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专题复习
题型一:关于电阻的影响因素
例1.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 B.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C.导体的电功率 D.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例3.有一段导体,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其电阻的是( )
A. 减小导体两端的电压 B.减小导体中的电流 C.减小导体的横截面积 D.减小导体的长度
例4.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电阻偏大。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引起这种电线电阻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
A、电线的长度 B、电线的横截面积 C、电线的材料 D、电线的温度
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当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C.温度一定时,又细又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D.温度一定时同种材料的导线,长导线电阻一定比短导线大
例6.将一根铁丝拉长后,与原来相比,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中,______变大,_________变小,故电阻将____________。如果这根铁丝的电阻为9,把它平分为3段,每段电阻为_______,再把这三段绞合在一起,总电阻为________。
例7.关于白炽灯的问题:
(1)白炽灯开灯瞬间灯丝容易断,是因为:开灯时灯丝 ,瞬间 ;
(2)白炽灯用久了灯会变暗,是因为:灯丝时间用久了会 ,灯丝 , ;
(3)白炽灯灯丝断了重新搭上后还可以再用,而且比原来更亮,是因为:灯丝重新搭上后会 ,灯丝 , ;
(4)白炽灯灯丝温度很高,而和它串联的导线却几乎不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 。
(5)白炽灯灯丝用钨做是因为 ,用玻璃罩是利用玻璃的 (属性)。
例8.一块厚薄均匀的长方体铁块如图,分别沿图中所示的不同方向接入电路,则( )
A.沿AB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B.沿CD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C.沿EF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D.沿各个方向接入电路时的电阻一样大
题型二:关于电阻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例1.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时, 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
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A.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C.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D.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例2.如图(甲)闭合开关,将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小灯泡将_______ (填“发光”或“不发光”),原因是玻璃珠变成了_______;如图(乙)闭合开关,在给钨丝加热的过程中,小灯泡逐暗渐变暗,原因是钨丝的温度升高,电阻变_______。
例3.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①、②和③
例4.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图22中的A、B两点间接人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小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人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同时小华发现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3)以上(2)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B.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
C,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4)科学研究表明: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你认为他们用上述(2)中的方案能否得到这个结论 请用欧姆定律加以解释。
(5)若电流表损坏,换用一只电压表,仍然利用上述器材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请画出一个能反映该实验原理的电路图。(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导线根数不限。)
题型三:关于导体和绝缘体
例1.下列物体中:①食用油,②酱油,③醋,④人体,⑤食盐水溶液,⑥塑料尺,⑦橡皮,⑧干毛巾,⑨湿毛巾,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超导现象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如铅在7.20k(-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超导体材料用途很多,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但目前还不能大量应用,主要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若常温下的超导体研制成功,则它将适合于做( )
A.保险丝 B.输电线 C.电炉丝 D.滑动变阻器的线圈
例4.条形码扫描器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交通等领域,扫描器中光敏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A、有机高分子材料 B、超导材料 C、半导体材料 D、纳米材料
例5.小王家建了新房子,准备购买安装电灯用的电线,到了商店发现有同样粗细 的铜导线和铝导线.你认为,从导电能力方面应选 导线;从价钱方面应选 导线.
例6.一个电子门铃当两个导线夹子相接触时,电子门铃有音乐声。小明利用它检测以下物品是否导电。将下列物品分别接入两夹子之间,能使门铃发出音乐声的是( )A. 塑料尺B. 铅笔芯C. 橡皮D. 玻璃棒
例7.如图所示是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 )
A、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 B、A、B、D是导体,C是绝缘体
C、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 D、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题型四:关于滑动变阻器
例1.某一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5A”字样,“50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_。
例2.下列关于变阻器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的
B. 电阻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串联电阻的多少来改变电阻的
C.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D. 滑动变阻器不能读出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电阻箱能读出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例3.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2为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杠杆的一端,(1)若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现将它串在图方位置,则当油面升高时,油量表的示数将________。(2) R,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 若油量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现将它与R,并联,则当油面升高时,油量表的示数将______。
例4.如图是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当称重物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电流表的示数 ..这样把电流对应的重量刻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被称物体的重量.
