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者,贯道之器也。”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文章自古就 承担着宣教明化的功能,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风无小事,它不仅是语言风 格和个人喜好,更与政风世风密切相关,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
纵观中华优秀典籍,文字简练、内容精粹是其共同特征。一部《老子》,不过五千余言,蕴藏 着极为丰富的哲学内涵,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智慧瑰宝;语录体的《论语》同样讲求文字简洁平易、 思想深邃,“辞达而已矣”。其他先秦诸子的文章乃至历朝历代的经典,无一不是既有深刻的人 生体验、社会观察,又能以精练语言来表达呈现的,由此方能一代代传播久远。
再看现当代,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文风改良的高手,重视文风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统。毛泽东同志不仅高度重视文风问题,而且身体力行,他的很多作品言语精辟、思想深刻、风 格明快,本身就是改进文风的典范。延安整风时,他特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等报告,强调要整顿学风、整顿党风、整顿文风。其中《反对党八股》一文列举了“八股式”文章的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等八种表现与恶劣影响,至今读来仍令人深觉透彻 犀利、很有现实针对性。邓小平同志也是如此,讲话写文章平白朴实、简洁明了、耐人咀嚼。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文风上率先垂范,讲话、文章平实真诚而又犀利新颖,富有极 强的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
遣憾的是,当前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领域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文风问题。比如, 一些报刊 文章文风浮跺,充斥着大话、空话、套话,穿靴戴帽、绕来绕去,洋洋洒洒数千言,看起来高大上, 实际上“内里空”;比如,一些学者喜欢搬弄西方学术名词,故作高深,把浅显问题复杂化,用华 丽、冗长的句子把文章写得晦涩难懂。这看似是文法技巧的问题,实则是文风和学风的反映,是 对自己研究内容理解得不深刻、思考得不深入、阐释得不到位所致。
好文章、好文风,是深刻思想内容与简练文宇表达的统一,既能有内容、有见解地剖析问题,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 语文第1页(共8页)】 25-T-443C
又能明快清晰地呈现出深层思考。改进文风,要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 营养,同时真正深入调查问题、客观准确地认识世界。我们期待像《光明日报》这样能够影响公 众舆论的重要媒介,在改文风中奋勇当先,多刊发实事求是、短小精干、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用 简洁质朴、明快清丽的好文风引领时代新风。
(摘编自黄德宽《好文章是深刻思想与简练文宇的统一》)
材料二:
在古代,写文章是少数人的事。现在,几乎人人都写文章,人人都可以写文章。
那么,如何写好文章 我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好办法——多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能会由于时代不同而有自己的历史任务、用语习惯,但它们都有一 个共同特质,那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不空讲哲学、不空谈理论、不空喊口号,有生气、见神采,读了 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马克思主义著作之所以经典,在于其立场的人民性,在于其理论的 权威性,也在于其文风的革命性,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客观存在的事 实与准确优美的描述的统一。笔者多次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感改进文风要多从马克思 主义经典著作那里取取经,返璞归真。
提出问题开门见山。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篇写道:“谁是我们的 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文章旗帜鲜明,不绕圈子, 一来就亮明 立场观点,说出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反观一些文章,“帽子”太大,实质是回避问题、无视矛 盾。这样的文章,读之无益,谈何价值
分析问题鞭辟入里。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堪称典范,比如“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 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大道至简。寥寥数语,把宏大的理论讲得透彻而直抵 人心,却也是群众听得懂、传得开的“普通话”。反观一些文章,理缺词穷、理贫词涩,最终也只能 从“小房间”走向“档案室”,起不到理论应有的指导实践作用。
解决问题直击要害。我们党有两个文件值得一说,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 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一是中央八项规定。两个文件既短又实,共识度高,都产生了广 泛、重大、持续的影响,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而不是“稻草人”。可见,文章的力量强弱,不在长 短,而在是否抓住和解决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改文风不是小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但路虽远,行则必至!
