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0 15:43:45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B卷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大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而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个吊诡的现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识群体,越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越是感性的口头文学爱好者,越倾向于非现实的幻想故事。民间故事和乡村演剧都是幻想色彩浓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学者认为,民间故事是刻意与社会现实保持着陌生化的距离。弗洛伊德也说:“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它们是真实的,就不能给人带来娱乐,在虚构的剧作中却能够带来娱乐。”
由此可见,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标准与民间文学非现实的幻想性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两套体系,当你用了这一套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的时候,就只能得出“无价值”的结论。越是太平时期,市民社会越发达,文化市场的力量越大,市场需求就越倾向于大团圆故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满足他们美好愿景的好结局的故事。所以说,“对于戏曲中的‘大团圆’,尽管鲁迅等新文艺人士深恶痛绝、屡加痛斥,却始终无法动摇其民间根基”。
问题是,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这些文化精英的启蒙判断,认定了大团圆结局与所谓“民族心理”之间的表里关系,普遍将大团圆故事模式误作中国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摘编自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材料二:
易卜生是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在易卜生之前,欧洲各国剧坛上流行的是浪漫主义佳构剧。佳构剧是为职业剧团在大剧场进行商业演出而编写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多为轻喜剧或闹剧。佳构剧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编织情节,因而发展了戏剧的结构艺术,不足之处是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肤浅。佳构剧的人物是类型化的,是为情节服务的。而“有生命力的剧本和没有生命力的剧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着情节,而后者是情节支配着人物”。
佳构剧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掩盖了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危机。用戏剧揭露这些矛盾和危机最成功的就是易卜生。在《玩偶之家》里,他写了娜拉个性意识的觉醒,撕破了蒙在家庭关系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展示了中产阶级的冷酷和自私。也许易卜生笔下的人物不如契诃夫、奥尼尔笔下的厚实丰满,但他们都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或为伸张个性而斗争的人。有个性才有价值。易卜生重新确立了个性在戏剧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为现实主义戏剧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在审美上,易卜生一反佳构剧向壁虚构的创作方法,确立了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他认为,创作必须从观察和体验出发,写亲眼所见的、精神上经历过的东西。“现代文学的秘密正在于这种经历过的经验。”从经验出发,易卜生发现了佳构剧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视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他的作品大大激怒了欧美各国的中产阶级观众,各种诽谤、谩骂、威胁接踵而至,有的说作家不道德,有的说作品不真实,艺术上一无是处。英、美、法诸国的商业剧院长期不敢上演他的某些作品。即使上演,也被篡改得一塌糊涂。《玩偶之家》“在德国演出时,易卜生被迫写了一个所谓‘大团圆的结局’,以免别人不经他同意就加以随意改写,这一结局便是娜拉既想离开丈夫又舍不得孩子,结果弄得心力交瘁,最后猛然倒在了地上”,这种情形让人不由得想起1830年雨果《欧那尼》上演时,发生在法兰西剧院的那场冲突。不过,那次斗争的双方是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这次却变成了现实主义跟浪漫主义。
(摘编自董健等《戏剧艺术十五讲》)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故事的批判,主要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启蒙的目的。
B.启蒙和革命文学要想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
C.处于贫富不同阶层的人们,往往对戏曲大团圆故事的态度不同,前者嫌腻,后者热衷。
D.能够满足普通民众的文化市场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团圆故事民间根基难撼的重要原因。
2.下列文学主张,不属于批判“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
A.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李渔《风筝误》卷末收场诗)
B.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C.我们的文学,久困于“团圆主义”支配之下。差不多一切的小说诗歌,都是千篇一律,奉为典范,而悲剧的文学,因而绝少发现,文学的真所,也永远的不能披露了!(郑振铎《〈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
D.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残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3.下列对材料的综合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侧重分析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成因;材料二侧重介绍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演进。
B.材料一连续引用卓人月、王国维、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相关论述,都印证了大团圆结局与民族精神气质具有表里关系的观点。
C.无论是中国的民间故事、乡村演剧还是欧洲的佳构剧,都突出故事或者戏剧的娱乐性,故而容易虚构情节,带有幻想成分。
D.两篇材料都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将“精英阶层与下层百姓”“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对照展开,有利于分析的深入。
4.请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易卜生的戏剧创作主张。
5.联系易卜生被迫写“大团圆的结局”这一事实,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观点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纪念(节选)
孙犁
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
一清早,我又到小鸭家去放哨。她家紧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车站的大路。她家只有两间土坯北房,出房门就是一块小菜园,园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这些年,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
柳树的叶子黄了,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小鸭的娘刚刚起来,正在嘱咐小鸭,等门楼醒了给他穿好衣服。随后她就忽地一声把门开开,嘴里叼着用红铜丝扭成的卡子,两手梳理着长长的头发,一看见我,就笑着说:“呀!又是老纪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你好吧,大嫂!”我说,“今年斗争,得到了什么果实?”
她把头发卡好,抬手指着家前面的园子说:“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
她回手关上门说:“纪同志,咱们回来再说话吧,我赶集去!”说完转身走了。我望着她那壮实的身子和那比男子还要快的脚步!
不一会儿,老远传来了母亲喊小鸭的声音。母亲回来了,提着一个大柳罐,满脸红光,头发上浮着一层土。她说:“鸭,我在集上买了几十斤山药。我们娘儿俩去把它抬回来。”
正赶上我要下岗,小鸭就说:“叫纪同志和我抬去!”
我和小鸭把山药抬回来。我这么高她那么小,我紧紧拉着筐系,不让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着笑着,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饭,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齐多了,新安上一架织布机,炕上铺着新席,母亲说,都是用斗争款买的。门楼那家伙却不言不语地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枪来。那枪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弯榆木棍,系上了一条红布条子。我只能夸好,小鸭在一旁笑了,母亲也笑着说:“纪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吗?夏天,你在这里不是答应给他一支枪吗?后来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记性坏,赌气自己做了一支,这是拿出来叫你看看,羞臊你哩!”
我赶紧说:“这怨我记性坏,回头我们做一支!”
母亲这时才红着脸说:“纪同志,有个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这就九年了,老也没个音讯,你费心给打听打听!”
我说:“这好办,我们去封信打听打听。大嫂,不要结记,队伍开远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没和家里通信了。”
“纪同志不是东北人吗?有人说俺家他爹也跟着吕司令开到东北去了。”
“很有可能,那里来信不容易。”我说着告别了出来,想着一定要给小鸭的爹写封信,告诉他: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
晚上,我又到小鸭家放哨,小鸭听见动静就跑出来,说:“纪同志,俺爹来信了!”
“怎么这样巧,拿来我看看净写的什么?”
母亲也掩饰不住快乐的心情,把信交给我,并且把灯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这是走了很远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纸也磨去了头,还带着风霜雨露的痕迹。可是,别提信上的言词是多么热情激动!我拿着信纸,好像握着一块又红又热的炭。不只小鸭的母亲吓得脸烧红了,我的心也跳起来。上面写着他在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陕西,现在又开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上面写着他怎样和日本鬼子作战,现在又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现在已经升为营长;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上面写着他身体很好,胜利的日子就要到来;上面写着希望妻子进步,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反顽的斗争;上面问到小鸭长得怎么样了……
小鸭嘻嘻笑着,指一指门楼说:“上面没提他!”
“那时他……”母亲像是要安慰门楼,说着脸红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时候,门楼还在娘肚子里,出远门的人,恐怕是忘记临行时遗留的这块血肉了。
我回到我的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们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分外兴奋。天已经黑了,星星还没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窠里,把枪抱紧,①望着堤坡那里。
夜深了,月亮升上来,照亮半个窗户。我听见门楼像大人一样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鸭翻了一个身,说:“多讨厌呀,人家越睡不着,他越打呼噜!”
“鸭,明天我们给你爹写一封信吧!”母亲问。
“叫他回来吗?”
“干么叫他回来!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学说学说。写上咱家新添了三亩地。”
“对!给爹写封信,娘,我们给信缝一个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
过了一会儿,小鸭又说:“娘!我看还是叫爹回来吧,听说陈宝三的大儿子参加了还乡队,要领着人回来夺地哩!”
