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4.4《热在金属中传递》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通河期末)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成为热的 ;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 。
2.(2020五下·菏泽期末)热总是从 的一端传向 的一端,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种传热方法叫做 。
3.(2024五下·永登期末)将空气、水、铁这三种物质按照导热性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列分别是: 、 、 。
4.(2024五下·岷县期末)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我们可以看到热的传递方向是从 向 扩散的。
5.(2024五下·宁南期末)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从金属条一端传递给另一端,这种传热方式是 ;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 ;围着火炉烤火,能感受到来自火炉的热,这种热传递方式是 。
二、判断题
6.(2024五下·衡阳期末)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都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 )
7.(2024五下·武都期末) 铜、铝、铁等金属材料,传热的快慢是一样的。 ( )
8.(2024五下·增城期末)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9.(2024五下·陵水期末)热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 )
10.(2024五下·宝安期末)金属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强,所以金属的保温效果也比木头更好。 ( )
三、单选题
11.(2023五下·杭州期末)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中心加热,我们观察到蜡熔化的情况是( )。
A.中心向四周 B.仅中心部分
C.边上向四周 D.一边向另一边
12.(2024五下·光明期末)晓光在炉火旁煮茶,下列属于热对流现象的是 ( )。
A.炉火让铁锅变热了
B.锅中的水下方先热,上方后热
C.站在炉子边感觉脸上热热的
13.(2024五下·光明期末)晓明在品尝刚做好的热汤时,发现同时使用木勺、金属勺以及塑料勺时感受到的热不一样,使用哪个勺子时感受到的热最明显 ( )
A.木勺 B.金属勺 C.塑料勺
14.(2024五下·五华期末)同时加热相同大小的金属勺、木勺、塑料勺,150秒后他们的温度分别为金属勺56℃、木勺34℃、塑料勺41℃,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材料中,适合拿来做饭桌上的隔热垫板的材料是( )
A.松木 B.不锈钢 C.塑料 D.铁
15.(2024五下·五华期末)小华要把滚烫的砂锅从灶上抬下来,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在砂锅的两边各用湿毛巾垫在手柄下方把锅抬下来
B.在砂锅的两边各用厚厚一叠餐巾纸垫在手柄下方把锅抬下来
C.直接用手把锅抬下来
D.戴上隔热手套把锅抬下来
16.(2024五下·金东期末) 生活中,人们常用铁锅炒菜,铁锅把热量传递给食材的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四、多选题
17.(2022五下·富平期末)下图,在铁圈和铁丝上分别用凡士林粘上A、B、C、D四粒豆子。C和D之间有一木块连接,用酒精灯加热铁圈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豆粒A先落下,因为A离酒精灯最近
B.豆粒B先落下,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C.豆粒A和B同时落下,豆粒D不会落下来
D.隔着木块的豆粒D最后落下来
五、连线题
18.(2024五下·岷县期末)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热传递方式连线。
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铁锅将菜烧熟了 热传导
冬天使用暖气使房间变暖 热对流
坐在炉子旁感觉到温暖 热辐射
用热水袋暖手
六、综合题
19.(2024五下·光明期末)如图所示,晓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在铁丝中间加热,观察火柴的掉落顺序。
(1) 晓明研究的问题是 ( )
A.金属会热胀冷缩吗
B.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C.金属和木头哪个传热本领大
(2) 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主要原因是 ( )。
A.蜡遇火不会燃烧 B.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蜡遇热会熔化
(3) 实验中铁丝上的火柴的主要作用是 ( )。
A.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
B.火柴掉下的顺序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
C.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
(4)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绘制出热在铁丝上传递的方向。
(5)这个实验说明了热是从温度 的一端传向温度 的一端。(填“高”或“低”)
七、简答题
20.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的传递方式有什么相同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良导体;不良导体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寻体。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2.【答案】温度高;温度低;略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3.【答案】铁;水;空气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导热性是指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因此,铁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水,空气的导热性最差。
4.【答案】中心;四周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我们可以看到热的传递方向是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
5.【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导:在金属或固体中主要靠传导方式传递热量;热对流:是在水或空气等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只发生在流体之间;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由于热的原因,物体的内能转化为电磁波的能量而进行的辐射过程,辐射不需要介质来传递,如太阳、火炉等。
6.【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是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都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题目说法正确。
7.【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金属材料根据其导热性能可以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铜、铝、铁都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热性能存在差异。具体来说,铜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铝,而铁的导热性在三者中最差。这一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例如在需要高效导热的场合,如烹饪用具,铜和铝常被用作优良的导热材料。