例5.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即可.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 ,观察小灯泡的 可以粗略地知道风力的大小.如何提高此风力测定仪的灵敏程度__________________。
例6.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4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例7.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有A、B、C、D四个接线柱,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接线柱A和D时,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滑片应向 _____端移动。
(2)如果滑片向右滑动,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应使用接线柱_____和____或____和____。
(3)当使用接线柱 和 时,连人电路的电阻最大,且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路中的总电阻也不会改变。
(4)把_____和____接人电路时,其电阻为零。
(5)当使用接线柱B和D时,在电路未接通时,滑片P应移至 _____端。(A/B)
题型五:关于欧姆定律的理解
例1.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R=U/I,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为零时电阻就等于零
B.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没有电流通过时就没有电阻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加在它两端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D.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
例2.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将导体连人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例3.根据欧姆定律 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例4.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 ( )
A.当U一定时,R变小,I一定变小 B.当U一定时,R变小,I一定变大
C.当U变大时,R变大,I就变小 D.当U变大时,I变大,R也随着变大
例5.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5 V,通过的电流是0.5 A,若两端的电压变为5 V,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 )
A.10Ω B.20Ω C.30Ω D.40Ω
题型六: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
例1.小刚同学用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D.增加电池的数
例2.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1)分析表一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二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1)(2)结论可得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表达式为:___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例3.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小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总在晃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2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3)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验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于.
(1)请你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并帮助小明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图(图乙)的连接.
(2)实验过程中他控制定值电阻只两端的电压恒为1.5V.
A.先将R用5Ω的电阻接人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B.再将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接人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C.最后他用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发现无法读取与20Ω的电阻对应的电流值.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且元件完好,请你帮他找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原因1: .原因2: .
例5.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 (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3(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过程中,冬冬把电阻JR由5Ω分别换成了10Ω、20Ω,每次闭合开关后,首先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然后再记录流表的示数。
(3)下表是冬冬测得的三组数据,据此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①测量物体的长度;②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③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例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1只),滑动变阻器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
电压U/V 2 4 6 8 10
电流I/A 0.39 0.79 1.20 1.58 2.00
(1)这个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其中被控制的变量是 ,滑动变阻器R2的作用是 。下面是他们获取的一组实验数据
(2)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为 Ω;
例8.甲、乙两同学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甲采用图(a)所示的电路图通过改变电池节数的方法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而乙采用图(b)所示的电路图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请你就以上两种方法做出评价.你的评价是: 。
题型七: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例1.有一电阻线,若两端加6V电压时,电阻线中的电流为0.5A,则该电阻线的电阻为_________Ω,若它两端改加12V的电压时,则通过电阻线的电流为_________A,电阻线的电阻为_________Ω;若在电阻线两端不加电压时,则通过电阻线的电流为_________A,电阻线的电阻为_________Ω
例2.在相距20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米长的电阻为0.01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的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为1.5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0mA,则可确定出短路的地点离甲地________km。
题型八:关于伏安法测电阻
例1.如图所示为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物连接图。
(l)在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端,这样做能对电路起______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3)在某次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 , 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
(4)如果测量阻值约10Ω的电阻,设计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所使用的电源为两节干电池。请指出电路设计和连接上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 ;
② 。
例2.如图甲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其中电池组电压为6V,Rx的阻值约10Ω左右。
(1)老师提醒同学们,电压表选用3V的量程。那么,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_ 的量程。这样做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以免实验时间过长,因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影响阻值。
(2)将图中器材连接成测定Rx阻值的实验电路(要求滑片P处于最左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第3次实验的电表指示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中,并完成表中的有关计算。
(4)从记录表中看出,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如图所示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电路中电流约为0.4A,待测电阻为10Ω。
(1)如图,用笔画线做导线,将题中实物图按电路图连线,开关在闭合前,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变阻器的_________端(填a或b)。
(2)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的量程,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量程。
(3)小名同学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22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Ω.