“不要听他们胡嚷嚷!”母亲说,“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天不早了,快睡吧。”
从此就听不见母女两个的交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犁,它长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
母子三个睡熟了,听他们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们的梦境很远也很幸福。我想到战斗在我们家乡的雪地里的同志们。我觉得肩头加上了很重的东西,②我望着很远的西方。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楼拿出自己做的枪来“羞臊”“我”的情节,看似是闲笔,却闲笔不闲,既能让人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传承,还能感受到战争年代短暂的祥和与安宁。
B.“这时才红着脸说”的母亲,与《荷花淀》中“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的女人有同样的心境,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她们对丈夫的关切之情。
C.“我”保卫小鸭的家乡,小鸭的父亲又解放了“我”的家乡,两件事看似巧合,却又有其必然性,作者在情节上的匠心独运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D.“我”读小鸭父亲的来信的情节,选取了信件的主要内容,以铺排的形式一一呈现,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增加了语言的张力,如“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
B.文中多处运用“磨翻”“结记”等方言口语,真实再现了冀中地区的生活风貌,语言生动而朴实自然,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
C.文章开头对小鸭家周围环境的描写,没有弥漫战争的硝烟,体现了孙犁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进浪漫主义情调的艺术风格。
D.小说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母亲形象,“干么叫他回来”“不要听他们胡嚷嚷”等语言描写,凸显了母亲在战争中的坚定和乐观。
8.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中的“望”字,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末小鸭和母亲商量着要给父亲写封信,如果你是小鸭,你会怎样写这封信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列出书信内容要点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理由。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夏,六月,吴主作昭明宫,二千石以下,皆自入山督伐木。大开苑囿,起土山、楼观,穷极伎巧,功役之费以亿万计。中书丞华覈上疏曰:“汉文之世,九州晏然,贾谊独以为如抱火厝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今大敌据九州之地,有太半之众,欲与国家为相吞之计,非徒汉之淮南、济北而已也,比于贾谊之世,孰为缓急!今仓库空匮,编户失业;而北方积谷养民,专心东向。又,交趾沦没,岭表动摇,胸背有嫌,首尾多难,乃国朝之厄会也。若舍此急务,尽力功作,卒有风尘不虞之变,当委版筑而应烽燧,驱怨民而赴白刃,此乃大敌所因以为资者也。”时吴俗奢侈,覈又上疏曰:“今事多而役繁,民贫而俗奢,百工作无用之器,妇人为绮靡之饰。兵民之家,犹复逐俗,内无甔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上无尊卑等级之差,下有耗财费力之损,求其富给,庸可得乎!”吴主皆不听。
(节选自《资治通鉴 晋纪一》)
材料二 帝召东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赐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至,帝问以所闻见,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帝即遣追取前诏。
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帝尝出射雉,顾群臣曰:“射雉乐哉!”毗对曰:“于陛下甚乐,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为之稀出。
(节选自《资治通鉴 魏纪一》)
10.材料二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侍中A辛毗与朝臣B俱求见C帝知其欲D谏E作色以待之F皆莫G敢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指占据,与《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据”意思相同。
B.委,指丢下,与《琵琶行并序》“委身为贾人妇”中的“委”意思不同。
C.计,指计谋、计策,与成语“千方百计”中的“计”在词性上均属于名词。
D.“无以食也”与《谏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中的“以”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主兴建昭明宫,在工程、劳役上花费了亿万钱财,他要求凡是俸禄低于二千石的官吏,都要亲自上山督促伐木。
B.华覈指出吴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如国库空虚匮乏,百姓失去谋生的常业。交趾陷落,岭南一带不稳固,等等。
C.文帝在听到蒋济给出的回答后,非常生气,脸上变了颜色,但听完蒋济的分析后,他知道了其中的利弊,及时追回了诏书。
D.文帝曾以打猎为乐,辛毗认为文帝的快乐是建立在大臣的痛苦之上的,于是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取消了打猎这项活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文之世,九州晏然,贾谊独以为如抱火盾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②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
14.华覈和辛毗在进谏的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裴十四①
李白
朝见裴叔则②,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③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十四:当是裴政,为李白好友,“竹溪六逸”之一。②裴叔则:晋朝裴楷,人称裴令公,仪容俊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③骑白鼋(yuán):语出《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白鼋,白色的大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使用了关于裴叔则的典故,由此可推测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
B.高比南山的金银,也换不来裴十四的一顾,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人物与众不同的风骨。
C.尾句以景结情,诗人借“浮云”写友人西去的状态,表达了对友人前途人生的担忧。
D.本诗一改赠别诗抒写离情别绪的特点,将重点放在了对友人的形象和品格的刻画上。
16.同样写黄河,请比较本诗三、四句与《将进酒》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异同。
17.(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   ”。
(2)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影响深远。《过秦论》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蝉”是古诗词(文)中常见的意象,因其生活习性,在古诗文中常常用来表情达意,古诗词(文)中带“蝉”字的诗句很多,如“   ,   ”。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A)。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在人群中,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B)。
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一时间,马尔克斯名声大噪,成了世界级的作家。①在“诺奖”颁奖典礼上,②马尔克斯成为文学界最闪亮的一位,③不仅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④而是因为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⑥中国作家莫言、陈忠实、路遥、余华……也深受其启发。莫言当年读完《百年孤独》后,立刻开始写作。他写了几十年,直到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个逸事。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的魔幻笔法,贾平凹说他从来没有读过《百年孤独》。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想必不少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____;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承认自己从来没有品尝过。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但____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____。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18.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画框线的句子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两句话都含有“是”,但表达效果却并不相同,请结合句子分析二者的区别。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材料画线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一浸,就算作她们难得的佳肴。
C.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D.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
23.(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人格像“坚冰”,拒绝融化,坚持自己的形态与坚硬,坚持自己不变的寒冷和清醒。“坚冰”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动善时。”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随着外界情况变换自己的形态,化为云雨,融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3.B
4.①尊重人物个性,将个性作为戏剧创作中的核心。②主张采用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直面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揭露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危机)。
5.①大团圆的故事模式的确并非“中国特产”,把大团圆结局归因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不够恰当。②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如欧美中产阶级)在不愿直面自身存在的道德危机时,也会接受“大团圆的结局”。③“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为了满足普通民众的美好愿景,也可能源于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的回避。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前者嫌腻,后者热衷”错误。原文说的是“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
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不卖愁”和“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等可看出,这几句主张博人一笑,替人消愁,是喜剧论调,并非批判“大团圆结局”。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连续引用卓人月、王国维、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相关论述,都印证了……”错误。根据“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可知,卓人月的论述不能印证“大团圆结局与……的观点”。
