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0 15:43:40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
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
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
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着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知识,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
传说的历史中在禹之前还有尧、舜和神话性的始祖黄帝。留下的传说大多是关于他们向四围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族团的征伐。黄帝曾击败过蚩尤和炎帝,地点据说都在今河北省境内。据《史记》所载,舜又把反对他的氏族部落放逐到蛮夷戎狄中去改变后者的风俗,也可以说就是中原居民和文化的扩张。到禹时,如《左传》所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贡》将此时的地域总称为“九州”,大体包括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地区,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
继夏而兴起的是商。商原是东夷之人,而且是游牧起家的。后来迁泰山,再向西到达河南东部,发展了农业,使用畜力耕种。农牧结合的经济使它强大起来,起初臣属于夏,后来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建立商朝,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诗经·商颂》有:“邦数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其疆域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以及江苏、浙江的一部分,可能还有江西、湖南及内蒙古的某些地方。
继商的是周,周人来自西方,传说的始祖是姜源,有人认为即西戎的一部分羌人,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受商封称周。它继承了商的天下,又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诗经·北山》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它实行宗法制度,分封宗室,控制所属地方;推行井田,改进农业,提高生产力。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后来列国诸侯割据兼并,进入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直到战国时期,荀子还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夏是指中原一带的一个核心,不论哪个地方的人,到了越就得从越,到了楚就得从楚,可见,楚和越、夏还有明显的差别。
汉作为一个族名是在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秦人或汉人自认为秦人或汉人都是出于别人对他们称作秦人或汉人。必须指出,民族的得名必须先有民族实体的存在,并不是得了名才成为一个民族实体的。
汉族这个名称不能早于汉代,但其形成则必须早于汉代。有人说:汉人成为族称起于南北朝初期,可能是符合事实的,因为魏晋之后正是北方诸族纷纷入主中原的十六国分裂时期,也正是汉人和非汉诸族接触和混杂的时候。汉人这个名称也成了当时流行的指中原原有居民的称呼了。
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来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相呼,说明这时候汉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上面从华夏人开始所追溯的二千多年的历史正是这个民族诞生前的孕育过程。
(节选自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地民族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即由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和融合,形成一个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B.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这一发现有助于夏代历史的落实。
C.周受商封称周,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在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各地区的文化还未很好融合。
D.在近百年来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发生了民族的认同,从而,“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开始“自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存在着多元结构,其中又存在着分分合合、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
B.春秋战国征伐融合是孕育汉族作为民族实体的重要时期,而其中战国时期由于争雄竞争而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先是华夏,后来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汉族。
D.文中提到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可以理解为,认同是一种特定语境下的“人己之别”的心理观念,认同回答的是“我是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汉族是凝聚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商鞅变法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改官制、禁胡服、说汉话、改汉姓等,使鲜卑族的北魏王朝从游牧狩猎到农耕文明,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
C.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熙宁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
D.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
4.请根据文本简要梳理先秦时期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孕育过程。
5.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的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的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自在”和“自觉”的理解,并说明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伟大转变的。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雪
王啸峰
高铁上,他看到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在他微微走神的罅隙里,雪在江南大地上积了起来。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
列车减速,城市扑面而来。熟悉而陌生的街道一闪而过。弟弟在出口处向他挥手,随之一起抖动的是黑臂章。他走到弟弟身边,搂住肩膀,轻拍几下。弟弟低下头,接过行李箱,领他走向停车场。这两年,弟弟经常坐高铁来看他,每次走的时候,总是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吧?老人非常想念你。”他回答“嗯嗯”。而今天一早,弟弟电话里只说了一句,他就立刻抛下所有事情,朝着已被列为虚无的城市赶来。
弟弟的父亲,他的继父,清晨突然往后一仰,倒下再没起来。
鹅毛般大雪纷纷扬扬,市区也开始积雪,车堵起来,弟弟骂了几句鬼天气。眼圈黑黑的,就像即将入夜的天色,车厢里静得让他心慌。
“走得没痛苦,也是修来的福。”他刚憋出这句话,就想到了母亲。他该怎么面对她?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虽然他每次都让弟弟带钱、东西给母亲,但这抵得了什么?弟弟手机里的母亲一直在老去,他看着照片愧疚感加深。不过,如果弟弟提出来视频一下,他又忙不迭地摆手。他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下,完全打乱了他的算盘。头脑里预想的大团圆结局,彻底破灭。他没有机会说抱歉。在大雪天温暖得逼出汗的狭小空间里,①他如坐针毡。如果能一下子快进到此刻,掠过八年时光,那么他再也不会面对弟弟多次诚恳邀请,摆出傲慢、生硬的丑态。
很多事情,做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汽车转过一个大广角。他紧盯着大片绿地看:“怎么是公园了呢?”
“长途汽车站早就搬迁城北公路上了。”弟弟又指着一些高大建筑给他介绍,可他都没听进去。
②终于,噩梦般的长途汽车站消失了。
八年前,也是个大雪天,从高考分数出来,直到冬天,他说的话几乎不超过十句,而且都是对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弟弟说的。
冲突的起因是什么,他已经忘记了。只记得那个夜晚北风凄厉、雪花狂舞。继父把酒杯往餐桌上一顿:“有本事考个好成绩回来,整天臭着个脸,好像大家都欠他似的。”
高中三年,他每天都在奋发努力,放弃了所有的爱好:打球、写诗……为的就是考出好成绩。他填写的志愿,没有一所本地高校,最远的有哈尔滨、西宁。他要尽早离开这个家,这个家庭对他来说充满压迫,使他苦恼。
他清楚地听到了继父那两句酒话,开始,他已把愤懑咽下去。寄人篱下,大概就要承受这样的折磨。可是母亲接了话:“他还是个孩子呢,要怪就怪我吧。”他本来浑浑噩噩的心,被母亲的话激得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刃。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
“快走,你打不过他的!”母亲拼命地喊。
他退回卧室,插上插销的那一刻,人突然静下来了。继父在客厅里的咆哮,正从他脑子里被移到很远的地方。他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衣物、课本、压岁钱、母亲给的零花钱,等所有东西压缩进一只大背包后,他才意识到,一个局外人将要离开。
③他大大方方地打开小小的卧室门,昂首挺胸地往大门口走。继父又坐下喝酒,还点了烟。房子里充满了烟酒的刺激气味。母亲上前阻止,拉他胳膊、拉背包带,跪下拖他的腿。继父喘着粗气冲着母亲嚷嚷:“让他走,有种不要回来!”
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
现在,在旅途中漂了八年,他终于回归了。完全没料到的是,心情如此沉痛。在高铁上,他就意识到这不寻常的变化。弟弟常捎带母亲的口信,最先浮现出来的是“这么多年了,也该谅解了”。到后来,他竟坐不住了,在车厢连接处踱步,有时迎来漆黑隧道,有时身子斜着承受列车漫长的转向。
弟弟指指前面说:“快到了。”
顿时,全身血液往他脑子里冲。他看不清前面的街巷,雪下得太大了,他还没做好准备,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进家门。
弟弟在黑暗中对他说:“下车!”
老式楼房敞开着的单元,陷入漆黑。他机械地随着弟弟走去,走的过程中,他踩到了石子,鞋滑了几次,腿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可他还是往前走,自己都不知道迈的步子是快还是慢,只知道自己在移动。
八年前那个夜晚,他爬进长途汽车站候车室。九点过后,所有车辆停发。工作人员收拾完,灯全熄后,他躺倒长条凳上,寒气围拢来,他抱住背包,呼吸久久不能慢下来。突然,他听到急促的讲话声,接着,候车室灯全都打开。他赶忙钻到凳子下。
“看看,看看,我说没人吧!”
