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联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代替了古诗,获得了新质,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撮其大概有:张扬了理性思维,减少了直觉思维,偏重于语法,轻忽了词法,强化了模仿,忽视了表现,等等。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新诗的出现,固然与古诗有血脉渊源,但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这样,新诗与古诗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运用于诗歌写作,有着巨大的诗性差距。
(摘编自苗雨时《新诗向古诗学习什么》,2017年8月27日《扬子晚报》)
材料二
2017年是中国新诗发展100年,“80后”著名诗人、作家李成恩于当地时间7月5日,应邀出访拉美。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是诗歌的现代意识的觉醒,从人性的角度确立了诗的现代性,她认为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地域与民族的生活、诗歌语言与诗歌艺术的探索,世界诗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中国当代诗人与拉美诗人有共同之处,都对日常生活较为关注,多写人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体验。
她说中国现代诗与世界最好的诗歌处于同一个水准,中国现代诗建立了中国的传统,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传统,从语言的开放到个体的想象,中国新诗百年到了当代,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并且正在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诗人的写作。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对外的翻译还要快步跟上,外国诗歌在中国的翻译总是快一步,我们庆幸能够很快读到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但我们最好的作品却要滞后被外国读者读到。这次来拉美,她发现拉美对中国优秀诗人了解得并不多,所以这次来得恰逢其时。
(摘编自《李成恩在拉美谈中国百年新诗》,2017年8月29日“凤凰网”)
材料三
近日,“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在北京颁奖,大赛顾问、著名诗人谢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创意写作,也谈到了诗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在目前良好的写作状态中,一些诗人的作品看似个人表达,但概念化倾向很严重。
平时,出于研究需要,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但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不多。谢冕说,基本都是大体相同,个性突出的诗人并没有出现,这是当前诗歌创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都写一条江,可能词句不同、结构不一,但思路都相同,读起来感受差不多。
什么才是个性独特的诗人?谢冕举了海子的例子:“想想他的诗有多独特?里面有这样的文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那都是他很独特的东西,别人无法模仿、重复。”
谢冕还提到,在目前的诗歌写作中,确实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过分口语化、缺乏节奏感,等等。他指出,现代诗歌接近口语是自然的,但要有节制,不能无边无界,像“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类似的诗歌,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诗歌要有诗歌的内涵,它是文学皇冠上的珍珠,语言是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的,要精练,过度口语化会使这些内涵丧失殆尽。”谢冕认为,艾青先生把“白话写诗”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口语化但有节制。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创作,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么好。
除了语言不够精致外,谢冕认为,诗歌是音乐的文学,要讲究韵律,“徐志摩诗歌的格律感是很好的,句子长短一致,有的还押韵。没有节奏感,诗歌就会‘不好听’。”谢冕说。新诗发展到现在,有成就,但也要直面问题,只有这样,新诗才能够健康向前发展。
(摘编自《专访谢冕现代诗歌接近口语不能无边无界》,2017年8月5日“中国新闻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类似“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这样的诗歌语言,目前在我国的新诗创作中还能找出许多,诗句过于口语化,缺乏节奏感,不可取。
B.“80后”著名诗人和作家李成恩在我国新诗发展100年之际,受邀出访拉美,对于我国新诗在海外传播、扩大影响有着积极意义。
C.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虽替代古诗,但与传统古诗相比,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直觉思维减弱、忽视词法、不重视表现等问题。
D.李成恩认为中国新诗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中现代意识的觉醒,而这正是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方诗歌的不同之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诗虽然与古诗存在着血脉渊源,但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诗歌写作上存在着巨大的诗性差距,导致了新诗与古诗之间的断裂。
B.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喜爱,诗人谢冕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阅读大量的现代诗歌,从而发现了新诗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C.与新诗诞生之初主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不同,我国新诗历经百年,已建立起了自己的传统,也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
D.古代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使新诗发展成为可能,但在新诗的发展历史中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当前我国新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1)D
(2)C
(3)①中国现代诗对外翻译、传播速度慢,优秀诗人及作品被外国了解得很少。②诗歌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③诗歌内涵不够,语言太过口语化,表达无节制,不够精炼。④诗歌语言没有节奏感,缺少诗歌文学应有的韵律美。
【知识点】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D 项,“中国新诗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中现代意识的觉醒,而这正是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方诗歌的不同之处”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是诗歌的现代意识的觉醒”,可见诗歌中现代意识的觉醒是李成恩首先谈到的中国新诗的成就,并不是中国新诗“最大的成就”。另外,材料二中只是说“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地域与民族的生活、诗歌语言与诗歌艺术的探索,世界诗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并没有谈到“而这正是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方诗歌的不同之处”,选项的说法于文无据。故选D。
(2)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A 项,“导致了新诗与古诗之间的断裂”说法错误。材料一中是说“新诗与古诗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一定程度的断裂”不等于“断裂”。B 项,“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喜爱”说法错误。材料三中是说“平时,出于研究需要,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可见并非出于“喜爱”。D 项,“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新诗……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可见,“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说法太过绝对。故选C。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李成恩说“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对外的翻译还要快步跟上,外国诗歌在中国的翻译总是快一步,我们庆幸能够很快读到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但我们最好的作品却要滞后被外国读者读到。这次来拉美,她发现拉美对中国优秀诗人了解得并不多”,由此可见,中国现代诗对外翻译、传播速度慢,优秀诗人及作品被外国了解得很少。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一些诗人的作品看似个人表达,但概念化倾向很严重”“但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不多。谢冕说,基本都是大体相同,个性突出的诗人并没有出现,这是当前诗歌创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都写一条江,可能词句不同、结构不一,但思路都相同,读起来感受差不多”,由此可见中国新诗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过分口语化、缺乏节奏感,等等。他指出,现代诗歌接近口语是自然的,但要有节制,不能无边无界”“诗歌要有诗歌的内涵,它是文学皇冠上的珍珠,语言是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的,要精练”,可见,我国新诗内涵不够,语言太过口语化,表达无节制,不够精炼。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诗歌是音乐的文学,要讲究韵律”“没有节奏感,诗歌就会‘不好听’”,可见,中国新诗语言没有节奏感,缺少诗歌文学应有的韵律美。
故答案为:⑴D;⑵C;
⑶ ①中国现代诗对外翻译、传播速度慢,优秀诗人及作品被外国了解得很少。②诗歌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③诗歌内涵不够,语言太过口语化,表达无节制,不够精炼。④诗歌语言没有节奏感,缺少诗歌文学应有的韵律美。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①
狄更斯
①我已经习惯于跟米考伯家相依为命,跟他们成了患难之交,亲密无间,除了他们,我就举目无亲。一想到我又得重找住所,又得生活在陌生人中间,就仿佛旧时的光景又回到了目前的生活中,因为我对以往的经历,记忆犹新。一想到这一点,我所有受到过它狠狠伤害的敏感的感情,所有在我心中永远留下的耻辱和不幸,就会变得更加痛苦难当。因此我认定,这样的生活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②我当时十分清楚,要是不自己采取行动,我就没有逃离这种生活的希望。谋得斯通小姐很少给我来信,谋得斯通先生更是只字未写。他们只给过我两三包现成的或修补过的衣服,由昆宁先生转交给我。每次只在里面夹个字条,上面写的大意是:简·谋得斯通希望大卫·科波菲尔努力工作,专心尽职——我除了老老实实安心做个苦力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指望,他们连一丁点儿暗示也没有。
③就在第二天,我心里正在为自己打定的主意七上八下时,事实已向我证明,米考伯太太并不是无缘无故说到他们要走的。他们在我住的那家租了个地方,说好只住一个星期,到期后,他们就要动身去普利茅斯。当天下午,米考伯先生亲自到货行账房间,告诉昆宁先生说,到他动身那天,他不得不撇下我了,而且还对我的人品大大称赞了一番,我相信,对这种称赞我是当之无愧的。
④这天我们过得很愉快,尽管我们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都有些伤感。
⑤“我亲爱的年轻朋友,”米考伯先生说,“我比你年长几岁,在做人方面总算有点经验,而且——简而言之,在对付困难方面,也算有点经验,总的来说是这样。眼下,在我还没有时来运转之前(我可以说,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我无可赠送,只有几句忠告。不过我的忠告还是很有价值的。我自己——简而言之,我自己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这一忠告,才成了”——米考伯先生一直眉飞色舞,有说有笑,可是说到这儿,却一下停住了,皱起了眉头——“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
⑥“我亲爱的米考伯!”他太太求他不要这样说。
⑦“我要说,”米考伯先生回答,这时他已完全忘了自己,又微笑着,“成了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我给你的忠告是,今天的事,绝不要留到明天。拖延乃光阴之窃贼。要抓住他!”