(摘编自黄朝椿《多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作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文章承担着宣教明化的作用,由此看来,文风可 以集中反映时代精神。
B.中国共产党重视文风,如毛泽东、习近平等党内同志都重视文风并且身体力行,他们的作 品思想深刻、平实真诚。
C.《光明日报》是能够影响公众舆论的重要媒介,若能多刊发简洁质朴、明快清丽的好文章, 则将有助于文风改革。
D. 通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我们知道好的文章不能回避问题、无视矛盾,而应该旗帜 鲜明地亮出立场观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子》《论语》乃至历朝历代的经典能够传播久远,离不开其深刻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 语文第2页(共8页)】 25-T-443C
B.当前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问题,看似是文法技巧的问题,实际是文风和学风的问题。 C.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问题导向,站在人民立场,有着同样的历史任务和用语习惯。 D. 在宣讲宏大的理论时,既要做到让群众听得懂、传得开,又要做到能够以理论指导实践。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材料一 以引用古文开篇,材料二则以先对比古今、再提出问题的方式开篇。 B.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大量论据的使用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C. 材料一中一些报刊、学者的反面事例,直观地展现了当下存在的文风问题。
D. 材料二主体部分采用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4.材料二第五段使用“小房间”“档案室”等词语,请简析其含义及作用。(4分)
答:
5.学校读书小组即将针对“如何培养好文风”的问题展开分组讨论,请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列出 你的发言要点。(6分)
答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追梦蓝天
任瑞娟
云淡淡地流动,不知是云掠过了星星,还是星星碰到了云絮,星星不停地眨眼,让人觉得,似 乎 一伸出手就能摸着星星。
此刻,机场显得格外空旷,白天的喧嚣已成遥远,平时看起来伟岸高大,飞起来气势磅礴的 战机正安静地酣睡在蒙布里,羞怯得像个小姑娘。也许,它们正在一个美妙的梦里缱绻在蓝天 的怀里;也许,它们正与云山星海交流,触摸着新的航线。
吴伟盘腿坐在机场跑道上,凝视着目所能及的每一个地方,起伏的山影、浩瀚的星空、沉默 的战机,本来风起云涌的思绪突然变得柔软宁静起来。
例行体检,医生给他下了暂不合格的结论,他并没有当成一回事儿,暂不合格只是“暂时”, 早晚会合格的。他心里甚至有一点窃喜,可以踏实地休假了。
飞行这些年,他成了“金头盔”,陪伴家人的时间却很少。母亲才五十出头,已满头秋霜;父 亲从不多言,但与他握别的手开始有了些微的颤抖;妻子始终陪在身边,但身上的衣服款式还停 留在几年前。
“是该休个长假了!”吴伟想。若是回了家,即使吃饱了,也还要大口吞下饭菜,只为了看母 亲脸上满足的笑容。即使知道父亲的酒量差,也要端起杯子,装着大舌头,说永远比不过父亲。 父亲定会哈哈大笑,红着脸拍拍他的脑袋,好像他年少时一样。他还要陪妻子好好逛逛街,学学 模范丈夫的样子,在妻子试装时耐心等候,然后夸张地赞美一声:“太美了,买。”妻子定会用嗔怪 的眼神斜他一眼,说,“光知道买,还过不过日子了 ”他看看手上拎着的各种包装盒,大度地挥挥 手说,“没关系,你喜欢就好,谁让你穿什么都那么好看呢。”
那天夜里,吴伟笑醒了。妻子从梦中惊坐起来,揉揉眼睛,慌乱地看着他,“怎么了,哪里不 舒服了 ”
他一下子心疼了,这些年,飞行前夜不能回家,飞行时无法顾及,飞行后回家,妻子怕给他增 添心理压力,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从来都是笑容满满,甚至有点小心翼翼。妻子在原来的单位 可是业务骨干,人称“大拿”。随军以后,部队没有适合妻子的工作,于是,妻子成了家庭妇女。
【 高 三 年 级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 语 文 第 3 页 ( 共 8 页 )】 25 T 443C
妻子没有埋怨过,吴伟也不想让妻子难过,他从不主动提起那座美丽而遥远的城市,但是,他知 道,妻子的心里始终装着那座城市,那座城市的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在妻子的心里泛起涟漪,毕竞 她最美的年华留在了那里。
吴伟一把搂过妻子,笑着说,“我梦见咱俩逛街了,你穿了一层又一层的新衣服,胖得像个怀 胎十月的孕妇。”
终究是个梦,吴伟还没有休假,所在部队就要进行新机改装。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实力 也在增强,空军不断有新机型列装部队。领导决定,吴伟暂不合格期间,先学理论,打好新机理 论基础,为飞行改装做好准备。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吴伟毫不犹豫地答了声,“明白”。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吴伟完成了理论学习,他迫不及待地想重返蓝天。
没想到,复检时,医院竞给他下了不合格结论。身体不合格意味着飞行生涯的结束,这让吴
伟实在接受不了。
机场警卫连的战士又巡逻到了吴伟身边,战士们身上的枪闪烁着幽蓝色的光。他们都认识 吴伟。敬礼!战士们站得笔直。吴伟一个鱼打挺站了起来,认真地回了一个军礼。显然,已过 了换岗时间。
战士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吴伟突然泪眼滂沱起来,他意识到要真的离开战机,真的离开部
队了,心里顿时翻江倒海。
“注油3-5下,口令声音大,离开螺旋桨,蹬平刹车紧,油门一厘米,打开5电门,磁电1+ 2,按下起动钮 … … "
在安静的夜里,在安静的跑道上,飞行员吴伟的步子踩得山响,吼声直达蓝天。这是每个飞 行员初学飞行时,都必须记住的口诀。
最终,吴伟转业了。
我和吴伟是同一位师傅带出来的师兄弟。那年,我去疗养的地方,正是吴伟的家乡。
秋高气爽,桂花树下,我们坐在石凳上,龙井茶的茶叶在杯中翻滚,沏茶的泉水氙氢出漂亮 的淡绿色。远山、石径、浓荫、流泉,活脱脱一幅江南秋景图。风吹过,有黄色的桂花落在杯里, 心里不由地便有了淡淡的醉意。
他说,“美景很多,但不赏桂不喝龙井就可惜了。”婆娑的树影里,吴伟笑容可掬,仿佛一朵秋 菊,丝丝缕缕都是灿烂。
“嫂子可好 ”我问。
“又成了‘大拿’,还说那会儿当家庭妇女其实是在积蓄能量,笑做江湖才是追求。”吴伟嘿嘿
地笑起来。
“真好!”我由衷地赞美。
“你知道吗 我儿子考上空军航空大学了,咱们的母校。”吴伟好像不经意地品了口茶,但分 明脸上的皱纹都在笑。
“记得吗 注油3-5下……”我还没说完,吴伟就一阵仰天大笑,落在他黑发上的桂花星星 点点地颤动,说话的样子一如当年的豪气,“我家那小子早背熟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吴伟并不在意体检暂不合格的结论,他甚至想趁此机会好好休个假,但事与愿违,他还没