“谢谢!那我们去火车站候车室。”
灯又灭了。他回到凳子上,却没马上躺下,透过窗户,他看见大雪中两个人点头哈腰地向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致意。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
沿着渗着白光的楼梯一级一级往上走,④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提到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既点明了此时沉痛的心理状态,又制造了悬念,引出对下文故事的叙写。
B.时隔多年,在接到继父去世的消息而赶回家奔丧的路上,他才最终放下对继父的怨恨,在纷飞的雪花中选择谅解。
C.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介绍,故事深处其实是隐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而具体的你我。
D.小说设置复杂的家庭关系,叙写了由此引发的激烈的家庭冲突,意在揭示人们如何在事件中成长,在隐秘中和解。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如坐针毡”,写出了“我”因错过了说抱歉的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愧疚感。
B.句子②在文中单独成段,既引出了对八年前的回忆,又加强了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C.句子③中“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可见冲突的责任在继父的酗酒和对“我”的不理解。
D.句子④中出现的“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寓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创伤得到了修复。
8.小说中多次写到“雪”,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9.本文叙事很有特色,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①,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②,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③,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节选自《论语·八佾》)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④也,自经⑤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节选自《论语·宪问》)
材料二: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⑥。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注】①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②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③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空酒杯的土台。④谅:小信,无原则地守信。⑤自经:自缢。⑥少正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任鲁国司寇后就将他杀了。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管仲非A仁者B欤C桓公D杀公E子纠F不能G死H又相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辅佐,与《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中的“相”意思不同。
B.匹夫,平常人、普通人,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意思相同。
C.放,释放,与《屈原列传》中“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的“放”意思相同。
D.遂,满足,与《琵琶行》中“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的“遂”用法和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孔子通过列举事实和与国君作比较,得出了管仲不节俭和不知礼的结论。
B.孔子认为管仲有大节大信,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体现了孔子对人的评价有辩证思想。
C.苏洵认为齐国大治的根源在于鲍叔牙;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
D.苏洵认为竖刁、易牙之类的佞臣不足畏,可怕的是国无贤者,国既无贤,君自昏聩。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②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14.材料一、二,对管仲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麦①二首(其一)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
【注】①苏辙晚年免官赋闲在家,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自认为因懒散招致别人嫌弃,但是好在上天顾怜自己家贫病苦。
B.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全诗洋溢着蚕麦丰收的喜悦之情。
C.早出采桑,拾穗暮回,诗人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务农时期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家家户户作社感谢土地神,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6.诗人曾发出议论“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7.(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写景抒情类作品中,“江”与“月”是一对常见的意象。《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通过“   ,   ”两句,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通过“   ,   ”两句,以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的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3)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这一段历史历来深受关注。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诗文很多,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的破灭,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根本原因在于“   ”。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眼下,劳动正在从传统①____。平台上带货的店主、通过组建微信群接单的家政女工、提供24小时网络陪伴的主播、贩卖知识的知识付费大V博主、外卖骑手与网约车司机等都从事着数字劳动。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②____,一些无偿的数字劳动并不容易被人发觉。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在微博发的每一条动态、在社交分享平台发的每一条帖子,这些都是数字劳动的一部分,你会相信吗?
你当然不会相信,因为你认为你发的动态都是基于你自己的兴趣爱好才写的,和听上去就辛苦的“劳动”八竿子打不着。但社交媒体的本质就是基于用户数字劳动生产的内容和数据。它模糊了使用和劳动,这就是产消一体的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在社交媒体“创新、发现、共享”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消费者在享受和分享各种信息的同时,正成为生产者。仔细想想,如果用户③____,那么社交媒体上将是空无一物的——而它们恰恰就依靠免费获得的内容存在。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Ⅰ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地方有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刚到昆明,三天两头有警报。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往郊外跑,这叫做“跑警报”。昆明做小买卖的,也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叮叮糖”。“叮叮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叮的一声,一块糖就裂下来了——所以叫作“叮叮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我们有时在松树下捡到很大的成熟的生的松球,就掰开鳞瓣,一颗一颗地吃起来。——那时候,我们的牙都很好,那么硬的松子壳,一嗑就开了!
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读书:目的和前提》)
B.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装在套子里的人》)
C.“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祝福》)
D.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与地坛》)
21.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苏幕遮》)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C.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请从描绘画面、传递情感的角度赏析文中加点动词“击”和“嗑”的妙处。
23.(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风向转变时,有人筑墙,有人造风车。
——欧洲谚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B
4.①夏代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结合不同的文化, 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②商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 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3)西周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 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④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
5.①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联合聚集群体。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与外族接触中产生出现的具有自觉认同意识的群体。②它们有先后之分,“自在的民族实体”先出现,“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出现,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载体。③中华民族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发生民族认同,产生民族意识,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世界各地民族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说法错误,材料第一段只是说“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并未确定表达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
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战国时期……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说法错误,材料只是说“无可否认的是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各地人口的流动,各族文化的交流,各国的争雄竞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并未将春秋与战国的作用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中提到汉族是凝聚核心,把其他异族都吸收进了这个核心。 A、C、D 涉及到的改革变法均没有异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
B.提到的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在推行改革中积极汉化,并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这很好地体现了“汉族是凝聚中心”这一观点。
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材料第二段“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第五段“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第六段“《禹贡》将此时的地域总称为‘九州’,大体包括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地区,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可知夏代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结合不同的文化, 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
(2)第七段“商原是东夷之人……后来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建立商朝,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可知商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 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
(3)第八段“继商的是周……它继承了商的天下,又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可知西周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 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
(4)文章2到8段介绍了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族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
故答案为: ①夏代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结合不同的文化, 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②商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 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3)西周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 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④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1)由第二段“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可见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联合聚集群体。由倒数第三段“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可见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与外族接触中产生出现的具有自觉认同意识的群体。