⑧“我另外的一句忠告,科波菲尔,”米考伯先生说,“你是知道的。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先令六便士,结果是快乐。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果是痛苦。那样,花就谢了,叶就萎了,太阳就西沉了,只留下一片凄凉的景象,这一来……这一来,简而言之,你就永远给打败了,就像我这样!”
⑨为了要使他这个榜样给人以更深印象,米考伯先生带着十分欢畅满意的神情喝下了一杯潘趣酒,接着还用口哨吹起了《学院角笛舞曲》。
⑩我没有忘记要他放心,我说我一定把他的规诫牢记在心,其实我用不着这么做,因为当时这些话显然已经深深感动了我。第二天早上,我在公共马车站跟他们全家相聚,看着他们心情凄楚地上了马车的后部,坐在车厢的外面。
“科波菲尔少爷。”米考伯太太说,“我永远也不会忘了你的一切,你知道,即使我能忘记,我也绝不肯忘记。”
“科波菲尔。”米考伯先生说,“再见啦!祝你一切幸福,万事如意!要是在岁月的流逝中,我能使自己相信,我这遭受摧残的命运,能成为你的一个借鉴,那我就会觉得,我活在世上一场,还不完全是白白地占了别人的位置。如果有朝一日时来运转(我相信会有这一天),我有能力改善你的前程,那我就太高兴了。”
米考伯太太带着孩子,坐在马车车厢的后面,我站在路上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马车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和孤儿茫然相对地站在路中央,随后我们就握手道别。我猜想,她又回圣路加济贫院去了,我则上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开始我那疲劳乏味的一天。
【注】①节选自《大卫·科波菲尔》第十二章《决计出逃》,有删改。
2.赏析第①②段内心独白的表达效果。
3.结合第⑤-⑨段,任选两处细节描写,分析米考伯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典型意义。
4.《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结合本文和下列材料,探究这样写的好处。
1821年,狄更斯进入威廉·贾尔斯办的学校读书。
1824年,狄更斯在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因家人入狱,独自在朋友家借宿。
1825年,狄更斯进入威灵顿豪斯学校读书。
1826年,全家因欠缴房租而遭驱逐,狄更斯被迫辍学,在律师事务所当学徒。
【答案】2.通过内心独白真实表现大卫的复杂情感:从少爷沦为童工的痛苦、沮丧以及寻求改变的决心;体现他与米考伯夫妇患难与共的真情,展现他的善良、真诚;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生发出对小人物的怜悯与同情。
3.通过语言上的细节描写,如详细描述收支情况,体现米考伯先生的心思细腻与善良真诚;如“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的口头禅体现他的乐观向上;米考伯先生代表着当时保持着善良正直本性的社会底层人民;也代表着“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4.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通过孩童视角、真实、细腻地呈现社会底层人民患难与共的温情,表达对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体现作者对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关注,蕴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契合自传体小说特点,体现作者对自我生活的审视与反省;通过视角转换,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外国小说;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用第一人称直接或用其他人称间接描写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意识活动的无逻辑性和随意性,这种表达手法往往打破了线性发展的结构,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常常出现时空的颠倒和跳跃。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对小说叙述视角的效果的掌握能力。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根据原文“一想到我又得重找住所,又得生活在陌生人中间,就仿佛旧时的光景又回到了目前的生活中,因为我对以往的经历,记忆犹新。一想到这一点,我所有受到过它狠狠伤害的敏感的感情,所有在我心中永远留下的耻辱和不幸,就会变得更加痛苦难当”,可知从少爷沦为童工让大卫感到耻辱和不幸,更加痛苦难当。根据原文“我当时十分清楚,要是不自己采取行动,我就没有逃离这种生活的希望”,可知大卫下决心采取行动,逃离这种生活,寻求改变。此处内心独白表现了大卫的复杂情感。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根据原文“我已经习惯于跟米考伯家相依为命,跟他们成了患难之交,亲密无间,除了他们,我就举目无亲”,可知大卫和米考伯夫妇相依为命,亲密无间,此处内心独白展现他的善良、真诚。
从读者感悟的角度分析,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生发出对小人物的怜悯与同情。
故答案为: 通过内心独白真实表现大卫的复杂情感:从少爷沦为童工的痛苦、沮丧以及寻求改变的决心;体现他与米考伯夫妇患难与共的真情,展现他的善良、真诚;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生发出对小人物的怜悯与同情。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他忠告“我”“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果是快乐。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果是痛苦”,通过语言描写体现米考伯先生的心思细腻与善良真诚。
他一贯积极乐观,遇到困难总能自我安慰,觉得自己总会时来运转,“眼下,在我还没有时来运转之前(我可以说,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我无可奉赠,只有几句忠告”。
从这些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米考伯关心“我”,担心他走后“我”的生活,可见他是一个热情、善良的人。同时,在劝告“我”的时候,通过“拖延乃光阴之窃贼”“那样,花就谢了,叶就萎了,太阳就西沉了,只留下一片凄凉景象”等比喻的句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幽默的人,有较为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说善于语言上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米考伯先生代表着当时保持着善良正直本性的社会底层人民;也代表着“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故答案为:通过语言上的细节描写,如详细描述收支情况,体现米考伯先生的心思细腻与善良真诚;如“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的口头禅体现他的乐观向上;米考伯先生代表着当时保持着善良正直本性的社会底层人民;也代表着“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视角的能力。
“我已经习惯于跟米考伯家相依为命,跟他们成了患难之交,亲密无间,除了他们,我就举目无亲”“这天我们过得很愉快,尽管我们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都有些伤感”“我没有忘记要他放心,我说我一定把他的规诫牢记在心,其实我用不着这么做,因为当时这些话显然已经深深感动了我。第二天早上,我在公共马车站跟他们全家相聚,看着他们心情凄楚地上了马车的后部,坐在车厢的外面”,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和与房东米考伯一家的交往,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
“就在第二天,我心里正在为自己打定的主意七上八下时,事实已向我证明,米考伯太太并不是无缘无故说到他们要走的。他们在我住的那家租了个地方,说好只住一个星期,到期后,他们就要动身去普利茅斯。当天下午,米考伯先生亲自到货行账房间,告诉昆宁先生说,到他动身那天,他不得不撇下我了,而且还对我的人品大大称赞了一番,我相信,对这种称赞我是当之无愧的”“这天我们过得很愉快,尽管我们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都有些伤感”,米考伯先生一家决定离开伦敦前往普利茅斯,临别前与“我”相处的日子和最后的告别,米考伯先生对大卫的人品极为赞赏,不吝赞美,对大卫给予很多人生指导,表现了我们对这段感情发自内心的珍重,真实、细腻地呈现社会底层人民患难与共的温情,表达对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
结尾“我猜想,她又回圣路加济贫院去了,我则上谋得斯通一格林比货行,开始我那疲劳乏味的一天”,以疲劳乏味一天的开始呼应开篇想逃离这种生活的愿望,体现作者对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关注,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1824年,狄更斯在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因家人入狱,独自在朋友家借宿……1826年,全家因欠缴房租而遭驱逐,狄更斯被迫辍学,在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小说来源于狄更斯借宿、租房的经历,契合自传体小说特点,体现作者对自我生活的审视与反省。谋得斯通的表现使我对自身处境认识更清醒,通过视角转换,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故答案为: 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通过孩童视角、真实、细腻地呈现社会底层人民患难与共的温情,表达对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体现作者对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关注,蕴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契合自传体小说特点,体现作者对自我生活的审视与反省;通过视角转换,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
