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3《发生变化中的新物质》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3《发生变化中的新物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06 13:49:12

文档简介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3《发生变化中的新物质》
一、单选题
1.(2024六下·路桥会考)豆豆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他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如果想研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他可以选择将(  ) 两组实验作对比。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丙
2.(2024六下·路桥会考)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用玻璃片接触火焰(如右图),我们能看到的现象和结论是(  ) 。
A.能看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燃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能看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燃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能看到玻璃片上有炭黑,燃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2024六下·昭通期末)节日的夜晚,天空常常被五颜六色的烟花所渲染,烟花的绽放主要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形态变化
4.(2024六下·龙华期末)长时间地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 (  )。
A.口腔中会分泌出糖
B.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5.(2024六下·龙华期末)蜡烛燃烧时,用玻璃片接触火焰、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两个实验的现象分别是 (  )。
A.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B.玻璃片和烧杯内壁均出现水雾
C.玻璃片上有炭黑产生、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二、判断题
6.(2024六下·龙华期末)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
7.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
8.(2024六下·邹平期末)蜡烛燃烧发光和电灯通电后发光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  )
9.(2024六下·邹平期末)加热白糖会变成黑色的固体物质,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  )
10.(2024六下·浙江期末)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
三、填空题
11.(2024六下·路桥会考)糖画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糖人先熬糖,再用糖作画。用熬好的糖作画时,发生的变化是   ,判断依据是   。
12.(2024六下·浙江期末)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   。
13.(2024六下·河南期末)蜡烛燃烧需要   ,产生的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2024六下·固镇县期末)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组成的,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称为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
15.(2024六下·兴文期末)物质的变化中会出现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   等现象。
四、综合题
16.(2024六下·兴文期末)铁生锈的研究
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小明进行了一次实验,方法如下:
甲 乙 丙
甲试管:装满煮沸过的水、封口。
乙试管:装半试管水,铁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封口。
丙试管:不装水,封口。
(1)我的推测:一星期后,   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会比较严重。
(2)分析原因:铁生锈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A.空气 B.水 C.空气和水
(3)炒菜的铁锅生锈了,小明想减缓铁锅生锈的办法,请你帮小明写出两种简便实用的办法。
①   
②   
17.(2024六下·怀来期末)科学实验室新采购了一批实验试剂,在贴标签时不小心将两种白色粉末试剂标签弄混了,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鉴别这两种白色粉末。
①闻气味,均无特殊气味。
②分别取少量试剂加碘酒,a中无明显现象产生,b中有蓝紫色物质生成。
③分别取少量试剂加白醋,a中混合产生大量气体,b中无明显现象产生。
(1)小明闻到a、b两种粉末均无气味,请问他在闻气味时要用   法。
(2)a中加入白醋会产生的大量气泡,把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能使燃烧的火焰   ,这种气体变成干冰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根据以上实验确定a是   ;b是   。
五、连线题
18.(2024六下·河南期末)请将下列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六、简答题
19.(2024六下·河南期末)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 你是从哪些方面鉴别的
20.(2023六下·钦北期末)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请你写出三个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化学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他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如果想研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则需要控制变量为水,只改变水一个条件。他可以选择将甲和乙两组实验作对比。
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用玻璃片接触火焰(如右图),玻璃上会出现黑色的炭黑,有新物质产生,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烟花能够展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这主要得益于焰色反应。在烟花的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会定量的加入一些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这些金属盐在燃烧时,会发生焰色反应,呈现出特殊的颜色。不同的金属离子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也不同,例如钠盐发黄光,锶盐发红光,钡盐发绿光等。这种颜色的产生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非物理变化。
4.【答案】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5.【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外焰温度较高,燃烧较完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内焰温度较低,燃烧不完全,产生炭黑。当用玻璃片接触火焰时,玻璃片接触的是内焰,因而会有炭黑产生,而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时,水蒸气遇冷凝结在烧杯内壁,形成水雾。故C符合题意。
6.【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物质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化学变化,也称为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如燃烧、腐烂等,其特点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是指在物理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如溶解、沉淀等,其特点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任何化学变化都会伴随着物质的状态、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通常属于物理变化。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正是这些变化,给予了人类生存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8.【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发光是化学变化, 而电灯通电后发光是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时, 除了发光和发热, 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如二氧化碳等,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蜡烛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生成了新的物质, 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9.【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白糖受热熔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继续加热至颜色变黑,这时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比如食物的消化吸收、身体的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关,包括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11.【答案】用熬好的糖作画时,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用熬好的糖作画,只是糖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其物质本身没有变成其他新的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符合物理变化的特征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糖画,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其制作过程不仅讲究技巧,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熬糖的过程需要掌握好火候,确保糖汁的浓度适中,以达到最佳的作画效果。熬制好的糖汁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不粘手、不滴油、不流液,这样的糖汁才能用来作画。用熬好的糖作画时,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判断依据是用熬好的糖作画,只是糖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其物质本身没有变成其他新的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符合物理变化的特征。