(2)由第二段“汉族……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可见它们有先后之分,“自在的民族实体”先出现,“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出现,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载体。
(3)由倒数第三段“汉作为一个族名是在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可见中华民族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发生民族认同,产生民族意识,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故答案为:①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联合聚集群体。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与外族接触中产生出现的具有自觉认同意识的群体。②它们有先后之分,“自在的民族实体”先出现,“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出现,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载体。③中华民族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发生民族认同,产生民族意识,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答案】6.B
7.C
8.①开篇“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隐喻“他”内心遭遇的困境,愧疚自责又自尊。②八年前夜晚“狂舞”的雪花象征“他”与继父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或对自由的追求)③结尾处“片片雪花”象征继父隐秘的、无言的爱。(或内心的获得和解和安宁)
9.①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回忆中的他叛逆冲动,现实中的他满怀愧疚自责:②使小说内容更完整,情节更合理(或“现实中穿插回忆,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起伏,产生变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现实中写他多年未归家,回忆中写了高考那年他与继父激烈的矛盾冲突,交代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③现实、回忆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既突出他的成长和心境的转变,又引发读者对家庭矛盾、亲情、和解等的思考。
【知识点】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需做到(一)浏览选项,明确关注点 关注点指对选项“内容+特色”核心关键点的提炼,即标画剖析各选项中的显性表述(写了什么)和隐性表达(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二)回归原文,找对应 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找对应,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关注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三)排除错误,定答案 根据前面分析的各选项特点,判定选项正误,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A、推动故事情节发展;B、交代故事发展与情节;C、渲染气氛;D、衬托主题;E、表现人物性格;F、烘托人物感情。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方式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的好处包括:增加情感共鸣。通过将现实与历史交织,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丰富故事背景。历史背景为故事提供了更丰富的环境细节,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使故事更加真实和有说服力。强调故事主题和意义。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可以使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更加深刻,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突出故事的中心思想。提供文化和教育意义。历史背景不仅丰富故事内容,还可以让读者了解和学习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叙事趣味和阅读体验。通过调整叙事顺序,可以增加故事的张力和趣味性,使读者对故事保持兴趣。增强人物形象。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可以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情节展现人物的多面性。增加悬念和探究兴趣。回忆与现实的交替进行可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时隔多年,在接到继父去世的消息而赶回家奔丧的路上,他才最终放下对继父的怨恨,在纷飞的雪花中选择谅解”错误。他早已放下对继父的怨恨,早已选择谅解。从第二段“他立刻抛下所有事情”,第五段“头脑里预想的大团圆结局,彻底破灭。他没有机会说抱歉”等可以看出。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可见冲突的责任在继父的酗酒和对‘我’的不理解”错误。“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可以看出“他”少年时追求自由而叛逆的心,且冲突的责任不尽在继父。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中多次写到“雪”,首先找到描写雪的不同段落,再结合语境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开篇,由“高铁上,他看到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在他微微走神的罅隙里,雪在江南大地上积了起来。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可知,开篇对雪的描写“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有隐喻性,暗示“他”内心遭遇的困境,愧疚自责又自尊的心理。
②八年前,由“他本来浑浑噩噩的心,被母亲的话激得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刃。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可知,八年前他和继父扭打在一起,他离开家,“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象征“他”与继父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或对自由的追求)。
③结尾,由“灯又灭了。他回到凳子上,却没马上躺下,透过窗户,他看见大雪中两个人点头哈腰地向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致意。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可知,结尾处“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把继父的白发与雪花联系在一起,塑造继父的形象,寓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创伤得到了修复。“片片雪花”有象征意义,象征继父隐秘的、无言的爱(或内心的获得和解和安宁)。
故答案为:①开篇“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隐喻“他”内心遭遇的困境,愧疚自责又自尊。②八年前夜晚“狂舞”的雪花象征“他”与继父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或对自由的追求)③结尾处“片片雪花”象征继父隐秘的、无言的爱。(或内心的获得和解和安宁)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方式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由“他清楚地听到了继父那两句酒话,开始,他已把愤懑咽下去。寄人篱下,大概就要承受这样的折磨”“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可知,回忆中的他叛逆冲动;由“他该怎么面对她 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虽然他每次都让弟弟带钱、东西给母亲,但这抵得了什么 弟弟手机里的母亲一直在老去,他看着照片愧疚感加深”“现在,在旅途中漂了八年,他终于回归了。完全没料到的是,心情如此沉痛”可知,现实中的他满怀愧疚自责。
②使小说内容更完整,情节更合理。由“他刚憋出这句话,就想到了母亲。他该怎么面对她 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可知,现实中写他多年未归家;“他退回卧室,插上插销的那一刻,人突然静下来了。继父在客厅里的咆哮,正从他脑子里被移到很远的地方。他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衣物、课本、压岁钱、母亲给的零花钱,等所有东西压缩进一只大背包后,他才意识到,一个局外人将要离开”“让他走,有种不要回来”可知,回忆中写了高考那年他与继父激烈的矛盾冲突,交代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这样写现实中穿插回忆,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起伏,产生变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
③现实、回忆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由“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今天一早,弟弟电话里只说了一句,他就立刻抛下所有事情,朝着已被列为虚无的城市赶来”“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可知,小说设置复杂的家庭关系,叙写了由此引发的激烈的家庭冲突,意在揭示人们如何在事件中成长,在隐秘中和解。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既突出他的成长和心境的转变,又引发读者对家庭矛盾、亲情、和解等的思考。
故答案为:①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回忆中的他叛逆冲动,现实中的他满怀愧疚自责:②使小说内容更完整,情节更合理(或“现实中穿插回忆,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起伏,产生变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现实中写他多年未归家,回忆中写了高考那年他与继父激烈的矛盾冲突,交代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③现实、回忆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既突出他的成长和心境的转变,又引发读者对家庭矛盾、亲情、和解等的思考。
【答案】10.C;F;H
11.C
12.C
13.①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
②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
14.①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②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是狭小呀! ”有人说:“管仲节俭吗 ”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空酒杯的土台,管仲也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材料二:
功业的完成,并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因为管仲,而说是因为鲍叔牙;齐国发生祸乱,我不说是因为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因为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人,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人;再看重用他们的人,却是齐桓公。有了舜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么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回头看看,使齐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询问可以为相的人选。在这个时候,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回答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以为齐桓公真的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齐桓公相处很多年了,也该了解他的为人了吧?齐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的原因,只是因为管仲在。一旦管仲去世,这三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住齐桓公了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么这三人只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从根本上治理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之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让人担心的呢?管仲不说他们也罢。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
“管仲非仁者欤”,“欤”,句末语气词,中间不断开,在其后断句,故在C处断句;
“桓公杀公子纠”,是一个语意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不断开,在F处断句;
“不能死”,“不能”修饰“死”,中间不断开,故在H处断句。
故答案为:CFH。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辅佐。/相貌。句意:管仲辅佐齐桓公。/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
B.正确。两个“匹夫”均指平常人、普通人。句意: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C.错误。释放。/流放。句意:才知道流放四凶。/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被流放在外。
D.正确。满足。/于是、就。句意: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错误,结合原文“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可知,大乱的根源在于管仲没有荐贤授能。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作”,发生;“由”,根源;“兆”,预兆。
(2)“幸”,侥幸;“诛”,诛杀;“悉数”,全部。
