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0 10: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陆丰市玉燕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3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杂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从文本学的角度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的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但这些艺术中的“不写之写”,在《红楼梦》中是显著存在的。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
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薛宝钗作为典型的封建淑女,确实有许多的好处,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但是,这不是说这个“不写之写”无解,而是我们能够根据文本感受到、理解到薛宝钗的通晓时务、克己隐忍、善于决断等性格特点。“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可以说,薛宝钗的进来打断了对话符合生活里的一般情景,同时也符合艺术家匠心独运的“不写之写”修辞运用。
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为什么这些属于“不写之写”?因为这些留白、空白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描写限定的,根据叙述逻辑或性格逻辑可以推演,也是作家个性和风格的延展,是属于作品的内在构成的内容,是可以通过比较、揣摩、反思意识到的内容。换言之,对这些留白、空白、“不写之写”不做引申、联想、填补,就不算是合格的阅读、欣赏、品鉴。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体现了作品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杂的表达方式。
B.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尽管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
C.作者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关联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它不是指凡是没有写到的,也不是指所有的空白。
D.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B.作者的“写”限定了读者的理解和联想,而“不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动力与兴趣,这与文本的开放性与自足性、自洽性有关。
C.“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
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
A.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B.此时无声胜有声。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材料二是《红楼梦》中写众人笑态的经典场面,宝钗也在现场,但她的神态却“缺席”,请根据材料一分析曹雪芹这样处理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红高粱(节选)
莫言
①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敌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②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了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③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慢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
④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⑤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滓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记忆。
⑥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脚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腥甜味愈加强烈,余司令大喊一声:“日本狗!狗娘养的日本!”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
⑦拐进高粱地后,雾更显凝滞,质量加大,流动感少,在人的身体与人负载的物体碰撞高粱秸秆后,随着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鸣声,一大滴一大滴的沉重水珠扑簌簌落下。水珠冰凉清爽,味道鲜美,我父亲仰脸时,一滴大水珠准确地打进他的嘴里。父亲看到舒缓的雾团里,晃动着高粱沉甸甸的头颅。高粱沾满了露水的柔韧叶片,锯着父亲的衣衫和面颊。高粱晃动激起的小风在父亲头顶上短促出击,墨水河的流水声愈来愈响。
(选自《红高粱家族》,有删改)
文本二:
魔幻现实主义是上个世纪在拉丁美洲所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是在小说领域表现得比较突出。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思路,一些作家努力将现实投放到了虚幻的气氛之中,然后进行详细的描述,从而使得现实被一层光怪陆离的外衣所笼罩。魔幻现实主义是在文学作品中插入了许多神奇和怪诞的幻想,整个画面也呈现出真假难辨、虚实不分的情况。莫言作品中有着一定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这与莫言对于拉美文学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在作品中又结合了自身特有的一些语言特点,他的作品是一种情境澎湃的感情倾诉,这和莫言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读者在读莫言作品的时候,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莫言小说中所富有的穿透力的语言,能够给读者的心灵造成很大的震撼。莫言这种文学作品所展示出来的魅力和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节选自《莫言作品:魔幻现实主义》)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与《荷花淀》都以普通农民抗日表现中国人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我奶奶”内外兼美,她既有魅力,又怀有民族大义,是一个杰出的女性形象。
C.文本—第4段中“我”的感悟表达出作者对父老乡亲的理性思考和复杂的情感。
D.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现实被虚幻的外衣所笼罩,《百年孤独》就是这样的小说。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中“我父亲”“我奶奶”兼具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功能,即使叙述显得真实,又使叙述比较自由。
B.本文与《老人与海》都用大量的内心独白来塑造形象,用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世界,而且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C.本文以心理时序来展开情节,以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为中心,以三代人的经历将不同时间的故事融合成一个家族故事。
D.第7段中“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鸣声”写高粱被撞后产生幽怨的心理,赋予高粱以人的灵性,使小说具有魔幻的感觉。
