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第八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等中国历史小说,凭借想象丰富、故事精彩、代入感强等优势加速出海,打开了外国人“读懂中国”的新窗口。在中国作家眼中,中国历史小说缘何拨动当代读者心弦?迥异的文化背景是否会成为阅读的障碍?日前,著名作家马伯庸在上海接受中新社的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中新社记者:泰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曾在曼谷举办《显微镜下的大明》读者交流活动。您的作品写的都是中国古代的人和事,历史小说为何吸引当代读者?
马伯庸:近年来,中国小说引发海外读者关注,我的作品也被翻译成英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泰语、越南语和日语等。事实上,我在写作时并未考虑到海外有如此多的受众,我的创作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撰写的是中国历史故事。
之所以引发海外读者关注,背后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辐射和影响。如东南亚国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早年间他们喜欢看中国电视连续剧《渴望》、读金庸小说,如今又流行中国动漫、言情剧、玄幻小说等,这是中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输出能力整体提升的表现。
通过与不同国家的读者交流,我愈发深刻体会到人类彼此间的共性大于个性。无论身处哪个国家、哪个文化圈,人们珍视的东西基本一致:对家庭的关心、对亲情的眷恋、对友情的渴望、对自我成长的表达……海外读者可能对中国历史并不了解,但他们能读懂作品中蕴含的人性,这种人性古今中外并无不同,也正是人性引发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共鸣。
历史小说吸引当代读者,除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些道理外,更为关键的是让当代读者看到历史与当下的连接,并将个人经历置于不同时代场景中再体验。
中新社记者:您的作品被评价为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历史可能性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马伯庸:“历史可能性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找到古今连接点,当代读者阅读历史小说关注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与自己的连接点。
小说《长安的荔枝》取材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古诗,但主人公的设置却不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而是一个将鲜荔枝从岭南运至长安的小吏。古代的很多小吏,包括一些普通人,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跟现代人的日常是非常相似的,能够产生古今共情。我的创作理念是,希望把那些没有受到特别关注的小人物故事,从历史长河中“捞”起来,只有理解小人物的生活及其所处的时代,才能反推并理解大时代变迁背后的真正动力。
中新社记者:如何把握好“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原则,在历史的缝隙中展开想象,编织故事?
马伯庸: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原则,可理解为历史小说创作的“二明治”理论。最上面的一层是历史重大事件无法改变,应尊重历史,一旦发生改变,不能称之为历史小说,而是幻想小说或架空小说。如描写秦始皇,就不能描写他没有统一天下,这不符合事实。
最下面的一层是历史细节,对风土人情、典章器物等生活细节,力求考据精细。如玉米在明代传入中国前,中国人还吃不到玉米,类似这些细节要精准,避免“出戏”。
中间的一层是“历史可能性”,即在历史上不一定发生而是可能发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件事情从逻辑上可能会出现,我希望在正史的“缝隙”中找到这些空白的地方,把它们填充起来,让他们在正史的背后构成一条完整的、虚构的,但合理的逻辑链条。
中新社记者:从您的观察来看,迥异的文化背景是否会成为阅读的障碍?不了解中国历史的海外读者如何读懂历史小说?
