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2《产生气体的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2《产生气体的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06 13:44:57

文档简介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2《产生气体的变化》
一、填空题
1.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它能使燃烧的火柴   。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伴随的现象是   。
3.红磷燃烧会消耗掉   并生成固体的   ;磷燃烧会产生    物质,不可直接接触或闻其气味。
4.二氧化碳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火焰   。我们平时喝的饮料中就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   ,蜡烛燃烧也会有该气体产生。
5.将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中,它们的反应很   (填“缓慢”或“迅速”),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   ,因此这种变化是   变化。
二、判断题
6.(2024六下·云龙期末)将贝壳放入白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7.(2024六下·修水期末)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氮气。 (  )
8.(2024六下·南昌期末)小柯不小心把白醋倒进装有一些白色粉末的瓶子中,他认为一定会有气体产生。(  )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最好不要打开密封袋直接观察。(  )
10.(2024六下·邳州月考)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能放出热量。 (  )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下·龙华期末)厨房里有许多调味品,华华准备用它们来做科学实验。 (  )组的两种物质混合会产生气体。
A.白醋、小苏打 B.水、食盐 C.水、小苏打
12.(2024六下·云龙期末)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装有白醋的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让小苏打和白醋接触),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现密封袋 (  )
A.瘪下去了 B.鼓起来了 C.没有任何变化
13.(2024六下·丹凤期末)二氧化碳灭火器内部装的化学物品是液态的二氧化碳。科学实验中,为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可以把小苏打倒入装有____的烧瓶里。 (  )
A.菜籽油 B.矿泉水 C.白醋
14.(2024六下·宁南期末)烧杯中的下列物质加入白醋后,会产生气泡的是(  )
A.白砂糖 B.小苏打 C.食盐
15.(2024六下·温州期末)下列过程产生的气体中,成分相同的是(  )。
①摇晃可乐后产生的气体
②水烧开后冒出的气体
③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四、连线题
16.(2023六下·越城期末)将下列实验与实验现象相对应。
蜡烛燃烧 产生气体
加热白糖 产生沉淀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 发光发热
可乐与牛奶混合 颜色改变
五、综合题
17.学习完《物质的变化》后,飞飞同学决定制作一杯“柠檬汽水”。他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作:
①在300毫升水中加入5克柠檬酸,搅拌至完全溶解。②再往溶液中加入3克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
(1)步骤①中柠檬酸溶解在水里属于   变化,步骤②中再加入小苏打产生气泡属于   变化。
(2)为了研究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飞飞将两根点燃的火柴一上一下放置(如下图),然后将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支持燃烧和   的性质。
(3)实验结束后,飞飞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里面还有柠檬酸吗?检验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加入   ,如果出现   ,那么说明仍旧存在柠檬酸。
(4)我们在空饮用水瓶上套上一个气球(不漏气) ,将瓶子放入热水中也能让气球鼓起来(如下图),以下能正确表示图乙中气体微粒分布的是   。
(5)上一问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瓶内气体的   发生了变化,这   (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六、简答题
18.(2024六下·浙江期末)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
七、实验探究题
19.(2024六下·路桥会考)小科在实验室观察到下图中六瓶没有标签的物质,老师告诉他这些物质是白醋、食用油、水、碘酒、淀粉、小苏打,他提取样品在烧杯中做混合实验,最后确定了每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物质。
(1)从颜色上观察小科可以先确定C是   和D是   ;然后他应该提取D样品,分别与   和   (填字母) 做混合实验; 最后,他提取了B样品做混合实验,发现它与F无明显现象,与E有剧烈明显的现象,可以确定B是   和E是   。
(2)小科挑选了上述六瓶中的一种液体和一种粉末制作“瓶子吹气球”实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作:①在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然后在气球中放入粉末,再将气球套在瓶口。
②将气球中的粉末倒入塑料瓶内。
③拿掉气球,将两根点燃的火柴一上一下如图放置,其中一根火柴熄灭。
步骤②中,粉末和液体混合后,气球被吹大,是因为   。
步骤③中,熄灭的火柴是    (填“上面”或“下面”) 的火柴,该现象说明该气体   。
实验结束后,小白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里面是否还有白醋,你有什么方法帮他检验    。
20.(2024六下·固镇县期末)小苏打和白醋反应。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火柴、细木条、蜡烛、药匙。
方法过程:①观察小苏打和白醋;②在玻璃杯中分别放入小苏打和白醋,将其混合后观察;③将燃烧的细木条伸入玻璃杯中,观察现象;④将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观察现象。
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混合前小苏打是   固体粉末,很细;白醋是   的透明液体,有酸味。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的   ,小苏打消失,白醋酸味变淡,将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会   。
(3)实验证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   ,是   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熄灭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小苏打加入白醋后,有气泡冒出,发出哧哧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能够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产生气体,它能使燃烧的火柴熄灭。
故答案为:熄灭。
2.【答案】化学;产生气体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小苏打加入白醋后,有气泡冒出,发出哧哧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能够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产生气体。
故答案为:化学;产生气体。
