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0 08: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测试B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在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指出: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队建设是( )
A.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B.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C.扩展战略空间的需要 D.抵御外国侵略的需要
2.下列表格所列历史史实与其历史结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关系已正常化
B 1997年香港成功回归了祖国 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C 2012年辽宁舰航母交接入列 海军国防建设水平提升
D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极化局面已正式形成
A.A B.B C.C D.D
3.自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这些努力表明( )
A.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增强 B.空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
C.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D.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
4.在某次历史学科活动周中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坦克方队”“辽宁舰”“歼-20战机”,他们布展的主题最应该是( )
A.陆海空钢铁长城 B.东风破大国长剑
C.铸重器走向太空 D.群星耀百家争鸣
5.1954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参赛期间,中国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等进行了广泛交流。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非常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
C.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D.维持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6.周恩来曾郑重宣布:“我们不会侵略别人,我们宪法规定了我们的和平外交方针……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受罪受够了,我们不愿意把这种痛苦加在别人身上。我们懂得这个痛苦,我们同情别人的苦难。”这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
A.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外交 B.根除了阶级压迫的根源
C.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飞速转变 D.决定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和平性质
7.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认同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C.美苏冷战对峙,加大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8.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这个仅有两句话的建交公报,被称为轰动当时国际社会的“外交核爆炸”。这是因为,中法建交( )
A.奠定了新中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的基本方针
B.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C.直接推动了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引发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建交的新高潮
9.1960年尼克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前后两种说法在本质上相一致的地方是( )
A.美国始终坚持采取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B.美国始终不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认为中国在国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10.大熊猫是中国国宝,曾被作为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1957年 1965年 1972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8年 1980年
接受国 苏联 朝鲜 美国 日本 法国 美国 西班牙 联邦德国
A.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尚未建交 B.外交重心已转向西方
C.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D.美日先后与中国建交
11.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的数量接近于零,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是世界各国平均值的1.8倍。这说明新时期我国( )
A.开始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 B.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
C.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D.成为国际组织的主建者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材料反映出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是( )
A.积极开展与邻近国家的外交 B.积极开展区域性外交
C.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13.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基辛格这番话的内涵是( )
A.认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不是明智之举
B.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C.指出了解中美文化观念差异的重要性
D.强调世界多极化过程中中国参与的必要性
14.观察下面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折线图》,对不同时期出现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全面封锁中国,外交事业艰辛起步
B.20世纪7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C.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D.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发展一帆风顺,成就显著
15.2022年2月,为纪念中美双方签署的一份重要历史文件发表50周年,一位篆刻家雕刻了一枚红印(如图),这枚红印上的历史文件的发表( )
A.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B.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D.标志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2023年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我们愿同洪都拉斯方面加强高层交往,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和相互了解,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同洪都拉斯方面共同推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处理中洪关系要坚持( )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一国两制”方针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G20峰会、APEC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些活动反映了(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②国际社会合作不断加强
③各国消除了矛盾并形成利益共同体 ④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习近平主席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说明“上海精神”( )
A.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B.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
C.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D.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
19.2023年3月,在中国南海之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由此可知( )
A.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充分实现平等合作 B.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起主导作用
C.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D.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矛盾冲突不可调和
20.2024年5月1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中南海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小范围会晤时指出,中方愿同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一道,加强团结合作,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这反映了我国( )
A.以欧洲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在全球治理中起主导作用
C.外交政策得到各国的认同 D.贡献合作共赢的中国智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
21.回顾奋斗历程,感受时代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会上鲜明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了与会各国的赞同。会议最终对各项议题达成一致,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按照求同存异这种新方法的基本要求提出两种具体模式:“一国两制”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在当今这个充满矛盾斗争和“很多疙瘩”的世界,选择和平方式解决争议的好办法、新办法,极具中国特色。
——摘编自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丛书》
(1)根据材料一,回答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会议的目的,解释上述方针中“同”和“异”的含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邓小平用“好办法、新办法”取得的成效。(7分)
22.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地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海防建设步入现代化、正规化的新阶段,为改革开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979年邓小平做出指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人民解放军摒弃了近岸防御的“护城河”观念,确立了以突出国家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为原则的近海防御策略。 ——摘编自于长海《论新中国海防战略指导思想的演变》 当今世界变局中危机并存,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边界纠纷等问题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威胁。当前我国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大海洋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为指导,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 ——摘编自陈明富、秦婧《新中国70年海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三: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渐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战士。面对当前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国直言面对,捍卫祖国的领土和领空。加强国防建设时刻不能松懈。
——《中国军队建设简编》
(1)根据材料一,说说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国防建设重点是什么。简述这样做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海防战略的主要指导思想。探究我国当前建设强大稳固现代海防的时代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空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
——摘编自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和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
——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材料三: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挑起贸易争端,不断单方面升级冲突,酿成近30年来烈度罕见的贸易战。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2019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
——摘编自柳悰耀、陈琪《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周恩来提出怎样的外交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相关史实阐释“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对华采取的遏制手段。请结合所学谈谈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4分)
24.科技发展是国家建设的重要领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东欧为科技合作主体,特别是同苏联进行大规模的科技、经济合作。同时,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亚非国家也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
——摘编自吴贻康《60年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8年,中国开始与西方主要国家陆续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尤以1979年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为最大的框架协定,拉开了与西方进行官方合作的序幕。到80年代末,我国已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局面。