开始休假,就被派去学习新机理论了。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第4页(共8页)】 25 T 443C
B. 在满天繁星的夜晚,吴伟坐在机场跑道上,凝视着山影、星空、战机,思绪变得柔软宁静,这
说明他对离开部队已经坦然接受了。
C. 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妻子甘愿放弃工作去随军,悉心照顾家庭,吴伟知道妻子的不易,心
疼妻子,夫妻二人的相处充满温情。
D.“我”和吴伟在他的家乡赏桂花、喝龙井,吴伟笑谈妻子又成“大拿”、儿子考上军校,正幸福
生活着的吴伟笑容灿烂、言语自豪。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小说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宁静和谐的氛围,又为后文吴伟的出场作铺垫,烘托 人物心情。
B. 小说写吴伟的体检结论由暂不合格到不合格的过程,交代了第三段中吴伟思绪风起云涌 的原因。
C. 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吴伟,其中吴伟对自己梦境的叙述,揭示了其内 心世界。
D. 小说运用反复手法,通过不同人之口提及飞行口诀,均是为了表现吴伟对飞行员这一职业 的热爱。
8.视角的转换是小说讲述故事的一个重要手段,请简要分析本文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好处。 ( 4 分 )
答: 9.小说是如何表现“追梦蓝天”主题的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 一:
建武十二年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于鱼涪津,遂围武阳。述遣子婿史兴救 之,汉迎击,破之,因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帝必欲降之,又下诏谕 述曰:“勿以来敏、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宗族完全。诏书手记,不可数得。”述终无降意。
帝戒吴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 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营,作 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为营相去二十余里。帝闻之大惊,让汉曰:“比敕 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 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他者,急引兵还广都。”诏书未到,九月,述果使其大司徒谢丰、 执金吾袁吉将众十许万,分为二十余营,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其不得相救。汉与 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 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水北,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 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斩丰、吉。于是引还广都,留刘尚拒述。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纪》)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 语文第5页(共8页)】 25 T 443C
材料二:
建武十二年,天下已定,所未下者,公孙述耳。三方竞进,蹙之于成都,述粮日匿,气日衰,人 心日离,王元且负述而归我,此其勿庸劳师亟战而可坐收也较然矣。触其致死之心,侥幸而犹图 一逞,未易当也。吴汉逼成都而取败,必然之势矣。光武料之于千里之外而不爽,非有不测之智 也,知其大者而已。
故善审势者,取彼与我而置之心目之外,然后笼举而规恢之,则细微之变必察;耳目骛于可 见之形,而内生其心,则智役于事中,而变生于意外。昆阳之拒寻、邑,邯郸之蹙王郎,光武固尝 以亟战得之矣,彼一时也。吴汉效之而恶得不败!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 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公孙述将帅A 恐惧国日夜回离叛回述回虽诛国灭其家G 犹国不能禁。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拔,攻取,与《谏逐客书》中“拔三川之地”的“拔”意思相同。
B. 去,距离,与《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的“去”意思不同。
C.让,责备,与《鸿门宴》中“大礼不辞小让”的“让”意思相同。
D.“述粮日匿”的“日”与《过秦论》中“赢粮而景从”的“景”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光武帝告诫吴汉要据守广都,等待对方来进攻,或迫使对方主动进攻,但吴汉没有听从, 反而乘胜亲自率领两万步骑兵进逼成都。
B. 吴汉被围后,在营中多树旗、不断烟来勉励将领、犒劳士兵,趁夜出营与刘尚合兵,之后用 全部兵力与谢丰交战,最终获胜。
C. 王夫之分析了吴汉讨伐公孙述时的形势,认为根据当时天下大势、敌我军情等各方面情 况来看,吴汉不必主动出击就可坐收公孙述。
D. 王夫之认为,善于审时度势的人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规划,如果仅局限于可见的
事物,就无法预见和应对意料之外的变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宗族完全。
译文:
(2)光武料之于千里之外而不爽,非有不测之智也,知其大者而已。
译文: 14.吴汉“逼成都而取败”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其二)
文 同
青春①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 语文第6页(共8页)】 25-T-443C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
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 【注】①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首联写进入春天已有一段时间,正是外出游览、尽情享受歌舞音乐的好时节,与标题中的 “春日”相照应。
B. 颔联上句将莺啼花开的美景与诗人懊恼、纷乱的心情作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 变化。
C. 颔联下句是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抱怨,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携手出游,然而风雨阻拦了诗 人的计划。
D.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天气转晴的期盼,以及在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共饮美酒、酬谢友情的 愿望。
