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康中学、毋村中学、铁路中学、东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康中学、毋村中学、铁路中学、东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0 11:2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运康中学、毋村中学、铁路中学、东康中学九年级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选择题(共30分)
1.小明小时候听妈妈给他讲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出自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记》
2.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其中两句歌词如下,对歌曲和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歌词“旧世界”指封建社会 B.歌词“我们”指农民阶级
C.歌曲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 D.歌曲号召走资本主义道路
3.下面表格内容是一些文化巨人和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共同倡导的思想是( )
人物 代表作品
但丁 《神曲》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A.人文主义 B.科学民主 C.理性主义 D.人权法制
4.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如下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图,其中④处应为( )
A.《人权宣言》宣告 B.“光荣革命” C.《权利法案》颁布 D.《拿破仑法典》颁布
5.大单元教学主题下要求我们掌握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下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某一单元的结构图,如果让你概括这一单元学习主题,那么“ ”处应该填写。(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走向近代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6.1871年,巴黎人民表达如下呼声:“彻底改造社会……取消一切特权和剥削,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就是用劳动者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自己!”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
A.推动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B.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7.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许多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业人口大幅减少,下图是某国农业人口减少的数据。你认为这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2% 14.8% 5.4%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的第一个四分之一时间里,玻利瓦尔就是美洲。”该学者观点的依据是,玻利瓦尔( )
A.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C.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D.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时而是院士,时而是英雄,时而是航海家,时而是木工,他以一颗包罗万象的心,充当皇位上永不停歌的劳工,”诗人颂扬的这位沙皇推行的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10.《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材料评价的是( )
A.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B.爱迪生及电灯
C.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11.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认识历史。下侧示意图呈现的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D.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12.二月革命结束后,列宁认为“在这个国家里,社会主义不可能立刻直接取得胜利”,甚至在6月时,他还明确指出“在俄国不能实施社会主义”,但是到了11月,他却表示“10月25日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列宁观念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 B.工人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
C.临时政府逐渐掌握了政权 D.国外武装势力的不断干涉
13.梁启超1918-1919年间赴欧考察后,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文中的“孩子”是( )
A.国际联盟 B.《凡尔赛条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
14.下列对下图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苏俄工业的发展是新经济政策的直接作用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英国在1937年的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德
D.美国的工业发展遥遥领先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15.某班举行历史人物故事会,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为其选取一个共同的历史主题( )
A.近代科技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解放运动
第II卷(非选择题45分)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简答题(共20分)
16.(本题10分)读图,回答问题。
(1)第一台火车和汽车的发明者分别是谁(2分)?
(2)上述两个发明哪一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3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当时,在这一领域发明最多的科学家是谁?(2分)
(4)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在享受科技成就带来便捷的同时,你有哪些忧患呢(3分)?
17.(本题10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制度选择”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希腊选择】
(1)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希腊的哪一制度发展到高峰?他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哪一制度(2分)?
【英国选择】
(2)英国以《权利法案》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哪一政体(2分)?
【美国选择】
(3)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哪一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19世纪60年代美国发表的哪部文献废除了奴隶制(3分)?
【法国选择】
(4)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的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
(5)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不同国家制度选择的认识(2分)?
三、材料题(共25分)
18.(本题10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最后决战并最终取胜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此后,俄国的旧制度被削弱,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材料二 林肯……顺应时势……推动了美国北方走向胜利,完成了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这场关系到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中,林肯不仅使美国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统一起来,而且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生产总值迅速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 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不情愿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摘编自张光《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的“旧制度”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出钱赎买”客观上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的哪些文件“推动了美国北方走向胜利”?并概括林肯的杰出贡献(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的变化。为什么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明治维新改革中,日本以什么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5分)?
(4)综上所述,请给以上历史事件确立一个学习主题(1分)。
19.(本题15分)工业革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促进了世界形势的变化。李华老师以“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为主题设计了大单元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观察历史场景—了解社会变革】
(1)下面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新能源和新制度的出现。概括第一组图片中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并简述第二组图片中新制度出现的意义(4分)。
任务二 【走近历史人物——汲取思想智慧】
(2)工业革命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新思潮随之诞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请根据下面人物名片,结合史实说明新思潮传入俄国和中国后产生的影响(4分)。
人物:马克思身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创者 主要事迹: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任务三 【撰写历史短文——理解近代潮流】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围绕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7分)
时间 事件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开始
1825年 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9世纪中期 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
1868年 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80年代 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894年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殖民地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B D A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A B D
16.(1)斯蒂芬森;本次。
(2)火车;瓦特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3)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爱迪生。
(4)环境问题、网络诈骗、迷恋网络等。
17.(1)奴隶制民主政治。津贴制度。
(2)君主立宪制。
(3)分权制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人权宣言》。
(5)制度选择应该符合国情,先进的制度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18.(1)制度:农奴制;
条件: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条件。
(2)文件:《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贡献:维护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变化:由敌视到学习。
原因: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口号:“殖产兴业”
(4)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9.(1)第一组:从农耕文明变为工业文明;从个体劳动为主变为大机器生产;从动力为人力和畜力变为机械力,煤炭成为新能源;等等。(答出任意一点)
第二组: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俄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苏联模式。
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毛泽东思想;中共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示例
选择的史事: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殖民地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
形成观点: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的输出,以资本输出占据全球市场。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