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6课时
整理与复习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
西师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
学
目
标
1.学习目标描述: 学生能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准确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学习分析内容:通过整理、复习、对比等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构建知识体系。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回顾
9 + 75 =
57 + 6 =
梳理知识
1 填一填,算一算。
50
57 + 6
7
13
63
63
84
9 + 75
5
70
14
84
梳理知识
2 一共拔了多少根胡萝卜?
我拔了 25根胡萝卜
我只拔了 19根胡萝卜
44
25
19
+
(根)
2 5
1 9
+
4 4
1
答:一共拔了44根胡萝卜.
梳理知识
3 竖式计算。
4 2
9
+
1
1
5
6 8
2
+
0
1
8
3 8
4 4
+
2
1
8
7 8
6
+
4
1
8
1
课堂练习
1. 计算。
40
62
95
21
34
63
70
63
课堂练习
27 + 43 27 + 46
2. 在 里填“> ”“< ”或“= ”。
>
38 28 + 15
35 + 47 95
63 + 36 60 + 30
21 + 27 27 + 21
25 + 38 35 + 28
=
<
<
<
=
29+42=
课堂练习
3. 圈一圈,填一填。
26+9=
4+37 =
35+26=
35
41
71
61
课堂练习
4. 妈妈买菜用了 45 元,还剩 5 元 。妈妈一共带了多少元?
45+5=
50
4 5
0
1
5
答:妈妈一共带了50元.
(元)
5
(1)买书包和七巧板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堂练习
5. 买文具。
37元
17
17元
24元
37
54
(元)
答:买书包和七巧板一共需要54元 .
(2)书包比转笔刀贵多少元?
课堂练习
5. 买文具。
37元
24
17元
24元
37
13
(元)
答:书包比转笔刀贵13元.
课堂练习
6. 春游
1)一班和二班参加春游的一共有多少人?
(人)
36
37
73
课堂练习
6. 春游
(2)提出一个数学
问题并解决。
(人)
①一班、二班和三班一共有多少人?
36
23
37
96
课堂练习
6. 春游
(2)提出一个数学
问题并解决。
(人)
②一班比三班多多少人?
36
23
13
课堂练习
6. 春游
(2)提出一个数学
问题并解决。
(人)
③一班、三班人数的和比二班人数多多少人?
36
23
37
22
课堂活动
填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8+59=
3
19+54=
7
57+38=
5
26+15=
1
75+19=
4
57+29=
6
7
7
9
4
9
8
专项练习
1. 做一做。
53
96
97
54
84
85
82
83
84
56 +2 8 =
36 +1 7 =
27 +2 7 =
45 +3 7 =
45 +3 8 =
78 + 18 =
45 +39 =
56 +29 =
78 +19 =
专项练习
2. 竖式计算
7 9
+
3 5
+
8
7
1
8
2 7
2
1
6
6 7
+
2 6
3
2 9
+
6 2
1
1
9
9
1
专项练习
3.填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64
92
91
47+17=
83
73
93
55+37=
67+16=
26+47=
68+25=
76+18=
76+16=
29+57=
65+26=
94
92
86
拓展练习
4. 妈妈买苹果花了 27 元,买香蕉花了 18 元,买橘子花了 15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7+18+15=
(元)
60
答:一共花了60元
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包括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易错点及解决问题思路。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 书面作业:练习册上相关进位加法练习题。
2. 实践作业: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例子,记录下来并计算/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6《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名 整理与复习
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进位加法 - 整理与复习》是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重要部分。此单元着重于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掌握进位加法的基本算法与算理。本次整理与复习,旨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对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提升计算准确率与速度,同时增强学生运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分析 1. 数学抽象:通过对不同情境下进位加法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抽象出运算本质,加深对进位加法概念的理解。 2. 逻辑推理:在回顾与总结计算方法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清晰把握从个位相加满十进一到十位运算的逻辑顺序。 3. 数学运算:经过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进位加法运算的准确性与熟练度,培养运算能力。 4. 数学建模:借助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进位加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 学生能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准确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学习分析内容:通过整理、复习、对比等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构建知识体系。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要点与易错点,确保学生理解关键概念与方法。 2. 练习法:通过多样化练习,巩固知识,提升计算能力与解题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黑板。 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己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5 分钟) 借助课件展示本单元学习的进位加法相关图片,如购物付钱场景、小朋友排队人数计算等。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进位加法类型,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 设计意图】:以图片唤起学生记忆,自然引入复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为后续复习铺垫。 (二)梳理知识(10 分钟) 1. 让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写出几道不同类型的进位加法算式,如 28 + 5、36 + 27 等。 2. 请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然后全班一起回顾计算方法,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等要点。 3.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计算进位加法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讨论后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写算式与板演,加深对计算方法的记忆;小组讨论错误点,强化对易错处的认知,培养合作与总结能力。 (三)专项练习(15 分钟) 1. 口算练习:利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如 17 + 8、32 + 9 等,学生抢答,锻炼口算能力。 2. 竖式计算:在小黑板上出示题目,如 45 + 38、56 + 29 等,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规范书写格式。 3. 解决问题:课件展示生活问题,如“妈妈买苹果花了 27 元,买香蕉花了 18 元,买橘子花了 15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不同形式练习,针对性巩固口算、竖式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化知识运用。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复习内容,包括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易错点及解决问题思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加深知识理解与记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主板书 进位加法 - 整理与复习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易错点:忘记进位、数位没对齐 3. 解决问题:分析题意,列出算式计算 副板书 练习题目及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主板书呈现核心知识要点,副板书用于练习与展示,方便学生理解与回顾。
课后作业 (五)作业布置(5 分钟) 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进位加法的整理与复习相关题目,包括计算、填空、解决问题等。 2. 实践作业:和家长去超市购物,记录购买三种商品的价格,用进位加法算出总价。 【设计意图】:书面作业巩固知识与技能,实践作业培养数学应用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
教学反思 (一).亮点: 1. 多样回顾方式有效唤起学生记忆,提高复习积极性。 2. 学生自主参与梳理与讨论,深化对知识理解,培养总结与合作能力。 3. 专项练习针对性强,不同题型全面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二)不足 1. 练习中部分学生仍在进位处理与数位对齐上出错,辅导不够全面。 2. 课堂时间把控欠佳,解决问题环节较仓促,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 (三)建议 1. 针对易错学生加强个别辅导,设计专项小练习巩固。 2. 更合理规划时间,突出重点环节,确保学生理解掌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