故答案为: ①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②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原文“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可知,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结合原文“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可知,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②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答案】15.B
16.政令繁多对百姓劳作没有任何帮助,风调雨顺才是对百姓最大的帮助。作者通过实地劳作表达出对政令繁多的不满和怨愤(或对政令繁多无益百姓的慨叹),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劳动原本就非常辛苦,希望风调雨顺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渴望之情。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全诗洋溢着……喜悦之情”错误。从注释和诗歌内容看,全诗感情既有苏辙对自己在仕宦中认为被嫌弃的自嘲,又有贫病之忧,还有劳动的辛苦。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意思是,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批判了政令繁多的现状。
结合首联“贫病可怜天养人”以及注释内容,可以看出诗人晚年时期以种地为生,像其他农人一样辛勤劳作,期盼丰收。而“纷纭政令”对他们的辛苦付出没有丝毫益处,甚至还会危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由此可看出,作者通过实地劳作表达出对政令繁多的不满和怨愤。
颈联表现了劳动的艰苦辛劳。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写出了丰收的成果离不开农人的辛勤劳作。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祈盼风调雨顺,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与渴望之情。
故答案为: 政令繁多对百姓劳作没有任何帮助,风调雨顺才是对百姓最大的帮助。作者通过实地劳作表达出对政令繁多的不满和怨愤(或对政令繁多无益百姓的慨叹),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劳动原本就非常辛苦,希望风调雨顺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渴望之情。
17.【答案】(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弊在赂秦也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1)根据题干中“江”与“月”两个意象以及“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信息,可以得知应该填写“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两句。
(2)根据题干中“ 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的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可知应填写“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
(3)根据题干中“ 秦灭亡的原因 ”,可知第一句填写“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根据题干中“ 六国的破灭 ” 根本原因,第二句应该填写“ 弊在赂秦也 ”
易错字词有:纤、皎、迩、弊、赂。
故答案为:(1)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弊在赂秦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劳动都是有偿的;不去分享和生产
19.在社交媒体“创新、共享、发现”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空间/实现增值。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句中“正在从”和后句“……等都从事着数字劳动”可知,补写句子是说劳动正在从传统向数字化转变,故补写内容为“往数字化方向发展”。
第二空,根据上段最后一句“都从事着数字劳动”可知,此处关键词是“数字劳动”;再结合“一些无偿的数字劳动……”可知,此处是说有些数字劳动是有偿的,有些数字劳动是无偿的,故补写内容为“数字劳动都是有偿的”。
第三空,由前句“消费者在享受和分享各种信息的同时,正成为生产者”和后句“那么社交媒体上将是空无一物的”可知,此处是说如果用户不分享也不生产,那么社交媒体上将什么也没有,故补写内容为“不去分享和生产”。
故答案为: 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劳动都是有偿的;不去分享和生产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
一是“创新、参与、共享”语序不当,调换“共享”和“发现”;
二是“提升增值”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改为“提升增值空间”或“实现增值”。
故答案为:在社交媒体“创新、共享、发现”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空间/实现增值。
【答案】20.D
21.D
22.①“击”:写出铁锤敲击铁片时的轻巧,表现出糖贩制作叮叮糖时游刃有余的娴熟动作;传递出了糖贩轻松愉悦的心情。②“嗑”:写出了咬松子时的灵巧轻便,从侧面写出了声音的清脆悦耳;传达出在“警报”之下,大家苦中作乐、难得轻松的状态。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需仔细选项,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再选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词语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词语的词性、词义等,然后分析词语蕴含的情感,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是总结上文。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声音的中断、停顿;
D.表示总结上文。
故答案为:D。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把“天空”比作“水”。
A.拟人。“呼”“窥”等词语赋予鸟雀以人的行为和情感;
B.对比。把将战士在战场上的生死与美人帐下的歌舞进行对比;
C.借代。“戎马”本意是戎装和战马,这里代指战争;
D.比喻。将堆积在枝头的白色雪花比作满树绽放的白色梨花。
故答案为:D。
22.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回答时,先答出这两个动词描写的画面,然后结合语境分析情感。
“击”,就是“敲”的意思,“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因为铁锤“小小”,所以这“击”的动作应该很轻,写出铁锤敲击铁片时的轻巧,“一击铁片,叮的一声,一块糖就裂下来了”,“一击”“就”表现出糖贩制作叮叮糖时游刃有余的娴熟动作,传递出了糖贩轻松、愉悦的心情。
“嗑”,用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硬的松子壳,一嗑就开了”,松子壳很硬,但作者用了“磕”这个比较轻的动作,写出了咬松子时的灵巧、轻便,通过咬松子的动作行为从侧面写出了声音的清脆、悦耳;嗑松子是在“跑警报”是发生的事情,传达出大家苦中作乐的轻松状态。
故答案为:①“击”:写出铁锤敲击铁片时的轻巧,表现出糖贩制作叮叮糖时游刃有余的娴熟动作;传递出了糖贩轻松愉悦的心情。②“嗑”:写出了咬松子时的灵巧轻便,从侧面写出了声音的清脆悦耳;传达出在“警报”之下,大家苦中作乐、难得轻松的状态。
23.【答案】范文:
化危为机,以变通之力创未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主张变通,因为变通才能帮助我们摆脱当下困境,因为变通才能带领我们行稳致远。“病退风清日,已是万木春。”于是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的变通之法,迎来了改革开放;当下进入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上行压力巨大,我们也唯有秉持变通之法,才能创造新机遇,走向新未来。
在变通中化危为机,于是历史得以传承。
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礼崩乐坏,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虽周游列国、风餐露宿,却始终不能打动各位雄心勃勃的君王,得以推行自己的“礼治”“仁政”理念。于是,孔子最终勇敢地做出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变通之法,将自己的“仁政”思想转化为杏坛讲学和整理编订文献。最终,以“礼治”“仁政”理念为核心的儒家文化虽未显耀于当时,却遗泽后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所以,学会变通,我们才不至于步入死局,而是留有更多机会养精蓄锐,行稳致远。
在变通中化危为机,于是中国在匍匐前进中逐渐站起。
纵观中国共产党党史,面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困局,我党在绝境中摸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变通之道,为后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下基础。面临国家发展的困局,我党在迷茫中一次又一次找到改革、入世等变通之道。于是中国从积贫积弱的落后状态以惊人之速发展起来,连跨跟跑、并跑、领跑三个大关,于是中国人终于从匍匐前进到站了起来、富了起来。
在变通中化危为机,疫情之后的我们定然也可以找到新出路,走向新未来。
诚然,数年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损失,也带来了极大挑战,更带来了诸多机遇。比如,有商家在封控中倒闭关门,却也有在线办公、云端上课、线上消费等“宅经济”迅速崛起。而在如今全面放开之后,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我想,唯一的办法仍然是积极变通。对国家而言,是中央决策机构与各级政府对疫情、民生、经济等各方面的妥善权衡变通;对人民而言,是对未来积极筹划、做好准备的变通;而对我们新时代青少年而言,更要励精图治,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更高昂的激情去迎接时代的变通,把握好个人梦想融汇大梦想的新机遇……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回望过去,中华民族在风风雨雨中走了五千年;立足当下,我们在困局与变局中不断挣扎;放眼未来,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还有伟大中国梦。就让我们积极变通吧,在变通中化危为机,在变通中迎来新生,走向未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本次作文的材料由两则名言组成。
材料一引用了一句欧洲谚语,讲述了人们选择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的情况。这其中,“筑墙”代表的是抗拒变化保守应对的态度,试图通过抵御变革来维护现状;“造风车”指的是顺应形势利用变化的积极进取的态度,试图利用变革带来的机遇来创造新的价值。这则谚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变革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和利用变革带来的机遇,而不是一味地抗拒和逃避。
材料二引述《周易》中的名言,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时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化,变化了后就会豁然开朗,行得通则可以长久。可见整个材料都是围绕着“变”,“变”是本次写作的核心。这则名言强调了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只有在面临困境时勇于变革,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实现长久的发展。这则名言提醒我们,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拥抱变革,通过变革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则名言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强调了变革的重要性和积极应对变革的态度。因此,本次作文的核心立意应该是围绕“变革”“变通”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如何在变革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和利用变革带来的机遇,以及如何通过变革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在面对困难、挑战和变化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变革、变通不仅是一种智慧和能力,也是一种心态和态度,需要我们具备开放、灵活、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变革、变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增强竞争力。但要注意,只有合理变革、变通,才能成就完美,而不是无原则的随意变革变通。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可运用层进式结构,先借名人事例、名言等思考“变通”的内涵、论述懂得变通的重要性。此后,论述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变通,比如首先,抛开畏惧心理,不沉沦,不堕落,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其次,必须具有自我突破的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同时,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主动出击,打破现有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开拓进取。还可以针对个人成才和处事方面谈人生的智慧,可以反思历史发展进程,最好还能结合当下社会现状、国家发展、时代背景谈自己的独到理解。
【立意提取】
1.在变通中化危机为机遇。
2.创新思维,合理变通。
3.趋势变革,方得长久。
4. 以勇气与智慧面对变革。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
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
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
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着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知识,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
传说的历史中在禹之前还有尧、舜和神话性的始祖黄帝。留下的传说大多是关于他们向四围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族团的征伐。黄帝曾击败过蚩尤和炎帝,地点据说都在今河北省境内。据《史记》所载,舜又把反对他的氏族部落放逐到蛮夷戎狄中去改变后者的风俗,也可以说就是中原居民和文化的扩张。到禹时,如《左传》所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贡》将此时的地域总称为“九州”,大体包括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地区,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
继夏而兴起的是商。商原是东夷之人,而且是游牧起家的。后来迁泰山,再向西到达河南东部,发展了农业,使用畜力耕种。农牧结合的经济使它强大起来,起初臣属于夏,后来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建立商朝,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诗经·商颂》有:“邦数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其疆域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以及江苏、浙江的一部分,可能还有江西、湖南及内蒙古的某些地方。