16.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颈联进行简要赏析。(6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无论是古代的君王,还是现在的管理者,都要避免高兴时滥赏、愤怒时滥罚的行为,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中“ ”两句所揭示的正是 这个道理。
(2)在草原盛会上,人们围着篝火享用烤全羊、烤牛肉等美食,开怀畅饮,纵情狂欢,就像李白 《将进酒》中“ ”所写的那样。
(3)暑假,小明和父母观看了钱塘江大潮,看到浪花朵朵、江涛涌动的景象,他想到古诗文中 有很多以雪为喻描写汹涌澎湃的波涛的句子,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夜晚的洞庭湖区一片宁静。有雾从水面上或不可知的草莽间升起,给隐去身形的大湖又增 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有些专在夜间出来觅食的鸟儿的巨大的或小巧的羽翼因在黑暗中与空 气摩擦而发出若有若无的声音,偶尔从远处传出的几声凄厉的鸣叫,让人很难分清它们所传达 出的情绪是悲是喜,是来自现实还是来自遥远的过去。就在这时间和空间完全失去了界限的特 殊情境中,我开始忽略天空里的星辰,聚精会神,以自己的心遥望深浅莫测、神秘幽暗的湖水。 我关心洞庭湖的水下,是否会有一场惊动所有水族的鱼龙盛会。
一番带点儿浪漫的畅想之后,我还是理智、冷静下来。毕竞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此 时已非同彼时。高度发达的人类生产力已经将繁荣兴旺的水下世界“打”得七零八落,大马力的 机动船、高亮度的探服灯、自动化的网具、威力无穷的炸药、让水族胆战心惊的高压电、围网、高 丝网、地龙王、迷魂阵……种种极端的手段一路搞下来,哪里还有什么水族可寻 哪里还有自然 的神秘和灵气可聚 哪里还有什么超越想象的意外之遇可言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 语文第7页(共8页)】 25-T-443C
18.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 原意。(4分)
答: 19.文章画波浪线处的三个反问句,有何表达效果 (5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梅雨作为一种天气和气候事件,其持续时间可以长达半个月到一个月。我们把雨带停留的 这个时间段称为“梅雨季节”,或叫“梅雨期”,并将梅雨季节开始的那一天称为“入梅”,将梅雨季 节结束的那一天称为“出梅”。
我国古代的历法规定:黄梅雨季从芒种后第一个丙日算起,是为“入梅”;在小署后第一个未 日结束,是为“出梅”。不过,① ,因为梅雨出现的时间段虽然相对固定,但出现日期并不是 完全固定的,甚至有可能发生“空梅”。
那么,我们常说的气象概念上的“入梅”和“出梅”又是怎么界定的呢
在气象学里,对于梅雨给出了较为严苛的标准。各省、市的天气预报业务,入梅、出梅日期 主要通过当地的雨日、雨量、气温以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来确定时间。若某个地区在某个日期 的气象条件符合规定的入梅或出梅的标准,就意味着 ②
20.下列句子中的“作为”与文中加点的“作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如果我们只看他的文集能想象出他的这种作为吗
B. 这几年,她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有作为。
C.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我把游泳作为锻炼身体的方法。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0个字。(4分)
答:① ②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 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知识是一个双音节词语,“知”即认知,“识”即见识。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 我们读书越多,知识是否就越丰富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 语文第8页(共8页)】 25-T-443C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答题卡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考 场 准 考 证 号
[0][0][0][0][0][0][0][0][0][0] [1][1][1][1][1][1][1][1][1][1] [2][2][2][2]〔21 [2][2][2][2][2] [3][3][3][3][3][3][3][3][3][3] [4][4][4][4][4][4][4][4][4][4] [5][5][5][5][5][5][5][S][5][5] [6][6][6][6][6][6][6][6][6][6] [7][7][7][7][7][7][7][7][7][7] [8][8][8][8][8][8][8][8][8][8] [9][9][9][9][9][9][9][9][9][9]
注意事项 1答日的,考生备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流考还号填写在规 定的位置,核准条形明上的流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井完 全正确及考试科日也相符后,将条形明站临在规定的位置。 2.选择区必所使用2B伯笔填除;非选择国必须使用05毫米 贴 条 形 码 区 M色西水签字毛作答,字体工臣,范迹流苑。 3.每生必顾在答区卡各陌日的现定答国区坡内答园,超出答画 区城范田书写的答案无效:在不确纸、试阻卷上答国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度折叠,不得矛破,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凶 缺考标记:
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2B铅笔填涂)
1[A][8][c][o] 2 [A][8][c][o] 3 [A][8][c][D] 6 [A][8][c][o] 7 [AJ [8][c]Co]11 CA][B][c][D] 12 [A][B][C][D] 15 [A][B][c][D] 20 [A][8][C][D]
非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05毫米黑色屋水签字笔书写)
4. (4分)_
5. (6分)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8. (4分)_
9. (6分)
10. (3分)
公孙述将帅A恐惧B日夜C离叛D述国虽诛F灭其家G犹国不能禁。
13. (1)(4分)
(2)(4分)
14. (3分)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第1页(共2页)25-T-443C
请 在 各 题 目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作 答 , 超 出 矩 形 边 框 限 定 区 域 的 答 案 无 效 !
