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A卷基础训练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焚身(fén) 岁梢(shāo) 斡旋(wō) 熙熙然(xī)
B.燎原(liáo) 神龛(kān) 犬吠(fèi) 霍骠姚(biāo)
C.皎洁(jiǎo) 静穆(mù) 怅惘(wǎng) 暖融融(róng)
D.点缀(zhuì) 族姊(zǐ) 幽悄(qiāo) 马前卒(zú)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社戏”是绍兴的一种“年规戏”。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戏剧行当中,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分别指年轻男子、年轻女子、滑稽人物、老年男子。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踊跃(yǒng) 撺掇(duo) 偏辟(pì) 宽慰(wèi)
B.登时(dēng) 眼框(kuàng) 怠慢(dài) 凫水(fú)
C.油馍(mó) 行辈(háng) 潺潺(cán) 屹立(yì)
D.脑畔(pàn) 欺侮(wǔ) 嘱咐(fù) 皎洁(jiǎo)
4.下列对《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反复咏吸,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文章前面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是为下文写安塞腰鼓热烈磅礴的气势做铺垫的。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我市人民都认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B.在安塞腰鼓的表演舞台上,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
6.下列各句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歌颂了党的领导。)
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3000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四面八方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大计,为团结奋进新征程凝聚磅礴力量。
B.吴京、李雪健等领衔主演的电影《流浪地球2》,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享受和硬核科幻背景下的中式浪漫。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深中通道全长约24千米左右,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大湾区超级工程,预计于2024年建成通车。(把“约”或“左右”去掉)
B.粤剧《将军令》大量采用蔡李佛的武打技巧并运用南北武戏的精髓,使高水准的武戏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把“运用”改为“吸收”)
C.饮食结构和运动量不足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健康管理,确保学生“吃动平衡”。(在“饮食结构”前加上“由于”)
D.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合作排练。(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互换位置)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广州通过多彩活动,讲好“英雄花开英雄城”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是为了推广阅读、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目的。
C.热剧《狂飙》的播放使社会上开展了一股扫黑除恶的热潮,让党员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意识。
D.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但要关心国家的发展,为中国梦不懈奋斗,还要关心自己的学业。
10.将词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C.悠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消失
D.宛转 悠扬 愉快 自失 弥散
1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1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二、名句默写(4分)
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3.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_____
14.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_____
15.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_____
16.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5分)
17.学习《回延安》后,语文学习小组对革命圣地延安进行拓展学习。请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过十余年,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不超过25字。(2分)
2.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是知名度极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及材料内容,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宣传延安红色旅游的对联。(3分)
圣地 革命 精神 延安 游览 传承
四、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各小题。(6分)
①看!——
②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④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⑤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⑥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⑦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⑧好一个安塞腰鼓!
⑨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⑩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节选自《安塞腰鼓》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对陕北人生命活力的颂歌,是对黄土高原厚重内蕴的礼赞。
B.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描写出安塞腰鼓舞蹈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
C.选文第③段画框的句子运用了一对反义词构成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喷涌出的火热的力量。
D.选文第⑨至 段写安塞腰鼓的声响带给人的想象和思考。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的深情。
B.“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用对偶的手法表现安塞腰鼓使人产生的联想。
C.选文多用短句,排比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铿锵激昂。
D.学习选文,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有助于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19分)
家有斑鸠
陈忠实
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
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尽管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授还是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儿,在人刚打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它们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甲]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辣的年月,已无法计算。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还是说我家的斑鸠。
