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检测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下列有关质点、参考系、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神舟十七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后的着陆轨迹时,不能将它视为一个质点
B. 月日时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这里的“月日时分”指的是时刻
C. 研究运动的物体时,选择不同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
D. 蜂鸟的体积很小,所以研究蜂鸟扇动翅膀的动作时,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质点
2.在一档展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电视节目中,导演用富有感染力的视角拍摄了高铁列车、新能源汽车、大飞机等国产先进交通工具的逐步普及。关于以上交通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飞机在高空沿直线匀速飞行时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很大
B. 高铁列车启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也很大
C. 新能源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位移的方向向前,加速度的方向可能向后
D. 新能源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速度的方向向前,加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向后
3.深中通道是国家重大工程和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千米,北距虎门大桥约千米,小明计划周末从家坐车去深圳宝安机场,他事先用导航软件搜索路线,若选择走路线,经过虎门大桥,路程约千米,耗时约小时分钟;若选择走路线,经过深中通道,路程约千米,耗时约小时分钟,假设汽车实际行驶路程和时间与导航软件预计的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通过两条路线的平均速度相同 B. 汽车通过路线的平均速度更大
C. 汽车通过路线的位移更大 D. 汽车通过路线的平均速率更大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和乙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均在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
B. 内与内,甲的速度等大、反向
C. 内,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一次
D. 内甲的路程为,乙的路程为
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后物体速度大小为,且改成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时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物体速度大小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离桌面高度分别为::::。若先后顺次释放、、,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B. 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
C. 与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与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 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内的位移是
B. 表示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其与轴的面积表示位移
C. 任意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D. 任意两个相邻内的位移差都是
8.屋檐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滴正欲滴下时,第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滴与第滴分别位于高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取,则此屋檐离地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9.利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物理方法。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由乙图中关系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 由丙图中关系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 由丁图中关系可求出物体在前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10.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穿过三块紧挨着的木块后,穿出时速度刚好为零。设子弹在木块内的加速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三块木板的厚度相同,则子弹分别穿过这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B. 若三块木板的厚度相同,则子弹分别穿过这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C. 若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相同,则穿过三块木板时的初速度之比为
D. 若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三块木板的厚度之比为
11.地铁进站后的运动可以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某同学站在地铁站观察,看到地铁进站后用时停止,最后内位移大小为,则地铁( )
A. 进站的加速度大小是
B. 进站后第内的位移大小是
C. 进站后前位移和后的位移之比为
D. 进站的初速度大小是
12.物体甲从地面上的点竖直上抛,同时物体乙从甲正上方的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两者在点相遇,相遇时两者速度大小相等都是,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距离地面高度为 B. 点距离地面高度为
C. 物体甲从点再经过将回落到地面 D. 之间距离等于之间的距离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3.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和,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从光电门到光电门所经历的总时间,用最小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示数如图所示。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滑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由此测得的滑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和的平均值,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_______一些选填“增大”或“减小”。
14.小明与他的同伴进行探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打点计时器、直流电源、纸带、毫米刻度尺、钩码和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明看后觉得不妥,请你思考一下不妥之处是_________
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远离打点计时器处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小明经过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然后按打点先后顺序每个计时点取个计数点,得到了、、、、、、等几个计数点,测得,,,,,。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则__________,则打点计时器在打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车加速度__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果交流电的频率实际只有,则测得的小车的加速度比实际值______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运动,由于前方有事故而紧急刹车,从开始刹车到车停止,被制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擦痕为,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求:
刹车前汽车速度的大小;
刹车后第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刹车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16.气球下面用细线吊着一个小球,从地面由静止释放后一起加速上升,速度达到时,吊着小球的细线恰好断开,在小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重力加速度为,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求:
小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上升的最大高度;
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
从细线断开到落地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
17.如图所示,小轿车在水平的直线高速路上以大小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货车以大小的速度匀速行驶当两车距离时,小轿车以大小的加速度刹车,不考虑车身长度.
通过计算判断小轿车和货车是否会发生相撞
为了避免相撞,小轿车司机刹车的同时向货车司机通过闪灯提示危险,货车司机看到闪灯提示后立即以大小的加速度加速前进,忽略货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求此条件下小轿车和货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小距离
小轿车和货车避险后,小轿车以大小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应急车道处有一做匀减速运动的工程车图中未画出,为超越工程车,小轿车立即以大小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已知此时工程车的速度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求小轿车从发现工程车到超越工程车所用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
【解析】A.研究神舟十七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后的着陆轨迹时,神舟十七号返回舱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质点,故A错误;
B.月日时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这里的“月日时分”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
C.研究运动的物体时,选择不同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研究蜂鸟扇动翅膀的动作时,蜂鸟的的形状、大小不可以忽略,不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质点,故D错误。
2.