8.文本一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环境,请结合第5段的描写简要说明。
9.一些魔幻现实主义作者通过在作品中“插入许多神奇和怪诞的幻想”来表现真实的心理,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不受。后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贵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莫吾辞也。”基曰:“臣不耐繁剧,天下何患无才,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广洋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按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B.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队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C.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D.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多是对名的解释、补充或延伸。在古代,不论男女,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江左,即江东。君王坐北朝南,其左边是东,所以江左指的是长江以东一带。
C.拜,指授予(任命)官职。与文中的“举”“除”“授”等字的用法相同,意义相近。
D.顿首,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也常用于书简表奏的结尾,表示致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基天资聪慧,博通经史。他酷爱读书,尤其精通天象地理。西蜀人赵天泽评论江东人物时,第一个就推崇刘基,认为他与诸葛孔明一样。
B.刘基运筹帷幄,足智多谋。他能替太祖出谋划策,分忧解愁。他平冤案,止滥杀,释囚徒,劝君买善,深得太祖信任。
C.刘基生性刚直,不徇私情。他不计个人恩怨,替多次要陷害他的李善长说情,否定太祖想让向来与他交好的杨宪做丞相的建议。
D.刘基清廉正直,淡泊功名。明太祖对他极为赏识并重用,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封为诚意伯。后赐归还乡,隐居山中,只是饮酒下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2)吾之相,诚无逾先生,莫吾辞也。
14.刘基淡泊功名,请从文章中找到三处依据。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注】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即陈述古,时由知杭州改知应天府,为苏轼好友。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回首望向临平,乱山遮眼,只看到了临平城看不到居民,顿生悲伤。
B.“一枕初寒梦不成”一句表达出了友人离去之后,诗人清冷孤寂的心情。
C.“今夜残灯斜照处”与《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在写法上异曲同工。
D.本词虽抒离情,词风却一改前人的柔媚哀婉,读来文笔飘洒,情真意切。
16.苏轼擅长运用多种手法写“多情多感”之词,本词是如何表现离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明屈原的文章意旨极为博大、意思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两句。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到周末,我们总是不自觉思念起家的味道。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家的味道熟悉而持久,它像一个定位系统,一头连接着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是少年时代深夜苦读,饥肠辘辘,父亲端出的蛋炒饭;是感冒发烧,头疼鼻塞,母亲熬煮的大米粥;是早起训练,外婆赶在出门前就塞进包里的蟹黄包……桂花糖芋苗、赤豆酿元宵、羊肉臊子面、红糖糯米糕,家的味蕾绵密悠长,是最朴素的味道,也最能慰藉人心。
工作多年后,因为总在我们筋疲力尽之余回想起年少时光的点滴,兜兜转转,所以盼望着能找回熟悉的味道。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在汕尾的美食节上,冬节蛤、扁食面、菜茶、层糕粿、汕尾薄饼……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B.“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C.“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家,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D.老李问:“还没结婚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工作多年后,总在我们筋疲力尽之余回想起年少时光的点滴,兜兜转转,盼望着能找回熟悉的味道。
B.工作多年后,我们总在筋疲力尽之余回想起年少时光的点滴,兜兜转转,盼望着能找回熟悉的味道。
C.工作多年后,因为我们总在筋疲力尽之余回想起年少时光的点滴,兜兜转转,所以盼望着能找回熟悉的味道。
D.工作多年后,因为总在我们筋疲力尽之余回想起年少时光的点滴,兜兜转转,所以盼望着能找回熟悉的味道。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没有一朵云,偶尔飘来一丝半缕,转眼间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透明的一股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空空寂寂。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空的。还有我的手指甲——在林子里的阴影中时,它还是闪着光的,可到了阳光下却透明而苍白,指尖冰凉。我伸着手在太阳下晒了一阵后,皮肤开始发烫了,但分明感觉到里面流淌的血还是凉的。
在河边一个人待着,时间长了,就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人会说“白花花的日头”了,原来它真的是白的!真的,世界只有呈现白的质地时,才能达到极度热烈的氛围,极度强烈的宁静。这种强烈,是人的眼睛、耳朵,以及最轻微的碰触都无力承受的。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阳光,只能把人照黑,但这样的太阳,却像是在把人往白里照,越照越透明似的,直到你被照得消失了为止……那种阳光,它的炽热是你经验中的现实感觉之外的炽热。河水是冰冷的,空气也凉幽幽的,只要是有阴影的地方就有寒气飕飕飕地蹿着……可是,那阳光却在这清凉的整个世界之上,无动于衷地强烈炽热着……更像是幻觉中的炽热。
21.文中多处使用了ABB的短语形式,如“白花花”“凉幽幽”,说说它们和“白、凉”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2.请结合画横线的句子分析作者是怎样让“冰凉”与“炽热”这一对具有矛盾性的感受共存的。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春节走向世界,世界拥抱春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联系实际,表达你的观点。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错,于文无据。材料一第②段为‘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从文本学的角度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笼罩”,据此可知只说索隐派属于历史学范畴,并没有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故选:B。
2.答案: C
解析: “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错。材料一第②段“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材料一第
⑥段“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可知并没有说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也需要根据作者所写的内容来解读。故