继商的是周,周人来自西方,传说的始祖是姜源,有人认为即西戎的一部分羌人,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受商封称周。它继承了商的天下,又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诗经·北山》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它实行宗法制度,分封宗室,控制所属地方;推行井田,改进农业,提高生产力。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后来列国诸侯割据兼并,进入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直到战国时期,荀子还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夏是指中原一带的一个核心,不论哪个地方的人,到了越就得从越,到了楚就得从楚,可见,楚和越、夏还有明显的差别。
汉作为一个族名是在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秦人或汉人自认为秦人或汉人都是出于别人对他们称作秦人或汉人。必须指出,民族的得名必须先有民族实体的存在,并不是得了名才成为一个民族实体的。
汉族这个名称不能早于汉代,但其形成则必须早于汉代。有人说:汉人成为族称起于南北朝初期,可能是符合事实的,因为魏晋之后正是北方诸族纷纷入主中原的十六国分裂时期,也正是汉人和非汉诸族接触和混杂的时候。汉人这个名称也成了当时流行的指中原原有居民的称呼了。
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来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相呼,说明这时候汉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上面从华夏人开始所追溯的二千多年的历史正是这个民族诞生前的孕育过程。
(节选自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地民族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即由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和融合,形成一个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B.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这一发现有助于夏代历史的落实。
C.周受商封称周,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在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各地区的文化还未很好融合。
D.在近百年来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发生了民族的认同,从而,“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开始“自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存在着多元结构,其中又存在着分分合合、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
B.春秋战国征伐融合是孕育汉族作为民族实体的重要时期,而其中战国时期由于争雄竞争而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先是华夏,后来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汉族。
D.文中提到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可以理解为,认同是一种特定语境下的“人己之别”的心理观念,认同回答的是“我是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汉族是凝聚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商鞅变法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改官制、禁胡服、说汉话、改汉姓等,使鲜卑族的北魏王朝从游牧狩猎到农耕文明,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
C.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熙宁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
D.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
4.请根据文本简要梳理先秦时期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孕育过程。
5.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的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的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自在”和“自觉”的理解,并说明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伟大转变的。
【答案】1.A
2.B
3.B
4.①夏代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结合不同的文化, 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②商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 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3)西周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 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④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
5.①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联合聚集群体。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与外族接触中产生出现的具有自觉认同意识的群体。②它们有先后之分,“自在的民族实体”先出现,“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出现,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载体。③中华民族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发生民族认同,产生民族意识,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世界各地民族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说法错误,材料第一段只是说“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并未确定表达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
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战国时期……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说法错误,材料只是说“无可否认的是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各地人口的流动,各族文化的交流,各国的争雄竞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并未将春秋与战国的作用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中提到汉族是凝聚核心,把其他异族都吸收进了这个核心。 A、C、D 涉及到的改革变法均没有异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
B.提到的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在推行改革中积极汉化,并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这很好地体现了“汉族是凝聚中心”这一观点。
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材料第二段“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第五段“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第六段“《禹贡》将此时的地域总称为‘九州’,大体包括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地区,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可知夏代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结合不同的文化, 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
(2)第七段“商原是东夷之人……后来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建立商朝,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可知商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 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
(3)第八段“继商的是周……它继承了商的天下,又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可知西周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 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
(4)文章2到8段介绍了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族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
故答案为: ①夏代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结合不同的文化, 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②商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 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3)西周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 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④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1)由第二段“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可见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联合聚集群体。由倒数第三段“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可见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与外族接触中产生出现的具有自觉认同意识的群体。
(2)由第二段“汉族……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可见它们有先后之分,“自在的民族实体”先出现,“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出现,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载体。
(3)由倒数第三段“汉作为一个族名是在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可见中华民族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发生民族认同,产生民族意识,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故答案为:①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联合聚集群体。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与外族接触中产生出现的具有自觉认同意识的群体。②它们有先后之分,“自在的民族实体”先出现,“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出现,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载体。③中华民族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发生民族认同,产生民族意识,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雪
王啸峰
高铁上,他看到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在他微微走神的罅隙里,雪在江南大地上积了起来。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
列车减速,城市扑面而来。熟悉而陌生的街道一闪而过。弟弟在出口处向他挥手,随之一起抖动的是黑臂章。他走到弟弟身边,搂住肩膀,轻拍几下。弟弟低下头,接过行李箱,领他走向停车场。这两年,弟弟经常坐高铁来看他,每次走的时候,总是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吧?老人非常想念你。”他回答“嗯嗯”。而今天一早,弟弟电话里只说了一句,他就立刻抛下所有事情,朝着已被列为虚无的城市赶来。
弟弟的父亲,他的继父,清晨突然往后一仰,倒下再没起来。
鹅毛般大雪纷纷扬扬,市区也开始积雪,车堵起来,弟弟骂了几句鬼天气。眼圈黑黑的,就像即将入夜的天色,车厢里静得让他心慌。
“走得没痛苦,也是修来的福。”他刚憋出这句话,就想到了母亲。他该怎么面对她?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虽然他每次都让弟弟带钱、东西给母亲,但这抵得了什么?弟弟手机里的母亲一直在老去,他看着照片愧疚感加深。不过,如果弟弟提出来视频一下,他又忙不迭地摆手。他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下,完全打乱了他的算盘。头脑里预想的大团圆结局,彻底破灭。他没有机会说抱歉。在大雪天温暖得逼出汗的狭小空间里,①他如坐针毡。如果能一下子快进到此刻,掠过八年时光,那么他再也不会面对弟弟多次诚恳邀请,摆出傲慢、生硬的丑态。
很多事情,做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汽车转过一个大广角。他紧盯着大片绿地看:“怎么是公园了呢?”
“长途汽车站早就搬迁城北公路上了。”弟弟又指着一些高大建筑给他介绍,可他都没听进去。
②终于,噩梦般的长途汽车站消失了。
八年前,也是个大雪天,从高考分数出来,直到冬天,他说的话几乎不超过十句,而且都是对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弟弟说的。
冲突的起因是什么,他已经忘记了。只记得那个夜晚北风凄厉、雪花狂舞。继父把酒杯往餐桌上一顿:“有本事考个好成绩回来,整天臭着个脸,好像大家都欠他似的。”
高中三年,他每天都在奋发努力,放弃了所有的爱好:打球、写诗……为的就是考出好成绩。他填写的志愿,没有一所本地高校,最远的有哈尔滨、西宁。他要尽早离开这个家,这个家庭对他来说充满压迫,使他苦恼。
他清楚地听到了继父那两句酒话,开始,他已把愤懑咽下去。寄人篱下,大概就要承受这样的折磨。可是母亲接了话:“他还是个孩子呢,要怪就怪我吧。”他本来浑浑噩噩的心,被母亲的话激得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刃。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
“快走,你打不过他的!”母亲拼命地喊。
他退回卧室,插上插销的那一刻,人突然静下来了。继父在客厅里的咆哮,正从他脑子里被移到很远的地方。他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衣物、课本、压岁钱、母亲给的零花钱,等所有东西压缩进一只大背包后,他才意识到,一个局外人将要离开。
③他大大方方地打开小小的卧室门,昂首挺胸地往大门口走。继父又坐下喝酒,还点了烟。房子里充满了烟酒的刺激气味。母亲上前阻止,拉他胳膊、拉背包带,跪下拖他的腿。继父喘着粗气冲着母亲嚷嚷:“让他走,有种不要回来!”