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幸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迟明,明宗亦驰至,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守殷死,汴州平。
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曰:“吾兵间四十年,自太祖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明宗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是时,王淑妃用事,遂凝兄弟与淑妃有旧,方倚以蒙恩宠,所言无不听,而大臣以妃故,多不敢争,独延光从容沮止之。明宗有疾,不能视朝,京师之人,汹汹异议,有司不能禁。或劝延光以严法制之,延光曰:“制动当以静,宜少待之。”已而明宗疾少间,京师乃定。
是时,秦王握兵骄甚,延光惧祸之及也,乃求罢去。明宗再三留之,延光继之以泣,不得已,乃罢之。已而秦王举兵见诛,明宗崩,潞王反,唐室大乱,弘昭、赟皆及祸以死。末帝③复诏延光为枢密使,拜宣武军节度使。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注】①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②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③末帝:明宗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又称后唐废帝。
5.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6.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比如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拜”。
B.“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或宠爱妃嫔,“明宗行幸汴州”中的“幸”为前一个意思。
C.“用事”,指统治者执掌政权,“用事”中的“事”指政事。
D.“崩”,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表示天子的死,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延光具有谋略。朱守殷谋反,范延光建议趁敌人没有防备时猛攻,带先头部队五百人飞驰至城下,以神速震慑对方,取得效果。
B.范延光勇气可嘉。明宗攻占郓州,寻求可以将敌将康延孝的款诚转达给庄宗的人。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送信,返回途中被捕入狱。
C.范延光遇事冷静。明宗患病,京城百姓议论纷纷,有人劝延光严厉制裁,延光以静制动,不久,明宗病情好转,京城也安定下来。
D.范延光颇有远见。当时秦王握有兵权,非常骄纵,延光担心祸患波及自己,力请辞官,后来唐室大乱,延光免受祸患。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
②明宗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答案】5.C
6.A
7.B
8.①朱守殷谋反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城防坚固难以接近。
②明宗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弱,这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唐明宗做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并不觉得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正据守着杨刘,梁军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向明宗投诚。明宗寻求可以将延孝的款诚转达给庄宗的人,延光就自告奋勇请求前去,于是将延孝的信封成蜡丸揣在怀里,向西去拜见庄宗,把信交给庄宗,并且说:“现在延孝虽然有投降的意思,但梁军据守杨刘的士兵很多,尚不能谋取,不如在马家口构筑堡垒来与汶阳连通。”庄宗认为他说得对。管垒筑成后,梁派王彦章急攻新筑的营垒。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夜晚到达河上,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城。将延光投入监狱,拷打数百次,用白刃威胁,延光始终不肯开口。庄宗进入汴州时,狱吏却去他身上的枷镇,向他叩拜送他出狱。庄宗见到延光,很高兴,授予他检校工部尚书的官职。
明宗在位时,他任宣徽南院使。明宗到汴州巡视,走到荥阳,朱守殷谋反,延光说:“朱守殷谋反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城防坚固难以接近。因此,趁着敌人没有防备,不如急速攻城,我请陛下拨五百名骑兵,疾驰到城下,用神速之兵震慑他。”于是他率五百名骑兵,从傍晚驱马飞奔到半夜,跑了二百里路,与守殷的军队在城下作战。天快亮时,明宗也疾驰而来,汴城内军队看到皇帝乘坐的车子,就打开城门,于是延光的军队首先进城,仍与敌人展开巷战,杀死打伤的人很多,守殷被杀,汴州平定。
第二年,延光升任枢密使。明宗问延光战马有多少匹,他回答说:“骑兵三万五千人。”明宗用手拍着大腿感叹说:“我在军队中待了四十年,自太祖在太原时,马匹的数量不超过七千,现在虽有战马三万五千匹却不能统一天下,我老了,马匹再多又怎么样呢?”延光乘机说:“我曾经计算过,一匹马的耗费,可以养活步兵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就是十五万步兵的食物。”明宗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弱,这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
当时,王淑妃执掌朝政,遂凝兄弟和淑妃有旧交,正倚仗着淑妃受到恩宠,凡有奏请没有不听从的,而大臣们因为淑妃的缘故,多数不敢与其抗争,只有延光沉着镇静地阻止他们。明宗有病,不能上朝处理政事,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当地官府无法禁止。有人劝延光用严厉的刑法制裁他们,延光说:“制止动荡要依靠冷静,应当稍微等待一下。”不久,明宗的病好了一点,京城于是就安定下来。
当时,秦王掌握兵权,非常傲慢,延光担心祸患波及自己,就请免除职务离去。明宗再三挽留他,延光流下眼泪,明宗没有办法,就把他罢免了。不久,秦王起兵谋反被杀,明宗死去,潞王谋反,后唐皇室一片混乱,弘昭、赟都被牵扯到灾祸中而死亡。末帝再次下诏命延光为枢密使,授以宣武军节度使之职。
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夜晚到达河上,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城。将延光投入监狱,拷打数百次,用白刃威胁,延光始终不肯开口。
“间行求兵”,“间行”是出行方式,作状语,“求兵”是目的,这个短语不可以拆开,排除AB。
“下……狱”是固定搭配,意思是“把……投入监狱”;“榜掠数百”是动补关系,之间不断开;“胁以白刃”是状语后置句,排除D。
故答案为:C。
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比如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拜’”错误,“拜而出之”中的“拜”是“叩拜”之意。
故答案为:A。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送信,返回途中被捕入狱”错误,从文中来看,范延光是在明宗派其偷偷外出去请救兵时被捕的,并非是“返回途中”。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迹”,迹象;“始”,刚开始;“见”同“现”,显现;“若”,如果;“缓”,延缓;“为计”,做好打算、安排。
(2)“肥”,使动用法,使……肥;“瘠”,使动用法,使……瘦弱;“此……也”,判断句,“所愧”,所字结构,感到惭愧的地方。
故答案为:①朱守殷谋反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城防坚固难以接近。
②明宗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弱,这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
三、诗歌鉴赏
(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9.下列各句中,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词中“年年柳色”,之所以提到“柳”,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C.毛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一“碎”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一“咽”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10.下列各句中,对两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看,李词所写的是一位思妇——秦娥;而毛词因为没有提到人物姓名,可见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粹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间上看,李词和毛词所交代的均是秋季。