16. (6分)_
17 . (6分) (1)_
(2)
(3)______
18. (4分)
19. (5分)_
21. (4分)
①
▲10
②
▲10
22. (4分)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 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3.写作(60分)
▲4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600
▲8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T0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第2页(共2页)25-T-443C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作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文章……”错,张冠李戴,“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 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而非“文章”。)
2.C “有着同样的历史任务和用语习惯”错,曲解文意,从原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能会由于时代不同而有 自己的历史任务、用语习惯”可知,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历史任务和用语习惯并不是完全 相同。)
3.D( “材料二主体部分采用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错,材料二主体部分为第四至六段,从段首句子可知,应是采 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4.①“小房间”指写作这些文章的场所,“档案室”指这些文章被束之高阁,毫无实际意义。②这两个词生动形象 地表明那些理缺词穷、理贫词涩的文章从作者手里完成后就被束之高阁,无法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5.①向中华优秀典籍学习,做到文字简练、内容精粹。②向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学习,做到提出问题开门见山, 分析问题鞭辟入里,解决问题直击要害。③通过真正深入地调查问题、客观准确地认识世界,来改进文风。 (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6.B( “这说明他对离开部队已经坦然接受了”错,从后文“吴伟突然泪眼滂沱起来……心里顿时翻江倒海”可知, 当时吴伟对离开部队还没有坦然接受。)
7.D( “均是为了表现吴伟对飞行员这一职业的热爱”错,文中第二次出现飞行口诀是由“我”说出的,此处是为 了引出吴伟对其儿子早已背熟口诀的自豪。)
8.①小说关于吴伟转业之前的内容都采用全知视角,讲述飞行员吴伟因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战机的故事,便于 突破时空限制,显得冷静客观,有助于全方位地展现人物。②吴伟转业之后的内容采用有限视角,以第一人 称讲述“我”因疗养与老战友吴伟见面的故事,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③小说叙述视角转换巧妙自然,把父子 两代人接续追梦蓝天的故事叙述得真切感人,使叙述更加自由灵活。(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对即 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9.①小说通过吴伟这个人物的塑造来表现主题。吴伟是有“金头盔”之称的老飞行员,在得到暂不合格的体检 结论后,他学习理论,期待重返蓝天,即使最终不得不离开部队,他也始终牢记飞行口诀。②小说通过吴伟介 绍儿子考上自己母校的情节来表现主题。吴伟骄傲地告诉“我”他儿子考上了空军航空大学,表现出吴伟翱 翔蓝天的梦想在儿子身上得以延续。③小说运用小中见大的手法,通过写两代人对翱翔蓝天梦想的追求,展 现了中国军人献身军队、保家卫国的情怀。(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10.BDG (原句标点为: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
11.D(“述粮日匿”的“日”是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赢粮而景从”的“景”也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二者用 法相同。B 项,“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的“去”意思是同“弄”,贮存。)
12.B(“在营中多树旗、不断烟来勉励将领、犒劳士兵”错误,多树旗、不断烟是为了制造假象迷惑谢丰等人。)
13. (1)(你)不要因为来歙、岑彭被害的事而犹豫不决,(如果你)现在及时亲自前来,那么(你的)宗世家族还能 保全。(“疑”“自诣”“完全”各1分,句意1分)
(2)光武帝在千里之外已经料想到这种结果而且没有差错,并不是有不可估计的才智,而是知道其大势罢 了。(“爽”“不测”各1分,状语后置1分,句意1分)
14.①轻敌深入,又作出了与刘尚分营而据的错误决策。②没有认清形势,盲目效仿光武帝曾经的做法,想要速 战速决、一举取胜,结果反而激起了公孙述的必死之心。(每点1分,两点3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 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建武十二年春,正月,吴汉在鱼涪津打败公孙述的将领魏党、公孙永,随即包围武阳县。公孙述派遣女婿史 兴去救他们,吴汉迎击,打败史兴,于是进入犍为郡界,郡内各县都闭城坚守。皇上诏令吴汉直接攻取广都县, 占据要地。吴汉就进军攻打广都县,占领了该县,又派遣轻装的骑兵火烧成都的市桥。公孙述的将领恐惧,日 夜叛逃,公孙述即使把叛逃者的家属杀掉,还是不能禁止。皇上一心要招降公孙述,又一次下诏告诉公孙述说: “(你)不要因为来歙、岑彭被害的事而犹豫不决,(如果你)现在及时亲自前来,那么(你的)宗世家族还能保全。 诏书是我亲笔写的,是不能多得的。”公孙述终究没有投降的心意。
皇上告诚吴汉说:“成都还有大军十余万,不可轻视。只有坚守广都县,等待他们来进攻,千万不要和他们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 ( 共 4 页 ) 】 25-T-443C
