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其韵律特点,理解词作内容。(重点)
2.结合重点词句赏析诗歌,掌握词的艺术表现手法。(难点)
3.结合词人的生平和词的创作背景,感受词人自信乐观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李白《关山月》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回顾一下:你学过哪些关于边塞、战争的诗呢?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一改晚唐五代婉约的词风,格调高昂,豪迈奔放,开创了豪放一派。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称“四大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在宋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写作背景
文体知识
词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也称曲、曲子词、乐府,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婉约派、豪放派。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阙和下阙。
发(fā) 擎苍(qínɡ) 貂裘(diāo qiú)
骑(jì) 为(wèi) 酒酣(hān) 鬓(bìn)
字词积累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朗读诗歌
朗读指导
上阕: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亮
下阕: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势豪迈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感知文意
读懂诗歌的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歌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聊,姑且,暂且。
黄犬
举着苍鹰。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译文:老夫暂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上锦帽穿好貂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全城(百姓)
报知
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这里是作者自喻。
译文: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亲自搭弓射杀猛虎,就像当年的孙权一样。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 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 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还。
开阔,雄伟
额角边的头发。
稍白。
符节,古代朝廷使者用以取信的凭证。
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东北。
终将
饰以彩绘的弓。
圆月
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这里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译文:酒意正浓时,胸怀开阔,胆气豪壮。鬓角稍白,这又算什么!当年冯唐持文帝符节去云中郡赦免魏尚,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人物来找我呢?我终将拉开雕弓如满月,注视着西北方,将利箭射向入侵的敌人。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思考:本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
第一,一首词的线索。
第二,一首词里面表达最有深意的一个字。
这两者都可以称作“词眼”。
词眼
文本探究
《古汉语常用字典》对“狂”的解释:
①狂妄,傲慢。 ②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
③发疯。 ④失去常态,狂乱。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修辞】“千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出猎场面之宏大,狩猎人数之多,以及士气之盛。
【炼字】“卷”是“席卷”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狩猎人数之多,速度之快,表现了出猎的壮观情景。
【描写手法】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守出猎的雄姿、壮观的场面以及高昂的情绪。照应了上文的“狂”字。
行为之狂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用典】词人借“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委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少年狂气,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语言之狂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用典】借“冯唐持符节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表达了词人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心态之狂
明代屠隆说:“善狂者心狂而形不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
“形狂”指人的外在表现,即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等异于常人;
“心狂”则是内在的,指人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等与众不同。
词的上阕侧重表现“形狂”,下阕侧重表现“心狂”。
这首词中出现的是“少年狂”,少年狂其实就是年少轻狂。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典】“天狼”在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志向之狂
形狂
心狂
狂在装备精良: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狂在深得民心,百姓倾城:为报倾城随太守;
狂在英武非凡,自比孙郎:亲射虎,看孙郎;
狂在队伍浩大:千骑卷平冈;
狂在老当益壮:鬓微霜,又何妨?
狂在壮志凌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写作特色
①衬托,“鬓微霜,又何妨!”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②用典,“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以少年孙权自比,显示作者的狂劲和豪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明苏轼渴望像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信任,表现出他要为国立功的壮志。
③隐喻,词中以“天狼”隐喻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④寓情于景,借出猎表达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苏轼的这首豪放词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他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拓展链接
同样面对仕途的打击,相较于苏东坡而言:
太忧郁
太伤感
太悲壮
太缠绵
柳宗元
白居易
屈 原
柳 永
面对厄运,我们更乐于选择苏东坡的
潇洒飘逸 、超拔洒脱、乐观开朗、豪情满怀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叶嘉莹先生曾说:“我们看苏东坡不要只看他豪放,要看他的忠义的持守,他的政治的理想,他的在失意挫折之中旷逸的襟怀。”
归纳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课堂小结
胸襟豪放
报效国家
建功立业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上阕:
下阕:
出猎盛况
狂
杀敌报国
装备齐全,穿着华贵,仪态威武
场面宏大,随从众多,气势雄壮
英雄气概,信心十足,豪气满怀
老当益壮,人老志坚
渴望重用,建功立业
杀敌报国,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