马伯庸:迥异的文化背景并不会成为阅读的障碍。曾经美国电影、日本动漫、欧洲小说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受众并未感受到距离感。因此不需要为迎合海外读者,担心中国文化元素容易对海外读者造成理解障碍而降低门槛,只要产品内核、表现形式足够好,所有的门槛都不是门槛,都能够成为海外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不要拘泥于只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还有现代化、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事物,如高铁、航空航天、网络小说、新国潮等,这些是当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表达方向,同样能够获得海外读者的体认。
以颇受日本读者关注的小说《两京十五日》为例,小说中涉及大量明代的专有名词,如锦衣卫东厂、西厂等,但并不妨碍日本读者阅读。从他们的评论可以看出,他们普遍关注的不是那些难懂的名词,而是故事本身。他们甚至会因为阅读这部小说而对明朝产生兴趣,从而寻找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解读。只要故事足够精彩,海外读者自然会被吸引,并愿意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向海外读者讲述中国故事,首先要找到能够打动更多人的情感共鸣点以及与当下时代的连接点。中国文化非常复杂,应避免简单化叙事倾向,不要将海外读者视为幼稚无知的人而为他们科普。我们要做的是恰如其分地、严谨准确表达好中国文化。
(摘编自《马伯庸:历史小说缘何拨动当代读者心弦?》,中新社“东西问”专访,2024年10月14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小说,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加速出海,给外国人“读懂中国”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渠道。
B.把小人物的故事从历史长河中“捞”起来,只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其所处的时代,就能理解大时代变迁背后的真正动力。
C.读者即使对小说里的历史不大了解,但由于人们珍视的东西基本一致,共性大于个性,他们也能读懂作品中蕴含的人性。
D.只要作品的内核、表现形式足够好,中国文化元素不会使海外读者感受到距离感,迥异的文化背景不会成为阅读的障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新社记者围绕“中国历史小说为何在海外引发读者关注”这个主话题进行采访,马伯庸从历史小说的写作原则和文化传播的本质等方面进行回答。
B.曾经美国电影、日本动漫、欧洲小说在中国大受欢迎,如今中国历史小说在海外引发关注其背后是中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输出能力整体提升的表现。
C.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马伯庸从这座宝库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因而在历史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不能只拘泥于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化、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事物等方面也是一种表达方向,都需要恰如其分、严谨准确地表达。
3.下列选项,最符合“历史可能性小说”特点的一项是( )
A.郭宝平的《范仲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真实性是贴近历史原貌的,包括那个时代的风俗画和风景画,甚至服饰和人物语言描写,也都还原了历史的真貌。
B.冯至的《伍子胥》叙述了楚国人伍子胥为父兄复仇的故事,他在逃亡路上实现了精神的成长,他的精神成长映照着当下我们人人都有可能经历的人生困境。
C.姚雪垠的《李自成》以李自成为主角,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由胜转败的悲剧结局,小说不乏对人性、权力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D.熊召政的《张居正》对明万历年间的官制、社会生活等考证详细,他笔下的张居正有着政治家的审时度势和战略预判,更有改革家的强悍铁腕和胸襟气魄。
4.“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马伯庸创作历史小说的原则,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其内涵。
5.最近中国大型3A游戏《黑神话·悟空》大火,这与中国历史小说备受海外读者关注的原因有共通之处,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结合材料分析《黑神话·悟空》获得海外玩家青睐的原因。
截至2024年10月1日,《黑神话·悟空》的销量已突破2090万份,赢得了海内外玩家的交口称赞。玩家作为游戏中的天命人,带着复活大圣的希望找寻六根,重走西游。游戏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选用了大量现存的优秀古建筑、雕塑、佛像等文化艺术遗产,以及国内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为原型,制作了形状、色彩、3D效果等均为顶级水平的虚拟场景,配乐大量采用古筝、钵、梆、锣等民族乐器,融入陕北说书等非遗文化……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游戏结合,不仅展示了国产游戏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出一个充满东方美学意境的虚拟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枪声(节选)
周子妮
贺云正抱着小弟在院子里溜达的时候,又响起了枪声,听上去离得不远。枪声大伙儿都听惯了,不像从前那样一惊一乍了。贺云还是背着小弟,快步跑到门边,准备把院门插上,掩耳盗铃似的插上门。一走到门口,贺云才看见,一个从未见过的小伙子,穿着一身灰绿的作战服,一瘸一拐地拐进胡同里。他的一条腿显然中了弹,血流了一路。鬼子的枪声越来越近了,贺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忽地从院子里跳出来,那个小战士也吓了一跳,踉跄着摔倒在地上。
“鬼子是来追你的?”贺云问。
小战士点点头。
“你是‘八路’?”贺云说着用手比画了一个“八”的手势。
小战士依旧点点头。
贺云一把把小战士从地上扶起来说:“你要真是打鬼子的‘八路’就跟我走。”说着就把小战士搀进院子里。这么大个人,藏哪好呢?贺云犯了难,她的目光焦急地在屋内巡视着,隐约已经可以听见鬼子们的皮靴啪啪踩在地上的声音了。这时她的眼睛落在了院子犄角的那几个笸箩筐上一一还是从前大哥编的。
“就这吧,凑合一下。”说着贺云挑了个最大的笸箩筐,让小战士钻了进去,又把木桶、板凳、扫帚堆在那,不仔细找还真看不出来里面藏了个人。
容不得贺云细想,鬼子就冲进来了,跟着的还有那个懂“鬼子话”的汉奸。爹娘吓得都从屋子里跑出来了,娘一把就把贺云搂在怀里,哀求地看着鬼子,生怕贺云被掳了去。鬼子朝天开了三枪,娘把贺云的头埋在了自己的胸前。汉奸开口了,问:“有没有看到一个受伤的‘八路’从你们这个胡同跑过去?”