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在我家乡的鸟类中,斑鸠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儿。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仅由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再也看不到斑鸠了。
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
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抛撒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门出来。[乙]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心里一动,它们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们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
我将等待。
(选自《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
20.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时间 有记事能力的时候 (2) 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 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
关系 (1) “我”未见过斑鸠 (3) “我”给斑鸠喂食,斑鸠敢到院里啄食
21.有同学对文中[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
(1)[甲]处“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辣的年月”语句很长,没用标点停顿,强调了什么 (4分)
(2)[乙]处的“探头探脑”好像有丑化斑鸠的感觉,去掉是不是更好些 (4分)
22.本文题为“家有斑鸠”,二、三两段却没有写“斑鸠”。这两段是否多余 为什么 (4分)
23.文章以“我将等待”结尾,“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 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4分)
五、写作(50分)
24.正在热播的一档音乐节目在宣传语里写道:“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这句话谈的是音乐,也能引发音乐之外的思考。
面对“赢”与“迎”,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受?请结合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聚焦其中一个词语,也可以二者兼顾;可以记叙事件,可以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斡旋(wò)。B项,霍骠姚(piào)。D项,幽悄(qiǎo)。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有误,小旦、小生分别指年轻女子、年轻男子,老旦指老年女子。故选C。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辟—僻。B项,框—眶。C项,潺chán。
4.答案:B
解析:《安塞腰鼓》的抒情线索是“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这篇文章的线索应该是安塞腰鼓,不是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故B错误,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6.答案:A
解析:A项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故答案为:A。
7.答案:C
解析:A项,磅礴:(气势)盛大。使用正确。B项,震撼:震动;摇撼。使用正确。C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感彩不当。D项,戛然而止:声音突然终止。使用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C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饮食结构”后加上“不合理”。故选C。
9.答案:A
解析:B项,句式杂糅,应删去“为主要目的”。C项,搭配不当,应把“开展”改为“掀起”。D项,语序不当,应把“关心国家的发展,为中国梦不懈奋斗”和“关心自己的学业”调换位置。
10.答案:B
解析:第三个空,“沉静”的意思是“(性格、心情、神色)安静;平静”。“愉快”的意思是“快意;舒畅”。横笛的悦耳声音,使原本迫切想到戏台看戏的“我”的心静下来,所以此处应该用“沉静”。据此可排除A、D两项。第五个空,“弥散”的意思是“(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消失”的意思是“(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弥散”更符合语境。据此可排除C项。故选B。
11.答案:D
解析:第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第③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是全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所以顺序是:④②⑤③①。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项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13.答案: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14.答案: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15.答案: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16.答案:米酒油馍木炭火
17.答案:
1.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更是中国革命圣地。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本则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二是“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据此概括为: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更是中国革命圣地。
2.上联:游览革命圣地
下联:传承延安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组合对联。对联的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所给词语“革命”“圣地”“延安”“精神”与材料中“革命圣地”“延安精神”相对应,这两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结构相同;“游览”“传承”均为动词,词性相对,且“游览”搭配“革命圣地”,“传承”搭配“延安精神”;“革命圣地”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可作上联,“延安精神”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可作下联。故组合对联为:上联“游览革命圣地”,下联“传承延安精神”。
18.答案:C
解析:ABD.正确。C.有误,“写出了安塞腰鼓喷涌出的火热的力量”错误。选文第③段画框的句子运用了一对反义词构成排比,增强语势,将“冰冷”与“燥热”“恬静”与“飞溅”“困倦”与“亢奋”形成对比,突出腰鼓捶响时,给冰冷,宁静,困倦的世界带来了光,热和力量,展示了生命的活力,传神地表现出安塞腰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故选:C。
19.答案:B
解析:ACD.正确。B.有误,“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不是对偶的手法。“落日照大旗”是偏正结构+动宾结构,“马鸣风萧萧”是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故选:B。
20.答案:(1)“我”认识并记住斑鸠(2)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3)“我”看到斑鸠很惊喜,斑鸠见人就飞走。
解析:本题考查行文思路。(1)结合“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可概括:“我”认识并记住斑鸠。(2)结合“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再也看不到斑鸠了”可概括: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3)结合“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可概括:“我”看到斑鸠很惊喜,斑鸠见人就飞走。