(4)全班为小名同学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小名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你认为他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你认为接下去他的具体操作应是 _____ ; 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 。
(5)某次实验过程中发现: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示数为0,电压表的示数为6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电压表的示数仍为6V,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实验中所用器材良好,但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的示数较大,则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将待测电阻换成小灯泡,实验中测量电流、电压值后,通过计算得出三次小灯泡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例4.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而电流的大小会影响电阻的温度,那么小灯泡的电阻大小与通过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呢 小亮选择一个规格为“3.8V”的小灯泡,按如下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下表。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
⑴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0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2)分析下表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越大,其电阻就 ;
(3)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第 次实验小灯泡较亮;
(4)实验室有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甲(15Ω 1A)、乙(20Ω 1.5A)、丙(30Ω 1A)。分析小亮的实验,你认为小亮选择了 滑动变阻器
(5)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动到______端(填“左”或“右”)。
(6)进行实验时,小玲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4.5V,然后她反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基本不变。由此可见,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________或者是灯泡________。
例5.小红和小明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
(1)当小红完成电路连接后就准备闭合开关,同伴小明提醒还有一处不妥当,你知道小明提醒的是什么吗?
(2)完成实验后,小红还准备探究“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取来一个10Ω定值电阻和一个电阻箱 ( )。请你在下面的方框中为她设计一个实验电路图。
(3)小红将数据填入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同伴小明发现: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比各部分电阻都要小,而且当R2远大于R1时, 。
(4)我们知道电压表也是有电阻的,当它并联在电阻两端测电压时,对原电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图24所示,则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值比真实值要 (大/小),当被测电阻阻值 时,电压表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例6.某同学想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一段电阻丝R的电阻, 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11甲所示,请你来完成下列步骤:
(1)根据下面第(2)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补画完整;
(2)当电压表示数为3.6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1乙所示,电阻丝的阻值R=__________Ω。该同学通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共测得三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最后算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改变上面连好的电路,用它还可完成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上面实验中的R换成小灯泡,在多次测电阻的过程中,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
(5)若另一同学连接一电路后,发现:小灯泡逐渐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例7.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阻值为10Ω左右,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⑴请你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⑵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⑶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__A,电阻为________Ω。
⑷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通过分析图像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烧断。
题型九:关于电阻的串并联
例1下面四对并联的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 )
A.两个4Ω的 B.一个4Ω,一个6Ω C.一个1Ω,一个8Ω D.一个2Ω,一个7Ω
例2. 1Ω和10Ω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R1,1Ω、10Ω和100Ω的三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R2,则R1、R2的大小关系是( ) A.R1R2 C.R1=R2 D.无法判断
例3.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 )
A.只开一盏灯时总电阻最小 B.不开灯时总电阻最小
C.所有灯都开着时总电阻最小 D.所有灯都开着时总电阻最大
例4. 有一根粗细均匀的锰铜线,阻值为R,将其对折后的电阻是原电阻的( )
A.1/2倍 B.1/4倍 C.1/8倍 D.2倍
例5.已知:R1例6.现有阻值分别是2Ω,5Ω,8Ω和20Ω的电阻各一个,要获得4Ω的电阻可以将 的电阻 联;如果要获得10Ω的电阻,则应将 的电阻 联。
例7.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的总电阻与并联后的总电阻之比( )A.n:1 B.n2:1 C.1:n D.1:n2
例8.将电阻R1、R2并联后接到某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I,则( )
A.R1中的电流为 B.电源电压为()I C.R2上的电压为IR2 D.R1、R2上的电压之比为R2:R1
例9.如图用一电阻丝围成正方形,则两点的电阻为 。
题型十:利用欧姆定律的一般计算
例1.一小灯泡标有“2.5V 6Ω”若要把它接到10V电路中正常工作,应怎样接一个多大阻值的电阻?若把它接入2A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
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Ω.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4V. 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
例3.在图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例4.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为3伏,R2两端的电压为9伏,R1+R2=600欧,求(1)电路总电压; (2)电路中的电流; (3)电阻R1和R2的阻值,
例5.在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若图中虚框内只有两个电阻,其中的一个电阻,求:
(1)通过计算说明电阻和是怎样连接的?并在虚框内完成电路图.
