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2 22: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评估
身处信息社会,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八年级
4.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微信群,走进昆虫世界。每位同学认领一种昆虫,并以
(1)班开展“互联网时代的语文学习”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第2~4题。
这种昆虫的身份更改自已的微信头像、个性签名、个人信息等。请你以自
语文试卷
【活动一:网络姓名巧设计】
已认领的昆虫身份,围绕“外形、饮食、求偶、育儿”相关主题在群里发
2.如今,大家在网络上交流沟通时都会选择用网名代替自己的真实姓名。
1111111111
言.(不少于80字)543210
学号
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积极的
(昆虫)的自我介绍:
【o】【1】【2】【3】【4】【5】【6】【7】【8】【9]
正能量,例如“扶摇直上”“乘风破浪”“安之若素”等,这些网名或借助古诗
【o】【1】【2】【3】【4】【5】【6】【7】【8】【9】
词、或借助成语表明了自己的志趣、向往。请你给自己取一个网名,并说
[0】【1】【2】【3】【4】【5】【6】【7】【8】【9]
说它的来源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3210
[0】【1】【2】【3】【4】【5】【6】【7】【8】【9】
网名:
二、阅读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来源:
生命的意义
1.请将空缺处的诗句补写在横线上。09876543210
林清玄
(1)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日落虽然短暂,但它的美丽是永恒的,带给
含义:
坐计程车,司机正好是我的读者。在疾驶的车上,他问我:“林先生,请】
人们无尽的遐思。“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
问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酒(其五)》)这两句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含蓄寄托了作者与山!
这是第一位问我关于生命意义的计程车司机,一时之间使我证住了。
【活动二:网络纯洁众维护】
我的脑海浮现出我读中学时,学校大礼堂门口的对联。
林为伍的情意;“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
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
上》)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融化在广阔的自:
中,提出要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
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然景象中;“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
规范和管理,坚决過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在一生中都没有开展,没有对世界有益,那么他就
《渔家做》)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和自己“上下求索”而!
境。家长、学校和网络平台三方应该携起手来,对照《意见》精神,深刻认识
白活了吧?
怀才不遇的愤懑;“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网络烂梗的危害性,自觉抵制网络烂梗的使用。
我对计程车司机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使自己每一天都有一些心灵与智
”(朱敦儒《相见欢》),大地笼罩在苍茫的余晖里,使人
3.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10
慧的增长,每一天都对世界有一些奉献与利益。”
联想到南宋的国势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
当我这样说着,车子正好穿过有美丽行道树的仁爱路,我看到春天的木
对社会:
(2)感受“爱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激发“报国建功”的慷慨之志。曹操用“
棉花是多么美呀!
”(曹操《龟虽寿》)表明老而弥
对个人:
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世界的心,是为世
界开一朵花。
坚、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杜甫用“
城春草木
【活动三:网络研讨读名著】
5.花作为一种自然事物,经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愿望,请结合
深”(杜甫《春望》)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李贺用“报君黄金
《昆虫记》生动、细致地再现了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法布尔怀着强烈的
文章内容解释结尾两处开花的含义。20
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典故表
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然界诸多昆虫的生存、劳动、繁衍、死亡等习性进行了
达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忠心;茅盾借白杨树讴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
详尽的描绘与透视,进而借助昆虫的世界来折射社会人生,引发对人类的思
(1)为自己开一朵花:
神,“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
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以及对万物的赞美,让人在感受、了解昆虫诸多生
,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
活习性的同时联想到自身,思考彼此的异同,学习勤劳、执着等诸多美好的
(2)为世界开一朵花:
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茅盾《白杨礼赞》)
品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