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本课分析】
本课是唐朝民族关系史课,本课用四目来突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和同为一家:第一目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第二目是回纥的兴起;第三目是‘车书本一家’;第四目是苍山洱海的南诏。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内容较详,是本课的重点,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与交往;其它的是选学内容,可稍做介绍。
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作出了贡献。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已经对唐代的政治、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对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但对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问题时注意层层推进。
2.学生认知特点:初一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感性认识为主,学生对唐初周边少数民族的地名、人名、族名包括读音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是一节民族关系史的内容,枯燥的说教式授课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应在授课时,利用本课内容的故事性较强特点,注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重点】
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唐朝与吐蕃的友好交往是唐朝民族政策实施的典范,对这部分内容的深入了解为本课其它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当今西藏分裂势力的依然存在,让学生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藏族祖先吐蕃人在唐朝就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的一员,深刻认识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从开明政策对唐朝和少数民族相互发展的好处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此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利用网络等途径对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有个初步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材料归纳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联系实际等学习形式,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激励性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更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展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合影图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营造课堂氛围。
【提出问题】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歌曲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应该很熟悉《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教师讲述:《爱我中华》唱出了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民族和睦相处、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情景。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教师讲述: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展示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充分注重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通过情境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唐朝边疆各民族分布图》
【提出问题】从图上看唐朝边疆生活着哪些民族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观察唐朝边疆各民族分布图,能回答出突厥、回纥、六诏、吐蕃、靺鞨等。
创设情境:图片展示了唐周边众多的少数民族,如果唐朝不解决民族问题的话,肯定对唐朝统治不利。假设唐太宗请你出谋划策,处理这一问题,你怎么办?
【生1】出兵消灭周边少数民族。
【生2】我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暴力冲突带来灾难,很难平民心,应该采取安抚政策。
【生3】应该用和亲政策,就像汉代昭君嫁给匈奴单于一样。
【生4】我觉得应该区别对待。对有威胁的少数民族应当出兵打击,对那些比较小的民族应当主动和它交往,给它们一些帮助,它们就不会反对唐朝。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培养学生开动脑筋,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猜想,团结合作、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再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带大家来看看唐朝和这几个民族的关系。先看与东突厥的关系。
一、唐和突厥的关系
【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结合导言框向大家介绍一下东突厥与唐朝的关系?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出:唐朝初年,东突厥经常南下骚扰。唐太宗积蓄力量,终于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授予官,赐给田宅,并时常宴请他。对东突厥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当官。
教师概括: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唐朝通过战争征服——优待——设机构管辖处理同西北各族的关系。为此,唐太宗赢得“天可汗”的称号,西北地区和睦融洽,安定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从课本上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
二、唐和吐蕃的关系
教师过渡:学完了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交往。
1.吐蕃简介
【提出问题】(1)吐蕃人是哪个民族的祖先?(2)他们生活的地区在哪里?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能回答出: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他们生活的地区在青藏高原。
2.吐蕃统一
【提出问题】(1)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是在何时?(2)完成统一的首领叫什么?(3)吐蕃的都城在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是在七世纪前期;完成统一的首领叫松赞干布;吐蕃的都城在逻些(今拉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方面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3.唐蕃和亲
播放视频:《文成公主入藏》
【提出问题】
(1)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求亲?
(2)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分小组讨论,能够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唐太宗为了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所以也同意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设计意图:通过系列问题讨论和观看视频,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了文成公主入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创设问题情境:
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
【提出问题】
(1)从诗中你能看出文成公主为吐蕃人民做出了哪些贡献?
(2)如果当时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3)文成公主入藏有何意义?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能够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出(1)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2)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茶叶、谷物、蔬菜的种子)等;还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3)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取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层层设疑,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加深理解唐与吐蕃和亲的必然性,初步了解和亲这一政策对民族的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师总结: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物资、技术与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提出问题】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得出: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多媒体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出问题】
(1)材料中“降金城公主”指的是什么事件?
(2)“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两个民族?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唐朝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的是汉族和吐蕃,说明了汉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设计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层层引导学生理解“和同为一家”的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明确唐蕃友好的史实。
【提出问题】假如你今天到西藏去旅游,你会看到哪些跟文成公主有关的古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布达拉宫;大昭寺等。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唐蕃和同为一家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调动学生对伟大历史人物的尊敬和自豪感。
三、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
动手设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把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设计成表格。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结合课本,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设计成表格。
多媒体展示:
教师总结:唐朝处理同这些民族关系的共同方式:册封。
设计意图: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选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列表归纳,找出他们政策的相似性。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引导认识唐对这些民族的册封,也是加强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表现。学生在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而培养中华民族的认同情感。让学生带着任务经过自学、讨论、合作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提出问题】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双方都采用了哪些方式最终促使这种友好和睦局面的形成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能够得出:通婚、会盟、册封、战争等方式。
教师过渡:学习了唐朝处理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的三种方式,我们脑中浮现出一幅各民族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和谐发展画面。唐朝为什么有如此融洽的民族关系?我们需要从史料中寻找依据。
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提出问题】看到这句话,结合我们本课所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唐太宗的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生2】唐朝为什么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唐太宗吸取教训,认识到民族平等更有利于巩固政权,促进唐朝的发展。)
【生3】你能举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的例子吗?“贱夷狄”产生了什么后果?(西晋压迫内迁各族导致西晋被匈奴所灭。)
【生4】唐朝的民族平等政策对唐朝和周边民族有什么好处?(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生5】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文明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良好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提问、回答过程中,适时、合理引导。
博古通今:【提出问题】(1)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是什么?(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主要措施是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为此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设计意图: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根据本课所学,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依据知识脉络,概述主要内容:
【教师总结】唐朝与边境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也发生过战争,但战争毕竟是短暂的,更长的时期内唐朝与各族是友好共处的,在唐中央政府的帮助下,少数民族积极学习汉文化,与汉族共同开发建设边疆地区,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长期友好共同建设的结果。我们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由此可见,唐与边疆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友好。
★★★中考试题精选
1.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有一少数民族首领曾给唐朝皇帝写信: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据此判断该民族是( )
A.回纥 B.吐蕃 C. 靺鞨 D.匈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理解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金城公主“。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故选B。
答案: B
2.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能力。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A、B、C三个选项都是对外友好往来,D项是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民族政策。故选D。
答案:D
3. 641年,文成公主由唐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答案:C
4.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
A.白族 B.彝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答案:D
【布置作业】
近年来,在西藏、新疆陆续发生了恶劣的打砸 ( http: / / www.21cnjy.com )抢事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治安,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这些我们从电视、网络、报纸上都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些方面的新闻。结合史实,写一篇檄(xi)文,谴责“藏独” “疆独”分子的分裂行为,驳斥他们的分裂言论。
【教学反思】
1. 整节课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等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愉悦的,激励性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 唐和吐蕃的关系是学习的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系列问题讨论和观看视频,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了文成公主入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属于选学内容,利用表格系统的归纳很直观便于学生系统的梳理掌握。
3. 加强思想教育,学以致用。博古通今,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以致用。
各民族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缔造了中华历史。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突厥——
吐蕃——“和亲”
回纥
靺鞨
南诏
和 同 为 一 家
册封
征服——优待——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