C.从气氛的渲染上看,李词渲染的是一种凄凉、冷寂、迷茫的气氛;毛词渲染的则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D.两词皆是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通过对夕阳下的景物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答案】9.A
10.C
【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9.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A项,“'秦楼月'是宾语”错误,“秦楼月”是状语。
故答案为:A。
10.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A项,“可见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粹是一首写景词”不对,如词中有“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B项,毛词所交代的不是秋季,是“2月”;
D项,李词抒发的不是“悲壮豪迈之情”应是”哀伤凄婉之情“。
故答案为:C。
四、默写题
11.(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有着鲜明的态度的句子是“ , ”。
(2)《论语》中孔子通过“ , ”两句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3)《论语》中“ , ”两句,人们常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会过去,要好好珍惜。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浮、罔、殆、逝。
故答案为:(1)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五、语言表达
(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静极了,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沉默。顺着这大道走去,走到尽头,再转入林子目里的小径,往烟雾浓密处走去,头顶是交枝的榆荫,透露着漠楞楞的曙色;再往前走去,走尽这林子,当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见村舍,初青的麦田,更远三两个馒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条通道。天边是雾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听,那晓钟和缓的清音。这一带是此邦中部的平原,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默沉沉的起伏;山岭是望不见的,有的是常青的草原与沃腴的田壤。登那土阜上望去,康桥只是一带茂林,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你只能循着那锦带似的林木想象那一流清浅。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①____,有佳荫处有村舍。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的升起,揭开了这灰苍苍的天幕(最好是微霰后的光景),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的上腾,渐渐的不见,仿佛是朝来人们的祈祷,参差的翳入了天听。②____,这初春的天气。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顷刻间这田野添深了颜色,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顷刻间这周遭你没了清晨富丽的温柔。顷刻间你的心怀也分润了白天诞生的光荣。“春”!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你那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响。
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衬托、借代
C.对偶、比喻、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13.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的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绿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2.B
13.①原文是定语独立成句,句子较短,句式活泼,有韵味。
②原文将描述炊烟形状、姿态和颜色的定语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也更好地展现了康桥景物的特点。
14.有村舍处有佳荫
朝阳是难得见的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补写;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3)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1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娉婷的尖阁”句中“妩媚”“娉婷”赋予了“康河”“尖阁”以人的形态,运用了拟人。
“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运用了比喻、排比。
“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沉默”,用“远处牛奶车的铃声”反衬环境的静谧,运用了反衬。
“你只能循着那锦带似的林木想象那一流清浅”,“清浅”代指康河,运用了借代。
文段中运用了比拟、比喻、衬托、借代、排比的修辞手法,没有使用夸张和对偶,这样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指出改句与原句的不同之处。两者语义基本相同,表达效果不同主要是因为句式不同。原文的句式特点是“炊烟”的定语独立成句,并组成一组短句;改写的句子是常式句,定语在中心词“炊烟”的前面。
然后分析表达效果。从“定语独立成句”角度考虑,“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独立成句是起到强调作用,为了更加突出“炊烟”在形状、姿态和颜色的特点;且从“一组短句”的角度考虑,原句的句子较短,句式整齐活泼,节奏明快,有韵味,而改句把“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育的、惨白的”作定语,修饰“炊烟”,缺少一种画面感和节奏感,韵味感不足,内容上也不能更好地展现了康桥景物的特点。使用,还是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 ①原文是定语独立成句,句子较短,句式活泼,有韵味。
②原文将描述炊烟形状、姿态和颜色的定语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也更好地展现了康桥景物的特点。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
补写句子要关注标点的提示作用。
第①处,由前文“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可知,写的是“村舍与树林”,后文“有佳荫处有村舍”写的是“树林”与“村舍”的关系;而这句话又独立成句,可知①处应填写“有村舍处有佳荫”之类的句子。
第②处,首先由前文“早起”“朝雾”可知整段文字描写的时间是清晨,天是“灰苍苍”的,而后文“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信息点很多:“但”与前句形成转折;“它”应是②处所填句子的主语;由“莫大的愉快”可知“它”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再由“轻纱似的金粉”“富丽的温柔”“白天诞生”“胜利的晴空”可以推测出“它”指的是“朝阳”,在“灰苍苍”的天幕中太阳升起确实是让人愉悦的;②处所填句子与后文“但它来时”形成转折,所以此处表示“它”是不常来的意思,即朝阳不常见到。综上分析,此处应填写“朝阳是难得见的”。
故答案为: 有村舍处有佳荫
朝阳是难得见的
六、材料作文
15.(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到,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
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阅读材料后,想一想,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 并就此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让精益求精与芳华时代共振
在今年,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徐怀中的谈话中,我听到了坚持、舍得与精益求精。在笔者心中,最为受触动的当为徐怀中将文字背下后,输入电脑后又多次修改,令人不禁赞叹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徐怀中老先生花费五年方创作出不朽之作,日复一日执着于《牵风记》的创作。我相信,倘若心中没有精益求精的气质是无法坚持不懈、殚尽竭虑地只做一件事。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作为青年一代的我,悟出了要精益求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生道理。常言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培养精益求精气质的同时,我们更应让精益求精与芳华时代共振!