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
根据“但他们都是一些有个性的人……在戏剧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可知,易卜生尊重人物个性,将个性作为戏剧创作中的核心。根据“在审美上,易卜生……确立了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从经验出发,易卜生发现了佳构剧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视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可知,易卜生主张采用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直面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
故答案为: ①尊重人物个性,将个性作为戏剧创作中的核心。②主张采用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直面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揭露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危机)。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中说“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误作中国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易卜生最终被迫为《玩偶之家》写“大团圆的结局”,说明大团圆的故事模式的确并非“中国特产”,把大团圆结局归因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不够恰当。材料一中说“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而材料二中说易卜生的作品反映了“佳构剧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视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激怒了欧美各国的中产阶级观众,他最终被迫为《玩偶之家》写“大团圆的结局”,说明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如欧美中产阶级)在不愿直面自身存在的道德危机时,也会接受“大团圆的结局”。材料一中说“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好结局的故事”,而材料二中说易卜生因为在作品中反映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激怒了欧美各国的中产阶级观众,他最终被迫为《玩偶之家》写“大团圆的结局”,说明“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为了满足普通民众的美好愿景,也可能源于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的回避。
故答案为:①大团圆的故事模式的确并非“中国特产”,把大团圆结局归因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不够恰当。②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如欧美中产阶级)在不愿直面自身存在的道德危机时,也会接受“大团圆的结局”。③“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为了满足普通民众的美好愿景,也可能源于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的回避。
【答案】6.B
7.A
8.①“堤坡”是来犯之敌的必经之地,“望着堤坡”表现出“我”保卫家园时警惕和专注的心理。②“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着西方”寄寓了我对革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胜的信心。
9.①对父亲的思念与关怀(牵挂,叮嘱……)。理由:父亲来信中表达了对妻女的牵挂及生活战斗环境的艰苦。②对目前家里状况的介绍及欣喜之情。理由:家里的生活变好了,新添了三亩地,新添了门楼,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③对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介绍及乐观之情。理由:虽然还乡队回村复辟但有八路军守护家乡。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这种题型属于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作答时,首先通读文本,掌握小说情节变化,然后仔细揣摩文中对人物语言、肖像、心理等的刻画,从而把握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和进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答案。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同样的心境”错误,“母亲红脸”的细节,不仅展现出这位坚强的后方妇女提及丈夫时的关切之情,还包含着羞涩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A项,“拟人手法”错,由原文“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可知,把“柳树”比作“岗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树在放哨时的重要性;把“柳树”比作“朋友”,写出了“我”和“柳树”的关系紧密,是比喻修辞中的暗喻。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窠里,把枪抱紧,望着堤坡那里”可知,“堤坡”是来犯之敌的必经之地,“望”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我”保卫家园时警惕和专注的心理,体现了“我”作为一名战士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故答案为:①“堤坡”是来犯之敌的必经之地,“望着堤坡”表现出“我”保卫家园时警惕和专注的心理。②“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着西方”寄寓了我对革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胜的信心。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和进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由原文“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可知,可写对父亲的思念与关怀(牵挂,叮嘱……)。由原文“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可知,可写对目前家里状况的介绍及欣喜之情。由原文“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可知,可写对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介绍及乐观之情。
故答案为: ①对父亲的思念与关怀(牵挂,叮嘱……)。理由:父亲来信中表达了对妻女的牵挂及生活战斗环境的艰苦。②对目前家里状况的介绍及欣喜之情。理由:家里的生活变好了,新添了三亩地,新添了门楼,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③对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介绍及乐观之情。理由:虽然还乡队回村复辟但有八路军守护家乡。
【答案】10.CEF
11.D
12.C
13.①汉文帝时,九州安定,唯独贾谊认为(当时的局势)就如同将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而人睡在这堆木柴之上。
②辛毗说:“陛下不认为我才能不高,安置我为咨询的官员,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
14.①华采取了较为委婉的进谏方式,这未能改变吴主的决策。②辛毗则采取了更为直接的进谏方式。他不仅直接指出文帝迁徙民众的决策是错误的,还在文帝试图回避讨论时,拉住他的衣襟,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帝的决策。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夏季,六月,吴主兴建昭明宫,俸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都要亲自进山督促伐木。(吴主)大规模地开辟苑囿,兴建土山、楼台,极尽才艺工巧,工程、劳役的花费以亿万计算。中书丞华覈上奏疏说:“汉文帝时,九州安定,唯独贾谊认为(当时的局势)就如同将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而人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现在,强大的敌人占据九州之地,拥有一多半民众,积极策划想要吞并我国,(这种危急的情况)不像汉代时(面对)的只有淮南王、济北王而已,和贾谊的时代相比,哪一个局势更加紧迫?现在国库空虚匮乏,编入户籍的平民,失去谋生的常业;而北方(的晋王朝)积蓄粮食,休养民力,一心一意向东面进伐。另外,交趾陷落,岭南一带(也)不稳固,(我们)前后都有仇敌,首尾布满威胁,这正是本朝危难的时刻。如果舍弃当前紧迫的事务,尽全力于土木营造,一旦有意料不到的战乱发生,就要放弃营造宫殿而响应烽火战事,驱使积怨之民奔赴利刃相接的战场,这便是强大的敌人所乘机加以利用的机会。”当时吴国民风奢侈,华覈又上奏疏说:“现在事情很多而劳役繁杂,百姓贫苦而民俗奢侈,各种工匠制作无用的器物,妇女打扮得华丽浮艳。兵士、平民之家,也在追逐流俗,家里没有一锅米、一石粮的储蓄,出门却穿着丝织的鲜丽服装,上没有尊卑等级的差别,下却有耗财费力的损耗,想得到富裕丰足,岂能够实现?”这些话吴主一概听不进去。
材料二 文帝征召东中郎将蒋济任散骑常侍。当时曾有诏书赐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我非常信任的重要将领,特别委以重任,随你作威作福,有杀人和赦免人的特权。”夏侯尚把诏书拿给蒋济看了。蒋济抵达京城,文帝问他有什么见闻,(蒋济)回答说:“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只是听到亡国之音罢了。”文帝听后很生气,脸上立刻变了颜色,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蒋济如实回答说:“‘作威作福’,《尚书》中清楚地将它写作戒律。天子无戏言,古人对这一点非常慎重,还请陛下明察!”文帝立即下令追回了给夏侯尚的诏书。
文帝想迁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属十万户以充实河南,当时,天下大旱,又闹蝗灾,百姓饥饿,朝廷各部门都认为不可以(做这件事),但文帝态度却很坚决。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都请求觐见,文帝知道他们要进谏,板起面孔等着,大家都不敢说话。辛毗说:“陛下要迁徙士兵家属,实行这个计划是为了什么?”文帝说:“你认为我迁徙的做法不对?”辛毗回答说:“确实不对。”文帝说:“我不和你讨论。”辛毗说:“陛下不认为我才能不高,安置我为咨询的官员,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文帝不答,起身要进内室;辛毗跟上并拉住他的衣襟,文帝猛地拽过衣襟,头也不回地走了进去,过了很久才出来,对辛毗说:“辛佐治,你为什么把我逼得那么急呢!”辛毗说:“现在迁徙民众,既失了民心,又缺少粮食供应,所以我不敢不力争。”文帝就迁徙了五万户。文帝曾出外打猎野鸡(取乐),回头对官员们说:“射野鸡(实在)令人高兴!”辛毗对答说:“这对陛下来说十分高兴,对臣子们来说却十分痛苦。”文帝默然无语,以后就很少出去打猎了。
10.“侍中”是官职名,其后不需要断句。“侍中辛毗与朝臣”作主语,与“求见”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应在C处断开。“欲谏”是指“想要进谏”,中间不能断开,应在E处断开。“皆莫敢言”的意思是“都不敢说话”,语意完整,应在F处断开。画框句子的意思是: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都请求觐见,文帝知道他们要进谏,板起面孔等着,大家都不敢说话。
故答案为:CEF。
11.D项说法错误。“无以食也”中的“无以”是说“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以”表方式,意为“用来”;“振之以威怒”中的“以”同样表示方式,也可翻译成“用来”。因此这两个“以”字的用法相同。
故答案为:D。
12.D项,“取消了打猎这项活动”说法错误,由材料二中的“后遂为之稀出”可知,文帝只是在那之后很少出来打猎了,并非取消了这项活动。且“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表述不准确,材料二中辛毗说的是“于陛下甚乐,于群下甚苦”,虽有委婉劝谏之意,但并未明确给文帝提出建议。
故答案为:C。
13.(1)晏然:安定的样子。独:唯独,只有。厝:放置。
(2)不肖:才能不高。厕:置身于,安置。安能……邪:怎么能……呢?