——摘编自纪录片《筑梦中国》解说词等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要求“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过去十几年,自主创新的方针经受住了考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
——摘编自徐冠华《中国科技发展的回顾和几点建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释。(4分)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与外国科技合作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发生的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一项史实,论证“自主创新的方针经受住了考验”。(4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可知,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切实维护国家安全。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队建设维护世界和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军队建设扩展战略空间,排除C项;材料不能看出军队建设是抵御外国侵略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3.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自2016年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五大战区是指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进行改革,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的五大军种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题干资料反映了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三者都是构筑中华民族钢铁长城的组成部分,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东风系列导弹,这是中国国防事业的王牌武器,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走向太空”,排除C项;百家争鸣是我国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之一,排除D项。故选:A。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1954年”“参赛期间,中国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可知,材料反映出我国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故选C。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宪法规定了我们的和平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和平性质,我国在国际上不会像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那样依靠侵略和掠夺他国来积累资本。故选D。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判断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 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除亚洲的中国、越南、朝鲜等国建立了 社会主义制度外,其他国家大多实行资本主义 制度,因此A表述不符史实,而B、C、D均是这 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对华采取敌视的态度,我国被迫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64年,中法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因此,1964年中法建交是中国与西方大国外交关系的突破,B项正确;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排除A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因此,“直接推动”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能引起广大亚非拉国家共鸣的国际关系准则,因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反对到不反对的态度转变。结合所学可知,维护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D项正确;AB表述“始终”,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反对到不反对的态度转变。AB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B项;C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C
11.答案:B
解析:据题干“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是世界各国平均值的1.8倍”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我国的外交不断拓展,多边外交成就更加显著,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就意味着我国开始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排除A项;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成为国际组织的主建者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可知,C符合题意。
13.答案:A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创了外交新局面,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故C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排除A;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排除D。故选:C。
15.答案:A
解析:1972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正确。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我们愿同洪都拉斯方面加强高层交往,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和相互了解,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同洪都拉斯方面共同推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D项正确;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无关,排除A项;“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与处理中洪关系无关,排除B项;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C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方愿同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一道,加强团结合作,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可知,中国同俄罗斯合作,引领全球治理贡献合作共赢的中国智慧,D项正确;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起重要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排除B项;外交政策得到各国的认同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1.答案:(1)目的:积极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团结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含义:异:中国还有其他与会各国的制度和国情存在差异;同:与会各国的目的和诉求是一致的,都是要反对殖民主义,要加强团结合作。
(2)成果: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促成香港、澳门的回归。
事例: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
解析:(1)目的: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我国参加亚非会议,既是为了积极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又可以在会议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团结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对抗美苏霸权。
含义:根据所学可知,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其中的异指的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实行的不同制度——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其他国家多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还有各国的国情存在差异等;虽然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周总理还是点出了其中的关键——同,即与会各国的目的和诉求是一致的,都是要反对殖民主义,要加强团结合作,要促进国家发展。
(2)成果:根据材料二中的“一国两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促成了香港、澳门的回归,这是他老人家用“好办法、新办法”取得的成果之一。
事例: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进行特色大国外交时,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希望团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以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2.答案:(1)重点:建立海军和空军。目的:巩固国防,(捍卫国家的安全),不再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2)指导思想:为保护改革开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重视海军现代化建设;强调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时代背景: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大海洋战略”“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引领。
(3)从国外购买,到仿制,再到自行研制逐渐强大的过程。
解析:(1)重点:根据材料一“在英勇地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国防建设重点是建立海军和空军。目的:根据材料一“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可知,这样做的目的是巩固国防,(捍卫国家的安全),不再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2)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海防建设步入现代化、正规化的新阶段,为改革开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979年邓小平做出指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人民解放军摒弃了近岸防御的‘护城河’观念,确立了以突出国家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为原则的近海防御策略。”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海防战略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为保护改革开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重视海军现代化建设,强调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二“当今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并存,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边界纠纷等问题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威胁。当前我国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大海洋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为指导,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当前建设强大稳固现代海防的时代背景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大海洋战略”“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引领。
(3)发展历程:根据材料三“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渐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战士。面对当前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国直言面对,捍卫祖国的领土和领空。加强国防建设时刻不能松懈。”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空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是从国外购买,到仿制,再到自行研制逐渐强大的过程。
23.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成了中日建交,中日建交又进一步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缓和;国家利益的需要。
(3)关税战、将中国企业列入管制名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解析:(1)原则:根据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变化:根据材料一“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2)阐述:根据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成了中日建交;中日建交又进一步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体现了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互动性特征。
决定因素:结合所学可知,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转变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3)手段:根据材料三“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2019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可知,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对华采取的遏制手段有:开启关税战,将中国企业列入管制名单。
对策: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4.答案:特点:主要以社会主义国家为科技合作主体;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亚非国家也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
解释: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施外交孤立政策;中国和苏联及东欧国家社会制度相同,便于进行科技合作;中国与广大亚非国家都曾受到殖民侵略,有进行科技合作的共同基础。
变化:由主要与苏联和东欧、亚非国家合作到与西方主要国家合作。
背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等。
(3)“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