3.【答案】氧气;五氧化磷;有毒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消耗掉氧气,出现黄白色火焰,释放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及生成固体五氧化磷。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磷燃烧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可直接接触或闻其气味。
4.【答案】熄灭;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无味,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我们喝的饮料中就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该气体产生。
5.【答案】迅速;新物质;化学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 将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放入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中,两者会发生反应,产生气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该说法错误。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等,经过科学证实,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白醋会与小苏打反应,产生气体,但是这个白色粉末不一定是小苏打,所以不一定会有气体产生。
9.【答案】正确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小苏打加入白醋后,有气泡冒出,发出哧哧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能够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产生气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最好不要打开密封袋直接观察,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看到冒出很多气泡,这是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12.【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经过科学家的验证,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密封袋鼓起来了,说明产生了气体。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内部装的化学物品是液态的二氧化碳。科学实验中,为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可以把小苏打倒入装有白醋的烧瓶里。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是白色粉未状固体,易溶于水,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因产生了大量的气泡,所以会听到嗤嗤的响声;白砂糖和食盐都溶解于白醋,没有气体生成。可见B符合题意。
15.【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可乐中是采用加压或化学的方法溶解的二氧化碳,摇晃可乐后二氧化碳会释放出来;水烧开后冒出的气体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摇晃可乐后产生的气体和小苏打、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成分相同。
16.【答案】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冒烟,产生了新物质;加热白糖会发生颜色改变,颜色会越来越深;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大量气体;可乐和牛奶混合会产生沉淀的絮状物。
17.【答案】(1)物理;化学
(2)比空气重
(3)小苏打;气泡
(4)A
(5)体积;不是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小苏打与酸混合产生许多气泡,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具有不支持燃烧,也比空气重的性质。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1)在300mL水中加入5克柠檬酸,搅拌至完全溶解,这一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再往溶液中加入3克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这一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将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支持燃烧,也比空气重的性质。
(3)酸与小苏打混合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里面还有无柠檬酸,可以加少量小苏打,看有没有气体产生;若有气体产生,说明还有柠檬酸;若没有气体产生,说明没有柠檬酸。
(4)我们在空矿泉水瓶上套上一个气球,将瓶子放入热水中也能让气球鼓起来(如图),放入热水中空气微粒之间的间距扩大,体积膨胀,微粒的数量不变,能正确表示图乙中气体微粒分布的是A。
(5)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说明了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遇冷缩小,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不是化学变化。
18.【答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会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大量的气体,该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经过科学家的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9.【答案】(1)食用油;碘酒;A;B;小苏打;白醋
(2)两者反应产生了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下面;密度比空气大;要检验瓶中无色溶液是否还有白醋,可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小苏打粉末,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还有白醋; 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没有白醋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质具有的特征不同。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会产生化学变化,生成气体。从颜色上观察小科可以先确定C是食用油和D是碘酒;然后他应该提取D样品,分别与A和B做混合实验; 最后,他提取了B样品做混合实验,发现它与F无明显现象,与E有剧烈明显的现象,可以确定B是小苏打和E是白醋。
(2)粉末和液体混合后,气球被吹大,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气体,使得瓶子内的压强增大。
熄灭的火柴是下面的火柴,该现象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中,会在下方。
实验结束后,小白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要检验里面是否还有白醋,可以再导入适量的小苏打,看是否会再次反应,产生气体。
20.【答案】(1)白色;无色
(2)气体;熄灭
(3)二氧化碳;化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混合前小苏打是白色固体粉末,很细;白醋是无色透明液体,有酸味。小苏打和白醋的用量比例最好是1:3。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吸收热量。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小苏打消失,白醋酸味变淡,将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会慢慢熄灭,将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3)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实验证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它属于化学变化。