故答案为:①汉文帝时,九州安定,唯独贾谊认为(当时的局势)就如同将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而人睡在这堆木柴之上。②辛毗说:“陛下不认为我才能不高,安置我为咨询的官员,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
14.解答本题需要通过细节把握华覈和辛毗在进谏方式上的差别。华覈虽然直接指出了吴国面临的问题,如国库空虚、外有强敌、民风奢侈等,但是在规劝吴主时比较委婉,结果是“吴主皆不听”,规劝效果不佳。相比华覈,辛毗在进谏时态度更为强硬,如“毗曰:‘诚以为非也’”。又如在文帝试图回避讨论时,辛毗更是“随而引其裾”。正是因为辛毗的进谏,文帝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故答案为: ①华采取了较为委婉的进谏方式,这未能改变吴主的决策。②辛毗则采取了更为直接的进谏方式。他不仅直接指出文帝迁徙民众的决策是错误的,还在文帝试图回避讨论时,拉住他的衣襟,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帝的决策。
【答案】15.C
16.①本诗写奔腾万里的黄河之水,意在象征裴十四的襟怀,以此表达对友人宽阔宏大的胸怀的赞美。②《将进酒》开篇写黄河奔流到海,以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人类生命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不同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尾句以景结情”错误。“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的意思是“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出句中,“六合”泛指天下,指裴十四游历的地方;对句中“浮云”运用比喻修辞,把裴十四飘忽不定的行踪比作浮云。两句都没有写到景色。
故答案为:C。
16.本诗三、四句的意思是: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黄河水从西部飞流直下流向中原,一泻万里,奔流入东海。而结合本诗最后两句“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可知,裴十四徘徊于六合之中,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诗人以飘若浮云状其人,为裴十四涂上了灵异脱俗的光彩。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万里奔流的黄河,既指裴十四宽广的胸怀,也指其行踪,诗人以奔腾的黄河水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的襟怀。而第四句“万里写入胸怀间”,直接点明黄河水被纳入裴十四的胸怀当中,可见其胸怀之宽广,诗人倒插寓意在前,一笔点醒于后,手法变幻矫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思是: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是诗人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意味,是短促的单句(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黄河之水一去不返,人生又何尝不是呢?这是诗人以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故答案为: ①本诗写奔腾万里的黄河之水,意在象征裴十四的襟怀,以此表达对友人宽阔宏大的胸怀的赞美。②《将进酒》开篇写黄河奔流到海,以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人类生命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17.【答案】(1)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示例一: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示例二: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示例三: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1)根据题干中“ 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可以得知,应该填写“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2)根据题干中“ 影响深远 ”“ 事件效果 ”,可以得知,应该填写“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此题为情景型默写,根据题干中“ 蝉 ”,可以得知,应该填写含有“蝉 ”的诗句即可
注意易错字: 契 、 契 、 报 的书写。
故答案为:(1)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示例一: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示例二: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示例三: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A: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但可以真实地感受/却是真实的存在/却能准确感受到
B: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够化解孤独/才能不再孤独)
19.①画框线的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表示马尔克斯的属性是作家,语气平淡,客观冷静。
②“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中的“是”表示强调,强调了民族的特性,态度坚决,铿锵有力。
20.句子④改为:因为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句子⑤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句子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客颠倒,应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一窍不通(一无所知);毋庸置疑(无可置疑/显而易见/一望而知);扑面而来
22.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语句补写;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词语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词语的词性、词义等,然后分析词语蕴含的情感,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结合前文“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本句要用“但”或“却”转折,结合下文“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可知转折内容为孤独是现代人的真实处境,能真实感受得到孤独等,故可填:“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或“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或“但可以真实地感受”或“却是真实的存在”或“却能准确感受到”。
B处,结合前文说孤独是现代人的真实处境,是爱的能力的缺失,因此“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才能不再孤独,拥有爱和温暖,故可填“才能收获温暖”或“才能够化解孤独”或“才能不再孤独”。
故答案为: A: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但可以真实地感受/却是真实的存在/却能准确感受到
B: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够化解孤独/才能不再孤独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画框线的句子主语是“马尔克斯”,“是”是谓语动词,表示判断,“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是宾语,表示马尔克斯的属性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客观冷静介绍作者情况,语气平淡。
②“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中在“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前用“是”表示强调,强调了民族的特性,表明这种特性是确实的、毋庸置疑的,态度坚决,铿锵有力。
故答案为:①画框线的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表示马尔克斯的属性是作家,语气平淡,客观冷静。②“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中的“是”表示强调,强调了民族的特性,态度坚决,铿锵有力。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④:“不仅……而是……”搭配不当,“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是对前文③“不仅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递进,故“而是”应改为“更因为”,以表示递进关系。
句子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客颠倒,应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答案为:句子④改为:因为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句子⑤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句子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客颠倒,应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1)处,依据“想必不少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可知,语境强调不了解、不懂行,可填“一窍不通”或“一无所知”。一窍不通:指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常用于讽刺他人愚蠢和糊涂,含贬义。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2)处,依据“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表明“乱”的原因不明确,本句“但”表转折,即“乱的感觉”是明确、肯定、不用怀疑的,可填“毋庸置疑”或“无可置疑”或“显而易见”。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没有必要怀疑。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表示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3)处,依据“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可知,语境强调这种乱的感觉不管“你”能不能承受,都朝向“你”而来,可填“扑面而来”。扑面而来:朝着你的方向过来。
故答案为: 一窍不通(一无所知);毋庸置疑(无可置疑/显而易见/一望而知);扑面而来
2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画线句子中“乱”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A项,“追剿”中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B项,“慈祥”中引号表示反语。
C项,“插曲”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D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引号表示引用。
故答案为:A。
23.【答案】【参考例文】
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
芸芸众生,各有不同。“坚冰”式的人,坚守内心,愈挫愈坚;而“清水型”人格,则是随物赋形,不拘常态。(引材)对于人生而言,二者不可或缺。(分析材料)故秉承坚守之心,且悟善变之道,方可助益人生。(得出结论)
其实,“坚冰”型和“清水型”,代表了两种人生境界和处世态度。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坚守内心就是守住了底线,不拘常态则是追求的境界,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就会锻造高质量的青春。(阐释段,说明守与变的关系)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坚守方显初心,坚守方见执着的追求。(分论点之一)
纵览古今,一个个伟人用自己的坚守激扬起一簇簇时代的浪花。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选择,无不成为我们民族的丰碑。星空摄影师叶梓颐用相机记录星空,用行动践行初心。星辰点点浮沉聚往,这一路上遇到了太多困难,可她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在梦想的旅途中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松下幸之助说:“唯有信念与坚定,方能开辟出康庄大道。”吾辈青年,应坚守自我,构建内心的精神高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善变方显明智,灵动方见圆融。(分论点之二)
古人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时光如梭,四季更迭,天地万象,岁月不居。面对日新月异的局面,与时俱进,随遇而安,既是生活的常态,更是处世的智慧。古今中外的圣贤先哲给我们留下了瑰丽的财富。诸葛亮面对孟获,七擒七纵,灵活多变方式成功化解了孟获心中的芥蒂,使其心悦诚服,从而谱写了民族融合的佳篇。周恩来总理在对外交往中,不仅看到矛盾的对立性,更看到发展中的统一性,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以超人的智慧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在谈笑间使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为新生的共和国迎来外交史上的黄金的时期。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以坚守之心,善变之道,打造高质量青春,助益成功人生。(分论点之三)
坚守底线,是抓大;变通处事,是放小,坚守是变通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最真诚的信念,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坚,最伟大的事业经过时间的沉淀,方能感受澎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一心为民,在历史的波涛汹涌融通善变,方才有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我辈欣逢盛世,海晏河清。唯秉持坚守之心,且悟善变之道,方可追寻那明烛天南,梦里长安。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由两段构成。第一则提出“坚冰”人格,它的特点是内核坚硬,“坚守自我”,拥有“坚定的内心”,三个同一范畴的近义词:坚硬、坚守、坚定。在反复强调中突出了主旨,考生不难把握。第二则开头一个“却”字暗示深远,意味着第二则主旨与第一则的关系是相反或相对的,形成对比。
“上善若水。事善能,动善时”取自《道德经》的第八章,考生需要一定的道家文化涵养和文言积累才能理解这句话,但是读不懂也没有妨碍,出题者下文用“随物赋形,溶江入海”为考生作出了解释,这种理想人格的特点是能够跟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随遇而安,灵活应变,与时迁移,与外界交融,“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所以,第二则突出“改变”。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使话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即围绕“坚守自我”“改变自我”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
此题可以有三个基本的写作方向:
一是围绕“坚守自我”兼谈“改变自我”。可侧重思考:在这喧嚣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呵护心中的净土,找到心灵的归宿,不要让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心静知足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开心又心满意足。而在坚守这些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改变自我”。
二是围绕“改变自我”兼谈“坚守自我”。侧重于写“改变自我”: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了求得自我的发展,我们无法让社会适应自己,有时必须改变自己,以求与社会和谐同步。一意孤行,最终只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在改变的基础上也要在某些方面“坚守自我”。
三是围绕“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融合”,重点阐释两者构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自我,又要守住自我。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又要坚守住内心的操守,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使自己的志向在坚毅中走向升华,走向崇高;还要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与外界的联系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坚守与改变。首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人生路上,我们应以坚守为本,把改变作为辅助;其次列举陶渊明、鲁迅、司马迁等例子论证敢于坚守,我们的生命才能展示出属于自己的绚丽风采;然后列举钱学森、邓小平等例子论证正是因为改变,我们的生命才能奏出属于自己的美丽音符,找准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把坚守作为追求的根本,把改变作为前进的动力,才能实现人生追求!