爹咬着牙,把娘和贺云挡在身后说:“没有,我们一直在屋里干活,哪看见什么‘八路’?”
“那你们得说说,皇军挨家挨户地搜查,那‘八路’受了伤流了血,这血迹怎么到你们家这就没了呢?”
娘搂着贺云,全身抖得厉害,爹瞪着汉奸说:“老子早就不想活了,老子儿子都没了,死了痛快!”
拿着枪的鬼子头明显在问汉奸,爹说的是什么,贺云害怕极了,不知道汉奸是怎么翻译的,没想到自己想当然的举动惹了那么大麻烦。
鬼子乒乒又是连开两枪,转过头去拿枪指着胡同里邻近的几户乡亲们,汉奸传达着鬼子的指令,大声地朝着人群喊:“窝藏‘八路’,全家枪毙!窝藏‘八路’,全家枪毙!”贺云从娘的指缝里看见英子一家也被鬼子赶着来到胡同口。
完了!刚才自己救人心切,万一要被什么人看见了呢?尤其是英子一家,大哥出事后,自己有好几次把尿桶子倒在了英子家门口,英子娘早就隔着院子阴阳怪气地骂过,这万一要是当时被英子娘看见了……贺云不敢想,只盼着鬼子赶紧走。
鬼子在院子里举着刺刀进进出出,连柴火堆都要用刀捅两下。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贺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眼花了,她总觉得院子犄角那堆着的笸箩筐子好像在发抖,连同堆在一块儿的板凳、笤帚也跟着一块儿发抖。坏了!刚才扶那个小战士的时候就觉得他手心烫得很,他准是受了伤发烧打摆子了。哎哟喂,可真是时候!
眼见着笸箩筐抖得越来越厉害,这要是让鬼子发现了……贺云倒吸了一口冷气。鬼子还不走,这可怎么办?贺云抱着小弟一圈一圈地转悠,干脆一屁股坐在了那个不安分的笸箩筐上,嘴里还在念叨着:“行了行了,我的小祖宗,别哭了。”
贺云的小聪明耍得不是地方,本来没人注意那笸箩筐,她这一坐,反倒引起了鬼子的注意。连她自己都觉得,周围的空气仿佛一下都变了味儿,娘靠在爹身上,压着嗓子朝她低吼:“丫头!”
日头照在房脊上,光线锐利极了,一寸一寸像刀子在割着房上的瓦片。贺云已经不敢抬头了,她不知道是她自己在抖还是那只箩筐子在抖。小弟仿佛也嗅到了空气中的诡谲,渐渐地也止了哭声,沉沉睡了过去,任凭贺云再怎么暗中掐他也不吭一声。①贺云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像鬼子的刺刀似的,晃得她睁不开眼睛。
院子就那么大,鬼子扯着一边的嘴角淫笑着,几步就踱到贺云跟前了。贺云发现,原来鬼子的笑声比枪声还恐怖。她低下头抱紧小弟,闭上了眼睛。
突然,恍惚哪里又传来一阵枪声,挺近的,响了一下,紧接着又响了三下。
“‘八路’!肯定是‘八路’!”汉奸跳起脚,率先叫了起来。
鬼子听到后也愣住了,重新把手枪别回到腰带里。
枪声又响了。贺云的耳膜都鼓了起来,她重新抬起头睁开眼。
“枪声就在附近,人肯定还没走远。”汉奸赶忙凑到鬼子身边,叭叭说了一串鬼话。
只一瞬间,一屋子的鬼子风一样地跟着跑了出去,院子里一下又清静了。贺云听见自己的心还在怦怦直跳。太阳越过了屋脊,越过了房檐,又直直地照进了院子里,她才从笸箩筐子上滑了下来。娘跑过来一把把她搂在怀里,贺云仍觉得像做梦似的,好像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了。
待乡亲们都走净了,贺云叫来爹娘,才把已经晕在笸箩筐里的“八路军战士”搀了出来。装粮食的布口袋里还有一把米,娘熬成了稀饭一口一口喂给他吃。贺云以为爹会揍她,像小时候她和大哥去英子家偷了枪一样。爹没有,但也没有好脸色,看贺云时总是虎着一张脸。爹撕了几块干净的布,把战士受伤的腿包裹上了。
过了好一会儿,爹夹着烟悠悠地说:“怎么这么寸?哪就来了一阵枪声呢?”
