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7张PPT。王羲之 兰亭集序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掌握“修、信、次、一、所以、之”等词的多义性?。
2、抓住感情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3、理解作者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4、背诵课文,积累文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掌握““修、信、次、一、所以、之”等词的多义性?。
2、理解作者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不慕荣利。性格旷达,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许这就是他的书法具有自由气象、潇洒清雅的原因之一吧。又因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爱他的才干,屡次征召,他都坚辞不受。他不喜当官,更喜欢清静。但是当他不得已而任官时,他又决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发表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1、王羲之其人王羲之像王羲之
???????????????
2、羲之其书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兰亭集序》(局部)王羲之《黄庭经》墨迹(唐临本)姨母帖《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2、羲之其事(1)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chī)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袒腹东床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问题思考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 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就是人最难能可贵的。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2)鹅池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传说“鹅池”两字出自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两人的手笔。当年,王羲之在池边刚写完“鹅”字,忽然听到“圣旨到”,便搁笔迎旨。一旁正在练字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了“池”字,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话。 鹅池的左旁,是一座式样别致的三角形石质碑亭。碑上镌刻“鹅池”两字,气势磅震荡礡。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
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
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3)以书换鹅王羲之以书换鹅图‖背景介绍 王羲之生性洒脱,出身名门望族,却以交游名士、吟咏山水为乐.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聚会起因源于“修禊”习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到流水中洗濯以祓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时节在水边宴饮嬉游,时人谓之“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晚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郡山阴县兰亭聚会。王羲之等人曲水流觞,当时要求每人即兴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各抒怀抱。最后得诗37首,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则是王羲之为《兰亭集》作的序。
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临写了几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文体知识 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宽容>序》、《<呐喊>自序》 《〈指南录〉后序》等。
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腾王阁序》等等。
有关“序跋”‖生词注音癸丑( ) 管弦( )
会稽山( )虚诞 ( )
修禊事( )
激湍( )
流觞( )
骋怀( )
放浪形骸( )
趣舍万殊 ( )
一契( )
嗟悼( )
彭殇( )ɡuǐkuài jīxìtuān shānɡchěnɡ háiqūqìjiē dào shānɡ
xián
dàn‖课文研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第1自然段ɡuǐ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春季的末一个月,晚春一种祭礼高高的竹子都县名映衬、围绕酒杯排列旁边乐器热闹作诗举行的都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和风用来…的使…骋穷尽自然万物实在这值得使…游疏通字词:
岁 毕、咸
修 映带
引 以为
次 虽
殇
足以:都、全:高:环绕、映衬 (名词用做词):引招:旁边:虽然:酒杯(名词用做词):能够可以:以之为,把~做为~年疏通字词:
是大游所以足以惠风盛骋信广阔这使……用来能够可以和风
繁盛使 ……… 奔驰实在纳文中重点文言词语1、古今古今异义词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列坐其次
(3)所以游目骋怀
(4)俯察品类之盛古义:把……作为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2.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
(2)少长咸集
(3)一觞一咏
(4)所以游目骋怀
(5)映带左右:
(6)足以极视听之娱:
形容词作名词,贤德之人少,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小的人;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大的人名词作动词,喝酒游,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奔驰
名词用作状语,像带子一样环绕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尽享3、一词多义
(1) 次
A、列坐其次
B、引次江北
c 、余船以次俱进
D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旁边, 水边驻扎次序
下一等归纳句式
句 式:修 禊 事 也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翻译: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判断句) (介宾短语后置)宇宙之大,品类之盛( 判断句 )信可乐也(定语后置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讨论:第一段叙述的内容有哪些?(按句)
☆时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时节难得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聚地清雅
☆事由:修禊事 欢欣之事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名士相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环境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优美
☆活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诗酒相聚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探究:1.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找出有关词语)乐→ 痛→ 悲探究:2、文中“信可乐也”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贤这是一乐;
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辰良,是为二乐;
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 三乐;
“引以为流觞曲水,”此乃事趣是为四乐;
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五乐;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赏心是为六乐; ☆时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时节难得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聚地清雅