交战。如果他们不来进攻,你就转移阵地迫使他们进攻,等他们精疲力尽,才能发起攻击。”吴汉不听,却乘着胜 利,亲自率领步骑二万进逼成都,距离该城十余里,在长江北边扎营,架浮桥,派副将武威将军刘尚率领一万余 人在长江南边驻守,两地相距二十余里。皇上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惊,指责吴汉说:“近来对你千叮万嘱,为 什么你做事竟如此举止错乱!既然轻敌深入,又和刘尚分别扎营, 一旦有紧急之事,不能互相照应。敌人如果 出兵牵制你,又用主力攻击刘尚,刘尚被打败,你也就失败了。幸好没有其他不测,你要赶快带兵回到广都县。” 诏书还没有到达,已进入九月,公孙述果然派遣他的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率领约十万大军,分为二十多个军 营,出城攻打吴汉,又派遣其他将领率领万余人牵制刘尚,使他不能去救援吴汉。吴汉和公孙述大军交战了一 整天,被打败,逃回营堡,谢丰率军包围了吴汉。于是,吴汉召集将领们,勉励他们,犒劳士兵、喂饱战马,紧闭营 门,三天不出战,并多多竖立旌旗,使烟火不断。入夜,让士兵口中衔枚,带领兵马退出营地和刘尚会合。谢丰 等人没有发觉,第二天,兵分二路, 一路在江北据守, 一路由谢丰自己率领进攻江南。吴汉就用所有的军队迎 战,从早晨打到下午,大败敌军,斩杀谢丰、袁吉。于是,吴汉率军返回广都县,把刘尚仍留下抵抗公孙述。
材料二:
建武十二年,天下已经平定,尚未归降的,只是蜀地的公孙述而已。当时,汉军三路并进,将公孙述围困在 成都城中。公孙述的粮食储备越来越匮乏,士气一天天地衰减,人心一天天地离散,连心腹爱将王元也背叛公 孙述而归附于汉朝,这种形势已经清楚地表明,不用劳师急战便可以坐收公孙述。但是,如果激起他的必死之 心,希望侥幸一举将他歼灭,则是相当不容易的。吴汉逼近成都结果大败而归,是势所必然的。光武 帝 在 千 里 之外已经料想到这种结果而且没有差错,并不是有不可估计的才智,而是知道其大势罢了。
所以,善于审时度势的人,把对方与自己置于心目之外,然后将事物放在一个大的框架内去规划,则即使是 极其细微的变化也必定能明察无遗;如果耳目仅仅局限于可见的事物,而内心没有足够的思考和规划,那么智 慧就可能被琐碎的事情所束缚,无法预见和应对意料之外的变化。在昆阳力拒王寻、王邑,在邯郸围困王郎时, 光武帝固然曾以速战速决取得了胜利,然而彼一时,此一时也(,时代与形势已经不同了)。吴汉再仿效光武帝 以前的做法,怎么能够不失败呢!
15.B(“颔联上句将莺啼花开的美景与诗人懊恼、纷乱的心情作对比”错误,“恼乱”的意思是打扰,这句话运用拟 人手法,说莺花有意扰乱诗人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因无法出游欣赏美景而遗憾的心情。)
16.①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描绘出诗人想象中的美好景象。通过对南园和西湖美景的想象,展现出春日的美好, 表达了诗人对出游的期待。②运用颜色词,增强了色彩感与画面感,彩棚与绿树相映成趣,展现出春日的生 机与活力。(每点3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17. (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3)(示例一)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示例二)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 东南形胜》)(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 得分)
18.有些鸟儿专在夜间出来觅食,它们的羽翼或巨大或小巧,在黑暗中与空气摩擦,发出若有若无的声音。 ( 4 分 )
19.三个反问句的句式相同,构成排比。(1分)三个反问表示在现代种种极端手段下,洞庭湖水下没有了“水 族”“自然的神秘和灵气”“超越想象的意外之遇”,(1分)语意层层递进,(1分)语气更加强烈,(1分)表达了 作者的痛惜和批判之情。(1分)
20.C(文中加点的“作为”和C 项中的“作为”都是介词,指就事物的某种性质或人的某种身份来说。A 项,名 词,行为。B 项,名词,成绩。D 项,动词,当作。)
21.①这种规定并不科学②该地入梅或出梅了(每处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22.在各省、市的天气预报业务中,入梅、出梅日期主要通过当地的雨日、雨量、气温以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来确
定。(“各省、市的天气预报业务”成分残缺,应改为“在各省、市的天气预报业务中”,2分;“入梅、出梅日期 主要通过……来确定时间”句式杂糅,应删掉句末的“时间”,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 情给分)
23.【写作提示】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揭示了“知识”一词的含义,指出“知识”包括“认知”和“见识”两方 面内容,旨在引导考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二句话先点明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接着问“我 们读书越多,知识是否就越丰富呢”。题目没有要求考生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要求考生针对以上材料展 开联想和思考,就联想和思考作文。因此,可以就“知”和“识”的关系展开联想和思考,如:有知才能有识,无 知必定无识,所以要认真读书,广泛吸收他人的知识,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能力;有知未必有识,知是识的必 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要学会读书,有比较,有鉴别,等等。也可以就读书与获得知识的关系展开联想 和思考,如: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必须注重读书; 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等等。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 ( 共 4 页 ) 】 25-T-443C
作文评分标准如下:
一、关于立意
高考语文作文的立意分为四个方面:立意正确、立意鲜明、立意深刻和立意新颖。
1.立意正确
一是要求文章的思想感情正确健康, 一是作文的立意要符合材料给定的题意,不偏离题意、不跑题。作文 的立意一旦不符合社会、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就可视为偏离题意,思想感情不正确、不健康的作文在及格分以 下;作文的立意也一定要符合材料内含的意义,不要为了图创新而轻易与之背道而驰,否则也会被判为偏离题 意,要抓住材料关键词,关键词抓错了,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立意上也会严重丢分。
2.立意鲜明
考生作文的立意必须集中、明确,不能什么都想说却什么都说不清楚;或者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立意分 散、立意含糊,是作文的大忌。 一篇1000字以内的作文,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集中、明确、鲜明的主旨对高考 作文来说,不是一句空话,阅卷老师在紧张的阅卷环境中,首先抓的就是作文明确的立意。