贺云正在给小弟喂米糊糊,听到爹提起,她也纳闷儿,那枪听上去跟寻常的枪声不大一样,但又很熟悉,似乎是在哪听过。她似乎想到了什么,把小弟塞进了娘的怀里,拔腿就往外跑,一口气跑到了英子家。
②已是黄昏,夕阳金灿灿的光涂抹在英子家高高的房梁上。果然,那支鸟枪不见了。
从此贺云再也没有见过英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村里人已经听惯了枪声,但贺云还是十分紧张,赶紧去把院门插上,这说明她还没有适应这种战争环境,她的胆量也没有锻炼出来。
B.贺云发现受伤的八路军小战士后,便把他带到院子里藏了起来,然而,她并没有想到这个举动会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心里十分后悔。
C.大哥出事后,贺云好几次把尿桶子倒在英子家门口,这是故意恶心英子一家,揭示了两家的矛盾,暗示大哥的死可能与英子一家有关。
D.贺云一家冒生命危险救下八路军战士,娘给八路军战士熬稀饭,爹给八路军战士包扎伤腿,他们的目的是让八路军战士为儿子报仇。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善用细节描写,如贺云询问小战士时,他都只“点点头”而未说话,这暗示了其身体状况。
B.小说塑造了英勇无畏的爹娘形象,如面对鬼子时,娘把贺云搂在怀里,爹咬着牙、怒瞪汉奸。
C.小说结尾“从此贺云再也没有见过英子”耐人寻味,英子的去向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D.小说以“枪声”为线索串联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设计故事情节,使得小说情节完整,脉络清晰。
8.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阳光,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9.这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充满了紧张感,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作者是如何营造这种紧张氛围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建中初年,李希烈自蔡陷汴,驱兵东下,将收江淮,宁陵守将刘昌以兵二千拒之。希烈众且十倍,攻之三月,韩晋公以三千强弩,涉水夜入宁陵,弩矢至希烈帐前。希烈曰:“复益吴弩,宁陵不可取也。”解围归汴。后数月,希烈骁将翟辉以锐兵大败于淮阳城下,希烈且蹙,弃汴归蔡。后司徒刘公玄佐见昌,问曰:“尔以孤城,用一当十、凡百日间,何以能守?”昌泣曰:“以负心能守之耳。昌令陴者曰:‘内顾者斩’昌孤甥张俊守西北隅,未尝内顾,摔下斩之,军士有死志,故能坚守。”因伏地流涕。司徒刘公亦泣,抚昌背曰:“国家必以富贵尔。”
(节选自杜牧《宋州宁陵县记》)
材料二:
杜牧记刘昌守宁陵,斩孤甥张俊事,史臣固疑之,然但以理推,未尝以《李希烈传》考之也。希烈围宁陵时,守将高彦昭,昌乃其副,贼坎城欲登,昌盖欲引去,从刘元佐请兵,出不意以捣贼。彦昭誓于众曰:“中丞欲示弱,覆而取之,诚善。让我为守将,得失在生人。今士创重者须供养,有如弃城去,则伤者死内,逃者死外,吾民尽矣。”于是士皆感泣,请留,昌大惭。则全宁陵,昌安得全攘其功耶?计刘元佐间能拒守当在彦昭,不在昌也。牧好其意,欲造作语言为文字,故不复审虚实。希烈围宁陵四十日,而谓之三月;城不陷,以元佐救兵至,败希烈,而云韩晋公以强弩三千,希烈解围,皆非是。士固有幸不幸高彦昭不得立传计是官不至甚显而死故昌得以为名。赵充国云:“兵者,国之大事,当为后法。”昌为将固多杀,正使有之犹不足为法,况未必有。聊为辩证,以信史氏之说。
(节选自叶梦得《避暑录话》)
10.材料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士固有幸A不幸B高彦昭不得立传C计D是官不至甚显E而死F故G昌得以为名。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益,增加,与《孟子》“曾益其所不能”的“益”意思相同。
B.富贵,使……富贵,使动用法,与《师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习”用法不同。
C.者,判断句的标志,与《庄子》中“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的“者”用法相同。
D.法,标准,准则,与成语“道法自然”的“法”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杜牧记载,刘昌率两千士兵顽强抵挡李希烈近两万大军,最终等来韩晋公的强大支援,迫使李希烈解围而去。
B.在杜牧笔下,刘昌军令如山,大义灭亲,他通过斩杀孤甥,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但这也让他内心异常痛苦。
C.关于刘昌的军事策略,叶梦得并没有全盘否定,但在对高、刘二人事迹的对比性叙述中流露出了褒高贬刘的倾向。
D.叶梦得认为,杜文中丝毫没有叙及高彦昭,除了杜牧对刘昌有感情偏向之外,主要是高彦昭官职不够显赫的缘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以孤城,用一当十,凡百日间,何以能守?
(2)史臣固疑之,然但以理推,未尝以《李希烈传》考之也。
14.叶梦得认为杜牧所记不实,因此“聊为辨正”,他做了哪些“辨正”?请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
陆游
其二
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
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其四
群胡束手仗天亡①,弃甲纵横满战场。
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
注①仗天亡:金国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连老天也要消灭它。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呼应诗题中的“戏作”,杜甫《登高》颔联与之类似。