☆事由:修禊事 欢欣之事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名士相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环境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优美
☆活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诗酒相聚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气候宜人
☆感受: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悦目赏心良辰
美景
赏心
悦事乐根据课文第一段的理解,下面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本部分描写兰亭景物抓住特征,用粗线条勾勒,格调淡雅。
B.本部分写盛会的时间、地点、缘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
C.本部分写天气好,人心乐,盛会难得,段尾突出一个“乐”字。
D.本部分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生之乐的喜悦,表现出一种及时行乐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死之痛作铺垫。课堂反馈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虚诞(dàn) 癸丑(kuí) 万殊(shū) 峻岭(jùn)
B.彭殇(shānɡ) 会稽(jī) 形骸(hái) 悟言(wù)
C.哀悼(dǎo) 禊事(xì) 驰骋(chěnɡ) 契约(qì)
D.嗟叹(jiē) 流觞(shānɡ) 激湍(tuān) 曲(qǔ)水
2.下列词语的书写与《兰亭集序》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清流急湍 惠风和畅 放浪形骸 应带左右
B.群贤毕至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取诸怀抱
C.所知既倦 情随世迁 修短随化 畅叙友情
D.若合一契 喻之于怀 世殊事异 幕春之初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依,随着)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4.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5、下列关于“期”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注定) 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希望)
?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D.秋以为期(约定 的佳日)
?6、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①岂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则 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第2自然段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取消句子独立性一俯一仰之间,转瞬间之于通“晤”有的人通“趋”趋向不一样一时高兴的样子满足介词,对于等到注定过去附着到、达指“向之…陈迹”句造化、自然依靠、借助重点字词 疏通字词
相互交往 有的人
通“晤”,面对面 寄托
所爱好的事物 “取”,趋向、取向
差别 附着
引起 至、及
因为 虽然
更何况相与:或: 悟:寄:所托:趣:殊:系:兴: 虽:以之兴怀:况:期:特殊句式
省略句(介词:于)
介宾短语后置
判断句 句式:悟言一室之内欣于所遇放浪形骸之外
死生亦大矣翻译: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参考译文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1、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2、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 。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本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哪个?
痛痛惜???痛苦? ??痛心? ??悲痛???☆作者因何而痛呢?☆在文中找出能引起作者“痛”的词句。 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当其欣于所遇
不知老之将至痛悟言一室之内(静)
放浪形骸之外(躁)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所之既卷,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在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死生亦大矣惜!第3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面对悲伤明白、理解本来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虚妄情趣依次纵使这次(集会)的诗文重点字词 疏通字词
兴: 嗟悼:
一:
齐:
致: 喻:
未尝:
虽:
所以:
引起叹息、哀伤把······看做一样,数词用作动词把······看 做相等,形容词用作动词 明白情趣、情致置于否定词前,成双重否定,委婉的表示肯定。即使表原因特殊句式疏通字词
句式:喻之于怀
有感于斯文
翻译: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本段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哪个?
(介宾短语后置)悲!参考译文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在本段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意思?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
本文的写作意图?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悲!古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时人 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后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千古同悲(今之视昔)
今(我)
(后之视今).俯仰古今,悲在何处?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千古同作者悲古人,悲时人,亦悲后人。——死生之大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思路:天地人生古今乐痛悲1 段2 段3 段千古同悲人生苦短
命运难测良 辰
美 景
赏 心
悦 事乐痛悲写作特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句式整齐,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作诗的理由作诗的情形成书的经过成书的意义借题发挥(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后之览者,
亦有感于斯文)(修禊事也,群贤毕至)(故列叙时
人,录其所述) (诗人的生死观) ‖对偶修辞句型上的分类
句中对: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骋怀。
单句对:上下两句互相对偶。
例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例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引用1.“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死生亦大矣”
《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原是用来形容“道”的作用。)
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 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 “兰亭”两字系清康熙手迹,文革期间碑被红卫兵砸断,劫后余生,遂成残字。“兰亭”景区门口的古典标志,是一颗大型印章。流觞亭“流觞亭”内部陈设,展出一些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右军祠 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以方型回廊围绕的“墨华池”上有“墨华亭”。 “御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八角攅尖顶,重檐翘角。 御碑正面刻着清康熙帝临摹所书《兰亭集序》。“御碑亭”的精雕石狮 碑的反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兰亭即事》诗,祖孙皇帝手迹同处一碑,世所罕见。 荷叶青蛙跳池砚 兰亭书法博物馆的“古砚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书坛名家雅集兰亭,研讨书学,泼墨挥毫,流觞赋诗,盛况非凡。茂林修竹 流觞曲水兰亭风景第2~3段,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俯仰一世