3.立意深刻
高考作文的要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其中的关键词是“本质” “内在关系”“启发”,这就要求作文立意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要有深刻透彻的观点,发人深思。如果只停留 在表面,泛泛而谈,得分一般不超过50分。
4.立意新颖
写作中要追求“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境界,这就需要在立意上体现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套作,千 篇一律。作文写得好,要“以识为主”,和现实结合,深入思考,展现自己独到的见识。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的 新颖,不是违背材料主旨和主流价值观,特立独行,危言耸听,吸引人眼球,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二、关于等级
具体评分,可参考列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需要注意的是:
等级的几个方面不是孤立的。每篇作文的“基础等级分”与“发展等级分”之间,基础等级中的“内容分”与 “表达分”之间,发展等级中的“创新”与“深刻”之间,通常具有一致性。高考评分要求,凡是“内容分”与“表达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第 3 页 ( 共 4 页 ) 】 25-T-443C
分”不在同一个等级内,两者的级差不要超过两个等级(如一个为一等,另一个不得低于第三等),也就是说, 一 个等级不足,会对其他等级造成影响,因此,作文一定要注意综合能力提升。
对作文等级的判定,要综合考量,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比如对基础等级,不能仅看内容、结构、语言、 文体中的一点,而应全面衡量,综合考虑。因为阅卷环境的影响,现在卷面对作文的影响非常大。在具体操作 时,要客观看待卷面分,卷面不好的,适当扣分,不能以“一丑”而遮“百美”。
对作文等级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比如一类卷(54—60分)、二类卷(45—53分)、三类卷(33—44分)、四类 卷(21-32分)、五类卷(20分以下)。评分标准不要随意变动,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同一等级内,根据内容、结 构、语言等合理打分。
三、关于表达
1.文体:文体特征不明的文章,建议总分不超过36分;文体不合要求的,建议总分不超过30分;文体格式 不对的,建议总分不超过50分。
2.结构:写足字数成篇,层次分明,过渡衔接紧密,可视为“结构严谨”;首尾完整,段落连贯,可视为“结构完 整”;字数超过800字,但缺少自然结尾的视为“结构基本完整”;明显拼凑,或者直接抄袭试卷相关文段的,以 “结构混乱”处理。
3. “语言流畅”原则是指没有语病;“语言通顺”可以允许有偶发病句(两个左右),但是不影响相关阅读和意 思表达;“基本通顺”可以允许有3个句子不通顺,但是能够表达基本意思。全文有6个以上病句则视为“语言 不通顺,语病多”。对于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进行表达的,评卷时需要慎重处理。
4.字迹:全文个别文字书写不标准或有涂改的不视为“字迹潦草难辨”。
四、关于特征
1.深刻。一篇作文整体都体现独到、深刻的思想,可在特征分上给满分。部分段落、句子深刻,按评分等级 给分。
2.丰富。作文内容丰富,使用的素材新鲜、典型,特征分上可给满分。内容较丰富,部分素材引用了典型素 材,按评分等级给分。
3.有文采。整篇作文文采斐然,展现了作者的文笔与才思,特征分可给满分。开头结尾使用修辞、化用诗 句、引用名言,也可归为有文采,在原有给分基础上适度加分。
4.有创意。在立意正确的基础上,体现出自己的创意,且论据充分、叙述合理,特征分可给满分。部分段 落、语句有创意,可视为作文亮点,在原有给分基础上适度加分。
五、其他问题
(一)关于扣分
1 .缺标题扣2分。
2.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建议字数不够600字的文章,总得分控制在36分以内。全文不足 400字,综合给分不能超过20分。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 或2分,不评0分。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完全空白的,评0分。
3.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上限5分(考虑偶有1-2字笔误的情形,评卷程序从第三个错别字开始 扣分,扣满5分为止)。
4.标点错误多,或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的扣1到2分。 5.用繁体字或甲骨文,用含义不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
(二)特殊情况处理
1.如确定为套作的文章,给分不超过20分。抄袭的基础等级控制在四等内,发展等级不给分。认定抄袭 试卷要慎重。
2.满分作文。评定要慎重,确保满分作文的高质量、耐推敲。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 ( 共 4 页 ) 】 25-T-443C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文能明快济晰地是现出谋层思考。故进文风,要多从中单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代度传统中汲取
营养,同时真正深入调查问题、客现准琦地认识世邪。我们期持僚星光明日报这样能够影为公
众典论的重要媒介,在放文风中奋勇当先,多刊发实事求是、短小桥干、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用
语
文
简洁质朴、明快清丽的好文风引领时代新风。
(摘端自黄,宽《好文章是漆刘思想与简练文字的统一)
材料二:
在古代,写文章是少数人的事。现在,儿乎人人都写文章,人人都可以写文章。
那么,知何写好文章?我有一个屡武不爽的好办法一多向马龙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
考生注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能会由于时代不同而有自己的历史任务、用语习惯,但它们都有一
