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10 17:0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 地理
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 B.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
C.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宇宙环境不安全
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是该小组某位同学记录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笔记: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同学描述中的笔误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4.下列现象或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A.温室大棚—太阳活动 B.波浪潮汐—太阳辐射
C.火山喷发—太阳活动 D.风力发电—太阳辐射
“绝地求生 ”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亦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左图为降落时“该岛东部小村庄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 ”,右图为“ 气温变化特征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m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变化状况是( )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C.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6.左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据右图,降落后队员可能感觉海风的时间段是( )
A.6时至18时 B.8时至16时 C.16时至次日8时 D.18时至次日6时
焚风是过山气流在山脉背风坡下沉时形成的一种干热的地方性风,对生产、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太行山东麓是我国焚风现象的频发区,下图为该区域某城市2009—2018年的焚风现象统计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该城市焚风现象日频次较低时段及其影响因素为( )
A.夜间-上山风 B.夜间-下山风 C.白天-上山风 D.白天-下山风
9.太行山东麓的焚风现象对当地的影响( )
A.缓解春旱,提高冬小麦的单产 B.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C.降低取暖能源消耗 D.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在建设海绵城市中被广泛应用,下图示意某城市植草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植草沟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城市内涝,主要原因是其( )
A.减少了降水量 B.增加了雨水下渗 C.减少了地下径流 D.净化了污染物
11.植草沟低于两侧公路,主要是为了( )
A.减少踩踏 B.开阔视野 C.利于汇水 D.降低成本
海水温度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皆存在显著差异,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叫做温跃层。下图为大西洋不同纬度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大西洋海水温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深度下高纬度海域垂直差异最大B.南温带海域水平差异大于北温带
C.不同纬度海域温跃层的深度大致相同D.不同纬度海域水平差异大致相同
13.水深3千米内,造成大西洋热带海域水温垂直变化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差异 B.表层海水运动
C.海底地形差异 D.海水蒸发差异
2023年8月2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不顾多方反对,将第一批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入大海。下图为太平洋主要洋流分布及福岛核电站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日本核污水排放将导致的危害有( )
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②长期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
③污染物随海水蒸发,导致大气污染 ④导致海水密度增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此次核污水到达北美后在美国西南部海岸的扩散,主要借助的洋流是( )
A. B. C. D.
“潮汐树”因空中俯瞰一条条潮沟犹如参天大树而得名。潮沟主要由潮流往复不断冲刷海滩而形成。图左、图右分别为东营市某日潮位变化图和“潮汐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与潮沟形成过程相似的地貌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流动沙丘 D.海蚀平台
17.若该日能观察到“潮汐树”景观,则范围最大的时段是( )
A.2~4时 B.6~8时 C.14~16时 D.22~24时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变窄 D.河谷横剖面由“V”形变为“U”形
我国东部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郊区开展地理研学活动,下图是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为( )
A.620米 B.580米 C.568米 D.557米
22.对图示区域的观察,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②河流干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③甲处可以观赏到瀑布景观 ④乙地坡度较丙地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青藏高原发生了大规模的木本植物扩张,主要表现为木本植物侵占草本植物生长空间。木本植物的扩张导致青藏高原局部地区自然环境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为青藏高原木本植物扩张区主要能量传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被木本植物侵占后的原草本植物区( )
A.岩石风化加快B.大气逆辐射减弱 C.大气湿度下降 D.昼夜温差减小
24.木本植物扩张后内部草本植物逐渐死亡,主要是由于( )
A.光照减弱 B.地势变陡 C.水分减少 D.养分缺失
下表示意吉林长春和湖南邵阳甲、乙两处土壤基本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性质地点 有机质(g/kg) 氮(g/kg) 磷(g/kg) 钾(g/kg) pH值
甲(长春) 24.90 1.50 1.47 23.40 7.50
乙(邵阳) 12.40 1.02 1.02 23.30 5.10
2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土壤剖面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甲地土壤缺少母质层 B.甲地土壤缺少腐殖质层
C.乙地土壤淋溶层较厚 D.乙地土壤颜色为黑色
26.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的干扰强 B.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C.成土母质矿物质含量低 D.地表高大乔木数量较少
2024年12月5日至8日,根据中央电视台的寒潮蓝色预警,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8℃。同一波寒潮影响下南方降雪量远多于北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此次寒潮影响下南方降雪量多于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气温低于北方 B.北方经济水平低,热岛效应弱
C.寒潮南移速度快 D.南方空气湿度大,水汽含量高于北方
28.此次寒潮可能给南方农业带来的影响是( )
A.改变耕作制度 B.利于果树安全越冬
C.减少农药使用量 D.缩短农作物生长期
2024年10月28日,受暴风雨影响,巴西圣卡塔琳娜州多地出现山体滑坡。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29.为获取最新滑坡区域实景图,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数字地球
30.下列有关山体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滑坡只发生在高山区 B. 滑坡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C. 暴雨往往会诱发滑坡 D. 滑坡具有突发性,无任何征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沙丘与湖泊共存是沙漠中的独特景观。与沙丘共存的湖泊多为地形低洼处的地下水出露而成。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改变,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下图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
(1)说出图示地貌形成的两种主要外力作用。(4分)
(2)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6分)
(3)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4分)
(4)任选一种教材中学过的风沙侵蚀地貌,说出其名称及其地貌特点。(6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的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也称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使土壤板结,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养分不足等。下图为土壤盐渍化形成过程示意图。
(1)我国南方分布有广阔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育的植被和土壤类型是: , 。(2分)
(2)森林土壤剖面中,从地表面垂直向下的土层依次有:① ,② ,③ ,④ ,母质层,母岩层等。(4分)
(3)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 , , , ,时间及人类活动等。(4分)
(4)简要描述华北地区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现象的原因?(4分)
(5)我国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公顷,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简要描述东北黑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 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B D B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A C D B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A C B D C B C
二、综合题
31.(1)侵蚀和堆积(4分)
(2)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顺风向前延伸。(6分)
(3)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4分)
(4)(二选一)(6分)
①风蚀蘑菇 (2分) 地貌特点: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4分)
②雅丹地貌 (2分)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有沙子堆积。(4分)
32.(1) 常绿阔叶林 红壤(2分)
(2) 有机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4分)
(3)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貌(4分)
(4)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下层土壤的盐分会随着水分蒸发到达地表面的土壤中;人类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4分)
(5)①雨热同期,草原、森林等植被丰富;②纬度较高,气温低,枯枝落叶及其他的有机质不易被分解;③地形平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④全年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