【立意提取】
1.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
2.行若水,心益坚。
3.行若蒲苇,心若磐石。
4.坚定内心,审时度势。
4.坚守自我本心,灵活变通处事。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B卷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大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而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个吊诡的现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识群体,越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越是感性的口头文学爱好者,越倾向于非现实的幻想故事。民间故事和乡村演剧都是幻想色彩浓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学者认为,民间故事是刻意与社会现实保持着陌生化的距离。弗洛伊德也说:“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它们是真实的,就不能给人带来娱乐,在虚构的剧作中却能够带来娱乐。”
由此可见,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标准与民间文学非现实的幻想性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两套体系,当你用了这一套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的时候,就只能得出“无价值”的结论。越是太平时期,市民社会越发达,文化市场的力量越大,市场需求就越倾向于大团圆故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满足他们美好愿景的好结局的故事。所以说,“对于戏曲中的‘大团圆’,尽管鲁迅等新文艺人士深恶痛绝、屡加痛斥,却始终无法动摇其民间根基”。
问题是,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这些文化精英的启蒙判断,认定了大团圆结局与所谓“民族心理”之间的表里关系,普遍将大团圆故事模式误作中国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摘编自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材料二:
易卜生是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在易卜生之前,欧洲各国剧坛上流行的是浪漫主义佳构剧。佳构剧是为职业剧团在大剧场进行商业演出而编写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多为轻喜剧或闹剧。佳构剧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编织情节,因而发展了戏剧的结构艺术,不足之处是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肤浅。佳构剧的人物是类型化的,是为情节服务的。而“有生命力的剧本和没有生命力的剧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着情节,而后者是情节支配着人物”。
佳构剧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掩盖了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危机。用戏剧揭露这些矛盾和危机最成功的就是易卜生。在《玩偶之家》里,他写了娜拉个性意识的觉醒,撕破了蒙在家庭关系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展示了中产阶级的冷酷和自私。也许易卜生笔下的人物不如契诃夫、奥尼尔笔下的厚实丰满,但他们都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或为伸张个性而斗争的人。有个性才有价值。易卜生重新确立了个性在戏剧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为现实主义戏剧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在审美上,易卜生一反佳构剧向壁虚构的创作方法,确立了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他认为,创作必须从观察和体验出发,写亲眼所见的、精神上经历过的东西。“现代文学的秘密正在于这种经历过的经验。”从经验出发,易卜生发现了佳构剧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视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他的作品大大激怒了欧美各国的中产阶级观众,各种诽谤、谩骂、威胁接踵而至,有的说作家不道德,有的说作品不真实,艺术上一无是处。英、美、法诸国的商业剧院长期不敢上演他的某些作品。即使上演,也被篡改得一塌糊涂。《玩偶之家》“在德国演出时,易卜生被迫写了一个所谓‘大团圆的结局’,以免别人不经他同意就加以随意改写,这一结局便是娜拉既想离开丈夫又舍不得孩子,结果弄得心力交瘁,最后猛然倒在了地上”,这种情形让人不由得想起1830年雨果《欧那尼》上演时,发生在法兰西剧院的那场冲突。不过,那次斗争的双方是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这次却变成了现实主义跟浪漫主义。
(摘编自董健等《戏剧艺术十五讲》)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故事的批判,主要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启蒙的目的。
B.启蒙和革命文学要想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
C.处于贫富不同阶层的人们,往往对戏曲大团圆故事的态度不同,前者嫌腻,后者热衷。
D.能够满足普通民众的文化市场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团圆故事民间根基难撼的重要原因。
2.下列文学主张,不属于批判“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
A.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李渔《风筝误》卷末收场诗)
B.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C.我们的文学,久困于“团圆主义”支配之下。差不多一切的小说诗歌,都是千篇一律,奉为典范,而悲剧的文学,因而绝少发现,文学的真所,也永远的不能披露了!(郑振铎《〈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
D.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残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3.下列对材料的综合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侧重分析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成因;材料二侧重介绍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演进。
B.材料一连续引用卓人月、王国维、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相关论述,都印证了大团圆结局与民族精神气质具有表里关系的观点。
C.无论是中国的民间故事、乡村演剧还是欧洲的佳构剧,都突出故事或者戏剧的娱乐性,故而容易虚构情节,带有幻想成分。
D.两篇材料都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将“精英阶层与下层百姓”“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对照展开,有利于分析的深入。
4.请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易卜生的戏剧创作主张。
5.联系易卜生被迫写“大团圆的结局”这一事实,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观点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答案】1.C
2.A
3.B
4.①尊重人物个性,将个性作为戏剧创作中的核心。②主张采用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直面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揭露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危机)。
5.①大团圆的故事模式的确并非“中国特产”,把大团圆结局归因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不够恰当。②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如欧美中产阶级)在不愿直面自身存在的道德危机时,也会接受“大团圆的结局”。③“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为了满足普通民众的美好愿景,也可能源于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的回避。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前者嫌腻,后者热衷”错误。原文说的是“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
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不卖愁”和“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等可看出,这几句主张博人一笑,替人消愁,是喜剧论调,并非批判“大团圆结局”。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连续引用卓人月、王国维、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相关论述,都印证了……”错误。根据“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可知,卓人月的论述不能印证“大团圆结局与……的观点”。
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
根据“但他们都是一些有个性的人……在戏剧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可知,易卜生尊重人物个性,将个性作为戏剧创作中的核心。根据“在审美上,易卜生……确立了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从经验出发,易卜生发现了佳构剧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视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可知,易卜生主张采用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直面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
故答案为: ①尊重人物个性,将个性作为戏剧创作中的核心。②主张采用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直面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揭露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危机)。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中说“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误作中国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易卜生最终被迫为《玩偶之家》写“大团圆的结局”,说明大团圆的故事模式的确并非“中国特产”,把大团圆结局归因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不够恰当。材料一中说“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而材料二中说易卜生的作品反映了“佳构剧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视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激怒了欧美各国的中产阶级观众,他最终被迫为《玩偶之家》写“大团圆的结局”,说明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如欧美中产阶级)在不愿直面自身存在的道德危机时,也会接受“大团圆的结局”。材料一中说“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好结局的故事”,而材料二中说易卜生因为在作品中反映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激怒了欧美各国的中产阶级观众,他最终被迫为《玩偶之家》写“大团圆的结局”,说明“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为了满足普通民众的美好愿景,也可能源于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的回避。
故答案为:①大团圆的故事模式的确并非“中国特产”,把大团圆结局归因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不够恰当。②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如欧美中产阶级)在不愿直面自身存在的道德危机时,也会接受“大团圆的结局”。③“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为了满足普通民众的美好愿景,也可能源于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的回避。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纪念(节选)
孙犁
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
一清早,我又到小鸭家去放哨。她家紧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车站的大路。她家只有两间土坯北房,出房门就是一块小菜园,园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这些年,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
柳树的叶子黄了,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小鸭的娘刚刚起来,正在嘱咐小鸭,等门楼醒了给他穿好衣服。随后她就忽地一声把门开开,嘴里叼着用红铜丝扭成的卡子,两手梳理着长长的头发,一看见我,就笑着说:“呀!又是老纪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你好吧,大嫂!”我说,“今年斗争,得到了什么果实?”
她把头发卡好,抬手指着家前面的园子说:“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
她回手关上门说:“纪同志,咱们回来再说话吧,我赶集去!”说完转身走了。我望着她那壮实的身子和那比男子还要快的脚步!
不一会儿,老远传来了母亲喊小鸭的声音。母亲回来了,提着一个大柳罐,满脸红光,头发上浮着一层土。她说:“鸭,我在集上买了几十斤山药。我们娘儿俩去把它抬回来。”
正赶上我要下岗,小鸭就说:“叫纪同志和我抬去!”
我和小鸭把山药抬回来。我这么高她那么小,我紧紧拉着筐系,不让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着笑着,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饭,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齐多了,新安上一架织布机,炕上铺着新席,母亲说,都是用斗争款买的。门楼那家伙却不言不语地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枪来。那枪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弯榆木棍,系上了一条红布条子。我只能夸好,小鸭在一旁笑了,母亲也笑着说:“纪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吗?夏天,你在这里不是答应给他一支枪吗?后来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记性坏,赌气自己做了一支,这是拿出来叫你看看,羞臊你哩!”
我赶紧说:“这怨我记性坏,回头我们做一支!”
母亲这时才红着脸说:“纪同志,有个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这就九年了,老也没个音讯,你费心给打听打听!”