B.《其二》首句描绘出紧张而激烈的战争氛围,“风破肉”进一步强调环境的恶劣。
C.《其二》“直斩”句中“单于”此处代指金兵首领,“衅”指用敌人的鲜血来祭刀。
D.《其四》后两句中,大获全胜的将士们乘胜追击,夜半时分攻入了敌人的辽阳城。
16.“雪”在这两首诗中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华生暑假去往南京游学,听导游介绍南京曾历经六朝,古称“金陵”,这让他想起了《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作者借水、草等意象寄寓思古幽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功业成就历来为人赞许与羡慕,苏轼在《赤壁赋》中就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曹操把酒临风、慷慨吟诗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3)《庄子》一书中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而丰富,后世文人常借其中的故事在诗歌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到夏天,黄曲霉菌就很“嗨”很活跃。尤其在潮湿闷热的天气,其常会导致食物发霉,夏季的“食物中毒”现象也屡见不鲜。有人问,(甲) 答案不能一概而论。大米发黄,更可能的原因是陈化,也就是放久了。陈化会导致营养价值下降,但不一定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菌都有害吗 大多数黄曲霉菌本身无害,大多数黄曲霉毒素也不致癌。被称为“黄曲菌”“黄曲霉”的黄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大多数属于非致病性菌种的常作为曲种应用于某些有机酸的发酵生产的腐生霉菌属。不过,如果特定黄曲霉菌遇到有特定营养成分的特定环境,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能代谢产生有毒的黄曲霉毒素。
①截止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大约有20种,②其中黄曲霉毒素B1最为常见,③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强,④毒性大约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⑤根据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主要“攻击”人的肝脏,⑥很多肝脏问题都与黄曲霉毒素摄入有关。
黄曲霉毒素微溶于水、易溶于油脂、耐高温,在100摄氏度下即使灭菌20小时也无法彻底分解,所以常规烹饪很难完全去除黄曲霉毒素,目前也还没有特效解毒剂。日常生活中,需要(乙),特别是长期小剂量摄入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慢性中毒。
食物发霉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吗 答案是不一定。以花生为例,如果导致其发霉的是上根霉菌,那么就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是,如果发霉花生感染的是寄生曲霉而不是黄曲霉菌,便依然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也就是说,发霉的食物不一定有黄曲霉毒素,但看起来没发霉的食物不一定就没有黄曲霉毒素。类似的情况还有网络上“筷子、案板等长期不用会滋生黄曲霉毒素”的所谓科普,其实也不靠谱。大多数情况下,筷子、案板很难提供特定的营养和环境供黄曲霉菌生存,而那些肉眼可见的小霉点往往也与黄曲霉菌无关。当然,经常保持筷子和案板的清洁卫生依然是必要的。
18.文中第一段、第三段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9.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请将文中画框的句子改为若干短句,可以增删个别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2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所谓”与文中加粗的“所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说到我的病,本不是什么大症候,也就无所谓痊愈。
B.咱们俩总是想到一块,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C.譬如他的亲事,我们倒替他干着急,他自己却好像无所谓。
D.所谓的“健康食品”,有时候只是商家为了营销而添加的噱头。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常言道“茶倒七分满,话留三分好”。茶倒七分满,才不会水溢烫手;话留三分好,才不会锋芒毕露。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倒茶”“说话”的艺术,也说出了为人处事的道理。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B.“只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其所处的时代,就能……”错误。原文中提到,“只有理解小人物的生活及其所处的时代,才能反推并理解大时代变迁背后的真正动力”,这里的“只有……才……”表示的是必要条件,而选项C中的“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条件,两者逻辑关系不同。
故选B。
2.答案: C