1 / 1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2《产生气体的变化》
一、填空题
1.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它能使燃烧的火柴   。
【答案】熄灭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小苏打加入白醋后,有气泡冒出,发出哧哧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能够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产生气体,它能使燃烧的火柴熄灭。
故答案为:熄灭。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伴随的现象是   。
【答案】化学;产生气体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小苏打加入白醋后,有气泡冒出,发出哧哧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能够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产生气体。
故答案为:化学;产生气体。
3.红磷燃烧会消耗掉   并生成固体的   ;磷燃烧会产生    物质,不可直接接触或闻其气味。
【答案】氧气;五氧化磷;有毒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消耗掉氧气,出现黄白色火焰,释放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及生成固体五氧化磷。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磷燃烧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可直接接触或闻其气味。
4.二氧化碳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火焰   。我们平时喝的饮料中就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   ,蜡烛燃烧也会有该气体产生。
【答案】熄灭;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无味,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我们喝的饮料中就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该气体产生。
5.将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中,它们的反应很   (填“缓慢”或“迅速”),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   ,因此这种变化是   变化。
【答案】迅速;新物质;化学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二、判断题
6.(2024六下·云龙期末)将贝壳放入白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 将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放入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中,两者会发生反应,产生气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该说法错误。
7.(2024六下·修水期末)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氮气。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等,经过科学证实,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8.(2024六下·南昌期末)小柯不小心把白醋倒进装有一些白色粉末的瓶子中,他认为一定会有气体产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白醋会与小苏打反应,产生气体,但是这个白色粉末不一定是小苏打,所以不一定会有气体产生。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最好不要打开密封袋直接观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小苏打加入白醋后,有气泡冒出,发出哧哧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能够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产生气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最好不要打开密封袋直接观察,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0.(2024六下·邳州月考)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能放出热量。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题目说法错误。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下·龙华期末)厨房里有许多调味品,华华准备用它们来做科学实验。 (  )组的两种物质混合会产生气体。
A.白醋、小苏打 B.水、食盐 C.水、小苏打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看到冒出很多气泡,这是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12.(2024六下·云龙期末)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装有白醋的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让小苏打和白醋接触),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现密封袋 (  )
A.瘪下去了 B.鼓起来了 C.没有任何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经过科学家的验证,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密封袋鼓起来了,说明产生了气体。故选B。
13.(2024六下·丹凤期末)二氧化碳灭火器内部装的化学物品是液态的二氧化碳。科学实验中,为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可以把小苏打倒入装有____的烧瓶里。 (  )
A.菜籽油 B.矿泉水 C.白醋
【答案】C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内部装的化学物品是液态的二氧化碳。科学实验中,为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可以把小苏打倒入装有白醋的烧瓶里。故选C。
14.(2024六下·宁南期末)烧杯中的下列物质加入白醋后,会产生气泡的是(  )
A.白砂糖 B.小苏打 C.食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是白色粉未状固体,易溶于水,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因产生了大量的气泡,所以会听到嗤嗤的响声;白砂糖和食盐都溶解于白醋,没有气体生成。可见B符合题意。
15.(2024六下·温州期末)下列过程产生的气体中,成分相同的是(  )。
①摇晃可乐后产生的气体
②水烧开后冒出的气体
③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可乐中是采用加压或化学的方法溶解的二氧化碳,摇晃可乐后二氧化碳会释放出来;水烧开后冒出的气体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摇晃可乐后产生的气体和小苏打、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成分相同。
四、连线题
16.(2023六下·越城期末)将下列实验与实验现象相对应。
蜡烛燃烧 产生气体
加热白糖 产生沉淀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 发光发热
可乐与牛奶混合 颜色改变
【答案】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冒烟,产生了新物质;加热白糖会发生颜色改变,颜色会越来越深;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大量气体;可乐和牛奶混合会产生沉淀的絮状物。
五、综合题