古义:
今义:低头、抬头
(2)或取诸怀抱
古义:
今义:①抱在怀里 ②胸前 ③心里存着 ④打算
(3)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胸怀抱负这次集会的诗文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答案:
(2)死生亦大矣
答案: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答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形容词作名词,大事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一词多义
(1) 次
A、列坐其次
B、引次江北
C、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D、余船以次俱进
E、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2) 修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B、邹忌修八尺有余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修禊事也
E、乃重修岳阳楼
F、修守战之具旁边, 水边驻扎次一等高高长举行修建整治下一等次序( 3) 是
A、是日也,天朗气清( )
B、口是心非( )
(4) 信
A、信可乐也( )
B、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
C、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
(5)之
A、暮春之初( )
B 、及其所之既倦( )
C、不知老之将至( )
D、夫晋,何厌之有
E、以之兴怀( )
这对、合理实在信任相信的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主谓之间 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6)所以
A、所以游目骋怀
B、所以兴怀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E、吾知所以拒子矣用来 表原因 用来……的东西|人表原因 表原因 (7)于
当其欣于所遇
得复见将军于此
长于臣 (8)临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对 介词,在 介词,比
面对迎面临将要特殊句式
(1)死生亦大矣
(2)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6)悟言(于)一室之内
(7)当其欣于所遇
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是日也, , 。
, , , ,信可乐也。
②虽趣舍万殊, ,当其欣于所遇, ,
快然自足, ;及其所之既倦, ,
。 再见!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兰亭集序》重要知识点众多,苏教版高中语文一直将其选入必修教材,是培养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能力训练的重点篇目。《兰亭集序》是苏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心连广宇,这篇序言代表了曾经辉煌一时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应该重温并永恒铭记。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两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当然,教学本文也不能忽略作者表达的积极情绪。
二、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鉴赏能力。再加上本文易深文浅教,在学生把握基本文言字词句、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以读入文,在深入的诵读中品情悟理,掌握本文的行文特色,从而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生命追求中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处理这篇课文,应注意长文短教,深文浅教,选择小的切入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信息化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使现在高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小面窄,难以沉下心来阅读,很难理解文本的奥妙之处。但求学有所获,可借助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归纳积累文言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背诵课文。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课前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生利用网络自行搜集关于作者王羲之的资料。
3.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并更广泛的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作者生活时代的背景。
技术手段:互联网
上课流程:
1.展示王羲之书法作品,了解文章内容。技术手段:网络图片
2.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探析情感变化的原因。技术手段:PPT,网络资料
3.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更好的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技术手段:微课
4.以“王羲之的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为题,正标题自拟写作小论文,上传班级博客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课后作业: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对本文出现的重点虚词“之”进行整理
上传至班级云盘
技术手段:互联网
预期效果:学生在自行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由“东床快婿”导入
学生观看幻灯片了解王羲之其人
播放幻灯片《兰亭集序》书法图片。
预习检测
展示多媒体课件
检测基础知识题:汉字注音,教师点拨
学生展示
幻灯片
文言字词梳理
教师点拨
学生归纳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多媒体展示
自主探究:诵读文本,疏通文意
导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翻译重点文段。
自主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
幻灯片
再读文本,自主探究与合作解疑:理清文章脉络和情感变化
引导自主探究,精讲点拨思路。
乐——痛——悲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展示
幻灯片
写作素材挖掘
引导思路提升,拓展写作
总结,拓展写作
幻灯片
总结归纳
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
幻灯片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所以利用王羲之本人的书法图片展示,配合学生的诵读,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详略得当
一般而言,在讲解文言文时疏通文意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此多的内容想要在一节课展现出来难度较大。因此,我将翻译的任务放在了课前预习当中。这样以来就有足够的时间对文本进行分析了。
另外,在讲解文章情感变化这一部分,我也将着力点放在了“悲”、“痛”两种情感的探讨上,并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
3、注重学生的能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体悟主客的情感变化、文本意义的解读,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是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发现的。教学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的方法,加大了课程的容量,并且角色扮演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表述,更便于他们融入课文情境中,让知识有一个生成的过程,而非直接灌输。利用学生相互合作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找到了突破重难点大门的钥匙。
4.在情感探究阶段,利用歌曲《兰亭序》的优美意境与精美的曲词,烘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感认同,感受文章创设的独特意境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