解析: C.“因而在历史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错误,强加因果。由“‘历史可能性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找到古今连接点,当代读者阅读历史小说关注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与自己的连接点”“不要拘泥于只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还有现代化、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事物,如高铁、航空航天、网络小说、新国潮等,这些是当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等可知,“在历史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条件有很多,不只是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巨大宝库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故选C。
3.答案: B
解析: 原文中说“‘历史可能性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找到古今连接点”。
B.最符合“历史可能性小说”的特点。《伍子胥》不仅叙述了历史故事,还通过主人公的精神成长映照出当下人们可能经历的人生困境,体现了古今共情,符合“历史可能性小说”的特点。
故选B。
4.答案: ①“大事不虚”指的是历史重大事件必须尊重历史,不能改变;
②“小事不拘”指的是历史细节可以适当虚构,只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合理性;
③“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要求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填充历史空白,形成合理的逻辑链条。
解析:
5.答案: ①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②展示古今共情。
③高质量的艺术表现。
④文化输出和创新。
解析:
6.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A项,“这说明她还没有适应这种战争环境,她的胆量也没有锻炼出来”错,贺云的反应是一种出于安全考虑的自然表现,并不能说明她没有适应这种战争环境,胆量小。B项,“心里十分后悔”错,文中并没有表现贺云十分后悔救了八路军小战士。D项,“他们的目的是让八路军战士为儿子报仇”错,贺云一家解救八路军战士,是基于对日军的仇恨,对八路军的爱护。
7.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B项,“小说塑造了英勇无畏的爹娘形象”错,娘搂着贺云时,“哀求地看着鬼子”“全身抖得厉害”,由此可知,娘也是害怕的。
8.答案: ①将阳光比为鬼子刺刀的光,突出了阳光的强烈,以此烘托出贺云在面对鬼子的注视时内心的恐惧。
②用“金灿灿”这一暖色调来描写夕阳的光线,暗示危机解除、回归平和,也深化了小说赞扬英子牺牲精神的主旨。
解析: ①句,阳光被比为“鬼子的刺刀”,这是贺云坐在筐箩筐上面对着鬼子的注视时的感受,当时她的内心十分恐惧。
②句,鬼子离开,八路军战士获救,情节舒缓,“金灿灿”是暖色调,既切合人们当时的心理感受,又能表现出英子的牺牲精神,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9.答案: ①通过设定抗日战争这一故事背景,开篇即写枪声,让读者感受到危险,继而产生紧张的心理。
②通过情节发展来营造紧张气氛,如贺云突然坐到管箩筐子上,这引起了鬼子的注意,这一突发情节让读者感到紧张。
③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表现紧张气氛,如通过描写鬼子即将发现藏在箩筐筐内的八路军战士时贺云的内心活动,以及描绘鬼子的威胁、淫笑等,都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解析: 小说中紧张氛围的营造可以从故事背景、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等角度分析。这篇小说以抗日战争为故事背景,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情节的步步推进,营造了紧张的氛围。作答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0.答案: BCF
解析: 句意:士人本来就有幸运和不幸运的,高彦昭没能立传,估计是官职没有到怎么显赫就去世了,所以刘昌能够因为这一战役成名。
“有”的宾语是“幸不幸”,所以在B处断句;
“高彦昭不得立传”是完整主谓结构,“计是……”是对“高彦昭不得立传”原因的推测,所以在C处断句;
“故”表结果,一般用于句首,与前文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所以在F处断句。
11.答案: C
解析: A.正确。句意:又增加了吴地的弓弩。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B.正确。使……富贵/学习。句意:国家一定会因为这一功劳让你富贵的。学习其中的文句知识。
C.错误。用法不同。判断句的标志/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句意: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
D.正确。标准,准则/效法、遵循。句意:即使真有这事也不值得作为法则。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
12.答案: B
解析: B.“大义灭亲”错误。刘昌的外甥张俊“未尝内顾”,没有违反军令,所以斩杀张俊并非大义灭亲,而是通过牺牲近亲立威,故而他自述为“负心”。
13.答案: (1)你凭借孤城,用一个人抵挡十个人,总共一百天以内,为什么能够守住?