人生漫漫,唯有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指导实践方能为国家进步贡献力量。君不见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为把一桥架三地,将天堑变通途而白了头发;君不见天上那颗最耀眼的南仁东星,曾耗费多年为中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天眼。除此之外,敦煌女儿樊锦诗、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地球照“CT”的黄大年……凭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量,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创造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赞叹的伟大成就。因此,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为祖国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我十分敬佩如徐怀中先生般的文学工匠,一生只做一件事;同时我也对社会上不负责,不认真的行为嗤之以鼻。忘不了举国轰动的毒奶粉事件,伤了万千消费者的心;不合格的大桥公路依然存在!时代正在进步,而精益求精的精神依然不能舍弃!让精益求精的精神依然不能舍弃!让精益求精与芳华时代共振。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该如何去走,又该如何走得漂亮由我们决定。时代的火炬已传至我们手中,国家的未来由我们共同筑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言:“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希望。”虽然我们如今尚且做不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可以用手中紧握的笔书写美的青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亦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认真做好本分之事,坚持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精益求精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也许每个人的人生不同,但我坚信,在精益求精的精神助力下,我们的人生将更精彩!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审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以徐怀中先生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一个谈话片段作为内容,里面有他创作《牵风记》的缘由,有他的创作体会和创作过程,文字不多,可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说明“做事需要专注”;“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说明“否定自己需要勇气”;“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说明做事要精益求精;从整体看,说明“人生要不断地否定自我,突破自我”。题目要求考生“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从感悟当中抽一点出来作为立意即可。既然是谈自己的看法,那么我们应该结合材料,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立意:1.人生需要不断突破,2.做事要精益求精,3.习惯很重要,4.对事业要执着,不忘初心。结构:开篇引材料点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最受感动的是坚持、舍得与精益求精接下来从反面分析没有这种精神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然后列举了当代社会那些坚守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典型比如樊锦诗、袁隆平、黄大年等。最后呼吁青年人应该坚持做事传承这种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分析题干,看清有什么材料、写作提示、字数要求、文体限制。且据此明确作文类型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只有明确了作文的各种要求,才能按要求更好地作文。
1 / 1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联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代替了古诗,获得了新质,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撮其大概有:张扬了理性思维,减少了直觉思维,偏重于语法,轻忽了词法,强化了模仿,忽视了表现,等等。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新诗的出现,固然与古诗有血脉渊源,但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这样,新诗与古诗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运用于诗歌写作,有着巨大的诗性差距。
(摘编自苗雨时《新诗向古诗学习什么》,2017年8月27日《扬子晚报》)
材料二
2017年是中国新诗发展100年,“80后”著名诗人、作家李成恩于当地时间7月5日,应邀出访拉美。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是诗歌的现代意识的觉醒,从人性的角度确立了诗的现代性,她认为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地域与民族的生活、诗歌语言与诗歌艺术的探索,世界诗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中国当代诗人与拉美诗人有共同之处,都对日常生活较为关注,多写人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体验。
她说中国现代诗与世界最好的诗歌处于同一个水准,中国现代诗建立了中国的传统,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传统,从语言的开放到个体的想象,中国新诗百年到了当代,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并且正在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诗人的写作。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对外的翻译还要快步跟上,外国诗歌在中国的翻译总是快一步,我们庆幸能够很快读到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但我们最好的作品却要滞后被外国读者读到。这次来拉美,她发现拉美对中国优秀诗人了解得并不多,所以这次来得恰逢其时。
(摘编自《李成恩在拉美谈中国百年新诗》,2017年8月29日“凤凰网”)
材料三
近日,“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在北京颁奖,大赛顾问、著名诗人谢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创意写作,也谈到了诗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在目前良好的写作状态中,一些诗人的作品看似个人表达,但概念化倾向很严重。
平时,出于研究需要,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但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不多。谢冕说,基本都是大体相同,个性突出的诗人并没有出现,这是当前诗歌创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都写一条江,可能词句不同、结构不一,但思路都相同,读起来感受差不多。
什么才是个性独特的诗人?谢冕举了海子的例子:“想想他的诗有多独特?里面有这样的文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那都是他很独特的东西,别人无法模仿、重复。”
谢冕还提到,在目前的诗歌写作中,确实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过分口语化、缺乏节奏感,等等。他指出,现代诗歌接近口语是自然的,但要有节制,不能无边无界,像“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类似的诗歌,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诗歌要有诗歌的内涵,它是文学皇冠上的珍珠,语言是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的,要精练,过度口语化会使这些内涵丧失殆尽。”谢冕认为,艾青先生把“白话写诗”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口语化但有节制。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创作,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么好。
除了语言不够精致外,谢冕认为,诗歌是音乐的文学,要讲究韵律,“徐志摩诗歌的格律感是很好的,句子长短一致,有的还押韵。没有节奏感,诗歌就会‘不好听’。”谢冕说。新诗发展到现在,有成就,但也要直面问题,只有这样,新诗才能够健康向前发展。
(摘编自《专访谢冕现代诗歌接近口语不能无边无界》,2017年8月5日“中国新闻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类似“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这样的诗歌语言,目前在我国的新诗创作中还能找出许多,诗句过于口语化,缺乏节奏感,不可取。
B.“80后”著名诗人和作家李成恩在我国新诗发展100年之际,受邀出访拉美,对于我国新诗在海外传播、扩大影响有着积极意义。
C.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虽替代古诗,但与传统古诗相比,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直觉思维减弱、忽视词法、不重视表现等问题。
D.李成恩认为中国新诗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中现代意识的觉醒,而这正是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方诗歌的不同之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诗虽然与古诗存在着血脉渊源,但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诗歌写作上存在着巨大的诗性差距,导致了新诗与古诗之间的断裂。
B.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喜爱,诗人谢冕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阅读大量的现代诗歌,从而发现了新诗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C.与新诗诞生之初主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不同,我国新诗历经百年,已建立起了自己的传统,也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
D.古代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使新诗发展成为可能,但在新诗的发展历史中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当前我国新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①
狄更斯
①我已经习惯于跟米考伯家相依为命,跟他们成了患难之交,亲密无间,除了他们,我就举目无亲。一想到我又得重找住所,又得生活在陌生人中间,就仿佛旧时的光景又回到了目前的生活中,因为我对以往的经历,记忆犹新。一想到这一点,我所有受到过它狠狠伤害的敏感的感情,所有在我心中永远留下的耻辱和不幸,就会变得更加痛苦难当。因此我认定,这样的生活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②我当时十分清楚,要是不自己采取行动,我就没有逃离这种生活的希望。谋得斯通小姐很少给我来信,谋得斯通先生更是只字未写。他们只给过我两三包现成的或修补过的衣服,由昆宁先生转交给我。每次只在里面夹个字条,上面写的大意是:简·谋得斯通希望大卫·科波菲尔努力工作,专心尽职——我除了老老实实安心做个苦力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指望,他们连一丁点儿暗示也没有。
③就在第二天,我心里正在为自己打定的主意七上八下时,事实已向我证明,米考伯太太并不是无缘无故说到他们要走的。他们在我住的那家租了个地方,说好只住一个星期,到期后,他们就要动身去普利茅斯。当天下午,米考伯先生亲自到货行账房间,告诉昆宁先生说,到他动身那天,他不得不撇下我了,而且还对我的人品大大称赞了一番,我相信,对这种称赞我是当之无愧的。
④这天我们过得很愉快,尽管我们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都有些伤感。
⑤“我亲爱的年轻朋友,”米考伯先生说,“我比你年长几岁,在做人方面总算有点经验,而且——简而言之,在对付困难方面,也算有点经验,总的来说是这样。眼下,在我还没有时来运转之前(我可以说,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我无可赠送,只有几句忠告。不过我的忠告还是很有价值的。我自己——简而言之,我自己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这一忠告,才成了”——米考伯先生一直眉飞色舞,有说有笑,可是说到这儿,却一下停住了,皱起了眉头——“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
⑥“我亲爱的米考伯!”他太太求他不要这样说。
⑦“我要说,”米考伯先生回答,这时他已完全忘了自己,又微笑着,“成了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我给你的忠告是,今天的事,绝不要留到明天。拖延乃光阴之窃贼。要抓住他!”
⑧“我另外的一句忠告,科波菲尔,”米考伯先生说,“你是知道的。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先令六便士,结果是快乐。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果是痛苦。那样,花就谢了,叶就萎了,太阳就西沉了,只留下一片凄凉的景象,这一来……这一来,简而言之,你就永远给打败了,就像我这样!”
