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9 21: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13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或草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下图是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根据陶渊明的诗《饮酒》所绘。请欣赏这幅画,并用楷体将这首诗

中最符合画作意境的两句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含标点符号)。(2分)
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4分)】
①简牍,指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实际上是竹简、木简、竹牍、木牍的总
称。②将竹、木劈成狭长的小条,称作“简”;剖为较宽的片状,就是“牍”;削成多面
体,则叫“郁”。③在纸普及以前,简牍为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是文字传承和传播的

重要一·国现如今,随着和研究工作的深入,简牍中蕴藏的文化密码不断被破
译,那些在字里行间的古代智慧和人间烟火,穿过岁月的长河
….⑤通过简
牍记录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人们提供了历史研究的宝贵

资料,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从而知所来、明所往
2.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记载释读积淀历久弥新
B.载体诠释
积淀
焕然一新
C.记载诠释沉淀焕然一新
D.载体释读
沉淀
历久弥新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狭长”和“最”都是副词,“简牍”和“以前”都是名词。
B.“研究工作”是补充短语,“知所来”“明所往”都是动宾短语。
C.句④中“简牍中蕴藏的文化密码不断被破译”一句的主干是“密码破译”。
D.句⑤中的画线部分是病句,病因是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通过”或“为”。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迁腐(yū)
濒临(bing)
残损(sǔn)
坦荡如抵(dǐ)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B.天埑(qiàn)
倔强(juè)
倒悬(dào)
诚惶诚恐(huáng)
C.题跋(bá)
愚钝(yú)
推崇(ch6ng)
重峦叠嶂(zhàng)
D.丘壑(hè)
喧嚣(xiāo)
遒劲(jin)
交头结耳(jiē)
5.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些古人的称呼与地名有关,杜甫曾居住在长安城南的少陵,故称“杜少陵”,杜
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南樊川,故称“杜樊川”。
B.司马迁,字善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
这首诗
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科普巨著,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
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D.《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从多
方面展示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6.学校团委围绕《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举办“重温红色经典,感受英雄情怀”雕像展活
动。根据书中内容,从下面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为其设计雕像。请你对雕像进行描述
(描述角度:场景、外貌、神态、动作等)。示例仅供参考。(5分)
示例:人物:彭德怀
书中依据:彭德怀指挥红二师进行爬山演习。
雕像描述:他精神饱满,神情坚毅,左腿弯曲,踩在石头上,右腿直立,左手
卖的总
叉腰,右手高举,张嘴呼喊,似乎在指挥战士们“冲啊”。
气多面
备选人物: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播的
所选人物:
i被破
书中依据:
过简
雕像描述:
宝贵
7.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9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2)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白头搔更短,
(4)
一曲新词酒一杯,

0
(5)
自将磨洗认前朝。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8)李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
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的句子是:
▲。”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