12.【答案】化学变化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3.【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时, 主要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这种气体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二氧化碳的产生是由于蜡烛中的碳和氢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其中, 二氧化碳是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主要原因。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进行验证, 即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 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产生的气体成分。 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这种特性,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14.【答案】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自人类学会创造和使用工具之后,自然界的变化就更迅速更广泛了。我们的生活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这种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结构并未改变,只是其外观、形态或状态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通常可以通过物理手段逆转,例如融化、冻结、汽化、凝固、溶解等。例如,水的沸腾、融化、冷却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新的物质,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这种变化通常不可逆转。例如,铁生锈、木头燃烧、食物消化等都是化学变化。
15.【答案】生成沉淀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会伴随着很多的现象,如会有颜色的改变、产生气体、发光发热、生成沉淀等现象。但这不是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才是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16.【答案】(1)乙
(2)C
(3)使用完后,擦干,放在干燥处;者涂一层食用油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1)我的推测:一星期后,乙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会比较严重。
(2)分析原因: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3)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绝空气、水和铁制品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生锈。炒菜的铁锅使用完后,擦干,放在干燥处;或者涂一层食用油,都可以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17.【答案】(1)扇闻
(2)熄灭;物理变化
(3)小苏打;淀粉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在闻气味时,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扇闻法,即“鼻子靠近液体, 手在液体上方扇一扇”。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直接将鼻子凑近液体, 减少刺激性气味的直接接触, 同时通过轻轻扇动的手动作帮助气味分子扩散, 使闻者能够更舒适地识别气味, 而不会因为气味过浓或过刺激而感到不适。
(2)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中加入白醋会产生的大量气泡,把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这种气体变成干冰属于物理变化。
(3)根据以上实验确定a是小苏打;b是淀粉。
18.【答案】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因此水结冰、酒精挥发、铅笔折断、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玻璃破碎是物理变化;铁生锈、食物腐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粮食酿成酒、火柴燃烧、碘酒滴在米饭上是化学变化。
19.【答案】铁是一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坚硬而有韧性,不易断裂,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铁锈是红棕色的混合物,铁锈片比较松脆,容易碎成粉末。铁锈不易导电,也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铁锈和铁是不同的物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 看铁锈是否有金属光泽,是否能导电,是否有延展性,是否光滑,颜色是否和铁一样,如果铁锈没有了这些特性,说明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20.【答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化学变化有生产药物,治病救人;制造矿泉水瓶,方便我们带多饮用水;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通过化学变化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利用燃烧产生的煮熟食物;冶炼金属;煤炭、石油的形成,给我们提供能源;用面粉炼制成食物等。(其它合理的事例也可以)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自然界的矿物质是经过高温高压以及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的,生活中燃放的烟花,使用的各种人造纤维、涂抹的各种油漆,颜色多样,色彩缤纷,非常美丽。
1 / 1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3《发生变化中的新物质》
一、单选题
1.(2024六下·路桥会考)豆豆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他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如果想研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他可以选择将(  ) 两组实验作对比。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丙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他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如果想研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则需要控制变量为水,只改变水一个条件。他可以选择将甲和乙两组实验作对比。
2.(2024六下·路桥会考)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用玻璃片接触火焰(如右图),我们能看到的现象和结论是(  ) 。
A.能看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燃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能看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燃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能看到玻璃片上有炭黑,燃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用玻璃片接触火焰(如右图),玻璃上会出现黑色的炭黑,有新物质产生,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2024六下·昭通期末)节日的夜晚,天空常常被五颜六色的烟花所渲染,烟花的绽放主要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形态变化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烟花能够展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这主要得益于焰色反应。在烟花的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会定量的加入一些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这些金属盐在燃烧时,会发生焰色反应,呈现出特殊的颜色。不同的金属离子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也不同,例如钠盐发黄光,锶盐发红光,钡盐发绿光等。这种颜色的产生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非物理变化。
4.(2024六下·龙华期末)长时间地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 (  )。
A.口腔中会分泌出糖
B.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答案】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5.(2024六下·龙华期末)蜡烛燃烧时,用玻璃片接触火焰、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两个实验的现象分别是 (  )。
A.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B.玻璃片和烧杯内壁均出现水雾
C.玻璃片上有炭黑产生、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外焰温度较高,燃烧较完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内焰温度较低,燃烧不完全,产生炭黑。当用玻璃片接触火焰时,玻璃片接触的是内焰,因而会有炭黑产生,而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时,水蒸气遇冷凝结在烧杯内壁,形成水雾。故C符合题意。
二、判断题
6.(2024六下·龙华期末)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物质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化学变化,也称为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如燃烧、腐烂等,其特点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是指在物理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如溶解、沉淀等,其特点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任何化学变化都会伴随着物质的状态、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通常属于物理变化。