⑨为了要使他这个榜样给人以更深印象,米考伯先生带着十分欢畅满意的神情喝下了一杯潘趣酒,接着还用口哨吹起了《学院角笛舞曲》。
⑩我没有忘记要他放心,我说我一定把他的规诫牢记在心,其实我用不着这么做,因为当时这些话显然已经深深感动了我。第二天早上,我在公共马车站跟他们全家相聚,看着他们心情凄楚地上了马车的后部,坐在车厢的外面。
“科波菲尔少爷。”米考伯太太说,“我永远也不会忘了你的一切,你知道,即使我能忘记,我也绝不肯忘记。”
“科波菲尔。”米考伯先生说,“再见啦!祝你一切幸福,万事如意!要是在岁月的流逝中,我能使自己相信,我这遭受摧残的命运,能成为你的一个借鉴,那我就会觉得,我活在世上一场,还不完全是白白地占了别人的位置。如果有朝一日时来运转(我相信会有这一天),我有能力改善你的前程,那我就太高兴了。”
米考伯太太带着孩子,坐在马车车厢的后面,我站在路上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马车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和孤儿茫然相对地站在路中央,随后我们就握手道别。我猜想,她又回圣路加济贫院去了,我则上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开始我那疲劳乏味的一天。
【注】①节选自《大卫·科波菲尔》第十二章《决计出逃》,有删改。
2.赏析第①②段内心独白的表达效果。
3.结合第⑤-⑨段,任选两处细节描写,分析米考伯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典型意义。
4.《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结合本文和下列材料,探究这样写的好处。
1821年,狄更斯进入威廉·贾尔斯办的学校读书。
1824年,狄更斯在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因家人入狱,独自在朋友家借宿。
1825年,狄更斯进入威灵顿豪斯学校读书。
1826年,全家因欠缴房租而遭驱逐,狄更斯被迫辍学,在律师事务所当学徒。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
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幸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迟明,明宗亦驰至,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守殷死,汴州平。
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曰:“吾兵间四十年,自太祖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明宗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是时,王淑妃用事,遂凝兄弟与淑妃有旧,方倚以蒙恩宠,所言无不听,而大臣以妃故,多不敢争,独延光从容沮止之。明宗有疾,不能视朝,京师之人,汹汹异议,有司不能禁。或劝延光以严法制之,延光曰:“制动当以静,宜少待之。”已而明宗疾少间,京师乃定。
是时,秦王握兵骄甚,延光惧祸之及也,乃求罢去。明宗再三留之,延光继之以泣,不得已,乃罢之。已而秦王举兵见诛,明宗崩,潞王反,唐室大乱,弘昭、赟皆及祸以死。末帝③复诏延光为枢密使,拜宣武军节度使。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注】①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②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③末帝:明宗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又称后唐废帝。
5.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6.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比如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拜”。
B.“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或宠爱妃嫔,“明宗行幸汴州”中的“幸”为前一个意思。
C.“用事”,指统治者执掌政权,“用事”中的“事”指政事。
D.“崩”,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表示天子的死,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延光具有谋略。朱守殷谋反,范延光建议趁敌人没有防备时猛攻,带先头部队五百人飞驰至城下,以神速震慑对方,取得效果。
B.范延光勇气可嘉。明宗攻占郓州,寻求可以将敌将康延孝的款诚转达给庄宗的人。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送信,返回途中被捕入狱。
C.范延光遇事冷静。明宗患病,京城百姓议论纷纷,有人劝延光严厉制裁,延光以静制动,不久,明宗病情好转,京城也安定下来。
D.范延光颇有远见。当时秦王握有兵权,非常骄纵,延光担心祸患波及自己,力请辞官,后来唐室大乱,延光免受祸患。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
②明宗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三、诗歌鉴赏
(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9.下列各句中,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词中“年年柳色”,之所以提到“柳”,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C.毛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一“碎”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一“咽”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10.下列各句中,对两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看,李词所写的是一位思妇——秦娥;而毛词因为没有提到人物姓名,可见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粹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间上看,李词和毛词所交代的均是秋季。
C.从气氛的渲染上看,李词渲染的是一种凄凉、冷寂、迷茫的气氛;毛词渲染的则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D.两词皆是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通过对夕阳下的景物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四、默写题
11.(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有着鲜明的态度的句子是“ , ”。
(2)《论语》中孔子通过“ , ”两句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3)《论语》中“ , ”两句,人们常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会过去,要好好珍惜。
五、语言表达
(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静极了,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沉默。顺着这大道走去,走到尽头,再转入林子目里的小径,往烟雾浓密处走去,头顶是交枝的榆荫,透露着漠楞楞的曙色;再往前走去,走尽这林子,当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见村舍,初青的麦田,更远三两个馒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条通道。天边是雾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听,那晓钟和缓的清音。这一带是此邦中部的平原,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默沉沉的起伏;山岭是望不见的,有的是常青的草原与沃腴的田壤。登那土阜上望去,康桥只是一带茂林,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你只能循着那锦带似的林木想象那一流清浅。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①____,有佳荫处有村舍。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的升起,揭开了这灰苍苍的天幕(最好是微霰后的光景),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的上腾,渐渐的不见,仿佛是朝来人们的祈祷,参差的翳入了天听。②____,这初春的天气。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顷刻间这田野添深了颜色,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顷刻间这周遭你没了清晨富丽的温柔。顷刻间你的心怀也分润了白天诞生的光荣。“春”!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你那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响。
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衬托、借代
C.对偶、比喻、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13.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的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绿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六、材料作文
15.(2025高一上·清新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到,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
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阅读材料后,想一想,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 并就此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C
(3)①中国现代诗对外翻译、传播速度慢,优秀诗人及作品被外国了解得很少。②诗歌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③诗歌内涵不够,语言太过口语化,表达无节制,不够精炼。④诗歌语言没有节奏感,缺少诗歌文学应有的韵律美。
【知识点】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D 项,“中国新诗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中现代意识的觉醒,而这正是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方诗歌的不同之处”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是诗歌的现代意识的觉醒”,可见诗歌中现代意识的觉醒是李成恩首先谈到的中国新诗的成就,并不是中国新诗“最大的成就”。另外,材料二中只是说“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地域与民族的生活、诗歌语言与诗歌艺术的探索,世界诗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并没有谈到“而这正是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方诗歌的不同之处”,选项的说法于文无据。故选D。