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
现在,在旅途中漂了八年,他终于回归了。完全没料到的是,心情如此沉痛。在高铁上,他就意识到这不寻常的变化。弟弟常捎带母亲的口信,最先浮现出来的是“这么多年了,也该谅解了”。到后来,他竟坐不住了,在车厢连接处踱步,有时迎来漆黑隧道,有时身子斜着承受列车漫长的转向。
弟弟指指前面说:“快到了。”
顿时,全身血液往他脑子里冲。他看不清前面的街巷,雪下得太大了,他还没做好准备,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进家门。
弟弟在黑暗中对他说:“下车!”
老式楼房敞开着的单元,陷入漆黑。他机械地随着弟弟走去,走的过程中,他踩到了石子,鞋滑了几次,腿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可他还是往前走,自己都不知道迈的步子是快还是慢,只知道自己在移动。
八年前那个夜晚,他爬进长途汽车站候车室。九点过后,所有车辆停发。工作人员收拾完,灯全熄后,他躺倒长条凳上,寒气围拢来,他抱住背包,呼吸久久不能慢下来。突然,他听到急促的讲话声,接着,候车室灯全都打开。他赶忙钻到凳子下。
“看看,看看,我说没人吧!”
“谢谢!那我们去火车站候车室。”
灯又灭了。他回到凳子上,却没马上躺下,透过窗户,他看见大雪中两个人点头哈腰地向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致意。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
沿着渗着白光的楼梯一级一级往上走,④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提到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既点明了此时沉痛的心理状态,又制造了悬念,引出对下文故事的叙写。
B.时隔多年,在接到继父去世的消息而赶回家奔丧的路上,他才最终放下对继父的怨恨,在纷飞的雪花中选择谅解。
C.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介绍,故事深处其实是隐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而具体的你我。
D.小说设置复杂的家庭关系,叙写了由此引发的激烈的家庭冲突,意在揭示人们如何在事件中成长,在隐秘中和解。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如坐针毡”,写出了“我”因错过了说抱歉的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愧疚感。
B.句子②在文中单独成段,既引出了对八年前的回忆,又加强了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C.句子③中“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可见冲突的责任在继父的酗酒和对“我”的不理解。
D.句子④中出现的“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寓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创伤得到了修复。
8.小说中多次写到“雪”,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9.本文叙事很有特色,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6.B
7.C
8.①开篇“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隐喻“他”内心遭遇的困境,愧疚自责又自尊。②八年前夜晚“狂舞”的雪花象征“他”与继父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或对自由的追求)③结尾处“片片雪花”象征继父隐秘的、无言的爱。(或内心的获得和解和安宁)
9.①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回忆中的他叛逆冲动,现实中的他满怀愧疚自责:②使小说内容更完整,情节更合理(或“现实中穿插回忆,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起伏,产生变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现实中写他多年未归家,回忆中写了高考那年他与继父激烈的矛盾冲突,交代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③现实、回忆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既突出他的成长和心境的转变,又引发读者对家庭矛盾、亲情、和解等的思考。
【知识点】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需做到(一)浏览选项,明确关注点 关注点指对选项“内容+特色”核心关键点的提炼,即标画剖析各选项中的显性表述(写了什么)和隐性表达(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二)回归原文,找对应 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找对应,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关注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三)排除错误,定答案 根据前面分析的各选项特点,判定选项正误,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A、推动故事情节发展;B、交代故事发展与情节;C、渲染气氛;D、衬托主题;E、表现人物性格;F、烘托人物感情。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方式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的好处包括:增加情感共鸣。通过将现实与历史交织,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丰富故事背景。历史背景为故事提供了更丰富的环境细节,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使故事更加真实和有说服力。强调故事主题和意义。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可以使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更加深刻,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突出故事的中心思想。提供文化和教育意义。历史背景不仅丰富故事内容,还可以让读者了解和学习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叙事趣味和阅读体验。通过调整叙事顺序,可以增加故事的张力和趣味性,使读者对故事保持兴趣。增强人物形象。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可以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情节展现人物的多面性。增加悬念和探究兴趣。回忆与现实的交替进行可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时隔多年,在接到继父去世的消息而赶回家奔丧的路上,他才最终放下对继父的怨恨,在纷飞的雪花中选择谅解”错误。他早已放下对继父的怨恨,早已选择谅解。从第二段“他立刻抛下所有事情”,第五段“头脑里预想的大团圆结局,彻底破灭。他没有机会说抱歉”等可以看出。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可见冲突的责任在继父的酗酒和对‘我’的不理解”错误。“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可以看出“他”少年时追求自由而叛逆的心,且冲突的责任不尽在继父。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中多次写到“雪”,首先找到描写雪的不同段落,再结合语境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开篇,由“高铁上,他看到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在他微微走神的罅隙里,雪在江南大地上积了起来。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可知,开篇对雪的描写“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有隐喻性,暗示“他”内心遭遇的困境,愧疚自责又自尊的心理。
②八年前,由“他本来浑浑噩噩的心,被母亲的话激得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刃。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可知,八年前他和继父扭打在一起,他离开家,“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象征“他”与继父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或对自由的追求)。
③结尾,由“灯又灭了。他回到凳子上,却没马上躺下,透过窗户,他看见大雪中两个人点头哈腰地向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致意。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可知,结尾处“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把继父的白发与雪花联系在一起,塑造继父的形象,寓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创伤得到了修复。“片片雪花”有象征意义,象征继父隐秘的、无言的爱(或内心的获得和解和安宁)。
故答案为:①开篇“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隐喻“他”内心遭遇的困境,愧疚自责又自尊。②八年前夜晚“狂舞”的雪花象征“他”与继父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或对自由的追求)③结尾处“片片雪花”象征继父隐秘的、无言的爱。(或内心的获得和解和安宁)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方式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由“他清楚地听到了继父那两句酒话,开始,他已把愤懑咽下去。寄人篱下,大概就要承受这样的折磨”“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可知,回忆中的他叛逆冲动;由“他该怎么面对她 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虽然他每次都让弟弟带钱、东西给母亲,但这抵得了什么 弟弟手机里的母亲一直在老去,他看着照片愧疚感加深”“现在,在旅途中漂了八年,他终于回归了。完全没料到的是,心情如此沉痛”可知,现实中的他满怀愧疚自责。
②使小说内容更完整,情节更合理。由“他刚憋出这句话,就想到了母亲。他该怎么面对她 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可知,现实中写他多年未归家;“他退回卧室,插上插销的那一刻,人突然静下来了。继父在客厅里的咆哮,正从他脑子里被移到很远的地方。他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衣物、课本、压岁钱、母亲给的零花钱,等所有东西压缩进一只大背包后,他才意识到,一个局外人将要离开”“让他走,有种不要回来”可知,回忆中写了高考那年他与继父激烈的矛盾冲突,交代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这样写现实中穿插回忆,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起伏,产生变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
③现实、回忆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由“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今天一早,弟弟电话里只说了一句,他就立刻抛下所有事情,朝着已被列为虚无的城市赶来”“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可知,小说设置复杂的家庭关系,叙写了由此引发的激烈的家庭冲突,意在揭示人们如何在事件中成长,在隐秘中和解。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既突出他的成长和心境的转变,又引发读者对家庭矛盾、亲情、和解等的思考。
故答案为:①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回忆中的他叛逆冲动,现实中的他满怀愧疚自责:②使小说内容更完整,情节更合理(或“现实中穿插回忆,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起伏,产生变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现实中写他多年未归家,回忆中写了高考那年他与继父激烈的矛盾冲突,交代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③现实、回忆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既突出他的成长和心境的转变,又引发读者对家庭矛盾、亲情、和解等的思考。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①,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②,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③,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节选自《论语·八佾》)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④也,自经⑤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节选自《论语·宪问》)