7.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正是这些变化,给予了人类生存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8.(2024六下·邹平期末)蜡烛燃烧发光和电灯通电后发光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发光是化学变化, 而电灯通电后发光是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时, 除了发光和发热, 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如二氧化碳等,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蜡烛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生成了新的物质, 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9.(2024六下·邹平期末)加热白糖会变成黑色的固体物质,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白糖受热熔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继续加热至颜色变黑,这时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0.(2024六下·浙江期末)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比如食物的消化吸收、身体的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关,包括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三、填空题
11.(2024六下·路桥会考)糖画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糖人先熬糖,再用糖作画。用熬好的糖作画时,发生的变化是   ,判断依据是   。
【答案】用熬好的糖作画时,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用熬好的糖作画,只是糖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其物质本身没有变成其他新的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符合物理变化的特征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糖画,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其制作过程不仅讲究技巧,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熬糖的过程需要掌握好火候,确保糖汁的浓度适中,以达到最佳的作画效果。熬制好的糖汁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不粘手、不滴油、不流液,这样的糖汁才能用来作画。用熬好的糖作画时,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判断依据是用熬好的糖作画,只是糖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其物质本身没有变成其他新的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符合物理变化的特征。
12.(2024六下·浙江期末)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   。
【答案】化学变化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3.(2024六下·河南期末)蜡烛燃烧需要   ,产生的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时, 主要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这种气体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二氧化碳的产生是由于蜡烛中的碳和氢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其中, 二氧化碳是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主要原因。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进行验证, 即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 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产生的气体成分。 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这种特性,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14.(2024六下·固镇县期末)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组成的,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称为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
【答案】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自人类学会创造和使用工具之后,自然界的变化就更迅速更广泛了。我们的生活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这种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结构并未改变,只是其外观、形态或状态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通常可以通过物理手段逆转,例如融化、冻结、汽化、凝固、溶解等。例如,水的沸腾、融化、冷却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新的物质,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这种变化通常不可逆转。例如,铁生锈、木头燃烧、食物消化等都是化学变化。
15.(2024六下·兴文期末)物质的变化中会出现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   等现象。
【答案】生成沉淀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会伴随着很多的现象,如会有颜色的改变、产生气体、发光发热、生成沉淀等现象。但这不是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才是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四、综合题
16.(2024六下·兴文期末)铁生锈的研究
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小明进行了一次实验,方法如下:
甲 乙 丙
甲试管:装满煮沸过的水、封口。
乙试管:装半试管水,铁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封口。
丙试管:不装水,封口。
(1)我的推测:一星期后,   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会比较严重。
(2)分析原因:铁生锈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A.空气 B.水 C.空气和水
(3)炒菜的铁锅生锈了,小明想减缓铁锅生锈的办法,请你帮小明写出两种简便实用的办法。
①   
②   
【答案】(1)乙
(2)C
(3)使用完后,擦干,放在干燥处;者涂一层食用油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1)我的推测:一星期后,乙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会比较严重。
(2)分析原因: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3)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绝空气、水和铁制品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生锈。炒菜的铁锅使用完后,擦干,放在干燥处;或者涂一层食用油,都可以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17.(2024六下·怀来期末)科学实验室新采购了一批实验试剂,在贴标签时不小心将两种白色粉末试剂标签弄混了,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鉴别这两种白色粉末。
①闻气味,均无特殊气味。
②分别取少量试剂加碘酒,a中无明显现象产生,b中有蓝紫色物质生成。
③分别取少量试剂加白醋,a中混合产生大量气体,b中无明显现象产生。
(1)小明闻到a、b两种粉末均无气味,请问他在闻气味时要用   法。
(2)a中加入白醋会产生的大量气泡,把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能使燃烧的火焰   ,这种气体变成干冰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根据以上实验确定a是   ;b是   。
【答案】(1)扇闻
(2)熄灭;物理变化
(3)小苏打;淀粉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在闻气味时,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扇闻法,即“鼻子靠近液体, 手在液体上方扇一扇”。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直接将鼻子凑近液体, 减少刺激性气味的直接接触, 同时通过轻轻扇动的手动作帮助气味分子扩散, 使闻者能够更舒适地识别气味, 而不会因为气味过浓或过刺激而感到不适。
(2)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中加入白醋会产生的大量气泡,把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这种气体变成干冰属于物理变化。
(3)根据以上实验确定a是小苏打;b是淀粉。
五、连线题
18.(2024六下·河南期末)请将下列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答案】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因此水结冰、酒精挥发、铅笔折断、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玻璃破碎是物理变化;铁生锈、食物腐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粮食酿成酒、火柴燃烧、碘酒滴在米饭上是化学变化。
六、简答题
19.(2024六下·河南期末)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 你是从哪些方面鉴别的
【答案】铁是一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坚硬而有韧性,不易断裂,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铁锈是红棕色的混合物,铁锈片比较松脆,容易碎成粉末。铁锈不易导电,也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铁锈和铁是不同的物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 看铁锈是否有金属光泽,是否能导电,是否有延展性,是否光滑,颜色是否和铁一样,如果铁锈没有了这些特性,说明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20.(2023六下·钦北期末)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请你写出三个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化学变化。
【答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化学变化有生产药物,治病救人;制造矿泉水瓶,方便我们带多饮用水;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通过化学变化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利用燃烧产生的煮熟食物;冶炼金属;煤炭、石油的形成,给我们提供能源;用面粉炼制成食物等。(其它合理的事例也可以)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自然界的矿物质是经过高温高压以及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的,生活中燃放的烟花,使用的各种人造纤维、涂抹的各种油漆,颜色多样,色彩缤纷,非常美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