
②注重环境描写和意境氛围的营造。小说多对生活场景进行描摹,如详尽描写了王淡人钓鱼的场景以及王淡人的院子和医室。
③语言富有韵味,如“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语言平淡但韵律感极强。
解析:
9.答案: 观点一:赞成原文结尾。
①在写人写事之后,作者的感情呼之而出,这是作者对于全文感情的总结与升华。
②直抒胸臆,强烈表达出对于王淡人人格淡泊高尚的赞美。
③转化叙述视角,由第三人称视角转换为第二人称,使抒情亲切自然,拉近了与主人公的距离。
观点二:赞成改文结尾。
①这句话是由王淡人医室所挂的对联化用而来,呼应了前文,体现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②以春风秋雨之景衬托出王淡人淡泊高尚的品格。
③含蓄委婉(充满诗意),形成了余韵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
10.答案: CEG
解析:
11.答案: C
解析:
12.答案: C
解析:
13.答案: (1)陛下持守不坚定,半途而废,损伤了朝廷威严,也损失了巨大的花费,造成的弊端很深。
(2)(殷高宗)凭天子的威严,讨伐背叛的国家,三年才战胜(攻下),算不上晚。
解析: 参考译文:
臣认为淮西这个只拥有三个小州的地方,自从节度使吴少阳生病之后,去年春夏以来,图谋造成了今日叛乱之事。手拿兵器的士卒,四处侵扰掠夺;农夫织妇带着幼童弱子,在后面供给粮饷。即使不时侵犯掠夺,也有小的收获,但他们必然筋疲力尽,得不偿失。又听说饲养的马匹很多,从半年以来,就都开始喂养粮食。这好比有人即使有十个丁夫的力量,从早到晚,常常大声呼叫跳跃,起初虽然让人心生畏惧,势必不能支撑长久,必会使自己疲劳困乏。趁着他们的力量衰弱时,三尺高的儿童就能置他们于死地。更何况用三个小州破落疲敝、困顿至极的残余势力,来抵挡全天下的力量,它的衰败很快就会到来。然而不能预料的,在于陛下决断还是不决断罢了。士兵不多,并不足以保证一定胜利。一定能取得胜利的军队,一定在于作战迅速,士兵多可是作战不迅速,那么所耗费的一定多。两个地界之间,战场之上,每天都互相攻打劫掠,一定有被杀死和受伤的。靠近贼人的州县,征发徭役的理由多种多样,农夫织女,不能安于本业。有时还会遇到水旱灾害,百姓十分忧愁苦恼。在这样的时候,那么人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来迷惑陛下的圣听。陛下持守不坚定,半途而废,损伤了朝廷威严,也损失了巨大的花费,造成的弊端很深,因此要先在内心有决断,详细衡量事情的过程,事情就会到不迷惑的地步,这样之后就可以图谋功业了。作为统帅,在阵前尽力去冲锋;而作为参与谋划的人,在后方尽心侍奉。这样朝廷内外互相呼应,功业就会成功。从前殷高宗,是十分圣明的君主。凭天子的威严,讨伐叛国,三年才战胜,不认为这件事情来得晚。志向在于成功,不计较花费,《传》说:“决断之后施行,鬼神也会避开他(给他让道)。”迟疑不能决断,没有能够办成事的。臣错承皇上的恩宠,获得掌管皇帝的诏令文告,相处亲近,职责重要,不同于一般的官员,总是想要竭尽愚拙的诚心,来献出一点作用。认真分条列出平贼的事情,一一写下,列在后面。
蔡州的士兵,被吴元济胁迫,于是和国家的军队作战。推究这件事的根本,都是国家的百姓。无论是作战还是不作战都是死,实在是值得怜悯同情。应该明确命令各路军队,使他们深入领会这个意思。在作战的时候,本来就应当把尽力杀敌作为自己的忠心,如果形势已经到了穷尽的地步,不能再作恶的,不要有过分的杀戮。
《论语》说:“越想要快,越不能达到目标;贪图眼前的小利益,那么大事就干不成。”臣认为淮西是三个小州汇聚的地方,吴元济又很平庸愚蠢,而陛下凭借圣明英武的姿态,使用四海九州的力量,除去这样的小贼寇,难易就可以知道了。用泰山压鸡卵也不值得比喻。
14.答案: ①阐明叛贼势微力衰、不堪一击之现状,树立皇帝必胜之信心。
②揭示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之危害,劝说皇帝当机立断,痛下平叛之决心。
③着眼国家利益、百姓安危、皇帝尊严,劝说皇帝善始善终,坚持平叛之恒心。
解析:
15.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D项中“作者希望能有船自天际驶来,载自己回家”理解错误,“归帆天际看”指的是作者想象家人在盼望自己回家,家人在遥望天边驶来的船只,属于“从对面落笔”的写法。故选D。
16.答案: 尾联用典和烘托,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迷津欲有问”,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象,完全烘托出作者的迷茫心理。
解析: 尾联“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17.答案: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解析:
18.答案: A:急急忙忙;B:肆无忌惮;C:瑟瑟发抖
解析:
19.答案: 示例:一部分飘飘洒洒,被风雨威逼着沉降,毫无抵抗地落在塘中,随波逐流。
解析:
20.答案: ①将“够了”多次反复,符合诗人自言自语的情境,真实贴切;
②表现了诗人不计个人福祸,希望天下寒士能够幸福生活的伟大情怀;