1.本武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个共同特质,那就是坐持问魔乎向,不空部哲学、不空谈理论,不空减口号,有生气、见神采,读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贞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花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劳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袁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明之感。马克思主义著作之所以经典,在于其主场的人民性,在于其理论的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老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
权成性,也在于其文风的苹命性,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航一、理论与实我的统一、客规存在的事
施区城内作芬,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实与准师优关的拙述的统一。笔者多次新读马克忍主义经典著作,深感改进文风耍多从马克恶
4,本张命通范田:高考范图。
主义经典著作那里取取姬,返璞归真。
提出问题开门见山。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般的分祈》一文开篇写道:“谁是我们的
一、琉代文阅读(35分)
敌人?谁是我们的期友?这个问题是苹命的齿要问题。”文章旗帜鲜明,不绕图子,一来就亮明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立场规点,说出了共产光人的苹命情怀。反观一些文章,“帽子”太大,实质是回避问题、无视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盾。这样的文幸,读之无益,谈何价值?
材料一:
分析问題鞭辟入里。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堪称典范,比如“计刻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文者,度进之器也,”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文幸自古础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
承担着室放明化的功能,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风无小亭,它不仅是语言风
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扬”。大道至简。寥寥数语,把宏大的理论讲得透物而贞抵
格和个人喜好,更与政风世风密切相关,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
人心,却也是群众听得懂、使得开的“普通话”。反观一些文幸,理块词穷、翌贫问涩,受终也只能
纵观中华优秀典籍,文宇简练、内容精粹是其共同特征。一部老子,不过五千余言,蓝藏
从“小房间”走向“档条室”,起不到理论应有的指导实践作用。
着板为丰富的哲学内涵,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智悲瑰宝:语承作的《论语》同样讲求文字简洁平易,
解决问题立击要客。我们党有两个文件位得一说,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颂
思想深连,“碎选而巴矣”。其他先秦诸子的文幸乃至历朝历代的经典,无一不是既有深刻的人
布三大纪律入项注毫的训令》:一是中央入项规定。两个文件既短又实,共识度高,都产生了广
生体睑、社企观察,又能以精笨语言来表达呈现的,由此方能一代代传据久运。
泛、重大、持续的影响,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而不是“稻草人”。可见,文章的力量妥两,不在长
再希现当代,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郝是文风改度的高手,重视文风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短,而在是否抓住和解决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统。毛泽东同志不仗高度重视文风问题,而且身体力行,他的级多作品言语精辟,思想深刻、风
改文风不是小孪,不可能一斑而就、一劳永遥,但路茧远,行则必至」
格明快,本身就是改进文风的典范。延安整风时,他转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观反对党入股”
(摘编自黄期格多向马克惡主义经典作家学习》)
等报告,张调要签顿学风、签顿党风、整顿文风。其中《反对党入股一文列举了“入胶式”文章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警入种表现与恶劣影响,至今读来仍今人深觉透拟
A.作为人类社会进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文章承担若宜教明化的作用,由此看来,文风可
原利、很有现实针对性,邓小平同志也是如此,就法写文章平白朴实、简洁明了、耐人咀牌。党
以集中反映时代精神。
的十入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文风上率先垂范,讲话、文章平实真旅而又犀利新颖,富有权
B.中国共产党重视文风,如毛祥东、习近平等党内同志都重规文风并且身体力行,他们的作
强的展聚力、引饭力,感召力和穿透力。
品思想深刻、平实其诚。
连憾的是,当前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领域仍存在着比校严查的文风问题。比如,一些报刊
C.《光明日报》是能够影响公众舆论的重要蝶介,若能多刊发简沾质朴、明快褙丽的好文章,
文章文风浮骤,充斥着大活、空活、套活,穿靴成帽、绕来绕去,洋洋洒洒数千言,希起来高大上,
则将有助于文风改革
实际上“内里空”:比如,一些学者喜欢搬弄西方学术名问,故作高深,把浅显问题复杂化,用华
D,通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我们知道好的文章不能回避问题、无视矛盾,而应该族帜
丽、冗长的句子把文幸写得酶涩难懂。这看似是文法技巧的问题,实则是文风和学风的反映,是
鲜明地亮出立场视点。
对自己研究内容理解得不深刘、恩将得不深入,阐释得不到位所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好文幸、好文风,是深测思想内容与简练文字表达的统一,既能有内容、有见屏地剖析问题,
A《老子州论语》乃至历朝历代的经典能够传播久远,离不开其深刻的内酒和精练的语言。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语文第1页(共8页)】
25-T-443C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语文第2页(共8页)】
25-T-44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