选:C。
3.答案: A
解析: 材料一第⑥段点明了“不写之写”的含义:“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说明“不写之写”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A.“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直干净”,客观说明了具体场景以及评价和感受,不属于“不写之写”。
B.“此时无声胜有声”,是说不写声音,而胜过对声音的描写,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属于“不写之写”。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说不写一字,却表达出了全部的意蕴,属于“不写之写”。
D.“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是说实中求虚,黑中留白,有不描画的部分,但却从中透漏出满屋的光明,属于“不写之写”。故选:A。
4.答案: ①首先指出《红楼梦》中有大量的“不写之写”这一中心论点;
②其次提出应从美学修辞和文本学的角度理解“不写之写”;
③接着论述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服务于其艺术目的;
④最后以《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的“不写之写”为例分析其艺术魅力。
解析:
5.答案: ①宝钗神态的“缺席”,成了文本的空白点,属于“不写之写”,读者可以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
②读者可以根据薛宝钗稳重平和、冷静克制的性格推测出她在这一场合的反应,这种“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
解析:
6.答案: A
解析:
7.答案: B
解析:
8.答案: ①“狭窄的土路”,用视觉描写土路很窄;②“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用听觉写人们行军时寂静;③“幽淡的薄荷气息”,用嗅觉写高粱地的气味;④“苦涩微甘”“腥甜”,用味觉写高粱和在高粱地行军的环境给“我父亲”的感受。
解析:
9.答案: ①幻想奶奶是愈离愈远的岸,表现“我父亲”离母亲越来越远时对母亲的依依不舍。
②幻想雾是愈近愈汹涌的海水,表现越来越接近战场时“我父亲”内心不安。
③幻想余司令是船舷,表现“我父亲”对余司令的崇敬仰慕,他觉得在遇到危险时余司令能给予安全感。
④幻想“我父亲”奔向了属于自己的墓碑,表现“我父亲”奔向战场时视死如归。
⑤幻想高粱肃然默立,表现乡亲们牺牲于高粱地时“我爷爷”对他们的牺牲肃然起敬。
解析:
10.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向东进发,局势非常紧张,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据守,刘基瞪大眼睛不说话。明太祖召他入内,刘基亢奋地说:“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应该斩首。”
“陈友谅陷太平”是主谓宾关系,不能断开,排除AD。
“奔”意为“逃跑”,“据”意为“据守”,“奔“据”为连动短语,“钟山”是地名,“奔据钟山”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B。
1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不论男女,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错。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礼记·檀马上》:“幼名,冠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取字。可见“名”不是成年才取。
B.正确。
C.正确。“拜”“举”“除”“授”都有授予官职的意思。
D.正确。
故选A。
12.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明太祖对他极为赏识并重用,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错误,原文是“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可见高安县县丞并非因太祖赏识而任职。
故选D。
13.答案: (1)刘基没有答应(太祖的邀请),总制孙炎再次给刘基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肯出山。
(2)我要选的丞相,确实没有人能超越你,你不要推辞(或“拒绝”)我了。
解析: 参考译文:
刘基,字伯温,是青田人。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起初对他的父亲说:“你们家祖上就有很高的品德,这个孩子一定会使你们家的门第声名远播的。”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刘基博通经史,对于书没有不阅览的,尤其精通天象地理。西蜀人赵天泽评论江东人物,第一个就推崇刘基,认为他是诸葛孔明一类的人。
等到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礼物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太祖的邀请)。总制孙炎再次给刘基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肯出山,到任后,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非常高兴。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向东进发,局势非常紧张,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据守,刘基瞪大眼睛不说话。明太祖召他入内,刘基亢奋地说:“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应该斩首。”明太祖说:“先生有什么计策?”刘基说:“敌人骄傲。等到他们深入我地,埋伏兵马拦击他们,很容易。”明太祖采用了他的计策,引诱陈友谅到来,大败他。明太祖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不受。后来,他又请求定立法制,来阻止滥杀无辜。明太祖正要对人施刑,刘基问为什么,明太祖把梦中的情景告诉他。刘基说:“这是得到土地和人民的征兆,应该停止刑罚来等待。”过了三天,海宁投降了。太祖高兴,把囚犯全交给刘基放了。不久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起初,明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有功勋的老臣,能够协调诸将的关系。”明太祖说:“这人多次要陷害你,你却替他说话?我要让你做丞相。”刘基叩首说:“换丞相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捆束小木头做柱子,房子将会倾覆的。”等到李善长被罢免,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向和刘基交好,刘基却极力说不行,他说:“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做宰相的人,处事须心平如水,把义理作为权衡的标准,而自己的好恶不参与其中,杨宪却不是这样。”皇帝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大概比杨宪还要偏颇浅薄。”太祖于是说道:“我要选的丞相,确实没有人能超越你,你不要推辞我了。”刘基谢绝说:“我没有那种处理繁杂事务的耐心,皇上不用担心世间没有人才,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和汪广洋为官方面都很失败。
洪武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任命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封爵为诚意伯。第二年赐他告老还乡。刘基铺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到此时回到山林隐居,只是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八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14.答案: ①太祖用礼物聘请刘基出山,刘基没有答应。