(2)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A 项,“导致了新诗与古诗之间的断裂”说法错误。材料一中是说“新诗与古诗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一定程度的断裂”不等于“断裂”。B 项,“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喜爱”说法错误。材料三中是说“平时,出于研究需要,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可见并非出于“喜爱”。D 项,“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新诗……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可见,“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说法太过绝对。故选C。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李成恩说“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对外的翻译还要快步跟上,外国诗歌在中国的翻译总是快一步,我们庆幸能够很快读到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但我们最好的作品却要滞后被外国读者读到。这次来拉美,她发现拉美对中国优秀诗人了解得并不多”,由此可见,中国现代诗对外翻译、传播速度慢,优秀诗人及作品被外国了解得很少。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一些诗人的作品看似个人表达,但概念化倾向很严重”“但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不多。谢冕说,基本都是大体相同,个性突出的诗人并没有出现,这是当前诗歌创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都写一条江,可能词句不同、结构不一,但思路都相同,读起来感受差不多”,由此可见中国新诗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过分口语化、缺乏节奏感,等等。他指出,现代诗歌接近口语是自然的,但要有节制,不能无边无界”“诗歌要有诗歌的内涵,它是文学皇冠上的珍珠,语言是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的,要精练”,可见,我国新诗内涵不够,语言太过口语化,表达无节制,不够精炼。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诗歌是音乐的文学,要讲究韵律”“没有节奏感,诗歌就会‘不好听’”,可见,中国新诗语言没有节奏感,缺少诗歌文学应有的韵律美。
故答案为:⑴D;⑵C;
⑶ ①中国现代诗对外翻译、传播速度慢,优秀诗人及作品被外国了解得很少。②诗歌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③诗歌内涵不够,语言太过口语化,表达无节制,不够精炼。④诗歌语言没有节奏感,缺少诗歌文学应有的韵律美。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答案】2.通过内心独白真实表现大卫的复杂情感:从少爷沦为童工的痛苦、沮丧以及寻求改变的决心;体现他与米考伯夫妇患难与共的真情,展现他的善良、真诚;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生发出对小人物的怜悯与同情。
3.通过语言上的细节描写,如详细描述收支情况,体现米考伯先生的心思细腻与善良真诚;如“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的口头禅体现他的乐观向上;米考伯先生代表着当时保持着善良正直本性的社会底层人民;也代表着“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4.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通过孩童视角、真实、细腻地呈现社会底层人民患难与共的温情,表达对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体现作者对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关注,蕴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契合自传体小说特点,体现作者对自我生活的审视与反省;通过视角转换,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外国小说;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用第一人称直接或用其他人称间接描写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意识活动的无逻辑性和随意性,这种表达手法往往打破了线性发展的结构,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常常出现时空的颠倒和跳跃。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对小说叙述视角的效果的掌握能力。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根据原文“一想到我又得重找住所,又得生活在陌生人中间,就仿佛旧时的光景又回到了目前的生活中,因为我对以往的经历,记忆犹新。一想到这一点,我所有受到过它狠狠伤害的敏感的感情,所有在我心中永远留下的耻辱和不幸,就会变得更加痛苦难当”,可知从少爷沦为童工让大卫感到耻辱和不幸,更加痛苦难当。根据原文“我当时十分清楚,要是不自己采取行动,我就没有逃离这种生活的希望”,可知大卫下决心采取行动,逃离这种生活,寻求改变。此处内心独白表现了大卫的复杂情感。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根据原文“我已经习惯于跟米考伯家相依为命,跟他们成了患难之交,亲密无间,除了他们,我就举目无亲”,可知大卫和米考伯夫妇相依为命,亲密无间,此处内心独白展现他的善良、真诚。
从读者感悟的角度分析,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生发出对小人物的怜悯与同情。
故答案为: 通过内心独白真实表现大卫的复杂情感:从少爷沦为童工的痛苦、沮丧以及寻求改变的决心;体现他与米考伯夫妇患难与共的真情,展现他的善良、真诚;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生发出对小人物的怜悯与同情。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他忠告“我”“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果是快乐。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果是痛苦”,通过语言描写体现米考伯先生的心思细腻与善良真诚。
他一贯积极乐观,遇到困难总能自我安慰,觉得自己总会时来运转,“眼下,在我还没有时来运转之前(我可以说,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我无可奉赠,只有几句忠告”。
从这些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米考伯关心“我”,担心他走后“我”的生活,可见他是一个热情、善良的人。同时,在劝告“我”的时候,通过“拖延乃光阴之窃贼”“那样,花就谢了,叶就萎了,太阳就西沉了,只留下一片凄凉景象”等比喻的句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幽默的人,有较为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说善于语言上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米考伯先生代表着当时保持着善良正直本性的社会底层人民;也代表着“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故答案为:通过语言上的细节描写,如详细描述收支情况,体现米考伯先生的心思细腻与善良真诚;如“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的口头禅体现他的乐观向上;米考伯先生代表着当时保持着善良正直本性的社会底层人民;也代表着“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视角的能力。
“我已经习惯于跟米考伯家相依为命,跟他们成了患难之交,亲密无间,除了他们,我就举目无亲”“这天我们过得很愉快,尽管我们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都有些伤感”“我没有忘记要他放心,我说我一定把他的规诫牢记在心,其实我用不着这么做,因为当时这些话显然已经深深感动了我。第二天早上,我在公共马车站跟他们全家相聚,看着他们心情凄楚地上了马车的后部,坐在车厢的外面”,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和与房东米考伯一家的交往,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
“就在第二天,我心里正在为自己打定的主意七上八下时,事实已向我证明,米考伯太太并不是无缘无故说到他们要走的。他们在我住的那家租了个地方,说好只住一个星期,到期后,他们就要动身去普利茅斯。当天下午,米考伯先生亲自到货行账房间,告诉昆宁先生说,到他动身那天,他不得不撇下我了,而且还对我的人品大大称赞了一番,我相信,对这种称赞我是当之无愧的”“这天我们过得很愉快,尽管我们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都有些伤感”,米考伯先生一家决定离开伦敦前往普利茅斯,临别前与“我”相处的日子和最后的告别,米考伯先生对大卫的人品极为赞赏,不吝赞美,对大卫给予很多人生指导,表现了我们对这段感情发自内心的珍重,真实、细腻地呈现社会底层人民患难与共的温情,表达对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
结尾“我猜想,她又回圣路加济贫院去了,我则上谋得斯通一格林比货行,开始我那疲劳乏味的一天”,以疲劳乏味一天的开始呼应开篇想逃离这种生活的愿望,体现作者对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关注,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1824年,狄更斯在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因家人入狱,独自在朋友家借宿……1826年,全家因欠缴房租而遭驱逐,狄更斯被迫辍学,在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小说来源于狄更斯借宿、租房的经历,契合自传体小说特点,体现作者对自我生活的审视与反省。谋得斯通的表现使我对自身处境认识更清醒,通过视角转换,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故答案为: 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通过孩童视角、真实、细腻地呈现社会底层人民患难与共的温情,表达对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体现作者对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关注,蕴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契合自传体小说特点,体现作者对自我生活的审视与反省;通过视角转换,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5.C
6.A
7.B
8.①朱守殷谋反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城防坚固难以接近。
②明宗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弱,这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唐明宗做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并不觉得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正据守着杨刘,梁军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向明宗投诚。明宗寻求可以将延孝的款诚转达给庄宗的人,延光就自告奋勇请求前去,于是将延孝的信封成蜡丸揣在怀里,向西去拜见庄宗,把信交给庄宗,并且说:“现在延孝虽然有投降的意思,但梁军据守杨刘的士兵很多,尚不能谋取,不如在马家口构筑堡垒来与汶阳连通。”庄宗认为他说得对。管垒筑成后,梁派王彦章急攻新筑的营垒。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夜晚到达河上,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城。将延光投入监狱,拷打数百次,用白刃威胁,延光始终不肯开口。庄宗进入汴州时,狱吏却去他身上的枷镇,向他叩拜送他出狱。庄宗见到延光,很高兴,授予他检校工部尚书的官职。
明宗在位时,他任宣徽南院使。明宗到汴州巡视,走到荥阳,朱守殷谋反,延光说:“朱守殷谋反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城防坚固难以接近。因此,趁着敌人没有防备,不如急速攻城,我请陛下拨五百名骑兵,疾驰到城下,用神速之兵震慑他。”于是他率五百名骑兵,从傍晚驱马飞奔到半夜,跑了二百里路,与守殷的军队在城下作战。天快亮时,明宗也疾驰而来,汴城内军队看到皇帝乘坐的车子,就打开城门,于是延光的军队首先进城,仍与敌人展开巷战,杀死打伤的人很多,守殷被杀,汴州平定。
第二年,延光升任枢密使。明宗问延光战马有多少匹,他回答说:“骑兵三万五千人。”明宗用手拍着大腿感叹说:“我在军队中待了四十年,自太祖在太原时,马匹的数量不超过七千,现在虽有战马三万五千匹却不能统一天下,我老了,马匹再多又怎么样呢?”延光乘机说:“我曾经计算过,一匹马的耗费,可以养活步兵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就是十五万步兵的食物。”明宗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弱,这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
