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曹刿论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1.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古知兵非好战”的深刻思想,先贤读兵论战并不崇尚单纯以武力制胜,古代兵家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义之师可以得到民众支持,常常会”不战而屈人之兵”。
材料二
探究结果: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建安十二年,袁尚、熙①奔上谷郡②,乌桓③数入塞为害。曹操征之。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路不通。田畴④请为乡导,操从之,率兵出卢龙塞,水潦⑤,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⑥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刚,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方知之。尚、熙与蹋顿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辎重⑦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操登高而望,见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溃。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减)
【注释】①袁尚、熙:指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②上谷郡:地名。后文中的“卢龙塞”“白檀”“平刚”“鲜卑庭”“柳城”均为地名。③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④田畴:人名,东汉末年隐士。⑤潦(lǎo):古同“涝”,雨水过多。⑥堙(yīn):堵塞。⑦辎重: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搬运的物资。
2.实词解释有多种方法,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查阅词典法】《古代汉语词典》中“再”的解释有:①多次:②第二次:③两次。据此,可以判断“再而衰”中的“再”的意思是: 。
(2)【语境推断法】齐军前两次击鼓时,鲁军并不应战,“竭”与“盈”分别形容齐军与鲁军的状态,据此可判断出“盈”的意思为: 。
(3)【课内迁移法】联系《〈论语〉十二章》中“七十而从心所欲”可推断“操从之”中的“从”的意思是: 。
(4)【查阅词典法】《古代汉语词典》中“将”的解释有:①率领;②扶持,扶助;③取,拿;④将要;⑤把。据此,可以判断“尚、熙与蹋顿等将数万骑逆军”中的“将”的意思是: 。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乃”,与“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B.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D.乃入见(《曹刿论战》)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操 辎 重 在 后 披 甲 者 甚 少 左 右 皆 惧
5.【甲】文中的齐鲁之战中齐军的“三鼓”与【乙】文中曹操攻打乌桓军的三个阶段,都与“三”有关。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三鼓” 对齐军的作用 三阶段 攻打乌桓军的结果
第一次 ① 阶段一 ②
第二次 士气衰弱 阶段二 平山填谷,直指柳城
第三次 士气穷尽 阶段三 ③
6.你认为曹刿与曹操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焉: (2)彼竭我盈:
8.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9.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客①谓燕王曰:“齐南破楚,西屈②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使齐北面伐燕,即虽五燕不能当。王何不阴③出使,散游士④,顿齐兵,弊其众,使世世无患。”燕王曰:“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苏子曰:“请假王十年。”燕王说,奉苏子车五十乘,南使于齐。谓齐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臣闻当世之举王,必诛暴正乱,举无道⑤,攻不义。今宋王射天笞地⑥,铸⑦诸侯之象,使侍屏匽⑧,展⑨其臂,弹⑩其鼻,此天下之无道不义,而王不伐,王名终不成。且夫宋,中国膏腴 之地,邻民之所处也,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伐之,名则义,实则利,王何为弗为?”齐王曰:“善。”遂兴兵伐宋。三覆宋,宋遂举。燕王闻之,绝交于齐,率天下之兵以伐齐,大战一,小战再,顿齐国,成其名。
(选自《战国策》,有改动)
[注] ①客:苏秦。②屈:制服。③阴:暗中,暗地。④散游士:差遣游说之士。⑤举无道:讨伐无道的昏君。⑥射天笞地:箭射天神,鞭打地神。⑦铸:铸造。⑧屏匽(yàn):厕所。⑨展:拉开。⑩弹:用石子射。 膏腴:肥沃。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使齐北面伐燕 伐:
(2)燕王说 说:
(3)臣闻当世之举王 闻:
(4)大战一,小战再 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而王不伐”中的“而”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而年又最高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
(2)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
13.从文中可以看出燕王身上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三、作文
14.片段写作:将下列文本改写成剧本。
要求:(1)符合剧本要求;(2)用文言或白话表达皆可;(3)120字左右。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参考答案:
1.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民愿为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2. 第二次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听从 率领 3.D 4.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 5. 鼓舞士气 道路不通,无法前行 洞察敌情,大败敌军 6.①细心、谨慎。曹刿先下车观察车辙、登高瞭望敌情,然后再做出判断、发布命令;曹操观察敌情时,发现敌军阵势紊乱,才出兵进攻。②有勇有谋。曹刿能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时机:曹操在敌军兵力多,周围人都慌张时,能沉着应对,观察敌情,做出部署。
7.(1)参与(2)消失 8.(1)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
(2)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9. 鲁国能够以弱胜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政治清明,民心所向。第二,上下团结,君民一致。第三,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曹刿在战争中知己知彼,运筹帷幄,表现出一位军事家的卓绝风采。他谋略得当,正是鲁军战场取胜的关键所在。
10. 攻打 同“悦”,愉快 听说 两次 11.B 12.(1)借给寡人五年时间,寡人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2)与其从燕国得到百里土地,不如从宋国得到十里土地。 13.示例:从谏如流,用人不疑。
14.示例: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率领鲁军在长勺与齐军对阵。)
庄公:(匆忙地)传令,击鼓进军!
曹刿:(冷静地)不行,等一等!
(齐军三鼓后)
曹刿:(胸有成竹地)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
庄公:(急切地)传令,立即追杀,别让他们跑了!
曹刿:(沉稳地)先别追!
(曹刿下车察看了一番,又登上车前横木向齐军方向仔细张望。)
曹刿:(肯定地)可以追击了!
庄公:(大声地)传令,追上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鲁军追击齐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