21.答案:(1)强调了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伤害鸟兽的手段数不胜数,突出了作者的愤慨之情。(2)不能去掉。“探头探脑”并没有丑化斑鸠,而是生动地表现了斑鸠的小心、机警,对人类怀有戒备之心。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甲]处句子罗列了人类多种伤害动物的多种的方法,没有标点的一气读完,可以充分感受到人类伤害动物方法之多,并且在语气上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愤慨之情。(2)[乙]处的“探头探脑”是贬义词,在这里是对斑鸠的情态描写,结合“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可知,这个词写出了斑鸠看到人类时的机警、小心,并非是丑化斑鸠,故不能去掉。
22.答案:不多余。第二段讲述了“我”在波士顿城郊见到人鸟兽共存共荣的景象,第三段写了我们对鸟兽的伤害,造成了鸟兽对人类的警惕。这两段文字与前后文关系密切,既回应了“我”重见斑鸠时的惊喜,又对后文斑鸠难以跟“我”建立信任关系的原因做了交代;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重,行文具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1)概括二、三段内容。结合“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可知,第二段讲述了“我”在波士顿城郊见到人鸟兽共存共荣的景象,结合“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可知,第三段写了我们对鸟兽的伤害,造成了鸟兽对人类的警惕。从写作顺序上看,这两段文字属于插叙。(2)作用一。从第二、三段内容可知,作者一方面非常喜爱动物,渴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对人类伤害动物的行为非常气愤。结合“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可知,这两段文字回应了第一段“我”重见斑鸠时的惊喜,结合“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可知,这两段文字对后文斑鸠难以跟“我”建立信任关系的原因做了交代。(3)作用二。在正常的行文中,插入了两段六年前的往事,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重,行文具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故这两段和前后文关系密切,不多余。
23.答案:示例1:能等来。从文中看,“我”与斑鸠的关系已有了突破性进展,“我”觉得假以时日斑鸠会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现实生活中人们尊重自然保护鸟兽的意识已越来越强,经常见到人鸟兽和谐相处的情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斑鸠定能慢慢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示例2:不能等来。文中写过去人们对鸟类的伤害,让“斑鸠”一直对人类保持戒心;生活中还有不少人缺乏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伤害鸟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斑鸠要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还很困难。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要点:结合文章的内容,结合现实社会的环境氛围,做出判断,给出理由。示范:我认为能等来。在文章后半段,经过“我”的努力,“我”和斑鸠的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从原来的充满警戒,到现在的可以稍微靠近,虽然还是不够信任,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在尝试和努力,而且现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的增强,人们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相信通过努力,斑鸠能够逐渐的信任人类,实现更亲密的接触。
24.答案:
其实,过程也很精彩
“赢”,是人人想要的完美的结果,但绝不可能人人拥有,但这并不会令人沮丧或失望,因为它并不是最重要的。“迎”是勇于面对挑战的过程,结果可能是不完美,但过程却是精彩的。
将人生定义为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想要“赢”,是许多人共同的想法。乍一看,不断地追求超越,以此体味胜利的快感,这种人生的确充实。可实际上一旦他们失去了新的目标,或在同一目标上失败过多次,他们就会为找不到新的目标而茫然,进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为生活埋下遗憾的种子。我们应将人生定格于过程而非结果。因为过程是永恒的,而结果是短暂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证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最后的结果都是不可逃避的死亡。可是由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会在别人心中留下不同的印象。有的人轰轰烈烈地走完一生,用与众不同的人生过程为自己塑造了在别人心中的永恒;有的人认认真真地过完一生,平淡中却也带着几分真实。
俗语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人生的旅途中成功者毕竟只占少数;失败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可是由于注重了过程,所以即使失败,我们仍然可以坦然地说“我们还拥有过程!”
“不以成败论英雄”。何为英雄?只要你为预定的目标付出过努力,洒下过汗水,不论结果如何,你都是一个无愧的英雄。初中三年学习生活后,每个人的结果不同,可我们只要曾真正地拼搏过,便可以无怨无悔。有人说:“我没有明天,我们有的只是昨天的经验和今天的机会。”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明天的结果,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今天的过程,这过程会是艰难坎坷的,但是,请不要放弃,因为这是通过自己的双手而获得幸福快乐的方式。未知结果的过程就如同黑夜里的漫漫长路,请继续走下去。因为有了酷爱和执着,即使一枚落叶,也能够倾倒春季!
“赢”的结果并非人人都可以拥有,但这并不会令人沮丧或失望,只因为它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的是“迎”的过程,是不完美却有精神的过程,这才是我们飞扬青春的本色。朋友,让我们放开心灵,一同高呼吧:其实,过程也很精彩!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寓意深刻。可把“赢”看作结果,“迎”看作过程。本命题的指导思想显然在引导考生对“结果”和“过程”作辩证的思考,提示考生把目光投向过程,去发现过程的无限魅力。可以聚焦其中一个词语,写“赢是人生的目标”,或者写“迎接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也可把“赢”和“迎”结合起来,写人们应重视、享受过程。那么此过程应该就是在某一过程中体会乐趣,实现价值。成功不只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走过了精彩的过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泛指,即一切事情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特指,即具体的某件事的过程。可勇者以下立意角度:生命过程本身就有价值,我们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应享受过程之美,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领悟生活哲理;放慢一点前进的脚步,才能关注过程之美,尽享奋斗的乐趣;只有体味到过程之美,才能真正提高追求的效率。
2.构思选材。可以写成记叙文,以“我”第一人称,写蓦然回首之间,突然深切地感受到了过程原来更充满魅力。写作时,应把“过程”作为写作的重点,过程应详写,结果应略写,文末应以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来点明这个过程的精彩之处。如,自己参加学校的运动会,积极参加锻炼,虽然最后没有获奖,但这个过程让增强了自己的体质,锻炼了毅力,收获了幸福。写作时,以记叙和描写为展现“过程”,以议论或抒情来点明“精彩”。如果写议论文,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人故事或名人言论,来具体阐述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的不同特点。比如,可以选择像乔布斯这样的创新者,他注重过程,追求完美的产品体验;或者选择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他更注重结果,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学习、工作、运动等,来分析不同人在面对这些生活场景时,是如何选择结果导向或过程导向的。将所选的素材与我们的主题观点相结合,以构建一个完整、有力的议论文体系。既要展现出对题目的深入理解,又要提供丰富的例证来支持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