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 数 的 性 质
班级:四年级三班 授课人:刘红梅
教学内容
课本75页至76页的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的第1、2、4题。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 设疑激趣,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猫和老鼠演的动画片吗?今天猫和老鼠一起逛商店,为一件事又争论起来了,他们到底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商店里手套的单价是5.1元,毛巾的单价是5.10元,这两件商品哪种价钱贵呢?你们能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说价钱相同或不同,两件商品到底哪个价钱贵呢?学习了小数的性质以后,你们就明白了。
二、探究新知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一)教学例2.
1.比较0.30和0.3的大小.
(1)提问:在0.3的末尾添上一个0是多少?
0.3和0.30这两个小数相等吗?
教师提问:我们还没有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你能想个办法比较出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吗?
(2)认识小数的性质
方法一:【演示课件】
提示可以把这两个小数与人民币联系起来:
0.3元=( 3 )角
0.30元=( 30 )分=( 3 )角
所以,0.3元=0.30元
方法二:
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0.3等于0.30?(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m,dm,cm.mm之间的关系来证明。)
0.3m=(3)dm,
0.30m=(30)cm=(3)dm,
所以0.3m=0.30m.
方法三:
出示两张大小相等的纸片.
思考:怎样表示0.30和0.3?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并动手涂色,完成比较.
演示讨论结果:将两张纸分别平均分成10份和100份,表示出0.30和0.3,将两张纸片重合,发现阴影部分也重合.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分组讨论: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引导学生口述:0.3是3个十分之一就是十分之三;0.30是30个百分之一,也是三个十分之一也是十分之三,所以这两个数相等.
即:(板书0.3=0.30)
2.议一议
在0.3的末尾添上2个0,小数的大小会变吗?为什么?
先小组交流。
再全班交流想法:(板书0.3=0.30=0.300)
3.归纳小数的性质.
教师提问:通过上面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板书:或去掉0)
教师概括: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举例说明:5.03040)
引导学生比较: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有什么变化?(举例:5,50)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有什么变化?
4.试一试,完成课本75页下面练习题。
5.判断题:(略)【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
6.找朋友: (略)【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
7.教学例2:应用小数的性质。
根据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化简或改写小数。
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反馈,重点指导把10改写成两位小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6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题。(游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五第1、2、4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