我说:“这好办,我们去封信打听打听。大嫂,不要结记,队伍开远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没和家里通信了。”
“纪同志不是东北人吗?有人说俺家他爹也跟着吕司令开到东北去了。”
“很有可能,那里来信不容易。”我说着告别了出来,想着一定要给小鸭的爹写封信,告诉他: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
晚上,我又到小鸭家放哨,小鸭听见动静就跑出来,说:“纪同志,俺爹来信了!”
“怎么这样巧,拿来我看看净写的什么?”
母亲也掩饰不住快乐的心情,把信交给我,并且把灯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这是走了很远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纸也磨去了头,还带着风霜雨露的痕迹。可是,别提信上的言词是多么热情激动!我拿着信纸,好像握着一块又红又热的炭。不只小鸭的母亲吓得脸烧红了,我的心也跳起来。上面写着他在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陕西,现在又开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上面写着他怎样和日本鬼子作战,现在又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现在已经升为营长;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上面写着他身体很好,胜利的日子就要到来;上面写着希望妻子进步,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反顽的斗争;上面问到小鸭长得怎么样了……
小鸭嘻嘻笑着,指一指门楼说:“上面没提他!”
“那时他……”母亲像是要安慰门楼,说着脸红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时候,门楼还在娘肚子里,出远门的人,恐怕是忘记临行时遗留的这块血肉了。
我回到我的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们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分外兴奋。天已经黑了,星星还没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窠里,把枪抱紧,①望着堤坡那里。
夜深了,月亮升上来,照亮半个窗户。我听见门楼像大人一样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鸭翻了一个身,说:“多讨厌呀,人家越睡不着,他越打呼噜!”
“鸭,明天我们给你爹写一封信吧!”母亲问。
“叫他回来吗?”
“干么叫他回来!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学说学说。写上咱家新添了三亩地。”
“对!给爹写封信,娘,我们给信缝一个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
过了一会儿,小鸭又说:“娘!我看还是叫爹回来吧,听说陈宝三的大儿子参加了还乡队,要领着人回来夺地哩!”
“不要听他们胡嚷嚷!”母亲说,“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天不早了,快睡吧。”
从此就听不见母女两个的交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犁,它长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
母子三个睡熟了,听他们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们的梦境很远也很幸福。我想到战斗在我们家乡的雪地里的同志们。我觉得肩头加上了很重的东西,②我望着很远的西方。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楼拿出自己做的枪来“羞臊”“我”的情节,看似是闲笔,却闲笔不闲,既能让人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传承,还能感受到战争年代短暂的祥和与安宁。
B.“这时才红着脸说”的母亲,与《荷花淀》中“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的女人有同样的心境,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她们对丈夫的关切之情。
C.“我”保卫小鸭的家乡,小鸭的父亲又解放了“我”的家乡,两件事看似巧合,却又有其必然性,作者在情节上的匠心独运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D.“我”读小鸭父亲的来信的情节,选取了信件的主要内容,以铺排的形式一一呈现,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增加了语言的张力,如“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
B.文中多处运用“磨翻”“结记”等方言口语,真实再现了冀中地区的生活风貌,语言生动而朴实自然,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
C.文章开头对小鸭家周围环境的描写,没有弥漫战争的硝烟,体现了孙犁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进浪漫主义情调的艺术风格。
D.小说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母亲形象,“干么叫他回来”“不要听他们胡嚷嚷”等语言描写,凸显了母亲在战争中的坚定和乐观。
8.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中的“望”字,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末小鸭和母亲商量着要给父亲写封信,如果你是小鸭,你会怎样写这封信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列出书信内容要点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理由。
【答案】6.B
7.A
8.①“堤坡”是来犯之敌的必经之地,“望着堤坡”表现出“我”保卫家园时警惕和专注的心理。②“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着西方”寄寓了我对革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胜的信心。
9.①对父亲的思念与关怀(牵挂,叮嘱……)。理由:父亲来信中表达了对妻女的牵挂及生活战斗环境的艰苦。②对目前家里状况的介绍及欣喜之情。理由:家里的生活变好了,新添了三亩地,新添了门楼,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③对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介绍及乐观之情。理由:虽然还乡队回村复辟但有八路军守护家乡。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这种题型属于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作答时,首先通读文本,掌握小说情节变化,然后仔细揣摩文中对人物语言、肖像、心理等的刻画,从而把握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和进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答案。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同样的心境”错误,“母亲红脸”的细节,不仅展现出这位坚强的后方妇女提及丈夫时的关切之情,还包含着羞涩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A项,“拟人手法”错,由原文“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可知,把“柳树”比作“岗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树在放哨时的重要性;把“柳树”比作“朋友”,写出了“我”和“柳树”的关系紧密,是比喻修辞中的暗喻。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窠里,把枪抱紧,望着堤坡那里”可知,“堤坡”是来犯之敌的必经之地,“望”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我”保卫家园时警惕和专注的心理,体现了“我”作为一名战士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故答案为:①“堤坡”是来犯之敌的必经之地,“望着堤坡”表现出“我”保卫家园时警惕和专注的心理。②“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着西方”寄寓了我对革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胜的信心。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和进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由原文“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可知,可写对父亲的思念与关怀(牵挂,叮嘱……)。由原文“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可知,可写对目前家里状况的介绍及欣喜之情。由原文“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可知,可写对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介绍及乐观之情。
故答案为: ①对父亲的思念与关怀(牵挂,叮嘱……)。理由:父亲来信中表达了对妻女的牵挂及生活战斗环境的艰苦。②对目前家里状况的介绍及欣喜之情。理由:家里的生活变好了,新添了三亩地,新添了门楼,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③对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介绍及乐观之情。理由:虽然还乡队回村复辟但有八路军守护家乡。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夏,六月,吴主作昭明宫,二千石以下,皆自入山督伐木。大开苑囿,起土山、楼观,穷极伎巧,功役之费以亿万计。中书丞华覈上疏曰:“汉文之世,九州晏然,贾谊独以为如抱火厝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今大敌据九州之地,有太半之众,欲与国家为相吞之计,非徒汉之淮南、济北而已也,比于贾谊之世,孰为缓急!今仓库空匮,编户失业;而北方积谷养民,专心东向。又,交趾沦没,岭表动摇,胸背有嫌,首尾多难,乃国朝之厄会也。若舍此急务,尽力功作,卒有风尘不虞之变,当委版筑而应烽燧,驱怨民而赴白刃,此乃大敌所因以为资者也。”时吴俗奢侈,覈又上疏曰:“今事多而役繁,民贫而俗奢,百工作无用之器,妇人为绮靡之饰。兵民之家,犹复逐俗,内无甔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上无尊卑等级之差,下有耗财费力之损,求其富给,庸可得乎!”吴主皆不听。
(节选自《资治通鉴 晋纪一》)
材料二 帝召东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赐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至,帝问以所闻见,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帝即遣追取前诏。
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帝尝出射雉,顾群臣曰:“射雉乐哉!”毗对曰:“于陛下甚乐,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为之稀出。
(节选自《资治通鉴 魏纪一》)
10.材料二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侍中A辛毗与朝臣B俱求见C帝知其欲D谏E作色以待之F皆莫G敢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指占据,与《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据”意思相同。
B.委,指丢下,与《琵琶行并序》“委身为贾人妇”中的“委”意思不同。
C.计,指计谋、计策,与成语“千方百计”中的“计”在词性上均属于名词。
D.“无以食也”与《谏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中的“以”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主兴建昭明宫,在工程、劳役上花费了亿万钱财,他要求凡是俸禄低于二千石的官吏,都要亲自上山督促伐木。
B.华覈指出吴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如国库空虚匮乏,百姓失去谋生的常业。交趾陷落,岭南一带不稳固,等等。
C.文帝在听到蒋济给出的回答后,非常生气,脸上变了颜色,但听完蒋济的分析后,他知道了其中的利弊,及时追回了诏书。
D.文帝曾以打猎为乐,辛毗认为文帝的快乐是建立在大臣的痛苦之上的,于是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取消了打猎这项活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文之世,九州晏然,贾谊独以为如抱火盾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②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
14.华覈和辛毗在进谏的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0.CEF
11.D
12.C
13.①汉文帝时,九州安定,唯独贾谊认为(当时的局势)就如同将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而人睡在这堆木柴之上。
②辛毗说:“陛下不认为我才能不高,安置我为咨询的官员,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