材料二: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⑥。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注】①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②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③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空酒杯的土台。④谅:小信,无原则地守信。⑤自经:自缢。⑥少正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任鲁国司寇后就将他杀了。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管仲非A仁者B欤C桓公D杀公E子纠F不能G死H又相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辅佐,与《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中的“相”意思不同。
B.匹夫,平常人、普通人,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意思相同。
C.放,释放,与《屈原列传》中“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的“放”意思相同。
D.遂,满足,与《琵琶行》中“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的“遂”用法和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孔子通过列举事实和与国君作比较,得出了管仲不节俭和不知礼的结论。
B.孔子认为管仲有大节大信,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体现了孔子对人的评价有辩证思想。
C.苏洵认为齐国大治的根源在于鲍叔牙;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
D.苏洵认为竖刁、易牙之类的佞臣不足畏,可怕的是国无贤者,国既无贤,君自昏聩。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②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14.材料一、二,对管仲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C;F;H
11.C
12.C
13.①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
②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
14.①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②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是狭小呀! ”有人说:“管仲节俭吗 ”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空酒杯的土台,管仲也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材料二:
功业的完成,并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因为管仲,而说是因为鲍叔牙;齐国发生祸乱,我不说是因为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因为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人,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人;再看重用他们的人,却是齐桓公。有了舜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么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回头看看,使齐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询问可以为相的人选。在这个时候,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回答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以为齐桓公真的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齐桓公相处很多年了,也该了解他的为人了吧?齐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的原因,只是因为管仲在。一旦管仲去世,这三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住齐桓公了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么这三人只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从根本上治理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之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让人担心的呢?管仲不说他们也罢。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
“管仲非仁者欤”,“欤”,句末语气词,中间不断开,在其后断句,故在C处断句;
“桓公杀公子纠”,是一个语意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不断开,在F处断句;
“不能死”,“不能”修饰“死”,中间不断开,故在H处断句。
故答案为:CFH。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辅佐。/相貌。句意:管仲辅佐齐桓公。/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
B.正确。两个“匹夫”均指平常人、普通人。句意: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C.错误。释放。/流放。句意:才知道流放四凶。/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被流放在外。
D.正确。满足。/于是、就。句意: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错误,结合原文“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可知,大乱的根源在于管仲没有荐贤授能。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作”,发生;“由”,根源;“兆”,预兆。
(2)“幸”,侥幸;“诛”,诛杀;“悉数”,全部。
故答案为: ①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②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原文“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可知,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结合原文“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可知,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②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麦①二首(其一)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
【注】①苏辙晚年免官赋闲在家,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自认为因懒散招致别人嫌弃,但是好在上天顾怜自己家贫病苦。
B.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全诗洋溢着蚕麦丰收的喜悦之情。
C.早出采桑,拾穗暮回,诗人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务农时期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家家户户作社感谢土地神,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6.诗人曾发出议论“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B
16.政令繁多对百姓劳作没有任何帮助,风调雨顺才是对百姓最大的帮助。作者通过实地劳作表达出对政令繁多的不满和怨愤(或对政令繁多无益百姓的慨叹),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劳动原本就非常辛苦,希望风调雨顺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渴望之情。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全诗洋溢着……喜悦之情”错误。从注释和诗歌内容看,全诗感情既有苏辙对自己在仕宦中认为被嫌弃的自嘲,又有贫病之忧,还有劳动的辛苦。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意思是,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批判了政令繁多的现状。
结合首联“贫病可怜天养人”以及注释内容,可以看出诗人晚年时期以种地为生,像其他农人一样辛勤劳作,期盼丰收。而“纷纭政令”对他们的辛苦付出没有丝毫益处,甚至还会危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由此可看出,作者通过实地劳作表达出对政令繁多的不满和怨愤。
颈联表现了劳动的艰苦辛劳。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写出了丰收的成果离不开农人的辛勤劳作。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祈盼风调雨顺,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与渴望之情。
故答案为: 政令繁多对百姓劳作没有任何帮助,风调雨顺才是对百姓最大的帮助。作者通过实地劳作表达出对政令繁多的不满和怨愤(或对政令繁多无益百姓的慨叹),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劳动原本就非常辛苦,希望风调雨顺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渴望之情。
17.(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写景抒情类作品中,“江”与“月”是一对常见的意象。《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通过“   ,   ”两句,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通过“   ,   ”两句,以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的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3)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这一段历史历来深受关注。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诗文很多,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的破灭,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根本原因在于“   ”。
【答案】(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弊在赂秦也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1)根据题干中“江”与“月”两个意象以及“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信息,可以得知应该填写“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两句。
(2)根据题干中“ 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的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可知应填写“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
(3)根据题干中“ 秦灭亡的原因 ”,可知第一句填写“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根据题干中“ 六国的破灭 ” 根本原因,第二句应该填写“ 弊在赂秦也 ”
易错字词有:纤、皎、迩、弊、赂。
故答案为:(1)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弊在赂秦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眼下,劳动正在从传统①____。平台上带货的店主、通过组建微信群接单的家政女工、提供24小时网络陪伴的主播、贩卖知识的知识付费大V博主、外卖骑手与网约车司机等都从事着数字劳动。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②____,一些无偿的数字劳动并不容易被人发觉。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在微博发的每一条动态、在社交分享平台发的每一条帖子,这些都是数字劳动的一部分,你会相信吗?
