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3课《护钟》(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3课《护钟》(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7 10: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导入新课我们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诚然,承燕赵大地灵气的滋养与培育,这里,有胡服骑射、敢为天下先的英明国君赵武灵王;有英勇大义、智慧宏达的蔺相如等贤臣名相;有廉颇、乐毅等慷慨重义、勇气过人的猛将;有荆轲、高渐离等不畏强暴、挺身抗命豪杰侠士。红旗谱
——朱老巩护钟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及《红旗谱》的相关知识。?
2、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4?、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我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

——梁斌作者简介梁斌,原名梁维周。河北人。
1930年进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参加过爱国学潮,并亲历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1934年在北平左联刊物上发表小说《夜之交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参加地下革命斗争、游击活动。建国后曾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1996年6月逝世。 主要情节在冀中平原的锁井镇,恶霸地主冯兰池为霸占48村的公产,阴谋砸碎作为公产的古钟,农民朱老巩挺身而出。但冯兰池依仗的势力,砸碎了古钟。朱老巩一气病死,女儿受辱自尽,幼儿虎子——朱老忠被迫逃离家乡。
25年后,流落关外的虎子怀着一颗复仇的心,带着全家返回家乡。这震动了冯兰池,于是又设毒计,将朱老忠的儿子大贵抓去当兵。朱老忠闻讯拿起铡刀要去报仇,忽然想起当年父亲惨死的情景,决定暂时吞下这口气。朱老忠的朋友是地下党员,在他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朱老忠的穷兄弟严志和儿子江涛、运涛,在他的带动下,在锁井镇展开革命工作。由于革命发展,运涛被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参加了北伐。
蒋介石叛变革命,运涛被捕。朱老忠前去探望,朱老忠从运涛那里受到更深刻的革命教育,向组织表示了入党的愿望。在党的培养下,朱老忠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
冯兰池返乡后,更加猖獗,设“割头税”。朱老忠率领群众斗争。冯兰池不甘失败,来到县城,企图利用反动政权镇压群众。朱老忠率群众砸毁税局冲进县衙。县长在群众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宣布免除“割头税”,激烈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1、掌握作者及《红旗谱》的相关知识。
2、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
和反抗精神。
3、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
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目标揭示汩 褡裢 尥 蹶 睖 唗 呔
吣 掯 仄
满下子:
向晚:
望:
刀笔:
筋条:
汩汩:
睖睁:
节外生枝:预习检测gǔliàoju?lèngdōudāi qìnkènzèdā lián 满的意思。傍晚。对着,朝着。古代在竹简上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公文案卷的事叫做刀笔。后世多指写状子的事。这里是说人的身体结实。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瞪眼直视。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叉出新问题。问题引导下再学习课文分析阅读课文,理清节选片段的三要素: 人物:朱老巩、严老祥、虎子、冯兰池、严老尚等。?
环境: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
故事情节:? 1段:序幕
2~27段:开端?????
28~78段:发展、高潮?????
79~80段:结局?????
81~86段:尾声? (一)梳理情节提纲 1.矛盾起因:地主冯兰池要砸掉古钟顶税;
2.矛盾发展:朱老巩决心拼死护钟;
3.矛盾冲突:冯兰池和朱老巩在钟前的激烈斗争;
4.矛盾回缓:严老尚出面调解;
5.矛盾高潮:朱老巩中了冯兰池调虎离山之计,护钟行动失败;
6.结局:朱老巩含恨离世。(二)研讨典型环境? 本文的时代背景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文句吗? 研讨1、通过人物的装扮描写,交代社会背景。
(冯兰池……他穿着蓝布长袍,青缎坎肩……,他把辫子盘在帽盔上……)?
2、通过人物语言描写,交代社会背景。
(朱老巩说:锁井镇上,大半个村子的土地都是你冯家的……,土豪霸道们靠着银钱,土地,挖苦咱庄稼人……)?
3、护钟斗争后的环境描写,暗示古钟被砸,宛如砸在百姓的心上,使他们麻木的心灵渐渐苏醒。? 研讨作用:作者通过上述描写,交代了小说的典型环境: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冀中平原,一方面反映了土豪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凶恶、剥削的本性和老一代农民的觉醒与敢于斗争的精神。 (三)分析故事情节 1、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来护钟,锁井镇的父老乡亲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找出反映他人反应的语段。
朱老巩准备护钟的决定一出,首先遇到的是老祥嫂和朱全富的劝阻,在朱老巩与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眼睁睁看着,除了偷偷落泪外,没有人施以援手。 2、锁井镇的古老乡亲的这种表现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土豪地主的嚣张气焰只会畏缩、胆怯、甚至已经麻木于地主的剥削,这就使冯兰池这样的地主阶级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也正是他们的袖手旁观,给朱老巩与冯兰池的斗争涂上了失败的灰色。 ? 3、朱老巩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样的结局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分析朱老巩形象一听说冯兰池要砸钟,立即气愤填膺,揭露冯兰池的横行霸道——正义凛然、嫉恶如仇;
当严老祥提出斗不过人家“刀笔”时,他血气方刚要武斗,表现出的是刚刚觉醒的农民最初的反抗和斗争方式——血气方刚;
面对老祥嫂和朱全富的好心劝阻,他决心已定——毫不胆怯、倔强叛逆;
当冯兰池危言恐吓时,他挺身而出,与冯兰池唇枪舌剑的斗争中,他大胆揭发冯家的一笔笔昧心账——毫不示弱;
面对冯家爪牙举起的大锤,他义无反顾举刀护钟——义无反顾;
当中了冯兰池的调虎离山之计,致使护钟失败,他——急火攻心,一病不起;
即将含恨离去,他仍不忘嘱托后代,要坚决与土豪恶霸们斗争到底——侠肝义胆、英雄豪气。
综合概述朱老巩的形象富有正义感和叛逆精神。
正义凛然、嫉恶如仇、倔强叛逆、侠肝义胆、英雄豪气,具有英雄传奇的色彩。(四)分析严老祥形象 找出描写严老祥的语句,仔细品读,综合分析严老祥的性格。 (1)当听到朱老巩要和土豪霸道们对抗时,严老祥是什么表现?反映他什么性格??
