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化学C卷
本试卷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B-11 C-12 O-16 K-39 S-32 Cu-64
I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非极性分子
B.神舟飞船上硅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成分为Si
C.配合物和超分子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超分子的特性是“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D.烟花的焰色是原子吸收光谱的体现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
B.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
C.“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中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极性键
D.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1的元素一定是s区元素
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p区元素
C.电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洪特规则
D.n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 1)p电子的能量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于反应体系CO(g)+NO2(g) CO2(g)+NO (g),给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B.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 +H2O2CrO42 +2H+,若向K2Cr2O7溶液中滴入5~15滴浓硫酸,溶液颜色橙色加深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终得到Al2O3
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9。X与Y、Z、W位于不同周期,Y、Z相邻,基态X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基态Y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W的单质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X>Y>Z
B.电负性:Z>Y>X
C.最简单氢化物的熔点:W>X>Z
D.YW3晶体为分子晶体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c(Al3+)=0.1mol/L的溶液中:K+、Na+、SO42 、S2
B. 的溶液中:Fe2+、NH4+、Cl 、NO3
C.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 13mol/L溶液中:ClO 、K+、Na+、SO42
D. 透明溶液中:Cu2+、Ba2+、Cl 、NO3
7.金属硫化物(MxSy)催化反应CH4(g)+2H2S(g)===CS2(g)+4H2(g),既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H2S,又可以获得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教师 word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活页分不对)\\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王真\\i\\王真\\2024\\同步\\教师 word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活页分不对)\\T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王真\\i\\王真\\2024\\同步\\教师 word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活页分不对)\\T61.TIF" \* MERGEFORMATINET
A.题图所示的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可理解为H2S中带部分负电荷的S与催化剂中的M之间发生作用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该反应的ΔS<0
D.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H2S,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2×6.02×1023
8.下列关于微粒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O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ClO3 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CS2是空间结构为V形的极性分子
D.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
9.下列实验中,由实验现象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 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
B 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并加热 加热后红色加深 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C 向1.0 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溶液呈黄色 NaHCO3溶液呈碱性
D 相同的铝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1 mol·L-1的盐酸、硫酸反应 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 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
10.室温下,用含少量Mg2+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的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Ksp(MgF2)=5.2×10-11,Ka(HF)=6.3×1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15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15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15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教师 word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活页分不对)\\T152.TIF" \* MERGEFORMATINET
A.0.1 mol·L-1 NaF溶液中:c(F-)=c(Na+)+c(H+)
B.“除镁”得到的上层清液中:c(Mg2+)=
C.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CO)=c(H+)+c(H2CO3)-c(OH-)
D.“沉锰”后的滤液中:c(Na+)+c(H+)=c(OH-)+c(HCO)+2c(CO)
11.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F2 < Cl2 < Br2 < I2
B.晶体熔点由高到低: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晶体熔点由高到低:Rb>K>Na
D.晶体熔点由高到低:NaF>NaCl>NaBr>NaI
12.向蓝色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到沉淀刚好全部溶解可得到深蓝色溶液。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42 的VSEPR模型与其空间构型一致
B.1mol[Cu(H2O)4]2+中含σ键个数为8NA
C.标准状况下,22.4LNH3中所含质子数为10NA
D.[Cu(H2O)4]2+与[Cu(NH3)4]2+中配位原子分别是O和N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冰晶体中,1molH2O所含的氢键数目为2NA
B.1mol SiO2中含4NA个Si O键
C.通常状况下,1mol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12 g金刚石中的共价键数目为2NA
1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
2KNO3+S+3C=K2S+N2↑+3CO2↑。生成物K2S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K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
B.K+位于S2 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
C.K2S晶体中S2 周围最近的K+有4个
D.若K2S晶体的晶胞边长为a n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 3