(2)虚框内另一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3)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例6.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可以把一个实际的电源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即电阻为零)和一个电阻串联组成,如图a所示。用图b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出一个实际电源的电阻值。图中R=14Ω,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I=0.2A,已知电源电压U=3.0V,求电源的电阻r。
题型十一:(利用开关)串并联转换电路的计算
例1.如图,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1.5A,电压表的示数为9V.求(1)求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2)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1A,R2的阻值是多大?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R1=9Ω,R2=6Ω,R3=4Ω.开关S1、S2均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4V.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3)仅合上开关S2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4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
例4.如下图所示,R1=10欧,R2=20欧,R3=30欧,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多大?(2)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多大?(3)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大?
例5.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3=10Ω,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0.2A,电压表的示数4V,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求:R1、电源电压与R2的阻值。
例6.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电阻R1和R2以某种方法连接在电源两端时,R1两端的电压为9V,当两电阻以另一种方法连接后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求电阻R2的阻值。
例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甲、乙两表读数之比为1:2;若断开开关,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乙处电流表读数为0.6A。求R1的阻值。
例8.在电压不变的某电路中,若将R0接入电路,电流1A,若将它与R1=3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电路电流变化了0.2A,求R0(画图)
题型十三:范围类(极值)的计算
例1.如图,电流表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15V,电阻R0=30Ω,电路两端电压恒为24V,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电流表量程,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会超过电压表量程,求: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范围。
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2为0~50Ω的变阻器,合上开关后,V的示数为6V,A表的示数为2A,A1的示数为0.5A,求:①电阻R1的阻值;②变阻器R2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③如果A表的量程为0~3A,A1表的量程为0~0.6A,为了不使电表损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例3.如右图示电源电压为9V,R1=3Ω,滑动变阻器R2的变化范围为0~20Ω,如果电流表采用0~0.6A量程,电压表采用0~3V量程,为了不使电流表、电压表损坏求滑动变阻器R2的取值范围。
例5.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R1阻值为8Ω,变阻器R3上标有“1A 20Ω”字样,电流表A选取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V选取的量程是0~3V.
(1)当S1和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通过R1的电流是0.4A,则R2的电阻值是多大?
(2)当S1闭合S2断开时,请通过分析计算说明,变阻器R3允许的取值范围.
例6.如右图,电源电压为18V,R2是0~50Ω的变阻器,合上S后,A表示数为0.5A,V表示数为5V,求
⑴、R1和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部分的电阻是多少。
⑵、如果A表的量程是0~0.6A,V表的量程是0~15V,为了使电表不致被损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不得小于多少?
例7.如图,滑片在某两点之间移动时,电流表的变化范围(0.15~0.4A),电压表的变化范围(6~9V),
求:1.R1 2.电源电压
例8.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0.6AD.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V~6V
例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的量程是3A,电阻R2的阻值是12Ω。当S闭合时,将滑片P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5A;当滑片P滑到最右端b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电源电压是________V,允许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值是________Ω。
例10.将一个0~16Ω的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如图所示连接在6V 的电源上,闭合开关。请你计算下列问题:
(l)当滑片P 置于变阻器中点时,电路中总电阻是多大?
(2)若电流表量程为2A ,则当变阻器滑片P 在ab之间滑动时,Rap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少?