17.学习完《物质的变化》后,飞飞同学决定制作一杯“柠檬汽水”。他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作:
①在300毫升水中加入5克柠檬酸,搅拌至完全溶解。②再往溶液中加入3克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
(1)步骤①中柠檬酸溶解在水里属于   变化,步骤②中再加入小苏打产生气泡属于   变化。
(2)为了研究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飞飞将两根点燃的火柴一上一下放置(如下图),然后将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支持燃烧和   的性质。
(3)实验结束后,飞飞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里面还有柠檬酸吗?检验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加入   ,如果出现   ,那么说明仍旧存在柠檬酸。
(4)我们在空饮用水瓶上套上一个气球(不漏气) ,将瓶子放入热水中也能让气球鼓起来(如下图),以下能正确表示图乙中气体微粒分布的是   。
(5)上一问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瓶内气体的   发生了变化,这   (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1)物理;化学
(2)比空气重
(3)小苏打;气泡
(4)A
(5)体积;不是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小苏打与酸混合产生许多气泡,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具有不支持燃烧,也比空气重的性质。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1)在300mL水中加入5克柠檬酸,搅拌至完全溶解,这一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再往溶液中加入3克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这一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将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支持燃烧,也比空气重的性质。
(3)酸与小苏打混合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里面还有无柠檬酸,可以加少量小苏打,看有没有气体产生;若有气体产生,说明还有柠檬酸;若没有气体产生,说明没有柠檬酸。
(4)我们在空矿泉水瓶上套上一个气球,将瓶子放入热水中也能让气球鼓起来(如图),放入热水中空气微粒之间的间距扩大,体积膨胀,微粒的数量不变,能正确表示图乙中气体微粒分布的是A。
(5)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说明了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遇冷缩小,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不是化学变化。
六、简答题
18.(2024六下·浙江期末)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
【答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会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大量的气体,该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经过科学家的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七、实验探究题
19.(2024六下·路桥会考)小科在实验室观察到下图中六瓶没有标签的物质,老师告诉他这些物质是白醋、食用油、水、碘酒、淀粉、小苏打,他提取样品在烧杯中做混合实验,最后确定了每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物质。
(1)从颜色上观察小科可以先确定C是   和D是   ;然后他应该提取D样品,分别与   和   (填字母) 做混合实验; 最后,他提取了B样品做混合实验,发现它与F无明显现象,与E有剧烈明显的现象,可以确定B是   和E是   。
(2)小科挑选了上述六瓶中的一种液体和一种粉末制作“瓶子吹气球”实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作:①在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然后在气球中放入粉末,再将气球套在瓶口。
②将气球中的粉末倒入塑料瓶内。
③拿掉气球,将两根点燃的火柴一上一下如图放置,其中一根火柴熄灭。
步骤②中,粉末和液体混合后,气球被吹大,是因为   。
步骤③中,熄灭的火柴是    (填“上面”或“下面”) 的火柴,该现象说明该气体   。
实验结束后,小白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里面是否还有白醋,你有什么方法帮他检验    。
【答案】(1)食用油;碘酒;A;B;小苏打;白醋
(2)两者反应产生了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下面;密度比空气大;要检验瓶中无色溶液是否还有白醋,可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小苏打粉末,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还有白醋; 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没有白醋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质具有的特征不同。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会产生化学变化,生成气体。从颜色上观察小科可以先确定C是食用油和D是碘酒;然后他应该提取D样品,分别与A和B做混合实验; 最后,他提取了B样品做混合实验,发现它与F无明显现象,与E有剧烈明显的现象,可以确定B是小苏打和E是白醋。
(2)粉末和液体混合后,气球被吹大,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气体,使得瓶子内的压强增大。
熄灭的火柴是下面的火柴,该现象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中,会在下方。
实验结束后,小白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要检验里面是否还有白醋,可以再导入适量的小苏打,看是否会再次反应,产生气体。
20.(2024六下·固镇县期末)小苏打和白醋反应。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火柴、细木条、蜡烛、药匙。
方法过程:①观察小苏打和白醋;②在玻璃杯中分别放入小苏打和白醋,将其混合后观察;③将燃烧的细木条伸入玻璃杯中,观察现象;④将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观察现象。
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混合前小苏打是   固体粉末,很细;白醋是   的透明液体,有酸味。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的   ,小苏打消失,白醋酸味变淡,将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会   。
(3)实验证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   ,是   变化。
【答案】(1)白色;无色
(2)气体;熄灭
(3)二氧化碳;化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混合前小苏打是白色固体粉末,很细;白醋是无色透明液体,有酸味。小苏打和白醋的用量比例最好是1:3。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吸收热量。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小苏打消失,白醋酸味变淡,将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会慢慢熄灭,将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3)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实验证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它属于化学变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