【解析】大飞机在高空沿直线匀速飞行时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故A错误;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高铁列车启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很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很大,故B错误;新能源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位移的方向向前,如果汽车向前做减速运动,则加速度的方向向后,故C正确;新能源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速度的方向向前,如果汽车向前做减速运动,则加速度的方向向后,故D错误。故选C。
3.
【解析】根据题意,汽车选择走、路线的位移相同,而所用时间不同,所以通过路线的平均速度小于路线的平均速度,故ABC错误;
D.汽车通过路线的平均速率为
汽车通过路线的平均速率为
故D正确。
故选D。
4.
【解析】A.甲在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由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故A错误;
B.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内与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故B错误;
C.内,甲在末和末运动方向共改变两次,乙在末运动方向改变一次,故C错误;
D.内甲的路程为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内乙的路程为
故D正确。
故选D。
5.
【解析】物体在第一段时间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物体在第二段时间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
解得
则有
故选B。
6.
【解析】A.由,得,则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
::,故A错误;
B.由,得,则三者运动时间之比:::,故B错误;
C.与开始下落时间差,与开始下落时间差,故C正确;
D.三个小球的加速度与重力和质量无关,等于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7.
【解析】A.甲在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由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故A错误;
B.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内与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故B错误;
C.内,甲在末和末运动方向共改变两次,乙在末运动方向改变一次,故C错误;
D.内甲的路程为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内乙的路程为
故D正确。 故选D。
8.
【解析】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为,知窗子的高度等于自由下落内的位移减去内的位移;有:
水从屋檐下落到地面的时间。
故选C。
9.
【解析】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可得图像的斜率表示 ,由甲图得
解得,所以甲图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 ,整理得
则图像的斜率为,由图像得,解得,故B错误;
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整理得
则 图像的斜率为 ,由图像得,解得,则物体加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
D.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像得,前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故D正确。
故选CD。
10.
【解析】子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其逆过程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可知:,三块木块的厚度相同,则:::::::,即::::,故A错误,B正确;
C.子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其逆过程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可知,穿过三块木板时的初速度之比::::,故C错误;
D.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相等,由可知,三块木板厚度之比::::::,故D正确。
11.
【解析】A.由逆向思维法可把地铁的匀减速运动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最后内位移大小为,根据位移时间关系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D.地铁进站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D正确;
B.地铁第内的位移大小是
故B正确;
C.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地铁前的位移和后的位移之比为,故C错误。
故选BD。
12.
【解析】A. 据位移公式解得间距, 根据规律:初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时间,位移之比是:::得:,故A正确;
B.间距,根据规律:初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时间,位移之比是:::得:::,得到,故B正确;
C. 物体甲往上到最高点的运动与物体乙的逆过程完全一致,所以物体甲从到达点的时间也是,由对称性得到从最高点到地面的时间是。所以物体甲从点再经过将回落到地面,故C正确。
D.由于物体甲竖直上抛,物体乙自由落体所以得到加速度相同都是, 在点相遇,两者速度大小相等都是,所以物体甲往上到最高点的运动与物体乙的逆过程完全一致。从而得到物体乙经过时间也会到达点,根据规律:初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时间,位移之比是:::得:::,故D错误;
13. 减小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以滑块的长度为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则滑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测得的滑块的瞬时速度 和 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和的平均值,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使挡光时间少一些,则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
14.直流电源应更换为交流电源
大
【解析】探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需要测量的是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注意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本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有直流电源;缺少的器材有:低压交流电源;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A正确,B错误;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若小车停在远离打点计时器处,纸带上有很多空白,故C错误;
D.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大些,这样相邻计数点间距大些,位移的测量误差小些,故D错误。
故选A。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打点计时器在打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根据 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如果交流电的频率实际只有,则打点周期大于,即用公式 计算时,使用的值偏小,则偏大。
15.刹车前汽车速度的大小
汽车刹车停止的时间
刹车后第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刹车汽车已经停止运动,则后汽车的速度大小为零。
16.解:加速上升的距离为:
,
竖直上抛的高度为:
,
小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减速上升的时间为,
自由落体时间为,
解得,
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
;
从细线断开到落地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
平均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17.解:设经过时间两车速度相等,则有:,解得:
此过程小轿车运动的位移
代入数据得:
货车行驶的位移:
因为,故会发生相撞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小,设经过时间两车速度相等,则
代入数据得:
在时间内小轿车行驶的位移:
代入数据得
在时间内货车行驶的位移:
代入数据得:
故最小距离:,即最小距离为
设工程车经时间停止运动,总位移为,有
设该过程中小轿车的位移为,则
得:
说明此时小轿车还未追上工程车。
设小轿车经时间超越工程车,该过程中小轿车的位移为,有
得:。
第9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