15.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Mg2+在不同pH的Na2CO3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i.图1中曲线表示Na2CO3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ii.图2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Mg2+)·c2(OH-)=Ksp[Mg(OH)2];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Mg2+)·c(CO)=Ksp(MgCO3)[注:起始c(Na2CO3)=0.1 mol·L-1,不同pH下c(CO)由图1得到]。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14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14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T14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I:\\王真\\2024\\同步\\教师 word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活页分不对)\\T149.TIF" \* MERGEFORMATINE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pH=10.25,c(HCO)=c(CO)
B.由图2,初始状态pH=11、lg[c(Mg2+)]=-6,无沉淀生成
C. 由图2,初始状态pH=9、lg[c(Mg2+)]=-2,平衡后溶液中存在
c(H2CO3)+c(HCO)+c(CO)=0.1 mol·L-1
D.由图1和图2,初始状态pH=8、lg[c(Mg2+)]=-1,发生反应:
Mg2++2HCO===MgCO3↓+CO2↑+H2O
II卷(共55分)
16.(15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⑨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
(2)第二周期所有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①②之间的有 种。由②③④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是 (填化学符号)。
(3)元素⑦⑧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试写出其结构式 ,该分子为 (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
(4)元素②⑥可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性质优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写出其化学式 ,它的熔点高,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它的晶体类型是 。
17.(13分) 氮、氧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第一电离能N O(填“>”或“<”或“=”)。
(2)肼(N2H4)可用作火箭燃料等,它的沸点远高于乙烯(C2H4)的原因是: 。
(3)尿素()中碳原子杂化类型 ;NO2 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
(4)氨气极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 。
(5)H2O的键角 NH3的键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依据是 。
18.(14分)CO2是一种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将CO2作为原料转化为有用化学品,对实现碳中和及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H3(g)+CO2(g)===CO(NH2)2(s)+H2O(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CO2的浓度,有利于NH3的转化率增大
B.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充入He,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2)可利用CO2和CH4催化制备合成气(CO、H2),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1 L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CH4和CO2,加入Ni/Al2O3使其发生反应:
CH4(g)+CO2(g)2CO(g)+2H2(g)。反应达平衡后,平衡常数K=81,此时测得c(CO)为3 mol/L,则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
步骤 反应 正反应速率方程 逆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① CH4(g)C(ads)+2H2(g) v正=k1·c(CH4) v逆=k2·c2(H2)
反应② C(ads)+CO2(g)2CO(g) v正=k3·c(CO2) v逆=k4·c2(CO)
上述反应中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图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速率快慢比较: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②(填“>”“<”或“=”),请依据有效碰撞理论微观探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用k1、k2、k3、k4表示)。
(4)制备合成气(CO、H2)过程中发生副反应:CO2(g)+H2(g)CO(g)+H2O(g) ΔH2=+41.0 kJ/mol,在刚性密闭容器中,进料比分别等于1.0、1.5、2.0,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体系中,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随着进料比的增加,的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3分)自然界是各类物质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平衡体系,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1)常温下将pH均为3,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
常温下,取上述pH均为3的HA和HB溶液各100 mL,向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粒,反应结束时HA中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1,HB溶液中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2,则n1________n2 (用“>”、“=”、“<”填空)。
(2)查阅资料获得25 ℃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数据:
化学式 NH3·H2O HClO H2CO3 CH3COOH HSCN HCN
电离常数 1.8×10-5 4.0×10-8 K1=4.5×10-7K2=4.7×10-11 1.75×10-5 0.13 6.2×10-10
①KSCN溶液呈弱碱性,用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25 ℃时等浓度的5种溶液:
A.NH4Cl B.CH3COONH4 C.NH4SCN D.NH4HCO3 E.NH4HSO4
这5种溶液中N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为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通常以1 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用“碘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测定,
滴定反应为:H2O+SO+I2===SO+2I-+2H+
实验流程如下:
(3)溶液B放于锥形瓶中,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A.起始读数时平视,终点读数时俯视
B.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C.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若取样品w g,按方案测得消耗0.010 00 mol·L-1 I2标准溶液V mL,则1 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是________g(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参考答案(C卷)
1、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D A D A D D A A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C B C C C
二、填空题
16.【答案】(15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第四周期第ⅠB族 3d104s1
(2) 3 Na+(3) Cl S S Cl 极性分子(1分)
(4) Si3N4 共价晶体
17.【答案】(13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 > (2)肼分子间存在氢键,乙烯分子间无氢键
(3) sp2 (1分) V形
(4)氨分子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氨气是极性分子;氨气能与水反应(任意作答两点即可)
(5)小于 H2O中O和NH3中N均为sp3杂化,O有两对孤电子对,N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
18【答案】(14分,每空2分)
(1)AC (2)60%
(3)①< 反应②活化能低,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多,有效碰撞几率大,速率快
②K=
(4)减小 原因是随着投料比 的增加,n(CO2)增大,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导致n(CO)增多,n(H2)减少,减少
19【答案】(13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Ⅰ.(1)<(1分) (2)① SCN-+H2OHSCN+OH-(1分) ②E>A>C>B>D(1分)
③ClO-+CO2+H2O=HCO3-+HClO
Ⅱ.(3)淀粉溶液 滴入最后半滴I2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BC (5)
PAGE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