③增强了表意的节奏感和情绪感,让诗人形象更鲜活感人,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④前后两组“够了”在强调的意思上略有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复杂心理。
解析:
21.答案: 甲:忽然狂风大作;乙: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丙:正是因为这首诗
解析:
22.答案: ①将杜甫的诗与李白、白居易的诗对比,突出杜甫忧民的伟大情怀;
②通过引用李白、白居易的诗句,使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厚重;
③“了解”“读懂”“敬仰”等句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重大意义。
解析:
23.答案: 略
解析: 材料首先说做学问,需要合理的质疑,然后指出质疑对于我们认知、思维、纠偏、创新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倡要有大胆的质疑精神。同时,材料也指出仅仅靠“质疑”很难取得较大进步,由此,材料引导学生去思考“质疑”更为广阔的意义,思考正确的做学问方法。
比如:鲁迅强调,读书要选择恰当的读书方法,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读思结合。思考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可见,读书少不了思考。思考,是读书的基本方法。
第二,辩证看待。辩证,不仅是鲁迅的读书之道,也是鲁迅所倡导的读书方法。鲁迅指出,中国青年应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辩证思考,针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反复推敲、互相印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从一方面刻板地去考虑问题,更不能自以为是。
第三,广专结合。将广泛的阅读与精专的研读相结合,同时实现读书广度与深度融合的读书效果,是鲁迅的读书方法。泛读的目的是获取广泛的知识修养,开拓视野、启迪思路,但只有“广”则会导致没有中心,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因而要注重“专”。“广”与“专”结合,才能起到良好的读书效果。
第四,比较约取。鲁迅强调,读书应注重比较阅读和参读,将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同异,最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书有良莠不齐、优劣之别,书中也是精粗混杂、瑕瑜互见。只有通过比较阅读,对不同观点倾向和意识形态的作家作品都有基本的了解,才会为树立正确思想找到参照,这是鲁迅的读书总结,也是读书人必须掌握的方法。
第五,活学活用。鲁迅曾说“读死书是害己,一张口就害人”。将书读活,是读书的最佳目标,死读书会导致进入死胡同。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书和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死读书,注重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把静态的书本知识与动态的人生社会结合起来,也是鲁迅读书方法的重要特点。
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一方面,只有对既有结论大胆质疑,才能更好地剔除不良信息,从而实现对其合理内核的传承;另一方面,大胆质疑所带来的新思考与新机遇,将为创新提供可能性。由此观之,大胆质疑是破旧立新、继往开来的重要条件。尤其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尤其需要质疑精神,人类的创造创新都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反思中形成的。有创新能力才是极大的进步。
行文思路上,开头可借助“尽信书不如无书”等与“质疑”有关的经典言论,引出话题,提出“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展现我们的理性判断”。然后列举赵括纸上谈兵、楚人一叶障目、袁隆平研制出杂交水稻、牛顿揭开色光之谜等人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学习、科研、交际等各方面生活中学会“质疑”的必要性。同时,还可结合材料中对于质疑的批判性思考,再从“怎样做”的层面阐述如何形成理性判断,如通过实践检验证明,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分析等。最后结合新时代青年的身份强调,要勇于质疑,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青年的使命,为伟大的民族复兴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开拓视野、开拓心胸,才是真正的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