(2)史官本来就怀疑它,然而只是依据常理推断,未曾依据《李希烈传》来考察。
解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建中初年,李希烈从蔡州攻陷汴州,驱使军队向东进发,将要夺取江淮地区,宁陵守将刘昌率领两千士兵抵御他。李希烈的兵力将近是他的十倍,攻打了三个月,韩晋公率领三千强弩手,涉水在夜间进入宁陵,弩箭射到了李希烈的帐前。李希烈说:“又增加了吴地的弓弩,宁陵攻取不了了。”于是解除包围返回汴州。几个月后,李希烈的猛将翟辉率领精锐部队在淮阳城下大败,李希烈处境窘迫,放弃汴州返回蔡州。后来司徒刘玄佐见到刘昌,问道:“你凭借孤城,用一个人抵挡十个人,总共一百天以内,为什么能够守住?”刘昌哭着说:“因为有负心的手段才能守住啊。我命令在城墙上守卫的人说:‘往城内看的斩首!’我的孤外甥张俊守卫西”于是伏在地上流泪。司徒刘公也哭了,抚摸着刘昌的后背说:“国家一定会因为这一功劳让你富贵的。”
材料二:
杜牧记载刘昌守卫宁陵,斩杀孤甥张俊这件事,史官本来就怀疑它,然而只是依据常理推断,未曾依据《李希烈传》来考察。李希烈围攻宁陵的时候,守将是高彦昭,刘昌是他的副手,贼寇挖城墙想要登城,刘昌大概想要领兵离去,向刘元佐请求援兵,出其不意地攻击贼寇。高彦昭向众人发誓说:“中丞想要显示弱小,再返回来进攻敌军,诚然很好。然而我是守将,得失在于保全百姓生命。如今受重伤的士兵需要供养,如果放弃城池离去,那么受伤的会死在城内,逃跑的会死在城外,我们的百姓就完了。”于是士兵们都感动哭泣,请求留下,刘昌非常惭愧。那么保全宁陵,刘昌怎能完全占取这个功劳呢?谋划刘元佐参与能够抵抗守卫应当在高彦昭,不在刘昌。杜牧内心对刘昌有好感,想要编造话语写成文章,所以不再审查事情的真假虚实。李希烈围攻宁陵四十天,却称说是三个月;城池没有陷落,是因为刘元佐的救兵到来,打败了李希烈,却说韩晋公凭借三千强弩,李希烈解除包围,都不对。士人本来就有幸运和不幸运的,高彦昭没能立传,估计是官职没有到怎么显赫就去世了,所以刘昌能够因为这一战役成名。赵充国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应当成为后世的法则。”刘昌作为将领本来多杀戮,即使真有这事也不值得作为法则,何况未必有这事。姑且进行辨正,以证实史官的说法。
北角,未曾往城内看,就被拽下来斩首了,军士们有拼死的决心,所以能够坚守。
14.答案: ①宁陵守将是高彦昭,刘昌只是副将;
②刘昌主张弃城,高彦昭反对并率众坚守;
③围城时长为四十日而非三月;
④援兵是刘元佐而非韩晋公。
解析:
15.答案: A
解析:
16.答案: ①“雪”是陆游诗兴的触发物。从标题看,是眼前的雪景激发了他的豪情,由此展开一番大胜群敌的想象。
②“雪”渲染了战斗环境的严酷。诗中的战斗是在风雪的环境中进行的,寒风凛冽,大雪填壕,写出了战场环境的艰苦、严酷。
③“雪”烘托出将士们的威武雄姿和战无不胜的英雄形象。大雪纷飞,寒风破肉,冒雪追敌,更彰显出将士们不惧严寒,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
④“雪”是作者战斗豪情的情感载体。两首诗都围绕雪这个意象展开,将士们顶风冒雪破城杀敌,而后又在“雪上”寻踪,追击敌人,“雪”寄托着诗人矢志不渝,收复山河的斗志与豪情。
解析:
17.答案: (1)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解析:
18.答案: ①第一段“黄曲霉菌就很‘嗨’”,使用了拟人手法,“嗨”表现黄曲霉菌出现得比较频繁,起到警示作用;