14.①华采取了较为委婉的进谏方式,这未能改变吴主的决策。②辛毗则采取了更为直接的进谏方式。他不仅直接指出文帝迁徙民众的决策是错误的,还在文帝试图回避讨论时,拉住他的衣襟,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帝的决策。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夏季,六月,吴主兴建昭明宫,俸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都要亲自进山督促伐木。(吴主)大规模地开辟苑囿,兴建土山、楼台,极尽才艺工巧,工程、劳役的花费以亿万计算。中书丞华覈上奏疏说:“汉文帝时,九州安定,唯独贾谊认为(当时的局势)就如同将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而人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现在,强大的敌人占据九州之地,拥有一多半民众,积极策划想要吞并我国,(这种危急的情况)不像汉代时(面对)的只有淮南王、济北王而已,和贾谊的时代相比,哪一个局势更加紧迫?现在国库空虚匮乏,编入户籍的平民,失去谋生的常业;而北方(的晋王朝)积蓄粮食,休养民力,一心一意向东面进伐。另外,交趾陷落,岭南一带(也)不稳固,(我们)前后都有仇敌,首尾布满威胁,这正是本朝危难的时刻。如果舍弃当前紧迫的事务,尽全力于土木营造,一旦有意料不到的战乱发生,就要放弃营造宫殿而响应烽火战事,驱使积怨之民奔赴利刃相接的战场,这便是强大的敌人所乘机加以利用的机会。”当时吴国民风奢侈,华覈又上奏疏说:“现在事情很多而劳役繁杂,百姓贫苦而民俗奢侈,各种工匠制作无用的器物,妇女打扮得华丽浮艳。兵士、平民之家,也在追逐流俗,家里没有一锅米、一石粮的储蓄,出门却穿着丝织的鲜丽服装,上没有尊卑等级的差别,下却有耗财费力的损耗,想得到富裕丰足,岂能够实现?”这些话吴主一概听不进去。
材料二 文帝征召东中郎将蒋济任散骑常侍。当时曾有诏书赐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我非常信任的重要将领,特别委以重任,随你作威作福,有杀人和赦免人的特权。”夏侯尚把诏书拿给蒋济看了。蒋济抵达京城,文帝问他有什么见闻,(蒋济)回答说:“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只是听到亡国之音罢了。”文帝听后很生气,脸上立刻变了颜色,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蒋济如实回答说:“‘作威作福’,《尚书》中清楚地将它写作戒律。天子无戏言,古人对这一点非常慎重,还请陛下明察!”文帝立即下令追回了给夏侯尚的诏书。
文帝想迁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属十万户以充实河南,当时,天下大旱,又闹蝗灾,百姓饥饿,朝廷各部门都认为不可以(做这件事),但文帝态度却很坚决。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都请求觐见,文帝知道他们要进谏,板起面孔等着,大家都不敢说话。辛毗说:“陛下要迁徙士兵家属,实行这个计划是为了什么?”文帝说:“你认为我迁徙的做法不对?”辛毗回答说:“确实不对。”文帝说:“我不和你讨论。”辛毗说:“陛下不认为我才能不高,安置我为咨询的官员,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文帝不答,起身要进内室;辛毗跟上并拉住他的衣襟,文帝猛地拽过衣襟,头也不回地走了进去,过了很久才出来,对辛毗说:“辛佐治,你为什么把我逼得那么急呢!”辛毗说:“现在迁徙民众,既失了民心,又缺少粮食供应,所以我不敢不力争。”文帝就迁徙了五万户。文帝曾出外打猎野鸡(取乐),回头对官员们说:“射野鸡(实在)令人高兴!”辛毗对答说:“这对陛下来说十分高兴,对臣子们来说却十分痛苦。”文帝默然无语,以后就很少出去打猎了。
10.“侍中”是官职名,其后不需要断句。“侍中辛毗与朝臣”作主语,与“求见”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应在C处断开。“欲谏”是指“想要进谏”,中间不能断开,应在E处断开。“皆莫敢言”的意思是“都不敢说话”,语意完整,应在F处断开。画框句子的意思是: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都请求觐见,文帝知道他们要进谏,板起面孔等着,大家都不敢说话。
故答案为:CEF。
11.D项说法错误。“无以食也”中的“无以”是说“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以”表方式,意为“用来”;“振之以威怒”中的“以”同样表示方式,也可翻译成“用来”。因此这两个“以”字的用法相同。
故答案为:D。
12.D项,“取消了打猎这项活动”说法错误,由材料二中的“后遂为之稀出”可知,文帝只是在那之后很少出来打猎了,并非取消了这项活动。且“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表述不准确,材料二中辛毗说的是“于陛下甚乐,于群下甚苦”,虽有委婉劝谏之意,但并未明确给文帝提出建议。
故答案为:C。
13.(1)晏然:安定的样子。独:唯独,只有。厝:放置。
(2)不肖:才能不高。厕:置身于,安置。安能……邪:怎么能……呢?
故答案为:①汉文帝时,九州安定,唯独贾谊认为(当时的局势)就如同将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而人睡在这堆木柴之上。②辛毗说:“陛下不认为我才能不高,安置我为咨询的官员,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
14.解答本题需要通过细节把握华覈和辛毗在进谏方式上的差别。华覈虽然直接指出了吴国面临的问题,如国库空虚、外有强敌、民风奢侈等,但是在规劝吴主时比较委婉,结果是“吴主皆不听”,规劝效果不佳。相比华覈,辛毗在进谏时态度更为强硬,如“毗曰:‘诚以为非也’”。又如在文帝试图回避讨论时,辛毗更是“随而引其裾”。正是因为辛毗的进谏,文帝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故答案为: ①华采取了较为委婉的进谏方式,这未能改变吴主的决策。②辛毗则采取了更为直接的进谏方式。他不仅直接指出文帝迁徙民众的决策是错误的,还在文帝试图回避讨论时,拉住他的衣襟,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帝的决策。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裴十四①
李白
朝见裴叔则②,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③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十四:当是裴政,为李白好友,“竹溪六逸”之一。②裴叔则:晋朝裴楷,人称裴令公,仪容俊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③骑白鼋(yuán):语出《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白鼋,白色的大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使用了关于裴叔则的典故,由此可推测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
B.高比南山的金银,也换不来裴十四的一顾,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人物与众不同的风骨。
C.尾句以景结情,诗人借“浮云”写友人西去的状态,表达了对友人前途人生的担忧。
D.本诗一改赠别诗抒写离情别绪的特点,将重点放在了对友人的形象和品格的刻画上。
16.同样写黄河,请比较本诗三、四句与《将进酒》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异同。
【答案】15.C
16.①本诗写奔腾万里的黄河之水,意在象征裴十四的襟怀,以此表达对友人宽阔宏大的胸怀的赞美。②《将进酒》开篇写黄河奔流到海,以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人类生命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不同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尾句以景结情”错误。“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的意思是“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出句中,“六合”泛指天下,指裴十四游历的地方;对句中“浮云”运用比喻修辞,把裴十四飘忽不定的行踪比作浮云。两句都没有写到景色。
故答案为:C。
16.本诗三、四句的意思是: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黄河水从西部飞流直下流向中原,一泻万里,奔流入东海。而结合本诗最后两句“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可知,裴十四徘徊于六合之中,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诗人以飘若浮云状其人,为裴十四涂上了灵异脱俗的光彩。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万里奔流的黄河,既指裴十四宽广的胸怀,也指其行踪,诗人以奔腾的黄河水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的襟怀。而第四句“万里写入胸怀间”,直接点明黄河水被纳入裴十四的胸怀当中,可见其胸怀之宽广,诗人倒插寓意在前,一笔点醒于后,手法变幻矫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思是: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是诗人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意味,是短促的单句(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黄河之水一去不返,人生又何尝不是呢?这是诗人以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故答案为: ①本诗写奔腾万里的黄河之水,意在象征裴十四的襟怀,以此表达对友人宽阔宏大的胸怀的赞美。②《将进酒》开篇写黄河奔流到海,以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人类生命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17.(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   ”。
(2)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影响深远。《过秦论》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蝉”是古诗词(文)中常见的意象,因其生活习性,在古诗文中常常用来表情达意,古诗词(文)中带“蝉”字的诗句很多,如“   ,   ”。
【答案】(1)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示例一: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示例二: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示例三: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1)根据题干中“ 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可以得知,应该填写“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2)根据题干中“ 影响深远 ”“ 事件效果 ”,可以得知,应该填写“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此题为情景型默写,根据题干中“ 蝉 ”,可以得知,应该填写含有“蝉 ”的诗句即可
注意易错字: 契 、 契 、 报 的书写。
故答案为:(1)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示例一: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示例二: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示例三: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A)。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在人群中,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B)。
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一时间,马尔克斯名声大噪,成了世界级的作家。①在“诺奖”颁奖典礼上,②马尔克斯成为文学界最闪亮的一位,③不仅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④而是因为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⑥中国作家莫言、陈忠实、路遥、余华……也深受其启发。莫言当年读完《百年孤独》后,立刻开始写作。他写了几十年,直到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个逸事。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的魔幻笔法,贾平凹说他从来没有读过《百年孤独》。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想必不少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____;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承认自己从来没有品尝过。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但____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____。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18.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画框线的句子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两句话都含有“是”,但表达效果却并不相同,请结合句子分析二者的区别。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材料画线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一浸,就算作她们难得的佳肴。
C.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D.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
【答案】18.A: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但可以真实地感受/却是真实的存在/却能准确感受到
