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浮力 综合复习提升(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浮力 综合复习提升(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09 18:01:01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浮力 综合复习提升
章末小结示例
教材图片解读
1.如图所示,鸡蛋在水中处于 沉底 状态,重力 大于 浮力;鸡蛋在盐水中处于 悬浮 状态,重力 等于 浮力;如果往盐水中继续加盐,则鸡蛋将会 上浮 。
2.如图所示为潜水艇的示意图,潜水艇是通过调节自身 重力 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潜水艇浸没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 等于 自身重力。
3.将同一支简易密度计先后放在如图所示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则图甲液体的密度 小于 图乙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在图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等于 在图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1.(2024·广安中考)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中,经过讨论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小组同学分别对以上猜想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
(1)小凌根据A、B、C三图,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同组的小果根据A、C、D三图,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通过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增大而 增大 ,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根据 ADE 三图,可验证猜想2是正确的。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图中数据,还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为 1.67×103 kg/m3。(ρ水=1.0×103 kg/m3)
(3)为了验证猜想3,小组同学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薄铝片、一个烧杯和适量的水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个薄铝片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铝片下沉至杯底;
②将另一薄铝片弯成“碗状”也放入该烧杯中,观察到铝片漂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现象,小丽得出猜想3是正确的。她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
实验二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关系
2.某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图甲和图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F1-F3 ;
(2)以下选项中若 B (填序号)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A.F1-F2=F3-F4
B.F1-F3=F4-F2
C.F2-F3=F1-F4
(3)某次实验中,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梦想同学发现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到的浮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 ;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己所示,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重物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B的示数逐渐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且A、B示数的变化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中考真题挑战
【考点一】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1.(2024·河南中考)宋朝的怀丙利用浮船打捞铁牛,展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图为打捞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图中甲、乙、丙三个位置所受浮力为F甲、F乙、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2.(2024·上海中考)小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悬空拉着一个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 N。他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2.0 N,则浮力的大小是 1 N,方向为 竖直向上 ;若将物体继续向下移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2024·湖南中考)水能提供浮力,但存在溺水风险。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湿的衣服鼓足空气等方式来增大 排开水的体积 从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4.(2024·成都中考)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 kg/m3)、空气的密度(约为1.3 kg/m3)。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B)
A.0.006 N B.0.6 N C.60 N D.600 N
5.(2024·龙东地区中考)美丽鸡西是石墨之都,研学小组为了测量石墨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墨样品重是4.8 N,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8 N,样品的质量是 0.48 kg,样品的密度为 2.4×103 kg/m3。
(ρ水=1.0×103 kg/m3)
6.(2024·云南中考)如图,木块静止在水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答:
【考点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7.(2024·泸州中考)中国长征18号核潜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
B.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C.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舱内注水
D.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
8.(2024·广州中考)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水艇从a处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掉深”到b处。与a处相比,潜水艇在b处(A)
A.受到浮力大小变小 B.受到浮力大小变大
C.排开液体重力不变 D.排开液体重力变大
9.(2024·贵州中考)泡茶时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浮沉“起舞”。如图所示,冲泡茶叶时,部分茶叶表面附着气泡使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而 上浮 ;茶叶充分吸水后由于其密度 大于 水的密度而下沉。
10.(2024·赤峰中考改编)在浮力这一章节的单元复习课上,学生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量鸡蛋的密度。如图甲,先把鸡蛋缓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沉底,测得溢出水的重力为G1;如图乙,再把同一个鸡蛋缓慢放入盛满盐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漂浮,测得溢出盐水的重力为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它们的关系是F1>F2
B.鸡蛋的体积为
C.鸡蛋的密度为ρ水
D.鸡蛋的密度为ρ盐水第十章 浮力 综合复习提升
章末小结示例
教材图片解读
1.如图所示,鸡蛋在水中处于 状态,重力 浮力;鸡蛋在盐水中处于 状态,重力 浮力;如果往盐水中继续加盐,则鸡蛋将会 。
2.如图所示为潜水艇的示意图,潜水艇是通过调节自身 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潜水艇浸没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 自身重力。
3.将同一支简易密度计先后放在如图所示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则图甲液体的密度 图乙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在图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在图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1.(2024·广安中考)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中,经过讨论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小组同学分别对以上猜想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
(1)小凌根据A、B、C三图,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同组的小果根据A、C、D三图,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通过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增大而 ,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根据 三图,可验证猜想2是正确的。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图中数据,还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 kg/m3)
(3)为了验证猜想3,小组同学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薄铝片、一个烧杯和适量的水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个薄铝片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铝片下沉至杯底;
②将另一薄铝片弯成“碗状”也放入该烧杯中,观察到铝片漂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现象,小丽得出猜想3是正确的。她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
实验二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关系
2.某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图甲和图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
(2)以下选项中若 (填序号)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A.F1-F2=F3-F4
B.F1-F3=F4-F2
C.F2-F3=F1-F4
(3)某次实验中,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梦想同学发现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到的浮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己所示,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重物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B的示数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且A、B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中考真题挑战
【考点一】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1.(2024·河南中考)宋朝的怀丙利用浮船打捞铁牛,展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图为打捞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图中甲、乙、丙三个位置所受浮力为F甲、F乙、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2.(2024·上海中考)小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悬空拉着一个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 N。他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2.0 N,则浮力的大小是 N,方向为 ;若将物体继续向下移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2024·湖南中考)水能提供浮力,但存在溺水风险。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湿的衣服鼓足空气等方式来增大 从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4.(2024·成都中考)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 kg/m3)、空气的密度(约为1.3 kg/m3)。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 )
A.0.006 N B.0.6 N C.60 N D.600 N
5.(2024·龙东地区中考)美丽鸡西是石墨之都,研学小组为了测量石墨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墨样品重是4.8 N,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8 N,样品的质量是 kg,样品的密度为 kg/m3。
(ρ水=1.0×103 kg/m3)
6.(2024·云南中考)如图,木块静止在水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考点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7.(2024·泸州中考)中国长征18号核潜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
B.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C.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舱内注水
D.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
8.(2024·广州中考)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水艇从a处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掉深”到b处。与a处相比,潜水艇在b处( )
A.受到浮力大小变小 B.受到浮力大小变大
C.排开液体重力不变 D.排开液体重力变大
9.(2024·贵州中考)泡茶时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浮沉“起舞”。如图所示,冲泡茶叶时,部分茶叶表面附着气泡使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而 ;茶叶充分吸水后由于其密度 水的密度而下沉。
10.(2024·赤峰中考改编)在浮力这一章节的单元复习课上,学生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量鸡蛋的密度。如图甲,先把鸡蛋缓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沉底,测得溢出水的重力为G1;如图乙,再把同一个鸡蛋缓慢放入盛满盐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漂浮,测得溢出盐水的重力为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它们的关系是F1>F2
B.鸡蛋的体积为
C.鸡蛋的密度为ρ水
D.鸡蛋的密度为ρ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