8.【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量确实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这一现象是能量转移的一种形式, 其中热量主要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物体, 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止。 这种能量转移的过程确保了能量的守恒, 即能量不会消失, 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例如通过传导、 对流或辐射等方式。
9.【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其他部分。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的导热性能要好于木头,导热性差的材料保温性好,所以木头的保温性比金属的好。
11.【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在圆形铁片上涂满蜡油,把点燃的酒精灯放在圆形贴片中心位置开始加热,看到的现象是:圆形铁片中心处的蜡最先融化,然后逐渐向四周扩展。这说明热总是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导。
12.【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炉火让铁锅变热了属于热传导现象;锅中的水下方先热,上方后热属于热对流现象;站在炉子边感觉脸上热热的属于热辐射现象。
13.【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木勺、金属勺以及塑料勺的导热性能不一样,金属勺的导热性能最好,所以感受到的热最明显。
14.【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金属勺的导热性能最好,因此在150秒后,金属勺的温度最高。 松木导热性差,所以适合拿来制作隔热板材料。
15.【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小华要把滚烫的砂锅从灶上抬下来,不可取的方法是直接用手把锅抬下来,因为锅的温度很高,直接用手抬容易造成手受伤。
16.【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生活中,人们常用铁锅炒菜,铁锅把热量传递给食材的方式是热传导。故选A。
17.【答案】B,D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A.用酒精灯加热,豆粒A离酒精灯最近,但是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A不会第一个先掉下来,说法错误;
B.除A外,豆粒B距离酒精灯最近,且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因此B先掉下来,说法正确;
C.豆粒A和B受热情况不同,不会同时落下,豆粒D能落下来,说法错误;
D.木头是热带不良导体,D处最后受热,隔着木块的豆粒D最后落下来,说法错误。
故选:BD。
18.【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坐在炉子旁感觉到温暖属于热辐射;铁锅将菜烧熟了、用热水袋暖手属于热传导;冬天使用暖气使房间变暖属于热对流。
19.【答案】(1)B
(2)C
(3)C
(4)
(5)高;低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根据实验图可知,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2)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原因是蜡遇热会熔化。
(3)实验中,火柴会依次掉落,火柴的作用是火柴掉落的顺序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4)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
(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20.【答案】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即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即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
1 / 1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4.4《热在金属中传递》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通河期末)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成为热的 ;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 。
【答案】良导体;不良导体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寻体。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2.(2020五下·菏泽期末)热总是从 的一端传向 的一端,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种传热方法叫做 。
【答案】温度高;温度低;略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3.(2024五下·永登期末)将空气、水、铁这三种物质按照导热性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列分别是: 、 、 。
【答案】铁;水;空气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导热性是指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因此,铁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水,空气的导热性最差。
4.(2024五下·岷县期末)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我们可以看到热的传递方向是从 向 扩散的。
【答案】中心;四周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我们可以看到热的传递方向是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
5.(2024五下·宁南期末)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从金属条一端传递给另一端,这种传热方式是 ;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 ;围着火炉烤火,能感受到来自火炉的热,这种热传递方式是 。
【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导:在金属或固体中主要靠传导方式传递热量;热对流:是在水或空气等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只发生在流体之间;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由于热的原因,物体的内能转化为电磁波的能量而进行的辐射过程,辐射不需要介质来传递,如太阳、火炉等。
二、判断题
6.(2024五下·衡阳期末)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都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是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都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题目说法正确。
7.(2024五下·武都期末) 铜、铝、铁等金属材料,传热的快慢是一样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金属材料根据其导热性能可以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铜、铝、铁都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热性能存在差异。具体来说,铜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铝,而铁的导热性在三者中最差。这一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例如在需要高效导热的场合,如烹饪用具,铜和铝常被用作优良的导热材料。