②太祖采用刘基的计策大败陈际友谅后赏赐刘基,刘基没有接受。
③太祖希望刘基担任丞相一职,刘基推辞。
④刘基归隐后,只饮酒下棋,对曾经的功劳从未提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结合“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可知,太祖用礼物聘请刘基出山,刘基没有答应。
②结合“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不受”可知,太祖采用刘基的计策大败陈友谅后赏赐刘基,刘基没有接受。
③结合“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莫吾辞也。基曰……”可知,太祖希望刘基担任丞相一职,刘基推辞。
④结合“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可知,刘基归隐后,只饮酒下棋,对曾经的功劳从未提及。
15.答案: A
解析: A.“只看到了临平城看不到居民”错误,应该是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故选:A。
16.答案: 这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景物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回答善于运用叠词,借景抒情,借清冷孤寂的哀景,表现出作者在友人离别后的感伤之情也可。
解析: 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那
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窗外的秋雨已经停了下来,可是词人却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静静地流淌,无法停下,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词人在归途中,一路都吹着凄凉的晚风,令人感到微微的寒冷。夜晚的枕头也有些冰凉了,词人躺在上面辗转反侧而无法入睡。此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渲染了词人此时悲凉的心境。
17.答案: (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解析:
18.答案: A
解析:
19.答案: B
解析:
20.答案: ①比喻。
②把“家的味道”比喻成“定位系统”。
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中食物如同定位系统一般,联系着在外的游子和故乡。不管离家有多远,游子都能循着家中食物的味道找到回家的路。
解析:
21.答案: ①“白花花”指白得晃眼,令人眼花,因此白花花的“花花”并不是虚化的修饰,而是指出其效果;“白”仅指颜色而已。
②“凉幽幽”指清凉,并有幽深晦暗之意,复合了清凉和幽暗两个意思,语意更为丰富;而“凉”仅指触感上的清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词语的词义的能力。
“白花花”一词的本义指的是白的耀眼,也就是说容易让人产生眼花的感觉。而结合文中“白花花的日头”可知,此处并不单纯指出其“白”的颜色。而结合原文“这种强烈,是人的眼睛、耳朵,以及最轻微的碰触都无力承受的”可知,作者在这里用“白花花”一词,是在强调“白”这一特征的同时,说明河水的白还有让人眼花的效果。
“凉幽幽”一词中,“凉”指凉爽、清凉之意,而“幽”则有昏暗、深沉之意,结合该词所在语句“河水是冰冷的,空气也凉幽幽的,只要是有阴影的地方就有寒气飕飕飕地蹿着”可知,作者在这里除了指出“凉”这一层意识之外,还强调此处的幽深、寒冷之意。所以,这里用“凉幽幽”一词,复合了清凉和幽暗两个意思,语意更为丰富。
22.答案: ①多处用叠词,在写河水、空气、有阴影的地方的冰凉时,突出了真实触感。
②运用拟人手法,用“无动于衷”描写阳光“强烈炽热着”,形象地表达出虚幻的心理感受。
③运用对比,将外界的冰凉与阳光、感受的炽热进行对比,突出了两种看似矛盾的感受并存。
解析:
23.答案:
共生共荣,双赢之道
日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决议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作为联合国假日。这一决定,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国力、彰显文化自信,也充分展现了当今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同生共荣的广阔胸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密切,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成为共同的追求。这也启示我们在倡导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必须呼吁文明互鉴,促进文化的多元共荣,实现共生共荣的双赢之道。
文化自信,顾名思义,即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自豪。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考验,而倡导文化自信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的“仁爱”“礼义”,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法制”理念……这些独特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历时久远,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更不能忽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更应坚定思想文化自信,以全球视野,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思想文化。一个有自信的文化,不仅能够赋予本国人民精神力量,更能吸引他国人民前来交流学习,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然而,文化自信并不等于文化封闭。单一文化的自恋与孤立只会导致文明的僵化与衰败。文明互鉴不仅仅是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外来文化,更是在交流中产生碰撞、融合与创新的双向互动。仅以中国来说,中国既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借助古丝绸之路,佛教、阿拉伯数字、各种农作物等就从印度、西域、东南亚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洲各地。如今,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通过文明互鉴,我们可以借鉴他国先进的文化成果,开拓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
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为双赢。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双翼;倡导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守自己文化的传统与精髓,展现出文化的自信与魅力;呼吁文明互鉴,我们则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其他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共荣。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有底气去迎接外来文明的冲击;只有开放包容,才能让文明互鉴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现代社会,信息与人员的流动日益便利,文化交流的机遇空前增多,只有在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行,我们才能共谋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
解析: 参考立意:①春节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影响力
②让世界分享“中国年”,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③传承中华文明理念,坚持文化自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