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课时
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
西师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
学
目
标
1.学习目标描述:学生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习分析内容: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情境导入
从视频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2.一共有多少个垃圾桶?
27 + 8 =
列式计算:
探究新知
左边有27户,右边有8户,一共有多少个垃圾分类点?
探究新知
我用小棒摆一摆。
在 27 +8 中,8 应该怎样加,为什么?
27 + 8 = 35(个)
15
探究新知
我在计数器 上拨一拨。
在 27 +8 中,8 应该该怎样加,为什么?
27 + 8 = 35(个)
15
十位
个位
探究新知
竖式计算
在 27 +8 中,8 应该该怎样加,为什么?
2 7
8
5
1
2 7
+
8
20
7
15
35
3
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是“满十进一”。
28+7=
探究新知
大兴村有 28个垃圾 分类投放点。
(个)
希望村的垃圾分类投放点
比大兴村多 7个。
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我先想 8 + 7,再想 20加 … …
想 一 想
你在计算时想到了哪个算式?
先算:8+7=15
再算:20+15=35
议 一 议
先计算 8+7 = 15 再计算 20 + 15 = 35 。
2 8
先算:8+7=15
再算:20+15=35
7
5
1
3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个位 8加 7 得15,
向十位进1,个位写 5 ……
3+37=
算一算
14+6=
23+7=
6+4=
24+6=
30
7+43=
8 +2 =
9+ 51=
20
30
40
10
50
10
60
总结算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数的
和“满十进一”
课堂活动
圈一圈,算一算。
(1)
(2)
33
8
41
25
5
30
33
30
3
+
8
11
41
5
25
5
20
10
30
课堂练习
1. 口算。
28
79
47
38
30
80
50
40
32
81
53
42
课堂练习
2. 竖式计算
3 6
+
2 5
+
8
4
1
4
7
2
1
3
4 4
+
6
0
9
+
5 2
1
1
5
1
6
课堂练习
3.填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0
60
74
43+7=
70
43
72
55+5=
67+3=
6+37=
67+5=
86+8=
76+7=
49+7=
65+9=
94
83
56
课堂练习
4. 一(2)班有多少人?
一(1)班有 45人。
(人)
45
7
52
答: 一(2)班有52人.
一(2)班比一(1)多7人
课堂练习
5. 采花蜜。(连线)
45+5
44
56+5
39+2
41
37+7
63
57+6
61
7+49
56
50
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谈谈收获与疑问。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进位加法相关习题。
2. 实践作业: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 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教学设计
课题名 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进位加法)
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 20 以内进位加法及 100 以内不进位加法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希望村垃圾分类投放点数量计算问题,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让学生理解进位原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续多位数加法学习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分析 1. 数感:学生在理解进位加法算理过程中,感受数的大小变化,进一步发展数感。 2. 运算能力:通过多样化算法探究,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合理选择算法的意识。 3. 问题解决能力:从实际问题出发,经历分析、解决问题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 学生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习分析内容: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己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 分钟) 1. 播放视频:播放希望村进行垃圾分类活动视频,提问“从视频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出“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与问题提出能力,自然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1. 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27 + 8。 2. 自主探究:学生尝试用小棒或计数器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算法,分享思路。 4. 全班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算法,教师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过程。 5. 归纳算法: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空间,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算理。 三、巩固练习(15 分钟) 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巩固计算方法。 2. 拓展练习:解决生活中类似进位加法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收获与疑问。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与总结能力,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左侧主板书: 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进位加法) 1. 算式:27 + 8 2. 小棒演示:摆出 27 根小棒(2 捆 7 根)与 8 根小棒,满十根捆成一捆,共 3 捆 5 根,即 35。 3. 计数器演示:在计数器上拨出 27,个位加 8 满十,向十位进 1,结果为 35。 4. 计算方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 右侧副板书:学生汇报的其他算法。 【设计意图】:清晰展示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演示与文字总结,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课后作业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进位加法相关习题。 2. 实践作业: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 设计意图】:书面作业巩固知识,实践作业培养学生观察与应用数学能力。
教学反思 1.亮点: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直观演示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2. 不足:部分学生在计算时仍对“满十进一”掌握不熟练,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3. 建议:针对计算不熟练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优化小组讨论形式,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