②第三段“黄曲霉毒素主要‘攻击’人的肝脏”,使用了拟人手法,突出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表达更形象生动。
解析:
19.答案: 语句①:修改为“截至目前”。
语句⑤:修改为“研究显示”或“根据研究”。
解析:
20.答案: (甲)大米发黄是产生了黄曲霉毒素吗
(乙)注意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
解析:
21.答案: 黄曲霉菌被称为“黄曲菌”“黄曲霉”,它是一种常见的腐生霉菌属,大多数属于非致病性菌种,常作为曲种应用于某些有机酸的发酵生产。
解析:
22.答案: D
解析: D项与文中加点的“所谓”都表示否定。A项“所谓”与“无”搭配,表示说不上:B项“所谓”表示所说的:C项“所谓”与“无”搭配,表示不在乎。
23.答案: 例文:
小满,刚刚好
正如茶水只倒七分满,是最好的状态。说话不说太满,人生只求小满,刚刚好。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有小满,却独独没有大满,为何?房子很多,离圆满只差半步,可偏偏只建九十九间半,为何?我以为,生命因为小满而丰盈。
“满招损,谦受益。”古人恪守中庸之道,不把任何事做到极致,不把任何话说得太满,正是给生命留有余地。正因为此,在丰富的侧面和宽厚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延伸至今,从没断流。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六分,器便稳;花看半开,瞻前大有希望;酒饮微醺,顾后也没绝生机。许多时候,含苞待放时最美,酩酊大醉则生厌。眼中有分寸,胸中有底线,生命才不会因为满溢而迅速萎败。
水满则盈,月盈则亏。很多时候,过犹不及。走在人生边上,三毛愿做一棵树,一半安详,一半飞扬;杨绛与谁都不争,与谁争她都不屑,终于成就了内心的一方宁静。小满,即是不争。把自己处在至高点以下,宁愿仰视攀登,不愿俯视跌落。坐在中庸的位子上,虽无众星捧月之飘飘然,但有仰望星空之喜悦。人生至此,足矣。
一直以来,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中庸之道”常为中外新兴学者所诟病,以为此非小满,乃为折中主义,是在以自我保护的姿态躲避问题。我以为,中庸之道不可与折中主义划等号,小满也绝非一味逃避现实。胡适曾言:“容忍,比自由还重要。”他从未被那个黑暗时代所激怒,却也没有沦陷于退隐避世的文人情怀,因为他骨子里的不过火又不妥协的中庸君子气质,让他以独特的姿态成为“温而厉”的斗士。折中多半是妥协,容忍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反观当下,物质生活及其丰富的今天,很多人一味推崇完美主义,事事追求“大满”,在网络上做“键盘侠”,在现实中不愿“断舍离”,物质比精神丰盈,生命也少了韧性。与满相反,未满是一种临界状态,中国画上讲究的留白,亦是如此。因为快节奏,我们不如从过分充实的生活中抽身出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沉潜蓄力。
“小满不满等圆满,舍得不得终会得。花半月半人相伴,且等且盼且不晚。”小满,是一切未完时翘首以待的期盼,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带着内心最美的爱与期待,像小满一样生活。
小满,看似亏损,其实充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