B: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够化解孤独/才能不再孤独)
19.①画框线的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表示马尔克斯的属性是作家,语气平淡,客观冷静。
②“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中的“是”表示强调,强调了民族的特性,态度坚决,铿锵有力。
20.句子④改为:因为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句子⑤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句子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客颠倒,应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一窍不通(一无所知);毋庸置疑(无可置疑/显而易见/一望而知);扑面而来
22.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语句补写;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词语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词语的词性、词义等,然后分析词语蕴含的情感,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结合前文“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本句要用“但”或“却”转折,结合下文“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可知转折内容为孤独是现代人的真实处境,能真实感受得到孤独等,故可填:“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或“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或“但可以真实地感受”或“却是真实的存在”或“却能准确感受到”。
B处,结合前文说孤独是现代人的真实处境,是爱的能力的缺失,因此“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才能不再孤独,拥有爱和温暖,故可填“才能收获温暖”或“才能够化解孤独”或“才能不再孤独”。
故答案为: A: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但可以真实地感受/却是真实的存在/却能准确感受到
B: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够化解孤独/才能不再孤独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画框线的句子主语是“马尔克斯”,“是”是谓语动词,表示判断,“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是宾语,表示马尔克斯的属性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客观冷静介绍作者情况,语气平淡。
②“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中在“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前用“是”表示强调,强调了民族的特性,表明这种特性是确实的、毋庸置疑的,态度坚决,铿锵有力。
故答案为:①画框线的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表示马尔克斯的属性是作家,语气平淡,客观冷静。②“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中的“是”表示强调,强调了民族的特性,态度坚决,铿锵有力。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④:“不仅……而是……”搭配不当,“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是对前文③“不仅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递进,故“而是”应改为“更因为”,以表示递进关系。
句子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客颠倒,应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答案为:句子④改为:因为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句子⑤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句子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客颠倒,应改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1)处,依据“想必不少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可知,语境强调不了解、不懂行,可填“一窍不通”或“一无所知”。一窍不通:指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常用于讽刺他人愚蠢和糊涂,含贬义。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2)处,依据“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表明“乱”的原因不明确,本句“但”表转折,即“乱的感觉”是明确、肯定、不用怀疑的,可填“毋庸置疑”或“无可置疑”或“显而易见”。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没有必要怀疑。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表示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3)处,依据“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可知,语境强调这种乱的感觉不管“你”能不能承受,都朝向“你”而来,可填“扑面而来”。扑面而来:朝着你的方向过来。
故答案为: 一窍不通(一无所知);毋庸置疑(无可置疑/显而易见/一望而知);扑面而来
2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画线句子中“乱”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A项,“追剿”中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B项,“慈祥”中引号表示反语。
C项,“插曲”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D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引号表示引用。
故答案为:A。
23.(2025高二上·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人格像“坚冰”,拒绝融化,坚持自己的形态与坚硬,坚持自己不变的寒冷和清醒。“坚冰”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动善时。”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随着外界情况变换自己的形态,化为云雨,融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
芸芸众生,各有不同。“坚冰”式的人,坚守内心,愈挫愈坚;而“清水型”人格,则是随物赋形,不拘常态。(引材)对于人生而言,二者不可或缺。(分析材料)故秉承坚守之心,且悟善变之道,方可助益人生。(得出结论)
其实,“坚冰”型和“清水型”,代表了两种人生境界和处世态度。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坚守内心就是守住了底线,不拘常态则是追求的境界,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就会锻造高质量的青春。(阐释段,说明守与变的关系)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坚守方显初心,坚守方见执着的追求。(分论点之一)
纵览古今,一个个伟人用自己的坚守激扬起一簇簇时代的浪花。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选择,无不成为我们民族的丰碑。星空摄影师叶梓颐用相机记录星空,用行动践行初心。星辰点点浮沉聚往,这一路上遇到了太多困难,可她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在梦想的旅途中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松下幸之助说:“唯有信念与坚定,方能开辟出康庄大道。”吾辈青年,应坚守自我,构建内心的精神高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善变方显明智,灵动方见圆融。(分论点之二)
古人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时光如梭,四季更迭,天地万象,岁月不居。面对日新月异的局面,与时俱进,随遇而安,既是生活的常态,更是处世的智慧。古今中外的圣贤先哲给我们留下了瑰丽的财富。诸葛亮面对孟获,七擒七纵,灵活多变方式成功化解了孟获心中的芥蒂,使其心悦诚服,从而谱写了民族融合的佳篇。周恩来总理在对外交往中,不仅看到矛盾的对立性,更看到发展中的统一性,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以超人的智慧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在谈笑间使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为新生的共和国迎来外交史上的黄金的时期。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以坚守之心,善变之道,打造高质量青春,助益成功人生。(分论点之三)
坚守底线,是抓大;变通处事,是放小,坚守是变通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最真诚的信念,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坚,最伟大的事业经过时间的沉淀,方能感受澎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一心为民,在历史的波涛汹涌融通善变,方才有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我辈欣逢盛世,海晏河清。唯秉持坚守之心,且悟善变之道,方可追寻那明烛天南,梦里长安。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由两段构成。第一则提出“坚冰”人格,它的特点是内核坚硬,“坚守自我”,拥有“坚定的内心”,三个同一范畴的近义词:坚硬、坚守、坚定。在反复强调中突出了主旨,考生不难把握。第二则开头一个“却”字暗示深远,意味着第二则主旨与第一则的关系是相反或相对的,形成对比。
“上善若水。事善能,动善时”取自《道德经》的第八章,考生需要一定的道家文化涵养和文言积累才能理解这句话,但是读不懂也没有妨碍,出题者下文用“随物赋形,溶江入海”为考生作出了解释,这种理想人格的特点是能够跟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随遇而安,灵活应变,与时迁移,与外界交融,“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所以,第二则突出“改变”。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使话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即围绕“坚守自我”“改变自我”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
此题可以有三个基本的写作方向:
一是围绕“坚守自我”兼谈“改变自我”。可侧重思考:在这喧嚣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呵护心中的净土,找到心灵的归宿,不要让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心静知足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开心又心满意足。而在坚守这些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改变自我”。
二是围绕“改变自我”兼谈“坚守自我”。侧重于写“改变自我”: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了求得自我的发展,我们无法让社会适应自己,有时必须改变自己,以求与社会和谐同步。一意孤行,最终只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在改变的基础上也要在某些方面“坚守自我”。
三是围绕“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融合”,重点阐释两者构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自我,又要守住自我。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又要坚守住内心的操守,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使自己的志向在坚毅中走向升华,走向崇高;还要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与外界的联系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坚守与改变。首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人生路上,我们应以坚守为本,把改变作为辅助;其次列举陶渊明、鲁迅、司马迁等例子论证敢于坚守,我们的生命才能展示出属于自己的绚丽风采;然后列举钱学森、邓小平等例子论证正是因为改变,我们的生命才能奏出属于自己的美丽音符,找准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把坚守作为追求的根本,把改变作为前进的动力,才能实现人生追求!
【立意提取】
1.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
2.行若水,心益坚。
3.行若蒲苇,心若磐石。
4.坚定内心,审时度势。
4.坚守自我本心,灵活变通处事。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