你当然不会相信,因为你认为你发的动态都是基于你自己的兴趣爱好才写的,和听上去就辛苦的“劳动”八竿子打不着。但社交媒体的本质就是基于用户数字劳动生产的内容和数据。它模糊了使用和劳动,这就是产消一体的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在社交媒体“创新、发现、共享”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消费者在享受和分享各种信息的同时,正成为生产者。仔细想想,如果用户③____,那么社交媒体上将是空无一物的——而它们恰恰就依靠免费获得的内容存在。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劳动都是有偿的;不去分享和生产
19.在社交媒体“创新、共享、发现”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空间/实现增值。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句中“正在从”和后句“……等都从事着数字劳动”可知,补写句子是说劳动正在从传统向数字化转变,故补写内容为“往数字化方向发展”。
第二空,根据上段最后一句“都从事着数字劳动”可知,此处关键词是“数字劳动”;再结合“一些无偿的数字劳动……”可知,此处是说有些数字劳动是有偿的,有些数字劳动是无偿的,故补写内容为“数字劳动都是有偿的”。
第三空,由前句“消费者在享受和分享各种信息的同时,正成为生产者”和后句“那么社交媒体上将是空无一物的”可知,此处是说如果用户不分享也不生产,那么社交媒体上将什么也没有,故补写内容为“不去分享和生产”。
故答案为: 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劳动都是有偿的;不去分享和生产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
一是“创新、参与、共享”语序不当,调换“共享”和“发现”;
二是“提升增值”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改为“提升增值空间”或“实现增值”。
故答案为:在社交媒体“创新、共享、发现”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空间/实现增值。
(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Ⅰ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地方有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刚到昆明,三天两头有警报。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往郊外跑,这叫做“跑警报”。昆明做小买卖的,也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叮叮糖”。“叮叮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叮的一声,一块糖就裂下来了——所以叫作“叮叮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我们有时在松树下捡到很大的成熟的生的松球,就掰开鳞瓣,一颗一颗地吃起来。——那时候,我们的牙都很好,那么硬的松子壳,一嗑就开了!
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读书:目的和前提》)
B.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装在套子里的人》)
C.“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祝福》)
D.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与地坛》)
21.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苏幕遮》)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C.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请从描绘画面、传递情感的角度赏析文中加点动词“击”和“嗑”的妙处。
【答案】20.D
21.D
22.①“击”:写出铁锤敲击铁片时的轻巧,表现出糖贩制作叮叮糖时游刃有余的娴熟动作;传递出了糖贩轻松愉悦的心情。②“嗑”:写出了咬松子时的灵巧轻便,从侧面写出了声音的清脆悦耳;传达出在“警报”之下,大家苦中作乐、难得轻松的状态。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需仔细选项,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再选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词语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词语的词性、词义等,然后分析词语蕴含的情感,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是总结上文。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声音的中断、停顿;
D.表示总结上文。
故答案为:D。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把“天空”比作“水”。
A.拟人。“呼”“窥”等词语赋予鸟雀以人的行为和情感;
B.对比。把将战士在战场上的生死与美人帐下的歌舞进行对比;
C.借代。“戎马”本意是戎装和战马,这里代指战争;
D.比喻。将堆积在枝头的白色雪花比作满树绽放的白色梨花。
故答案为:D。
22.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回答时,先答出这两个动词描写的画面,然后结合语境分析情感。
“击”,就是“敲”的意思,“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因为铁锤“小小”,所以这“击”的动作应该很轻,写出铁锤敲击铁片时的轻巧,“一击铁片,叮的一声,一块糖就裂下来了”,“一击”“就”表现出糖贩制作叮叮糖时游刃有余的娴熟动作,传递出了糖贩轻松、愉悦的心情。
“嗑”,用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硬的松子壳,一嗑就开了”,松子壳很硬,但作者用了“磕”这个比较轻的动作,写出了咬松子时的灵巧、轻便,通过咬松子的动作行为从侧面写出了声音的清脆、悦耳;嗑松子是在“跑警报”是发生的事情,传达出大家苦中作乐的轻松状态。
故答案为:①“击”:写出铁锤敲击铁片时的轻巧,表现出糖贩制作叮叮糖时游刃有余的娴熟动作;传递出了糖贩轻松愉悦的心情。②“嗑”:写出了咬松子时的灵巧轻便,从侧面写出了声音的清脆悦耳;传达出在“警报”之下,大家苦中作乐、难得轻松的状态。
23.(2024高二上·长沙期末)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风向转变时,有人筑墙,有人造风车。
——欧洲谚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化危为机,以变通之力创未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主张变通,因为变通才能帮助我们摆脱当下困境,因为变通才能带领我们行稳致远。“病退风清日,已是万木春。”于是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的变通之法,迎来了改革开放;当下进入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上行压力巨大,我们也唯有秉持变通之法,才能创造新机遇,走向新未来。
在变通中化危为机,于是历史得以传承。
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礼崩乐坏,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虽周游列国、风餐露宿,却始终不能打动各位雄心勃勃的君王,得以推行自己的“礼治”“仁政”理念。于是,孔子最终勇敢地做出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变通之法,将自己的“仁政”思想转化为杏坛讲学和整理编订文献。最终,以“礼治”“仁政”理念为核心的儒家文化虽未显耀于当时,却遗泽后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所以,学会变通,我们才不至于步入死局,而是留有更多机会养精蓄锐,行稳致远。
在变通中化危为机,于是中国在匍匐前进中逐渐站起。
纵观中国共产党党史,面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困局,我党在绝境中摸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变通之道,为后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下基础。面临国家发展的困局,我党在迷茫中一次又一次找到改革、入世等变通之道。于是中国从积贫积弱的落后状态以惊人之速发展起来,连跨跟跑、并跑、领跑三个大关,于是中国人终于从匍匐前进到站了起来、富了起来。
在变通中化危为机,疫情之后的我们定然也可以找到新出路,走向新未来。
诚然,数年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损失,也带来了极大挑战,更带来了诸多机遇。比如,有商家在封控中倒闭关门,却也有在线办公、云端上课、线上消费等“宅经济”迅速崛起。而在如今全面放开之后,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我想,唯一的办法仍然是积极变通。对国家而言,是中央决策机构与各级政府对疫情、民生、经济等各方面的妥善权衡变通;对人民而言,是对未来积极筹划、做好准备的变通;而对我们新时代青少年而言,更要励精图治,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更高昂的激情去迎接时代的变通,把握好个人梦想融汇大梦想的新机遇……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回望过去,中华民族在风风雨雨中走了五千年;立足当下,我们在困局与变局中不断挣扎;放眼未来,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还有伟大中国梦。就让我们积极变通吧,在变通中化危为机,在变通中迎来新生,走向未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本次作文的材料由两则名言组成。
材料一引用了一句欧洲谚语,讲述了人们选择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的情况。这其中,“筑墙”代表的是抗拒变化保守应对的态度,试图通过抵御变革来维护现状;“造风车”指的是顺应形势利用变化的积极进取的态度,试图利用变革带来的机遇来创造新的价值。这则谚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变革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和利用变革带来的机遇,而不是一味地抗拒和逃避。
材料二引述《周易》中的名言,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时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化,变化了后就会豁然开朗,行得通则可以长久。可见整个材料都是围绕着“变”,“变”是本次写作的核心。这则名言强调了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只有在面临困境时勇于变革,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实现长久的发展。这则名言提醒我们,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拥抱变革,通过变革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则名言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强调了变革的重要性和积极应对变革的态度。因此,本次作文的核心立意应该是围绕“变革”“变通”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如何在变革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和利用变革带来的机遇,以及如何通过变革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在面对困难、挑战和变化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变革、变通不仅是一种智慧和能力,也是一种心态和态度,需要我们具备开放、灵活、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变革、变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增强竞争力。但要注意,只有合理变革、变通,才能成就完美,而不是无原则的随意变革变通。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可运用层进式结构,先借名人事例、名言等思考“变通”的内涵、论述懂得变通的重要性。此后,论述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变通,比如首先,抛开畏惧心理,不沉沦,不堕落,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其次,必须具有自我突破的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同时,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主动出击,打破现有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开拓进取。还可以针对个人成才和处事方面谈人生的智慧,可以反思历史发展进程,最好还能结合当下社会现状、国家发展、时代背景谈自己的独到理解。
【立意提取】
1.在变通中化危机为机遇。
2.创新思维,合理变通。
3.趋势变革,方得长久。
4. 以勇气与智慧面对变革。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