严老祥具有怯懦的、委曲求全的性格,即使认识到“砸钟”背后的阴暗实质后,他仍然无法抛除已深入骨髓的软弱、自保意识。这正是他弱的一方面。? (2)当看到朱老巩与冯兰池做着无畏斗争后,严老祥是什么表现??
严老祥终于觉醒,勇敢地站在了朱老巩的身旁,与朱老巩并肩抗争。这是他勇的一面。?
总结:由此看来,在严老祥身上表现出的是老一代农民觉醒的过程,他性格里兼具了勇与弱的因素。? 综合概述严老祥的形象内向兼有沉稳、勇敢与优柔、懦弱。(矛盾性)综合概述冯兰池和严老尚的形象冯兰池:贪婪霸道、阴险狡诈、 凶恶毒辣、不择手段、道貌岸然、仗势欺人;
严老尚:老奸巨猾、阴险毒辣、狡诈虚伪、蛮横无赖;回顾与总结 朱老巩和冯兰池的矛盾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古钟
你认为朱老巩为了一口钟而死值得吗?为什么? 如果是不值得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那又怎么和地主恶霸斗争呢?(分析护钟问题的实质)
作者想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强化主人公的正义性,激起群众的仇恨,划分明晰的阶级立场,表达革命意图。单一主题:阶级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表现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反压迫与压迫的阶级矛盾和冲突。
《红旗谱》的艺术特点风格雄浑,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和历史画卷;
浓郁的乡土风情,语言亲切朴实,鲜明的民族特色;
《红旗谱》的缺点人物形象苍白无力,近乎神经质,用政治代替人性;
阶级教化色彩严重,叙述手法单调;
情节拖沓,主题空洞,思想僵硬。当堂检测 1、文章第十二段朱老巩说:“文斗不行,可以武斗,再大不过是拼命。”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朱老巩的表现代表了当时刚刚觉醒的农民最初的反抗和斗争方式。2、文章第十五段对冯兰池的外貌描写说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外貌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道貌岸然、心黑手辣、仗势欺人的官绅形象。3、文章第22段写到了冯兰池的举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与前文照应,进一步点明钟文的内容,及铸钟的目的,从侧面写出了朱老巩舍身护钟的缘由和意义。
完全达标 试结合课文及时代背景,分析朱老巩这个人物形象。
朱老巩,这位冀中平原锁井镇上的护钟英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位跳跶过拳脚,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的庄稼汉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泯灭斗志,没有因沉重的压迫而弯腰屈膝。在他的身上,依然流淌着荆轲的豪气,传承着水浒英雄们“替天行道”的精神。在恶霸地主冯兰池觊觎官地、图谋砸钟灭口之际,是他,嫉恶如仇、急公好义的朱老巩,挺身而出,誓死护钟。同恶霸冯兰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当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面揭露冯兰池的桩桩丑行,剥下冯兰池身上绚丽的画皮,让这位横行乡里的恶霸无处遁形。后来,刚烈勇武的朱老巩中了冯兰池的调虎离山之计,致使护钟失败,急怒攻心之下,一病不起,含恨而逝。朱老巩慷慨激烈的护钟壮举,不由让我们想到那位与帝争神的上古英雄刑天和那位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同以冯兰池为代表的恶势力进行抗争,结果家破人亡。他的挺身护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旧式农民反抗斗争的缩影,它反映了没有先进思想指导的农民自发反抗的结局。面对恶霸的暴行,朱老巩没有想到发动乡亲们起来共同斗争,而是仅凭一己之力进行抗争,因此,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朱老巩同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刻,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在这场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斗争中,四十八村的人眼睁睁地看着,看着朱老巩、严老祥进行拼死的抗争,除了偷偷落泪外,他们没有一人施以援手。正是他们的畏缩与胆怯以至麻木,才让恶霸冯兰池气焰嚣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他们的表现为朱老巩斗争的失败涂上一抹凝重的灰色,让人感到朱老巩、严老祥的孤军奋战显得多么的悲壮。它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尽管朱老巩护钟失败,但这位在深重苦难面前挺身抗争,与恶霸地主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其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具有强烈启蒙色彩。
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记叙清末民初冀中锁井镇丧心病狂的大地主冯兰池砸掉四十八村防汛筑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的凭证古钟,见义勇为的朱老巩挺身而出护钟的故事,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丑陋的嘴脸,赞扬了朱老巩、严老祥等老一代农民的觉醒和敢于抗争的精神。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一至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