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评价标准】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学校教育、书刊出版、翻译事业等方式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时空观念 认识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资料,探究学校教育的过程。
历史解释 通过史料分析,认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家国情怀 认识世界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培养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文教现象
2.难点:认识历史上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温故·习新】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⒈中国古代学校教育
⑴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
A.中央官学:
①官学
B.地方官学:
A.春秋时期:
②私学 B.唐朝:
C.宋朝:
①
(2)影响 ②
③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与评价】
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政府主导;官学与私学并存;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2)评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为政府提供了后备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流;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凸显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但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2.古代西方的学校教育:
古希腊:产生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分科教育的基础。
(二)近代大学
1.地位:
⑴法国:
2.近代欧美大学 ⑵德国:
⑶美国:
3.近代中国大学
(1)北京大学:
①前身:京师大学堂。
创建:
地位:
特点:
意义:
②改名:1912年
③北京大学与新文化运动:
清华大学:
①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②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三)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
(1)举措 ②1949年底
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逐步形成
(2)成就
②培养了
2、“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3、改革开放时期
①高考制度恢复(1977年),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1)举措 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
③20世纪90年代
①
(2)成就
②
(四)学校教育的意义:
1、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
(一)书籍的功能: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二)早期书籍:
1、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的书籍: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三)印刷书的诞生:
(1)
1、条件
(2)
2、过程:
①前2世纪
(1)造纸业的发展
②105年
①唐朝
(2)印刷术的发明 ②北宋
③约15世纪中叶(影响?)
3、印刷书诞生的意义:
⑴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
⑵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⑶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三、图书馆的成长
(一)图书馆的职责与起源:
图书馆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责,起源于对文字资料的收藏。
(二)国外图书馆
(1)地位:
1、亚述图书馆 (2)建立:
(3)内容:收藏约25000块泥版文书,几乎囊括当时亚述的全部知识。
2、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私人图书馆兴起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4、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三)中国图书馆:
(1)官藏:
1、古代 ①原因:
(2)私家藏书
②代表:
(1)1909年
2、近代:京师图书馆
(2)1916年起
现代:
(1)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
(2)各级各类的图书馆逐渐建立。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国外博物馆
1、亚历山大博物馆
(1)创立:前290年,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
(2)地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3、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二)中国博物馆
(1)自然历史博物院:
(2)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3)南通博物苑:
1、近代: (4)国立历史博物馆:
(5)国立中央博物院:
①成立
(6)故宫博物院 ②珍藏:
③地位:
现代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①基础:
(2)中国国家博物馆 ②正式组建:2003年
③地位:
(3)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共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三)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意义:
1、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研讨·拓展】
研学活动1:
材料一: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材料二: 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又下令各地设立学校教授儒家经典。晋代增设国子学(国子监),教授内容与太学相同。到了明清,各府县学校学、生岁考优秀者可直接升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毕业可直接做官;未升入国予监者,则参加科考,科考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会试,会试合格者即为进士及第,成为官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课程如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在1920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北大还开办了不少平民学校和夜校等,努力服务于社会。
——摘编自张卫民《中国教育纪元的断代工程》
材料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问题设计: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归纳中国古代教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
(3)请你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研学活动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裁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问题设计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5分)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
【思维导图】
【反馈·提炼】
1、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
A.儒学地位上升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2、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3、18世纪以前的大学里,自然科学只是有钱的爱好者的副业。19世纪,自然科学开始逐渐被大学接受,但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在大学中一直没有地位。1889年,德国将一些水平较高的技术学校升级为大学,将技术教育纳入大学体制。在美国,大学和产业界的交流普遍而顺畅,1870年代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19世纪后期大学体系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A.生产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B.自然科学地位变得日益重要
C.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载,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5、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的欧美还不多见,而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还有19世纪末的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19世纪中期以来公益设施的建设与推广( )
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B.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
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D.传播了先进的学校教育理念
6、20世纪90年代德国重新统一后,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开始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柏林的世界文化博物馆还曾经组织过德国主流文化和各移民文化之间的“多元对话”。这些措施( )
A.消除了德国不同民族间的隔阂 B.提升了移民的参政意识
C.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 D.提高了移民的文化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