当时,王淑妃执掌朝政,遂凝兄弟和淑妃有旧交,正倚仗着淑妃受到恩宠,凡有奏请没有不听从的,而大臣们因为淑妃的缘故,多数不敢与其抗争,只有延光沉着镇静地阻止他们。明宗有病,不能上朝处理政事,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当地官府无法禁止。有人劝延光用严厉的刑法制裁他们,延光说:“制止动荡要依靠冷静,应当稍微等待一下。”不久,明宗的病好了一点,京城于是就安定下来。
当时,秦王掌握兵权,非常傲慢,延光担心祸患波及自己,就请免除职务离去。明宗再三挽留他,延光流下眼泪,明宗没有办法,就把他罢免了。不久,秦王起兵谋反被杀,明宗死去,潞王谋反,后唐皇室一片混乱,弘昭、赟都被牵扯到灾祸中而死亡。末帝再次下诏命延光为枢密使,授以宣武军节度使之职。
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夜晚到达河上,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城。将延光投入监狱,拷打数百次,用白刃威胁,延光始终不肯开口。
“间行求兵”,“间行”是出行方式,作状语,“求兵”是目的,这个短语不可以拆开,排除AB。
“下……狱”是固定搭配,意思是“把……投入监狱”;“榜掠数百”是动补关系,之间不断开;“胁以白刃”是状语后置句,排除D。
故答案为:C。
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比如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拜’”错误,“拜而出之”中的“拜”是“叩拜”之意。
故答案为:A。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送信,返回途中被捕入狱”错误,从文中来看,范延光是在明宗派其偷偷外出去请救兵时被捕的,并非是“返回途中”。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迹”,迹象;“始”,刚开始;“见”同“现”,显现;“若”,如果;“缓”,延缓;“为计”,做好打算、安排。
(2)“肥”,使动用法,使……肥;“瘠”,使动用法,使……瘦弱;“此……也”,判断句,“所愧”,所字结构,感到惭愧的地方。
故答案为:①朱守殷谋反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城防坚固难以接近。
②明宗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弱,这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
【答案】9.A
10.C
【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9.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A项,“'秦楼月'是宾语”错误,“秦楼月”是状语。
故答案为:A。
10.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A项,“可见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粹是一首写景词”不对,如词中有“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B项,毛词所交代的不是秋季,是“2月”;
D项,李词抒发的不是“悲壮豪迈之情”应是”哀伤凄婉之情“。
故答案为:C。
11.【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浮、罔、殆、逝。
故答案为:(1)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12.B
13.①原文是定语独立成句,句子较短,句式活泼,有韵味。
②原文将描述炊烟形状、姿态和颜色的定语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也更好地展现了康桥景物的特点。
14.有村舍处有佳荫
朝阳是难得见的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补写;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3)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1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娉婷的尖阁”句中“妩媚”“娉婷”赋予了“康河”“尖阁”以人的形态,运用了拟人。
“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运用了比喻、排比。
“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沉默”,用“远处牛奶车的铃声”反衬环境的静谧,运用了反衬。
“你只能循着那锦带似的林木想象那一流清浅”,“清浅”代指康河,运用了借代。
文段中运用了比拟、比喻、衬托、借代、排比的修辞手法,没有使用夸张和对偶,这样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指出改句与原句的不同之处。两者语义基本相同,表达效果不同主要是因为句式不同。原文的句式特点是“炊烟”的定语独立成句,并组成一组短句;改写的句子是常式句,定语在中心词“炊烟”的前面。
然后分析表达效果。从“定语独立成句”角度考虑,“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独立成句是起到强调作用,为了更加突出“炊烟”在形状、姿态和颜色的特点;且从“一组短句”的角度考虑,原句的句子较短,句式整齐活泼,节奏明快,有韵味,而改句把“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育的、惨白的”作定语,修饰“炊烟”,缺少一种画面感和节奏感,韵味感不足,内容上也不能更好地展现了康桥景物的特点。使用,还是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 ①原文是定语独立成句,句子较短,句式活泼,有韵味。
②原文将描述炊烟形状、姿态和颜色的定语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也更好地展现了康桥景物的特点。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
补写句子要关注标点的提示作用。
第①处,由前文“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可知,写的是“村舍与树林”,后文“有佳荫处有村舍”写的是“树林”与“村舍”的关系;而这句话又独立成句,可知①处应填写“有村舍处有佳荫”之类的句子。
第②处,首先由前文“早起”“朝雾”可知整段文字描写的时间是清晨,天是“灰苍苍”的,而后文“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信息点很多:“但”与前句形成转折;“它”应是②处所填句子的主语;由“莫大的愉快”可知“它”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再由“轻纱似的金粉”“富丽的温柔”“白天诞生”“胜利的晴空”可以推测出“它”指的是“朝阳”,在“灰苍苍”的天幕中太阳升起确实是让人愉悦的;②处所填句子与后文“但它来时”形成转折,所以此处表示“它”是不常来的意思,即朝阳不常见到。综上分析,此处应填写“朝阳是难得见的”。
故答案为: 有村舍处有佳荫
朝阳是难得见的
15.【答案】【参考例文】
让精益求精与芳华时代共振
在今年,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徐怀中的谈话中,我听到了坚持、舍得与精益求精。在笔者心中,最为受触动的当为徐怀中将文字背下后,输入电脑后又多次修改,令人不禁赞叹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徐怀中老先生花费五年方创作出不朽之作,日复一日执着于《牵风记》的创作。我相信,倘若心中没有精益求精的气质是无法坚持不懈、殚尽竭虑地只做一件事。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作为青年一代的我,悟出了要精益求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生道理。常言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培养精益求精气质的同时,我们更应让精益求精与芳华时代共振!
人生漫漫,唯有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指导实践方能为国家进步贡献力量。君不见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为把一桥架三地,将天堑变通途而白了头发;君不见天上那颗最耀眼的南仁东星,曾耗费多年为中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天眼。除此之外,敦煌女儿樊锦诗、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地球照“CT”的黄大年……凭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量,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创造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赞叹的伟大成就。因此,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为祖国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我十分敬佩如徐怀中先生般的文学工匠,一生只做一件事;同时我也对社会上不负责,不认真的行为嗤之以鼻。忘不了举国轰动的毒奶粉事件,伤了万千消费者的心;不合格的大桥公路依然存在!时代正在进步,而精益求精的精神依然不能舍弃!让精益求精的精神依然不能舍弃!让精益求精与芳华时代共振。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该如何去走,又该如何走得漂亮由我们决定。时代的火炬已传至我们手中,国家的未来由我们共同筑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言:“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希望。”虽然我们如今尚且做不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可以用手中紧握的笔书写美的青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亦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认真做好本分之事,坚持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精益求精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也许每个人的人生不同,但我坚信,在精益求精的精神助力下,我们的人生将更精彩!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审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以徐怀中先生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一个谈话片段作为内容,里面有他创作《牵风记》的缘由,有他的创作体会和创作过程,文字不多,可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说明“做事需要专注”;“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说明“否定自己需要勇气”;“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说明做事要精益求精;从整体看,说明“人生要不断地否定自我,突破自我”。题目要求考生“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从感悟当中抽一点出来作为立意即可。既然是谈自己的看法,那么我们应该结合材料,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立意:1.人生需要不断突破,2.做事要精益求精,3.习惯很重要,4.对事业要执着,不忘初心。结构:开篇引材料点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最受感动的是坚持、舍得与精益求精接下来从反面分析没有这种精神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然后列举了当代社会那些坚守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典型比如樊锦诗、袁隆平、黄大年等。最后呼吁青年人应该坚持做事传承这种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分析题干,看清有什么材料、写作提示、字数要求、文体限制。且据此明确作文类型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只有明确了作文的各种要求,才能按要求更好地作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