8.(2024五下·增城期末)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量确实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这一现象是能量转移的一种形式, 其中热量主要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物体, 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止。 这种能量转移的过程确保了能量的守恒, 即能量不会消失, 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例如通过传导、 对流或辐射等方式。
9.(2024五下·陵水期末)热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其他部分。
10.(2024五下·宝安期末)金属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强,所以金属的保温效果也比木头更好。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的导热性能要好于木头,导热性差的材料保温性好,所以木头的保温性比金属的好。
三、单选题
11.(2023五下·杭州期末)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中心加热,我们观察到蜡熔化的情况是( )。
A.中心向四周 B.仅中心部分
C.边上向四周 D.一边向另一边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在圆形铁片上涂满蜡油,把点燃的酒精灯放在圆形贴片中心位置开始加热,看到的现象是:圆形铁片中心处的蜡最先融化,然后逐渐向四周扩展。这说明热总是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导。
12.(2024五下·光明期末)晓光在炉火旁煮茶,下列属于热对流现象的是 ( )。
A.炉火让铁锅变热了
B.锅中的水下方先热,上方后热
C.站在炉子边感觉脸上热热的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炉火让铁锅变热了属于热传导现象;锅中的水下方先热,上方后热属于热对流现象;站在炉子边感觉脸上热热的属于热辐射现象。
13.(2024五下·光明期末)晓明在品尝刚做好的热汤时,发现同时使用木勺、金属勺以及塑料勺时感受到的热不一样,使用哪个勺子时感受到的热最明显 ( )
A.木勺 B.金属勺 C.塑料勺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木勺、金属勺以及塑料勺的导热性能不一样,金属勺的导热性能最好,所以感受到的热最明显。
14.(2024五下·五华期末)同时加热相同大小的金属勺、木勺、塑料勺,150秒后他们的温度分别为金属勺56℃、木勺34℃、塑料勺41℃,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材料中,适合拿来做饭桌上的隔热垫板的材料是( )
A.松木 B.不锈钢 C.塑料 D.铁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金属勺的导热性能最好,因此在150秒后,金属勺的温度最高。 松木导热性差,所以适合拿来制作隔热板材料。
15.(2024五下·五华期末)小华要把滚烫的砂锅从灶上抬下来,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在砂锅的两边各用湿毛巾垫在手柄下方把锅抬下来
B.在砂锅的两边各用厚厚一叠餐巾纸垫在手柄下方把锅抬下来
C.直接用手把锅抬下来
D.戴上隔热手套把锅抬下来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小华要把滚烫的砂锅从灶上抬下来,不可取的方法是直接用手把锅抬下来,因为锅的温度很高,直接用手抬容易造成手受伤。
16.(2024五下·金东期末) 生活中,人们常用铁锅炒菜,铁锅把热量传递给食材的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生活中,人们常用铁锅炒菜,铁锅把热量传递给食材的方式是热传导。故选A。
四、多选题
17.(2022五下·富平期末)下图,在铁圈和铁丝上分别用凡士林粘上A、B、C、D四粒豆子。C和D之间有一木块连接,用酒精灯加热铁圈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豆粒A先落下,因为A离酒精灯最近
B.豆粒B先落下,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C.豆粒A和B同时落下,豆粒D不会落下来
D.隔着木块的豆粒D最后落下来
【答案】B,D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A.用酒精灯加热,豆粒A离酒精灯最近,但是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A不会第一个先掉下来,说法错误;
B.除A外,豆粒B距离酒精灯最近,且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因此B先掉下来,说法正确;
C.豆粒A和B受热情况不同,不会同时落下,豆粒D能落下来,说法错误;
D.木头是热带不良导体,D处最后受热,隔着木块的豆粒D最后落下来,说法错误。
故选:BD。
五、连线题
18.(2024五下·岷县期末)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热传递方式连线。
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铁锅将菜烧熟了 热传导
冬天使用暖气使房间变暖 热对流
坐在炉子旁感觉到温暖 热辐射
用热水袋暖手
【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坐在炉子旁感觉到温暖属于热辐射;铁锅将菜烧熟了、用热水袋暖手属于热传导;冬天使用暖气使房间变暖属于热对流。
六、综合题
19.(2024五下·光明期末)如图所示,晓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在铁丝中间加热,观察火柴的掉落顺序。
(1) 晓明研究的问题是 ( )
A.金属会热胀冷缩吗
B.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C.金属和木头哪个传热本领大
(2) 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主要原因是 ( )。
A.蜡遇火不会燃烧 B.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蜡遇热会熔化
(3) 实验中铁丝上的火柴的主要作用是 ( )。
A.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
B.火柴掉下的顺序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
C.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
(4)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绘制出热在铁丝上传递的方向。
(5)这个实验说明了热是从温度 的一端传向温度 的一端。(填“高”或“低”)
【答案】(1)B
(2)C
(3)C
(4)
(5)高;低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根据实验图可知,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2)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原因是蜡遇热会熔化。
(3)实验中,火柴会依次掉落,火柴的作用是火柴掉落的顺序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4)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
(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七、简答题
20.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的传递方式有什么相同特点
【答案】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即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即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
1 / 1