例11.如图10所示电路,电阻R1标有“6Ω lA”,R2标有“3Ω 1.2A”,电流表A1、A2的量程均为0~3A,电压表量程0~15V,在a、b间接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则允许加的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不得超过
A.9V 1A B.3.6V 1.8A
C.9.6V lA D.3.6V 0.6A
例12.电源电压为10V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滑到b时,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 )
A、2V~0; B、10V~0V; C、10V~2V; D、5V~1V。
例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2=30Ω,R1为0~120Ω的变阻器,求S闭合后,P从中点向右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 .
题型十四:综合类计算
例1.如图23-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40Ω,电源电压及灯L的电阻保持不变。当滑片滑到b端时,将S1、S2均闭合,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如图23乙、丙所示;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
求:(1)电源的电压;
(2)R2的电阻;
(3)灯L的电阻。
例2.如图14-68甲所示,电阻R2=3Ω,当闭合开关S1 、S3,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示数为3.6 V;当闭合S1 、S2、S3,且移动滑片P到a端时,电流表指针位置不变。求:(1)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值;(2)电源电压;(3)当同时闭合开关S1 、S2、S3,且移动滑片P到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
题型十五:应用类计算
例1.张红和李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中甲、乙所示的风力测量仪.所用器材相同,已知电源电压为U0=3V保持不变,电路保护电阻阻值为R1=2Ω,线状均匀电阻丝的全电阻阻值为R2=3Ω,木球用金属丝悬挂于O点,O点接入电路.且金属丝和线状电阻丝接触良好.无风时,金属丝刚好竖直接触于电阻丝最右端.(金属丝电阻和质量不计)
(1)对于甲电路,风力增大,电压表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对于乙电路,风力增大,电压表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所以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电路比较好.
(2)无风时,甲、乙两电路中的电压表示数分别是多大?
(3)对其中某一电路而言,风力和电压表示数是正比关系,且最大能测的风力已知为Fm=0.5N(此时金属丝摆到电阻丝最左端).求该电路电压表示数为U时对应的风力F的大小表达式(F≤Fm).
例2.在学校举行的物理创新大赛上,小明和小红所在的科技小组分别设计了一种测量托盘所受压力的压力测量仪,如图甲、乙所示。两装置中所用的器材与规格完全相同,压力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1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R2为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lA"。金属指针OP可在金属杆AB上滑动,且与它接触良好,金属指针和金属杆电阻忽略不计。M为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它缩短的长度与其所受的压力大小成正比。当托盘所受压力为零时,P恰好位于R2的最上端;当托盘所受压力为50N时,P恰好位于R2的最下端,此时弹簧的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
(1)甲装置中,当P位于R2的最下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电源电压是多少
(2)甲装置中,压力25N的刻度位置标在电压表表盘多少伏的刻度线上
(3)在甲、乙两种装置中,两压力表的刻度特点有何不同 试说明理由。
例3.如图13所示,是红星中学九年级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设计的风力测量仪的电路示意图。其电源电压U=3V,电路保护电阻R1=20Ω,均匀电阻丝的阻值为R2=3Ω,金属 丝(电阻忽略不计)的上端固定在0点,下端系有一块塑料片A,当风从右向左吹动塑料片时,金属丝向左摆动并与电阻丝保持良好的接触,风力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l)无风时,塑料片竖直下垂,电压表示数是多少?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风力最强时,金属丝滑至电阻丝的最左端,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为什么不在电路中串联电流表,把电流表改装成风力表?
A
A
B
+
—
甲 乙
A
V
R
R'
S
物理量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V) 电阻(Ω)
1 2.0 0.20 10.0
2 2.5 0.24 10.4
3
被测电阻Rx=
R1
R2
S
V
A
R3
S2
S1
R2
R1
V
R0
P
A
R2
A
V
S1
R3
R1
S2
R1
R2
V
a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