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1-10 09:5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让剪影动起来


一、皮影戏介绍
二、皮影戏历史
三、皮影戏动的原理及造型特征
四、剪影的制作方法
一、皮 影 介 绍
皮影戏简介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简介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的表演形式
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光"和"影"的原理,融绘画、雕塑、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
二、皮 影 戏 历 史
皮影的起源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的起源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
皮影的起源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皮影的起源
2011年皮影戏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面对正在迅速失传、断代的民间文化艺术,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保护它们,更重要的是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它们。
三、皮影戏动的原理
及造型特征
你知道皮影人物如何动起来的吗?
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
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造型平面化,它吸收了剪纸的艺术方法,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韵律,花纹图案富有装饰性。
造型艺术化,一般用侧身的人物形象,通过夸张、简化、装饰等手法使人物生动有趣
造型卡通化,具有能动性,各部件连缀组成,通过表演者操作可作各种动态表演,被公认为电影的鼻祖。
造型戏曲化,脸谱和行头的程式按戏曲生旦净丑的模式设计人物。音乐、唱腔、表演形式都与戏曲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剪影的制作方法
剪影人物绘制
1、了解侧像外轮廓的大体轮廓
2、仔细描绘侧影的五官、前额、发型的特征
3、然后在分别画出身体的各部件
制作步骤
1、先剪出人物造型
2、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装上木棍
4、操作、表演
实践作业
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尝试自己做一个皮影,与大家一起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